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

第151章 賜斧鉞佩太阿,新鄭!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煙雨西瓜 本章︰第151章 賜斧鉞佩太阿,新鄭!

    咸陽城,宮門外。

    百官分左右等候。

    公孫劫冠帶整齊,站在駟馬大車前。屠睢駕車,劍客純頭戴冠,騎著駿馬。身後有二百多銳士,皆是全副武裝。以蒙恬和李由為首,浩浩蕩蕩。

    一輛戰車位居正中。

    上面擺著明晃晃的斧鉞。

    斧鉞就是斧和鉞的合稱,泛指兵器。形制如斧狀,寬刃弧背。鉞身兩面以對稱的夔龍紋為主體,龍身蜿蜒而龍首向下。整體紋飾繁復而規整,可見工藝之高超!

    最早的斧鉞就是兵器,但因為實戰威力遠遠不及戈矛,所以就逐漸演變為禮器。象征著兵權和刑罰,是謂斧鉞之誅,懸于闕下!

    “大王,臣該出發了。”

    “不急于一時。”

    秦王政望著公孫劫。

    眸子深處帶著些不舍。

    他轉頭看向旁邊的馮毋擇。

    “馮郡尉,寡人可將丞相交給你了。”秦王政無比認真的開口,“現在是如何交給你的,後面你就要完好無缺的帶回來。不論遇到何事,務必要保護丞相!”

    “臣遵令!”

    馮毋擇抬手作揖。

    只覺得是接了個燙手山芋。

    秦國即將出兵攻楚,待攻取陳郢後還得繞道進攻大梁。後方輜重的關鍵就是新鄭,需確保當地不失。

    如若出了叛亂,王賁所率十萬秦軍就被斷了後路。楚國這時候要是主動出擊,魏國再來個里應外合中心開花,就能讓他們全軍覆沒。

    所以,公孫劫主動請纓。

    親自前往新鄭!

    確保潁川不失!

    秦王政親自賜予斧鉞。

    讓公孫劫不必有後顧之憂。

    前線軍政事務,皆能決斷。

    就連王賁都得听公孫劫的指揮。

    “劫,這是太阿劍。”

    “為寡人佩劍,歷代秦王所持!”

    “寡人今日就先賜給你。”秦王政解下腰間佩劍,認真道︰“新鄭地處中原,城內情況復雜。憑太阿劍,你可直接繞過那些封疆大吏。凡有不尊者,皆可殺之!”

    “臣,拜謝大王!”

    公孫劫無比鄭重的接下。

    他們現在也都看的很明白。

    攻楚滅魏的關鍵就是新鄭!

    新鄭不失,便無問題。

    充其量耽誤些時間而已。

    至于賜劍也屬正常。

    當初姚賈出使各國,秦王賜他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類似小說常見的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的特權,更是身份的象征。

    “多的話,寡人就不說了。”秦王政向後退了兩步,語重心長道︰“軍政方面,你看著處置便可。不論何時,你的安危皆是在第一位。”

    “大王保重。”

    公孫劫抬手示意。

    而後決然拂袖,登上馬車。

    李斯站在不遠處。

    最後沖著李由點了點頭。

    李由是他長子,也是郎官出身。這回有幸跟著公孫劫前往新鄭,也是去撈軍功的。他特地叮囑過李由,務必要保護好公孫劫。若是公孫劫有何閃失,他們這些人都得受罰!

    “啟程——”

    趙高放聲高呼。

    蒙恬和李由騎馬在前。

    數十名銳騎在前方帶路。

    駟馬大車緊隨其後,再往後是象征身份的斧車。純帶著其余銳騎,在後面墊後。玄鳥王旗搖曳,越走越遠。

    秦王政長舒口氣。

    其實他最初是不同意的。

    畢竟此行也有危險。

    派遣王綰、姚賈或是別人都行。

    只是公孫劫很堅持,認為他親自去會更好。據他所知,新鄭必會反秦。屆時滿城皆赤,血流成河。而他和張良多少有些交情,實在不願看到這幕發生。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張良真要反秦,那他只能將這位留侯先宰了,省的他以後到處亂跑找麻煩。

    他現在是秦國丞相。

    一切都要以秦國利益為先。

    玄鳥王旗漸漸消失。

    秦王政這才拂袖轉身。

    心中則依舊放不下公孫劫。

    ……

    ……

    十八年,六月。

    潁川,新鄭縣城。

    此地歷史悠久。

    自鄭桓公姬友被分封後,就有了鄭國。再後來鄭國東遷,在此建立起新的都城,也就是新鄭。

    鄭國作為春秋首霸,素有天下諸侯,莫非鄭黨的說法。當地經濟發達、法治健全。名相子產治國有方,令當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可惜,後來被韓國所滅。

    至今已有百余年。

    當初南陽假守騰起兵伐其母國,韓王安是被迫不戰而降。所以秦國也沒大開殺戒,只是將韓王安擄走囚禁。滿城的公卿貴族,幾乎都得到保全。

    秦國需要以韓國為模板,借此告訴天下諸侯,識時務者為俊杰。開城投降的還能保住性命,公卿貴族也能保住自身榮華富貴。以後舞照跳、馬照跑,只是從韓變成了秦。

    很多貴族還都有官爵傍身。

    秦國需要和他們合作。

    借此治理新鄭。

    目前秦國最缺的就是基礎秦吏,因為語言不通的緣故,導致政令推行的極其困難,這時候就只能靠當地人幫忙。而且貴族投了,百姓自會投降。只要利益相同,這些舊韓公卿很快會成為秦國的忠犬。

    當然,也有人心存復國之志。

    但他們終究只是少數。

    秦國沒屠城,是因為他們投降。

    也需要他們作為模板。

    所以是予以優待!

    可要反秦復國?

    秦王會讓他們知道何謂虎狼暴秦!

    新鄭城南便是氣派的宅邸。

    院門修的極高,就連門檻都高的嚇人。朱牆灰瓦,隔著院牆還能瞧見里面的亭台樓閣。

    青年頭戴儒冠,腰間佩劍。高八尺有余,不論在何處都將是鶴立雞群。面如冠玉,眼神堅毅。

    沿著水榭而行,能瞧見正在忙碌的僮僕。他們頗有秩序,無一人抬頭多看,也無議論聲,就好像是什麼都沒瞧見。從他們手上的動作也能看出來,皆是受過專門訓練,精通武藝的勇士。

    漸漸的,老者停下腳步。

    碧綠的湖水內開滿了蓮花,而湖心亭內則坐著名寬衣博袖的布衣青年。他披頭散發,抬手擊築,引吭高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悲夫荊卿!”

    青年眉頭緊蹙。

    “張子房!爾難道忘了張氏五世相韓?在此悲慟高歌,又有何用?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光復韓邦!”

    橫陽君韓成出言怒斥。

    眼眸深處則帶著不滿。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方便以後閱讀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第151章 賜斧鉞佩太阿,新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第151章 賜斧鉞佩太阿,新鄭!並對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