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里岳聞言一怔,皺眉沉思。墨家擅長工藝制造,對各種材料的特性確有深入研究。他想了想,道︰“郡丞所言,確有幾分道理。麻、楮、藤、竹之屬,皆有堅韌之筋。古法制絮,便是取蠶繭或破舊絲麻,經捶打、漂洗而成。若仿此法處理草木之筋,再將其均勻鋪展、壓實、晾干……”
他眼中閃過一絲亮光,隨即又有些遲疑︰“然草木之筋粗硬,如何使其細化、交織成片,且需平整光滑,易于著墨,此中關節,恐非易事。且耗費工時、水源,未必能得廉價之物。”
“事在人為。”李斯目光灼灼,“先生只需告知,理論上是否可行?若可行,所需關鍵工藝,大致為何?譬如,如何使縴維分離?如何使其均勻懸浮于水中?如何壓榨成型?”
他巧妙地將現代造紙的關鍵步驟,用當時的語言和類比提了出來。
相里岳被李斯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有些發懵,但仔細思索後,結合墨家掌握的各種材料處理技藝,隱約覺得似乎真的存在一條模糊的路徑。
“郡丞所問,直指要害。”相里岳沉吟道,“分離縴維,或可用石灰水浸泡、蒸煮,使其軟化腐爛。均勻懸浮,需大量清水與攪拌。成型……或可仿制絲網,撈取縴維,再行壓榨晾曬……”
他越說,思路越清晰,但也越發覺得其中的技術難點重重。
“好!”李斯心中已有定計,“此事關乎重大,需秘密進行。我撥付你一筆經費,再調配幾名可靠人手。你先尋一隱蔽之處,選幾種易得的材料,嘗試此法。無需一蹴而就,先摸索出可行之道。若能成,其利遠超想象!”
相里岳感受到李斯語氣中的決心和對這件事的極度重視,他深吸一口氣,鄭重拱手︰“岳,願遵郡丞之命,一試!”
晉陽郡學近日因《形數要術》而聲名鵲起,李斯環視著講堂內那些眼神熱切、充滿活力的年輕面孔,知道是時候將這些被點燃的火種,引導向自己規劃的下一個戰場了。
“以工代賑”,修復晉陽,收攏人心,編戶齊民——這是他為晉陽量身打造的復興藍圖,也是他個人權勢擴張的關鍵一步。但這宏偉計劃,需要一支絕對忠誠、充滿干勁的執行團隊。
他要的,不只是會算術、懂律法的“工具人”,更是能深刻理解他的意圖,將他的意志貫徹到底,並將個人榮辱與這項事業緊密相連的“自己人”。
今日,李斯再次召集了郡學中最優秀的二十名學員,包括嶄露頭角的涂昭。地點依然是那間最大的講堂,但氣氛卻與往日傳授知識時截然不同,多了一絲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