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第92章 將相無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樹散人 本章︰第92章 將相無種

    相里岳聞言一怔,皺眉沉思。墨家擅長工藝制造,對各種材料的特性確有深入研究。他想了想,道︰“郡丞所言,確有幾分道理。麻、楮、藤、竹之屬,皆有堅韌之筋。古法制絮,便是取蠶繭或破舊絲麻,經捶打、漂洗而成。若仿此法處理草木之筋,再將其均勻鋪展、壓實、晾干……”

    他眼中閃過一絲亮光,隨即又有些遲疑︰“然草木之筋粗硬,如何使其細化、交織成片,且需平整光滑,易于著墨,此中關節,恐非易事。且耗費工時、水源,未必能得廉價之物。”

    “事在人為。”李斯目光灼灼,“先生只需告知,理論上是否可行?若可行,所需關鍵工藝,大致為何?譬如,如何使縴維分離?如何使其均勻懸浮于水中?如何壓榨成型?”

    他巧妙地將現代造紙的關鍵步驟,用當時的語言和類比提了出來。

    相里岳被李斯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有些發懵,但仔細思索後,結合墨家掌握的各種材料處理技藝,隱約覺得似乎真的存在一條模糊的路徑。

    “郡丞所問,直指要害。”相里岳沉吟道,“分離縴維,或可用石灰水浸泡、蒸煮,使其軟化腐爛。均勻懸浮,需大量清水與攪拌。成型……或可仿制絲網,撈取縴維,再行壓榨晾曬……”

    他越說,思路越清晰,但也越發覺得其中的技術難點重重。

    “好!”李斯心中已有定計,“此事關乎重大,需秘密進行。我撥付你一筆經費,再調配幾名可靠人手。你先尋一隱蔽之處,選幾種易得的材料,嘗試此法。無需一蹴而就,先摸索出可行之道。若能成,其利遠超想象!”

    相里岳感受到李斯語氣中的決心和對這件事的極度重視,他深吸一口氣,鄭重拱手︰“岳,願遵郡丞之命,一試!”

    晉陽郡學近日因《形數要術》而聲名鵲起,李斯環視著講堂內那些眼神熱切、充滿活力的年輕面孔,知道是時候將這些被點燃的火種,引導向自己規劃的下一個戰場了。

    “以工代賑”,修復晉陽,收攏人心,編戶齊民——這是他為晉陽量身打造的復興藍圖,也是他個人權勢擴張的關鍵一步。但這宏偉計劃,需要一支絕對忠誠、充滿干勁的執行團隊。

    他要的,不只是會算術、懂律法的“工具人”,更是能深刻理解他的意圖,將他的意志貫徹到底,並將個人榮辱與這項事業緊密相連的“自己人”。

    今日,李斯再次召集了郡學中最優秀的二十名學員,包括嶄露頭角的涂昭。地點依然是那間最大的講堂,但氣氛卻與往日傳授知識時截然不同,多了一絲莊重。�幣讕墑塘 慌裕 旖青咦乓凰客嫖兜男σ猓 ェ械劍  荒昵崢デ  忠 安蛔 俺B貳繃恕br />
    李斯並未立刻開始測試,而是走上講台,目光如炬,緩緩掃過每一張年輕的臉龐。

    “諸位,”他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爾等入學月余,習秦文,明秦律,更初窺《形數要術》之門。然,學以致用,方為大道!晉陽,這座秦國北門鎖鑰的雄城,如今百廢待興。王上政令,恩澤四海,欲使此地重煥生機!此非一人之力可成,乃我等共同之機遇!”

    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激昂︰“舊趙之時,世卿世祿,出身幾定一生!然大秦銳意進取,推行法治,唯才是舉!軍功可爵,政績可官!汝等之中,或出身微末,或家道中落,但在新秦之下,皆有憑借自身才干,建功立業,光耀門楣之可能!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這番話,如同一把鑰匙,精準地插入了這些寒門子弟心中最隱秘、最渴望的鎖孔!他們中的許多人,空有才智,卻苦于出身,在舊秩序下永無出頭之日。李斯描繪的“唯才是舉、功勛立身”的藍圖,瞬間點燃了他們壓抑已久的野心和欲望!

    不少學員呼吸急促,眼中放出灼熱的光芒,緊緊盯著李斯,仿佛看到了通往權力與榮耀的大門正在緩緩開啟。

    李斯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細微的變化,心中暗自點頭。心理學的“期望理論”告訴他,清晰的目標和對回報的預期,是激發動力的最有效手段。

    “今日,本官欲啟動‘以工代賑’之策,修復城防,安置流民,此乃利國利民之大計,亦是爾等嶄露頭角之良機!”李斯繼續道,“然,此事干系重大,非忠誠、干練、有決斷之人不能擔此重任!故,本官需從中擇優,委以‘工賑佐吏’之職,輔佐本官,共襄盛舉!”

    李斯立刻將話題引向了實際治理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難題。他面向那些渴望證明自己的學子,從容地拋出了幾個精心構設的情景。

    第一個情景便直指核心矛盾︰“譬如,工程需征用一片土地,按秦律自當給予補償。然,若此地恰好是某舊族耆老的祖墳所在,老人以死相脅,更煽動族人阻撓。此時,若強行依法征用,固然能保證工程進度,卻恐激化民怨,釀成事端;若姑息退讓,則工程延誤,大局受損。身為佐吏,爾等當如何權衡?”

    緊接著,他又提出了第二個更為考驗人性的困境︰“再如,工程急需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然查其過往,發現此人曾有偷盜舊友財物之行徑,雖未被舊趙官府追究,但污點仍在。秦律對此,或可罰可不罰。若用此人,其技藝能解燃眉之急,乃務實之選,卻可能引人非議,敗壞隊伍風氣;若棄之不用,固守道德清譽,則工程必受拖累。此等情境,又該如何抉擇?是重結果,還是重程序?”

    最後,李斯將目光投向了更切身的考驗︰“設想,在分發賑濟糧草的關鍵時刻,爾等親自主事,卻發現有自己的親友混跡人群,企圖蒙混冒領或多佔便宜。此時,是鐵面無私,秉公處理,雖可能因此傷及親友和氣,卻能維護法紀公平?還是稍作通融,徇私舞弊,保全了人情,卻玷污了公器,破壞了規矩?這公與私的界限,在高壓與人情的拉扯下,又當如何堅守?”

    這並非是尋求標準答案的考問。李斯拋出的每一個情景,都如同一面精心打磨的鏡子,旨在映照出每個學子內心深處的價值觀、處理復雜事務的風格,以及在重重壓力下,那份潛在的對秦法與效率的絕對忠誠度。他平靜地觀察著眾人的反應,等待著從這些即將被委以重任的年輕人身上,看到他所期待的答案。

    喜歡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92章 將相無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92章 將相無種並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