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257章 風雨欲來、御前議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257章 風雨欲來、御前議政

    就在朱由檢忙著回宮去給親人安置出去時,一群在朝的東林黨人便伙同孔家的人,身著布衣出現在了東城大街。

    他們之所以在今日私下聚集,自然是因福王等人特地放出了昨夜的宮里事,想要去拉攏一番藩王。

    “錢大人,您說我們這麼做合適嗎?萬一福王等不願和我等合作怎麼辦?”

    走在去往福王府的路上,刑部左侍郎惠世揚便就擔憂的看向了錢謙益。

    而這惠世揚倒是相貌不錯,整個人是英俊瀟灑,可在他這華麗的外表下卻藏著諸多的雜思。

    據史料記載,他與元年復起後便就升任到了刑部左侍郎,可他在職期間是大肆造謠為自己和東林人牟利,更是于崇禎十五年九月大肆造謠,引導朱由檢將當時的吏部尚書李日宣給捕了。

    而後在朱由檢洞悉了他的野心後,旋即就給他個“不配與李日宣相比”的評價便罷官革職了。

    但那個時候也是到了大明的真正末時,由于內部爆炸且戰事連敗等因素,于是他惠世揚于崇禎十六年,又以副都御史之職復起,但因畏戰、懈怠、延誤戰局等心思,又被朱由檢削籍為民了。

    可當他以布衣身份回到家鄉後,正巧就遇到了李自成在招兵買馬,籌辦大順的領導班子,于是他便就投靠了李自成,更是在一年後被封為了大順政權的右平章!

    我們這話再說回來。

    听到惠世揚的話,錢謙益是很不以為意。

    “哼,抑我兄(惠世揚的字),您這話可就說錯了。就眼下這個形勢來看,這容不得他福王不願意,你可別忘了山東的哪位已經是準備好出手了。”

    “錢大人,這話雖如此,但他怎能答應,您可別忘了,是我等將他拉下馬的。”

    惠世揚很是不解,在他看來,這福王等人盡管有怨,但歸根結底要論這怨氣怕皇帝也比不過。

    “呵呵,你啊,還是沒看透。你覺的對于福王等來說,是我等對他們的威脅大?還是張書緣對他們威脅大?這據我所知,韓閣老在世時便在私下遣人就與他們通了氣。你說他們豈能不恨那張書緣?”

    錢謙益說的沒錯,韓可不是坐以待斃之人,但盡管他是有所動作,但還沒做完就等來了“北直隸的兼並”逆案!

    “既然是如此,那我便就放心了。”

    而直至如今,東林黨的元老們,是死的死,快退休的退休,所以這眼下的京城之中除了錢龍錫那個叛徒外,就剩李標這一棵獨苗了,所以也就沒有什麼人了能夠比得過他錢謙益了……

    一路前行,很快這群人便就在下午的申時,抵達了位于城北處的福王府。

    而福王等人,自從被朱由檢圈禁到京中之後,就被安置在了城北的昭回靖恭坊里。

    遞上拜帖,很快錢謙益等人就被人請入了其中。

    “誒呀,諸位大人蒞臨寒舍,本王真是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進到正堂後,錢謙益等人剛一坐下,便就听到了一聲豪邁的聲音從側門傳了過來。

    隨著此人走出,眾人便也就看到了年紀尚小的明安宗朱由崧。

    “臣等拜見王爺千歲及世子。”

    見正主出來了,錢謙益等人就趕忙起身見禮。

    “誒,這大過年的來者是客,就勿要那麼客氣了,都坐都坐。兒啊還不快給諸位大人見禮喝年?”

    “諸位大人新年好,由崧在此祝……”

    朱常洵是儀態大方的走出來讓眾人坐下,並讓兒子出來拜年,而這一幕就好似先前搞他的不是東林黨人一樣。

    “世子且慢,王爺可不敢如此啊,這要論喝年,該是臣等向王爺和世子喝年才是。這豈有世子向臣等喝年之理?”

    面對朱常洵這一手,錢謙益頓時就暗罵聲“老狐狸”,但面上卻不敢有任何不敬。

    “誒,諸位言過了不是,我父子二人初歸京師這一年多來,若沒有韓閣老幫扶,只怕這日子也過不好啊。我兒理應是該答謝諸位才是。況且,諸位的才情功績也是振人耳目,所以便就讓我兒給諸位見禮吧。諸位安心坐下便是。”

    朱常洵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是他承認了韓的情,這是在還禮。二是他要將嫡子以小輩之姿塞入東林黨之中,從而獲取到東林黨的全體支持!

    而朱常洵之所以如此算計,自然是因他看到東林黨,因為他東林黨是有一件破天之功在的,那便是緩解了朝廷巨額支出!

    “世子爺真乃有古人之風,這一舉一動皆有儒氣,想必日後成就定然是不可限量。”

    當著朱常洵的面,錢謙益等人就吹起了彩虹屁。

    “呵呵,諸位說笑了,我兒年紀尚小,哪有諸位說的那般?不過,諸位既然提及了此事,正巧我兒也到了尋師之年,不如諸位幫本王思慮一二。”

    “王爺說的甚是,那臣便斗膽舉薦一二了。”

    雙方是心照不宣,都知道彼此的貓膩。

    “王爺,若世子從武,我可舉薦李邦華部堂,及我兵部尚書孫承宗孫帥。若從文則有我翰林編修賀逢聖,順天府尹劉宗周劉大人等。不知王爺是讓世子從文還是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錢謙益是侃侃而談,就好似是真心想幫他。

    但可惜,錢謙益不是傻子,跟藩王合作也只是想借福王的招牌重新整合力量,當然亦有報復張書緣之心。

    因為,是他把東林群賢給搞成了這個樣子!

    “呵呵,今天這個世道,能從武自當最好,就是不知錢大人舉薦的兩位,願意教我兒否?”

    說道著,福王就看向了錢謙益,好似是在確認他于東林黨中的地位一樣。

    “這自然是願意的,不如這樣,待明日臣將那二位大人請來與殿下坐坐,順便也能看看世子的天賦,您看這樣可好?”

    “恩,那就多謝錢大人了。”

    隨著朱由崧的教育問題談妥,這兩派就算是站到了一起,隨後便就談論起了政局。

    當然,在這談論之間,錢謙益也沒忘了給福王介紹孔府的人。

    而這出面的孔家人,名叫孔尚睿是他孔家的本生六支之一,常年居住在汶上縣,在當地是一號相當的的人物。

    “原來是衍聖公的族人,不知衍聖公近年來還可好?”

    “回稟王爺,聖公過的不好啊,尤其是在听聞您被小人作踐後,更是生了場大病。但礙于去年的戰亂,聖公也無法抽出時間來看您,故此這才派草民覲見。”

    在介紹了一番孔家的後,雙方自然又是好一陣的客套寒暄。

    “唉,也是難為聖公了。”

    “王爺這話可說錯了,在草民等看來,聖公不難,您才是難啊……”

    寒暄過後,朱常洵就開始飆戲了,就差抹著眼淚說那無法言及的體己話了。

    而這孔尚睿也不是傻子,見朱常洵開始飆戲了,當即也演了起來,不過在那貼心之語的間隙,便展露出了自己的立場及對朝局的看法。

    總之,在孔家人眼里,眼下這朝局是混沌一片,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那張書緣“胡作非為”導致的!

    由于三方目的一致,在飆完戲後,很快他們就統一了意見並制定出了報復方案。

    第一步先是由東林黨放出謠言,稱朝有奸佞,引天怒人怨,四海之內民生沸騰如倒懸,著請朱由檢下詔罪己,並徹查奸佞(張書緣)。

    第二步,再由孔府夸報白蓮教之事,著請藩王帶兵出征,以建立功勛之法彌補過往罪責。

    第三步,在此兩項事成之後,再奏御前加派軍餉,搗滅關外建奴。

    說實話,他們這計劃是挺不錯的,成了,東林黨便可借勢打壓浙黨、溫黨、及張書緣等人,藩王一系則可掌控實質權利,至于山東孔家則是能繼續做山東王!

    沒錯,在孔家人看來,朝廷給什麼官位他們也不稀罕,因為這做官哪有在山東做土皇帝來的爽啊。

    就這樣,在他們確定好聯手之後,很快便就散了。

    錢謙益在回府後,更帶人選購了一大堆的禮物,去言說李邦華和孫承宗二人了。

    由于李邦華二人跟東林黨人的關系還不錯,于是他二人也就沒想太多,直接就應了見福王之事。

    ……

    時間匆匆,眨眼間便過去了三日。

    在府中好生休息了三天後,一道諭旨便就發到了府上,朱由檢特招內閣進宮議事。

    在看到這封旨意後,張書緣頗是有點懵,按前年的經歷來看,這御前議政怎麼著也是在過了大年初五以後才是。

    但納悶歸納悶,但他還是得收拾穿戴京宮議政。

    走在熟悉的宮中,張書緣也頗有點物是人非的感悟了,畢竟以往的內閣可是會偷偷的私下開會統一意見。

    但隨著東林黨魁首死去,浙黨分裂,所以這小會也就沒人在去主持了……

    進到養心殿,張書緣並沒有見到朱由檢,反而是在門口的位置看到了孫承宗。

    “孫帥新年好啊。”

    “閣部新年好。”

    孫承宗在說這番話時,整個人的臉色就很是疲憊,就好是他去帶兵打仗了一樣。

    “孫帥這怎是這般語態?您這邊是可是有什麼頭疼之事?”

    見他這樣,張書緣就想關愛關愛這位老將了。

    “唉,事到是有,放在尋常也算不得大事,可眼下…嗨,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誒,這有難事為何憋悶在心中?這醫書雲事入心,不抒則郁。孫帥難道是不信任張某?”

    “唉,好吧,既然張閣都這麼說了,那老夫就趁這無人之時與你言語一二……”

    說著,孫承宗便就把福王世子招先生一事給說了一遍。

    “福王托人找您了?”

    “是啊,不但找了老夫,就連李閣部也被請了過去。”

    “呵呵,原來是這事啊,我當孫帥是遇到了何事呢。不過照您這語氣看,想必您是不願攔下此事,且又怕陛下過問?”

    “恩,正是如此,你說這事怎麼就偏偏尋到了老夫頭上?這朝中的文武百官那個不比老夫這個老頭子強……”

    孫承宗很是無奈,在這件事里,他是那個都不好得罪,得罪福王吧,是怕朱由檢在放過了藩王後過來問責,畢竟藩王是他朱家皇室的人,不太可能被弄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而得罪東林黨人吧,他又不想過那沒朋友的日子,畢竟人活世上,除了要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外,還要追尋那虛無縹緲的友情及恩義。

    “誒,孫帥這話可就是謬談了,您身負我朝四朝肱骨之名,這那位大臣能比的上您的學識見聞。若是孫帥真因此事而頭疼,那張某到有一解,您不妨向福王言說我大明軍校的好處,如此一來便可從此事中脫身也!”

    聊到了這里,張書緣也听明白了他為什麼會頭疼,很簡單,那就是他孫承宗不想插手皇家之事,尤其是在這個時候!

    “對啊,軍校。嘿嘿,看來人真是不服老不行啊,連這簡單的選擇,老夫都忽略了。”

    “誒,哪有,孫帥可還健壯的很,少說還能在干個二十年。”

    “呵呵,你啊,就哄我這老頭子吧。要是在干二十年,那豈不被人給恨死了。”

    孫承宗說的沒錯,像坐他們這種位置的人,可是招很多人記恨的,有被他批駁回去的下屬,亦有眼下的政敵,當然更多的則是那三四品的官員,而這些人是每時每刻都在等他們犯錯,自己好踩著他們上位!

    “誒,您這話說的,人在這世上哪有不遇到幾個小人的,您呀就別想著他們了。”

    見他說出這話,張書緣也沒法說些什麼,只能是用調侃的語氣寬慰。

    “誒,對了,您方才說李部堂也被會見了,那他可有答應?”

    開了句玩笑,張書緣就問起了李邦華與福王的事兒。

    “這個老夫也不太清楚,不過按此想來,孟(李邦華的字)應該同老夫一樣。”

    孫承宗是琢磨不定的開口,他也不是太清楚李邦華那邊的情況,畢竟他比自己年輕,朝中有很多人在巴結他,難免他不會因此而膨脹,選擇去教福王世子。

    “喲,兩位早到啊,新年好新年好啊。”

    就在此時,錢龍錫坐著輪椅便被人給推到了大殿門前,整個人是樂呵呵的。

    “哦,錢閣部到了,來我二人抬你進來話說。”

    “不敢不敢,稚文(錢龍錫的字)怎能請孫帥抬我,還是交給侍衛們吧。”

    見孫承宗說著就要抬他的輪椅,錢龍錫就被嚇了一跳,趕忙出言婉拒。

    “諸位都到了,看來我是得換個宅子了。張閣、孫帥、錢閣,新年好啊。”

    在眾人說話的功夫,李標便就笑著出現在了眼中。

    隨著這他到了後,畢自嚴、李邦華、王永光、楊景辰以及溫體仁便就陸續而至了。

    這見面之後,眾人自當是寒暄了一番。

    就在眾人閑聊寒暄之時,一聲“陛下駕到”的聲音就傳入了耳中。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平身。”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後,大袖一揮便請他們起身了。

    “謝陛下。”

    “諸位愛卿,這新年過的可還好?”

    “回稟陛下,臣等家家皆好,京中百姓更是歡笑度年,就連那貧苦百姓也在念著我皇的好啊。”

    “恩,如此便好,都坐下吧。”

    話音一落,張書緣等人就走向了右席,畢自嚴則是走向了左席。

    而他們這麼分座,自然是為了彰顯畢自嚴這個內閣領導人的地位。

    “恩,都說說對于關于今年國事的看法吧。”

    隨著眾人落座後,朱由檢便就開始問政了,並沒有講藩王的事情。而這件事不是不說,而是被他給安排到了最後面去了。

    听到這話,除了畢自嚴外,其余人便就互相對視了起來,但沒有一個人帶頭想說話,畢竟就去年的局勢來看,整個大明朝是亂糟糟的,什麼事兒都有。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257章 風雨欲來、御前議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257章 風雨欲來、御前議政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