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第244章 躬身入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樹散人 本章︰第244章 躬身入局

    李斯步入書房。他身為中謁者,早已通過宮中傳報,知曉了魏國蝗災與白渠工地的近況。一入此間,便立時感受到那股壓抑到極致的氛圍。

    “李斯,你看此事,該當如何?”呂不韋開門見山,將一疊以“義紙”寫就的塘報推至他面前。

    李斯平靜地掃了一眼,便抬起頭,迎上呂不韋銳利如鷹隼的目光,緩緩道︰

    “相邦,斯以為,眼下之局,于大秦是良機,于相邦之功業,卻是危局。”

    呂不韋眉毛一挑,精光一閃︰“哦?何以見得?”

    “相邦以《呂氏春秋》為經,以‘義兵’之論為緯,意在為大秦編織一張收盡天下人心的王道之網。”李斯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帶著一種洞悉人心的力量,“此乃相邦您為大秦定下的萬世之基,非斯一人之見。然此網初成,尚是脆弱。魏國蝗災,便是對此網的第一次考驗。”

    “若伐魏,”李斯語調一沉,

    “以我大秦軍制,利出一孔,將士皆以斬首為功。此戰必勝,河內之地唾手可得。然則,秦軍鐵蹄所過,‘義戰’之名亦將蕩然無存。天下人將言,相邦之‘義’,不過是偽善之辭,是誘捕獵物之香餌。《呂氏春秋》尚未傳世,便已蒙上言行不一之塵。此為失義。”

    “若不伐,”李斯話鋒一轉,點出另一重困境,

    “我大秦坐視良機流逝,為虛名而廢實利。朝中宿將心生怨懟,大王亦會疑慮相邦是否因編書而忘卻了耕戰之本。屆時,人將言相邦空談仁義,優柔寡斷,失強秦之銳氣。此為失利。”

    甘羅在一旁听得心頭劇震。

    李斯這番話,如同一把雙刃劍,將伐與不伐兩條路都堵死了。他將呂不韋逼入了一個“義”與“利”無法兩全的絕境,讓他深切感受到,自己畢生的政治抱負,正懸于一線。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進退兩難,而是無論進退,皆會重創他呂不韋的功業。

    書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呂不韋盯著李斯,久久不語。他原本只是煩躁,此刻卻感到了真正的棘手。李斯所言,字字誅心。

    良久,他才沉聲問道︰“依你之見,此事……已是死局?”

    看到火候已到,李斯這才微微躬身,語調由壓抑轉為昂揚︰

    “相邦,死局之下,或有生機。義與利,並非水火不容。關鍵在于,如何使‘義’成為取‘利’之器,而非縛手之繩。”

    呂不韋眼中陡然爆出精光︰“說下去!”

    “我大秦出兵,名義不可為‘伐魏’,而當為‘救民’!”李斯的聲音鏗鏘有力,

    “以雷霆之勢,擊潰阻撓救災的魏國無道之君臣,以王者之師,開倉放糧,安撫流亡之災民。如此,秦軍所向,是解民于倒懸,是行天道之罰。土地與民心,皆可得兼。此謂‘義利合一’!”

    這幅藍圖太過美好,以至于呂不韋立刻指出了其中最脆弱的一環︰

    “空言易,實行難!我大秦的將帥,只知攻城略地,斬將奪旗。誰人能約束他們,行此‘仁義之師’的舉動?”

    這正是李斯等待已久的問題。

    他後退一步,以一種更為宏觀的視角回答︰“將者,掌兵也。然法者,掌將也。”

    他深深一揖,聲音沉靜而堅定︰

    “此戰,無需更易將帥,只需在軍中增設一職︰‘軍正’。此人不必通曉兵法韜略,但必須深明相邦您的‘義戰’之本,通曉秦法之嚴苛。他當持相邦與大王之節,不掌兵權,只掌法權。凡有殺降、擾民、掠財者,無論將佐兵士,皆以新頒之《義兵律》當場論處!”

    “如此,則前方將帥可安心爭戰功之‘利’,而後方軍正則為大秦守住王道之‘義’。雙軌並行,方能萬無一失。”

    話音落下,書房內一片寂靜。

    呂不韋的目光在李斯身上停留了許久,眼神從審視,變為驚嘆,最終化為一股深沉的欣賞。

    “好一個‘法者,掌將也’!”呂不韋緩緩站起身,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為磅礡的雄心,

    “此法甚妙!如此一來,‘義’與‘利’便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並行不悖,相得益彰!”

    他因這絕妙的破局之策而興奮,在書房內踱了幾步,臉上的笑意卻又漸漸收斂,轉為一抹新的凝重。

    “然而……”呂不韋停下腳步,眉頭再次鎖起,“此‘軍正’之職,乃維系‘義’與‘利’平衡之樞紐,其人選至關重要。

    其人,須深明本相之心意,通曉《呂氏春秋》之要義;又需精熟秦法,鐵面無私,有膽魄以律法震懾驕兵悍將。放眼朝堂,何人可當此任?”

    他一邊說,一邊在心中快速盤算。

    宿將功臣?他們便是“利”的化身,讓他們監軍,無異于緣木求魚。

    文法之吏?他們通曉律法,但久居案牘之間,多無剛猛之氣,面對軍中殺伐之氣,恐怕難以立足。

    儒學之士?雖講仁義,卻失于迂闊,在軍中更是百無一用。

    呂不韋發現,自己剛剛逃出的“死局”,似乎又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在眼前。他找到了那把能打開死鎖的鑰匙,卻發現滿朝文武,竟無人能夠拿起並轉動它。

    “尋得良策,卻無良將以行之,豈非空談?”呂不韋的語氣中,帶上了一絲煩躁。

    李斯始終保持著躬身之姿,靜靜地听著,一言不發。

    他仿佛早已預料到呂不韋會陷入這第二重困境。現在,他要讓這位相邦自己意識到,滿朝之中,唯一的藥引,就在眼前。

    呂不韋煩躁的目光在書房中逡巡一圈,最終,如同被無形的引力牽引,緩緩落回了靜立如淵、不發一語的李斯身上。

    那雙深邃的眼眸里,只有洞悉一切的平靜。

    呂不韋的心,猛地一動。他看著李斯,眼中閃過一絲詢問,一絲期待,卻又帶著一絲顧慮。

    讓一個中謁者去監軍,這在秦國史上聞所未聞。他需要李斯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一個能讓他下定決心的決心。

    感受到呂不韋目光中的復雜情緒,李斯知道,時機已至。

    他抬起頭,迎上那雙飽含權謀的雙眼,緩緩地,深深地一揖,那謙卑的姿態下,是再也無法掩飾的鋒芒。

    他的聲音不大,卻字字如千鈞之重︰

    “斯不才……”

    “願為相邦,”

    “躬身入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244章 躬身入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244章 躬身入局並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