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余暉透過窗欞,為室內鋪上一層暖橙色的光暈。
清溪和周嬤嬤踩著這抹霞光回來復命。
林望舒端坐椅上,見二人進來,目光在她們面上一掃,便對周嬤嬤溫言道︰
“嬤嬤一路辛苦,先在一旁歇歇,喝口茶,讓清溪先說。”
周嬤嬤雖有些不解,但仍恭敬應了聲“是”,默默退到一旁小凳上坐下。
清溪臉上還帶著外出歸來的興奮,未等林望舒細問,便如同雀兒般脆生生地稟報起來︰
“奶奶,您猜怎麼著?咱們從揚州帶回來的那些胭脂水粉,在鋪子里才上了多久?竟都快賣空了!好些夫人小姐來問,什麼時候能再去南邊進些新貨來呢!”
她語氣雀躍,顯然對這銷售情況極為滿意。
但隨即,她小嘴一撇,帶上了幾分不滿︰
“就是鋪子里原來那些老樣式的胭脂水粉,還是沒什麼人問津,都積著灰呢。”
接著,她話鋒一轉,提到了關鍵處,“還有那賬目,張掌櫃記得那叫一個亂,奴婢看著都頭暈。”
一旁的周嬤嬤听到這里,臉色微變,忍不住想開口阻止青溪這般“告狀”,剛動了動身子,林望舒便抬手輕輕一擺,止住了她,對清溪道︰“無妨,你且細細說,賬目如何亂法?”
清溪得了允許,更是放開了說︰“回奶奶,他們記賬,別說用您教的那種表格了,連個清晰的數目順序都沒有,就是順著日子一件件記下來,密密麻麻一團。若是有人賒賬,混在里面,要找出來可費勁了,奴婢瞧著張掌櫃翻了好半天的舊賬本才勉強對上號。”
林望舒听得眉頭微蹙,問道︰“鋪子里賒賬的情況多嗎?”
“這個……”清溪想了想,“張掌櫃自己也說不清個數,還是翻舊賬本才有點眉目。”
她話音一轉,臉上露出幾分佩服的神色,“不過掌櫃的那個兒子,叫張安的小伙子,倒是個機靈的。听說他才在鋪子里當了幾個月的伙計,張掌櫃翻賬本對不上數的時候,他在旁邊居然能一口報出這個月大概進了多少銀錢,哪幾樣貨賣得好,賣了多少,甚至有幾個賒賬的,各自賒了多少,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就是他自己不記賬。”
林望舒靜靜听著,目光掠過清溪提到張安時那不自覺發亮的眼神和微微泛紅的臉頰,心中頓時了然幾分。
這小丫頭,怕是春心初動,對那機靈的小伙子上了心。
她不動聲色,對侍立一旁的撫劍吩咐道︰“撫劍,你去趟鋪子,傳我的話給張掌櫃,明日將他近年的賬本送來我看。另外,讓他把兒子張安也一並帶來。”
撫劍領命而去。
林望舒這才將目光轉向清溪,帶著幾分戲謔,笑道︰
“听你這般說來,咱們清溪姑娘對鋪子里的事倒是門兒清,眼光也毒辣。我看吶,若是讓你去當那胭脂鋪的掌櫃,怕是比張掌櫃做得還要好些。”
周嬤嬤一听這話,嚇了一跳,連忙上前想要替女兒謙遜幾句,誰知清溪這丫頭心直口快,沒等母親開口,竟拍了拍胸口,帶著幾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應道︰
“奶奶要是讓我去,我肯定用心學,定然比他管得好。”
這話一出,周嬤嬤更是急得直瞪眼。
林望舒卻笑了,揮揮手道︰“好了,你們先下去吧。清溪,今日你也累了,回去好好歇著。”
待青溪和撫劍都退了出去,林望舒才單獨留下周嬤嬤說話。
“嬤嬤,你看那張安如何?”林望舒開門見山。
周嬤嬤見夫人問得鄭重,也仔細回想了一下,斟酌著回道︰
“回奶奶,老奴瞧著,那後生模樣還算端正,說話行事也利落,像是個有心想事、有點本事的。只是咱們青溪畢竟是奴婢身份,就怕人家是良籍,看不上咱們……”
她語氣中帶著為人母的擔憂。
林望舒了然,寬慰道︰“嬤嬤多慮了。青溪是我身邊得用的人,聰明伶俐。等過了孝期,我便放了你們母女的籍,到時你們便是良民,哪里就配不上了?”
她抿了口茶又繼續︰“若是他們有心,我看那小伙子也是個可造之材,青溪又對他有幾分意思,倒是樁不錯的姻緣。我這幾年,正好也可以替青溪好生攢一份嫁妝。”
她頓了頓,說出自己的打算︰“明日見了那張安,若真是個踏實肯學的,我想讓青溪教他新的記賬法子。往後,讓他們兩個年輕人協力管理鋪子,既是磨練,也看看是否合得來。自然,這事也得問問張掌櫃的意思。嬤嬤覺得呢?”
周嬤嬤听聞夫人竟為青溪設想得如此周到,連放籍、攢嫁妝、考察未來夫婿都安排上了,心中頓時涌起一股熱流,感激得眼眶微濕,連忙起身行禮︰
“奶奶為青溪如此費心,老奴真不知該如何報答?”
“快起來,”林望舒虛扶一下,“青溪是個聰明孩子,是可塑之才,只做端茶送水的丫鬟,確是委屈了。放在合適的位子上,她能發揮更大的用處。只是嬤嬤還得私下多提點著她些,姑娘家,心思活絡是好事,但也要穩重,尤其在婚嫁之事上,更需謹慎自重。”
“是是是,老奴明白,定好生教導她。”周嬤嬤連聲應下。
“另外,”林望舒又道,“府里丫鬟年紀漸長,也該采買幾個年紀小、靈醒些的進來,你跟青溪多留心,好好調教一番,日後也好接替些事情。”
“是,奶奶,老奴回頭就去辦。”周嬤嬤恭謹應下,見林望舒再無吩咐,方才感恩戴德地退了出去。
室內重歸寧靜。林望舒揉了揉眉心,青溪確有幾分經商理事的天賦,性子也爽利,若能好生培養,將來或可獨當一面。
周嬤嬤忠心穩妥,守成有余,但開拓不足,放在內院極好。
想到這里,她不由輕輕一嘆,文嬤嬤精明干練、魄力十足,若在此處,許多事便能更順遂了。
人才難得,無論是商隊還是家中產業,都需更多得力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