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關道,楊安率軍攻破上洛城後,馬不停蹄地南下,商縣開城投降。
秦軍兵鋒直抵武關,荊州震動。
桓羆在秦軍攻打上洛之時,便遣使向洛陽和江陵求援,但王凝之不在洛陽,所以盧氏守將李盛未得出兵命令,只是緊守城池。
江陵這邊,桓沖對秦軍的主動出擊毫無準備,又因為上洛一直是司州軍在負責,桓沖理所應當地認為洛陽會出兵,所以他的應對,只是不緊不慢地下令襄陽出兵兩萬,北上支援。
但襄陽援軍還未抵達,上洛和商縣便接連失守,秦軍正在加緊進攻武關。
與大為震驚的桓沖相比,收到前線戰報的苻堅則是斗志高昂,不顧群臣反對,下令駐扎在漢中的梁州刺史韋鐘出兵魏興郡,兩路並進,進攻荊州。
當荊州戰局陷入不利之時,王凝之終于處理完建康的瑣事,返回了洛陽。
王殊向他匯報戰事的進展,“據探子回報,秦軍不僅從漢中出兵,進攻魏興,幂關方向也有增兵的跡象,看起來誓要奪取武關,打開進入荊州的門戶。”
王凝之點點頭,問道︰“你覺得秦軍的這次出擊,是否是明智之舉?”
“進攻武關道,我覺得沒問題,”王殊分析道︰“阿耶滅燕,拿下了並州,下一步直指關中,長安必須要做點什麼,以安臣民之心,但大舉進攻,擴大戰局,則殊為不智。”
王凝之未置可否,繼續問道︰“此話怎講?”
王殊答道︰“從秦軍初期的行動來看,他們並未做好大戰的準備,但連奪二城之後,長安明顯太過得意,這才出兵魏興郡,又增兵武關道,想進一步擴大戰果。”
王凝之滿意地笑了笑,“這便是秦主苻堅的短處,他有些好大喜功,所以在順風順水的時候,容易做出錯誤的決斷。”
“阿耶要出兵救援嗎?”王殊問道︰“若是武關失守,秦軍便可長驅直入,抵達襄陽,到時荊州就危險了。”
王凝之沒回答,反問道︰“你覺得時機到了嗎?”
王殊想了想,有些遲疑,“阿耶對武關坐視不理,固然可以削弱荊州,甚至將桓幼子拉下來,但有失民心,所以我覺得還是盡早出兵更好。”
“嗯,你這話不錯,”王凝之笑道︰“換做以前,我完全可以不管荊州死活,但現在,確實不能做得太過分了,得注意影響。”
秦軍拿下上洛和商縣,發兵武關和魏興郡,看似聲勢浩大,但將側翼暴露在王凝之面前,他隨時可以從盧氏出兵,截斷秦軍的後路。
王殊也是這般想的,說道︰“阿耶是要從盧氏出兵,解武關之圍嗎?”
“那是荊州軍的事,”王凝之搖搖頭,“我會從河東和弘農出兵,進攻馮翊郡和潼關,再讓幽州軍渡河,進攻劉衛辰部。”
拿下平城和盛樂的劉牢之,與投降秦國的匈奴劉衛辰,在黃河的幾字形處隔河相望。
王殊有些不解,問道︰“阿耶直接出兵救援武關,為荊州軍解圍,不是更容易得荊州軍心,為何要舍近求遠、另闢戰線?”
王凝之為兒子解釋道︰“我出兵攻秦,一樣是為武關解圍,而且主動權在自己手上,進退自如,至于荊州軍心,我暫時不打算接手荊州,所以那個並不重要。”
“我明白了,”王殊笑道︰“只要阿耶完成滅秦大業,荊州遲早是阿耶的。”
王凝之哈哈大笑,“哪有那麼容易,關中不是那麼好打的,秦國雖然式微,但可不是什麼軟柿子,苻堅也是一時明主,君臣同心,百姓愛戴,我們與秦國之間,還有一番較量。”
洛陽的數道軍令發出後,謝玄和劉牢之行動起來。
兩人的性格不同,采取的策略也截然不同。
謝玄率軍抵達河東後,照例讓人看守對岸的湖縣,對潼關采取只守不攻的態度,大軍則從蒲津渡和龍門渡渡河,四處劫掠人口,充實河東郡。
黃河西岸的不少村落被晉軍強行遷走,在河西制造出一片無人地帶。
苻融率軍截擊,但晉軍有戰船接應,根本不與秦軍主力交戰,搶了人就跑。
劉牢之這邊,他和劉衛辰各領騎兵在黃河兩岸交手多次,得不到秦軍支援的劉衛辰漸漸不敵,率軍南撤,將大片的領地和牧民留給了劉牢之。
幽州軍順勢奪取了北方邊郡朔方,開始加固城池,以作長久之計。
所以苻堅的興奮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現實狠狠來了一記。
之前秦國眾臣反對他擴大戰事,正是擔心這個,秦軍的勢如破竹,是因為王凝之沒出手,並不是因為秦國優勢很大。
長安皇宮,看著各處傳回的軍報,苻堅面色難看,但眼神堅定,不願放棄即將取得突破的荊州戰局。
大殿之中,苻堅諸子太子苻宏、長樂公苻丕和平原公苻暉等人都在,還有苻堅稱為“千里駒”的堂佷苻朗、驍勇善戰的族孫南康公苻登,苻家仍是人才濟濟。
中書令梁讜進言道︰“劉衛辰部南逃,丟失朔方,北線危急,不可不救,馮翊郡多處遭晉軍劫掠,百姓被擄走,城外幾乎成了空地,不可不防,請陛下調大軍回轉,先拱衛關中。”
大臣多有附和者,認為應該見好就收,不在荊州繼續推進。
苻堅毫不妥協,說道︰“兩路大軍並進,連下數城,如今正在攻打武關和西城今陝西安康市),一旦拿下,便可直逼襄陽,如此大好局面,豈可說退就退。”
苻融和楊安等人都不在,能勸動苻堅的人基本沒有,在駁斥了在場大臣們的消極態度後,苻堅力排眾議,增調長安禁軍南下,由長樂公苻丕率領,進攻武關。
又命南康公苻登領一萬騎兵支援馮翊郡的苻融,追擊劫掠人口的晉軍。
至于一挨打就來求援的匈奴人劉衛辰,苻堅沒有派軍增援,而是下旨申飭了一番,表示朝廷已經夠照顧他了,他也該拿出點匈奴人的血性來。
當然,真正的原因是苻堅沒兵可派了,他還得在長安留點預備兵力,防止河東對關中增兵。
不過罵歸罵,苻堅並沒有完全不管這個匈奴小弟,他下旨給代國降將劉庫仁,讓其出兵策應,阻止晉軍繼續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