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紛繁,卻需一件件理清頭緒。
送走郡主與楊彪後,林望舒回到書房,鋪開信紙,首先便給遠在寧波的二舅柳祿去信。
信中先問候了外祖父、外祖母及大舅一家安好,繼而將組建商隊之事細細道來,言明已得郡主支持,文書、護衛皆已無虞,如今萬事俱備,只欠一位能統籌南北、經驗豐富的大掌櫃。
她懇切寫道︰
“甥女思來想去,可信且親近之人里唯二舅多年行商、經驗充足,且二舅見多識廣,膽識過人,堪當此任。
原與二舅商議商隊之事時是在是揚州,現需要從北地創建,不知二舅能應否,二舅若有意,可將家中諸事妥善安置後,帶些南貨速來北地,自己的嫁妝鋪子可以代售,所有收益皆作為二舅的個人收益。
南來北往之途遙遠,務請謹慎,若能雇佣可靠鏢局隨行則更佳。”
想到郡主見到屏風時的異樣,她又特意添上一筆,“另,請二舅南下時,設法多帶些品相上乘的繡品,尤其是外祖母早年風格的物件。若得便,還請二舅私下探詢外祖母,可曾識得北地安平郡主,是否有些許交情?若外祖母有書信或物件需轉交郡主,亦請一並帶來。”
寫完給二舅的信,她又另備一份家書,問候外祖父母身體,附上自己根據二人體質琢磨的食療方子與幾道溫養藥方,叮囑大舅務必請可靠大夫看過再行使用。
若無可信大夫,可去藥鋪找文嬤嬤詢問,以外祖父外祖母的健康安全為主才為穩妥。
隨信還備了些北地特產的皮子、藥材、肉五等,已托付給一支即將南行的商隊捎帶。
處理完柳家之事,林望舒心思稍定,目光不由投向南方。她忽然想起,自己在揚州似乎還有個一直閑置的鋪面。當初忙于藥鋪、繡樓,倒將它忘了。如今商隊之事已見雛形,這鋪面也該盤活起來。
做什麼好呢?她沉吟良久,一個念頭冒了起來︰開書鋪。
她想要開的並非簡單的賣書,而是參考現代的經營模式,以租借為主,兼營售賣,可給寒門學子提供抄書、寫書等生計,若寒門學子出不了租金,可以在書鋪抄書抵租。
在這個書籍昂貴、知識不易傳播的時代,建立這樣一個書鋪,能惠及的寒門學子、尋常讀書人可不少,而需要用人的東家,亦可在這覓得人才,這可以結下的善緣想必很是夠用。
若是做成了,不僅能為林家積累清譽,更重要的是,黛玉日後便有了一個絕佳的消遣與學習之所,不必只困于閨閣之中,與那些才子佳人話本為伍。
她甚至想得更遠,待根基穩固,或可專設一女子書館,收集些醫理、雜學、游記、詩詞,讓女子也能有更開闊的眼界。
這或可成為黛玉將來願意投身其中的事業。
只是,各朝各代對書籍刊印、流傳皆有管制,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最好能與兄長林如海商議一番,可惜如今身在北地,一時難及。
“罷了,飯要一口口吃。”林望舒自語道,“眼下身邊並無走科舉之路的人,對書籍行情也不甚了解。但準備工作總可先做起來。”
她鋪開另一張紙,記下要點︰
一、在北地可著意收集些本地風物志、邊疆游記、民間故事話本,乃至各族風俗雜記,這些書在江南或許稀罕。
二、請文嬤嬤幫忙,結合藥理與養生之道,編纂一本淺顯易懂的《女子日常養護手冊》,不必精深,重在實用,可先通過濟安堂贈閱部分,試探反響。
三、書籍積累需銀錢,需待商隊盈利後方能大力投入。
將書鋪的初步構想梳理清晰,她喚來周嬤嬤與青溪,吩咐道︰
“嬤嬤,青溪,你們得空去我嫁妝里那間胭脂鋪子看看,瞧瞧我們從揚州帶回來的那些胭脂水粉,在鋪子里銷售得如何?先在店里悄悄看看情形,不必聲張。回來稟我後,再通知那張掌櫃,明日將近年賬本送過來我要查看。”
二人領命而去,林望舒揉了揉額角,看看時辰,又該去督導王煜的功課了。
走進為王煜闢出的小書房,只見那孩子正襟危坐,手握毛筆,小臉繃得緊緊,如臨大敵。
紙上已寫了數行大字,筆畫倒是都全了,只是那力道,實在有些掌控不住,墨跡時濃時淡,筆畫時粗時細,偶爾還有墨點滴落,暈開一小團污跡。
橫不平,豎不直,整個字看起來頗有幾分“張牙舞爪”的氣勢。
林望舒起初還想耐心糾正他的握筆姿勢和運筆力道,但觀察了幾日便發覺,王煜于這精細控制上似乎天生缺了根弦,讓他慢慢描摹,反而渾身不自在,那筆在他手里,總想掙脫束縛般要揮灑出去。
她拿起一張寫得尤其“豪放”的字帖看了看,心中忽動。
這般不拘小節、力道外顯的字,若是引導得當,未必不能自成一路風格,或許更適合奔放不羈的草書?
只是他如今基礎未牢,自己也不懂草書,還遠未到考慮字體風格的階段,以後為他尋找專門的師傅吧。
“煜兒,”她放下字帖,柔聲道,“今日的字,認得、寫得,便算過關。力道控制非一日之功,慢慢來便是。重要的是,這些字,你都要認得,懂得其意。”
她指著其中一個寫得歪扭的“武”字,“譬如這個‘武’字,止戈為武,非是逞凶斗狠,而是以力量平息干戈,守護該守護之物。你可明白?”
王煜似懂非懂,但听到與“武”相關,眼楮立刻亮了起來,用力點頭︰“母親,煜兒明白,學武是為了保護祖母和母親。”
林望舒莞爾,摸了摸他的頭︰“好,那便繼續認字吧。待你多認些字,母親便找老師教你讀兵書,那里面,才有真正的萬人敵之術。”
王煜聞言,精神大振,方才寫字的挫敗感一掃而空,又埋頭專注于識字之中去了。
看著他重新燃起斗志的小臉,林望舒心中暗嘆,因材施教,果然至理。
這孩子的路,終究不能走文人的路,還好定下了個身份挺高的武藝師傅,煜兒的運氣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