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1023章 珠爾嚴行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1023章 珠爾嚴行

    1023 章珠爾嚴行(至元四十六年夏那拉珠爾率虎衛行軍嚴令禁踏草場掠財物)(至元四十六年夏五月三十?蒙古故地驛路  乃蠻部草場  虎衛行軍隊伍  阿里不哥細作潛伏區  兀良哈部氈房區)

    至元四十六年夏五月三十,晨曦穿透蒙古故地的薄霧,五十門虎蹲炮的車輪碾過驛路的碎石,發出沉穩的聲響。那拉珠爾勒住馬,目光掃過前方連綿的草場 —— 嫩綠的草葉上還掛著晨露,遠處乃蠻部牧民的羊群已散布其間,像散落的白雲。他想起昨日蕭虎信使帶來的叮囑“阿里不哥失民心,皆因踐踏草場、掠奪財物,你率虎衛行軍,需反其道而行,以紀律贏民心,民心固則行軍穩。” 身旁的巴特爾也遞上細作報告“阿里不哥的騎士常驅馬踏壞牧民草場,還搶過兀良哈部的奶酒,部民怨聲載道。”

    那拉珠爾翻身下馬,彎腰撫摸草場的草葉,指尖沾著濕潤的泥土。他對圍攏過來的將領們道“草原的根在草場,部民的命在財物。咱們若踏壞草場,牧民就沒了牧馬的地方;若掠奪財物,牧民就沒了生計,他們只會把咱們當成跟阿里不哥一樣的人,到時候誰還會幫咱們?援兵雖強,若失了民心,就是孤軍,平定抗命難如登天。” 巴圖額爾敦也上前一步,補充道“父親,昨日探營時,乃蠻部老牧民速不台說,去年阿里不哥的騎士踏壞他家草場,導致三匹老馬餓死,他至今還記恨著。咱們若守紀律,定能讓他真心歸附。”

    此時,乃蠻部長老派來的向導匆匆趕來,手里拿著一張 “草場分布圖”,上面用蒙古文標注著 “牧民主要牧馬區、禁踏草場、水源地”。向導指著圖上的綠色區域道“那將軍,這些是咱們部民的‘活命草場’,現在正是草長得最好的時候,要是被馬踏壞,冬天就沒牧草了;那些黃色區域是廢棄草場,可走車馬。” 那拉珠爾接過地圖,仔細看了看,對將領們道“看到了嗎?草場就是牧民的命。從今日起,全軍嚴令一、只走廢棄草場與驛路,敢踏綠色草場者,鞭笞二十;二、禁向部民索要一粒青稞、一滴奶酒,敢掠奪財物者,立斬不赦!”

    將領們聞言,皆單膝跪地“末將遵令!” 那拉珠爾扶起眾人,又道“我知道行軍苦,糧草可能不足,但咱們的糧草從驛站調取,就算少吃一口,也不能動牧民的東西。巴特爾,你任行軍紀律官,帶二十名精銳,沿途巡查,發現違紀者,當場處置,不用稟報我!” 巴特爾躬身領命,接過那拉珠爾遞來的 “紀律令牌”—— 令牌為銅制,刻著 “虎衛紀律” 四字,見令牌如見那拉珠爾本人。

    晨光漸亮,虎衛隊伍已整理就緒,騎士們勒緊馬韁繩,炮隊調整車輪方向,避開前方的綠色草場。那拉珠爾翻身上馬,拔出腰間彎刀,指向驛路前方“出發!記住,咱們是朝廷的虎衛,是來平定抗命、安牧民的,不是來擾民的!誰壞了規矩,就是壞了朝廷的名聲,我絕不輕饒!” 士兵們齊聲吶喊“遵令!” 馬蹄聲與炮車聲再次響起,卻避開了嫩綠的草場,朝著阿里不哥營地的方向行進,一場以紀律贏民心的行軍,正式開啟。

    虎衛行軍隊伍在驛路旁的廢棄草場暫歇,那拉珠爾召集各級將領,細化行軍紀律 —— 他深知,“嚴令” 若只停留在口頭,難以落地,需將 “禁踏草場、禁掠財物” 細化為可執行、可監督的具體條款,再層層傳達至每一名士兵,確保 “令行禁止,無一例外”。

    首先是 “禁踏草場” 的細化 —— 那拉珠爾指著向導帶來的地圖,對將領們道“綠色區域為‘禁踏區’,哪怕是單匹馬踏入,也算違紀;黃色廢棄草場與驛路為‘可行區’,行軍時需列‘單列縱隊’,馬與馬之間保持五步距離,避免馬蹄密集踩踏;炮隊需走驛路中央,車輪不得壓到路邊的草芽。” 他還補充“若遇狹窄路段,需派先鋒提前清理碎石,拓寬路面,絕不能為圖方便而繞進禁踏草場。” 博羅主動請纓“末將願帶炮隊先鋒,提前勘察路線,確保炮車不踏草場。” 那拉珠爾點頭“好,就交給你,每走十里,派人回報路線情況。”

    其次是 “禁掠財物” 的明確 —— 那拉珠爾讓文書擬寫 “禁掠條款”,寫明 “凡向部民索要奶酒、肉干、皮毛者,鞭笞三十;搶奪財物者,斬首示眾;擅自進入牧民氈房者,杖責二十”。他還特別強調“就算牧民主動贈送財物,也不能收!可婉言謝絕,說‘朝廷有令,不敢擾民’,若實在推辭不掉,需用等價的青稞或鹽巴交換,絕不能白拿。” 巴圖額爾敦問道“父親,若遇到牧民困難,比如丟了羊群,咱們能幫忙嗎?” 那拉珠爾笑道“當然能!幫牧民是積民心,與掠奪不同,不僅要幫,還要幫好,讓他們知道咱們是來保護他們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紀律傳達需 “層層落實”—— 那拉珠爾要求將領們 “逐隊傳達”先由統領傳達給隊正,隊正再傳達給每十名士兵的小隊長,小隊長最後對士兵逐一叮囑,確保人人知曉。他還讓文書將 “紀律條款” 抄錄成小字條,每個士兵隨身攜帶,方便隨時查看。巴特爾作為紀律官,還帶著二十名巡檢兵,在隊伍中來回巡查,隨機抽查士兵“你說說,踏了禁踏草場該受什麼罰?” 一名年輕士兵立刻回答“回大人,鞭笞二十!” 巴特爾滿意點頭“記牢了,別犯!”

    為了讓紀律更易執行,那拉珠爾還做了 “後勤調整”—— 將原本計劃向沿途部落征調的 “三日糧草”,改為從驛站足額調取,提前送至各休息點;每個士兵的水囊都裝滿清水,避免因缺水而向牧民索要奶酒;甚至給炮隊士兵配備 “草叉”,若炮車陷入泥地,用草叉清理,而非踩踏周邊草場。向導見狀,對那拉珠爾道“那將軍想得真周到,咱們部民要是知道,肯定會感激你們。”

    巳時過半,紀律細化與傳達完畢,將領們返回各自隊伍,向士兵們傳達令文。那拉珠爾站在高處,看著士兵們認真聆听隊正講解條款,有的還在小聲復述 “禁踏草場、禁掠財物”,心中稍定。他知道,紀律的生命力在于執行,接下來的行軍,才是對虎衛真正的考驗。陽光灑在草場上,虎衛隊伍再次出發,這次的行軍路線,精準避開了所有禁踏草場,車輪與馬蹄,只落在驛路與廢棄草場上。

    虎衛隊伍出發前的準備工作進入尾聲 —— 博羅率炮隊先鋒已勘察完前方二十里的路線,回報 “驛路通暢,廢棄草場足夠寬闊,可容炮隊通行”;後勤隊已從驛站運來足額糧草,每袋青稞都標著 “虎衛專用”,顆粒飽滿;紀律官巴特爾的巡檢隊也已配齊 “紀律令牌、鞭笞工具、記錄簿”,隨時準備處置違紀者。每一項準備,都圍繞 “不踏草場、不掠財物” 展開,既保障行軍效率,又堅守紀律底線。

    路線勘察是重中之重 —— 博羅帶著十名先鋒,騎著快馬,沿著驛路與廢棄草場前行,用紅布條在關鍵岔路口做標記,注明 “此路通驛路,禁入左側草場”。遇到一處狹窄的驛路段,旁邊就是乃蠻部的 “春牧草場”,博羅立刻讓人用帶來的木板搭建 “臨時通道”,木板鋪在驛路邊緣,拓寬路面,確保炮車能順利通過,不壓到草場。他還讓先鋒們 “標記水源地”—— 在驛路旁的小河邊插上木牌,寫明 “虎衛取水點”,避免士兵因隨意找水而踏入草場。勘察完畢,博羅向那拉珠爾匯報“前方二十里路線已清,無禁踏草場阻礙,炮車可放心通行。”

    糧草調配也格外細致 —— 後勤官將 “十日糧草” 按 “每日每人兩斤青稞、半斤肉干” 的標準,分裝成小袋,發給每一名士兵,避免因集中攜帶而向牧民借宿或征調。為了減少對沿途的干擾,後勤隊還提前與驛站約定 “每十里一補給點”,在補給點備好清水與牧草,虎衛隊伍只需在此短暫歇息,便可繼續前行,無需進入牧民氈房區。後勤官還特意檢查了糧草的質量,對發霉的青稞一律剔除,道“士兵們吃的糧草不能差,不然行軍沒力氣,也容易因饑餓而犯紀律。”

    士兵裝備的檢查也圍繞紀律展開 —— 巴特爾帶著巡檢兵,逐一檢查士兵的行囊,若發現 “布袋、繩索” 等可能用于掠奪財物的工具,一律沒收,道“咱們是來平定抗命的,不是來搶東西的,這些東西用不上!” 他還檢查了士兵的皮靴,對鞋底有尖釘的,要求用麻布包裹,避免行軍時踩壞草芽。一名士兵不解“大人,皮靴釘尖是為了防滑,包起來會摔跤的。” 巴特爾耐心解釋“摔跤事小,踏壞草場事大,咱們可以走慢些,總能避開滑路段。” 士兵們雖覺得麻煩,卻也乖乖照做。

    最後是 “應急方案” 的制定 —— 那拉珠爾與將領們商議,若遇 “暴雨沖毀驛路”,需臨時繞行,必須派先鋒提前與沿途部落溝通,征得同意後才能走指定草場,絕不能擅自闖入;若遇 “士兵生病”,需在驛路旁的廢棄草場扎臨時營帳,派醫官診治,不得借宿牧民氈房。巴圖額爾敦還提議“咱們可以派人與沿途牧民提前溝通,說清咱們的紀律,讓他們放心,也能減少誤會。” 那拉珠爾采納“好,就派帖木格(此前派往脫脫部的使者)帶著乃蠻部的信物,提前告知兀良哈部、合丹部的牧民,咱們是朝廷的虎衛,只平抗命,不擾民生。”

    午時三刻,所有準備就緒,那拉珠爾下令“出發!” 虎衛隊伍按 “騎兵前鋒  炮隊  後勤隊  騎兵後衛” 的序列,沿著驛路與廢棄草場緩緩前行。博羅率炮隊先鋒在前方引路,巴特爾的巡檢隊在隊伍兩側巡查,巴圖額爾敦則帶著十名騎兵,在隊伍前方與牧民溝通,整個行軍隊伍井然有序,沒有一匹馬踏入禁踏草場,沒有一名士兵靠近牧民氈房,盡顯虎衛的紀律與風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虎衛隊伍行至乃蠻部 “春牧草場” 邊界 —— 這里的草場格外肥沃,草葉已長至半尺高,遠處的牧民正趕著馬群在此放牧;驛路在此處拐了個彎,形成一段 “狹窄路段”,僅容兩匹馬並行,炮隊需緩慢通過。就在炮隊即將進入狹窄路段時,意外發生一名年輕的炮車兵為了避讓前方的石頭,不小心將車輪壓到了草場邊緣,三株嫩綠的草芽被碾斷。

    “停下!” 巴特爾的聲音立刻響起,他騎著馬快速趕到,翻身下馬,蹲下身查看被碾斷的草芽,臉色嚴肅。年輕士兵嚇得立刻跪下,聲音帶著顫抖“大人,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想避讓石頭……” 周圍的士兵都圍了過來,有的小聲議論“只是幾株草,應該沒事吧?” 有的則道“將軍說了,踏了禁踏草場就要罰,不能例外。”

    此時,那拉珠爾也趕了過來,他先安撫受驚的牧民 —— 牧民是一位名叫帖木格的老人,正牽著馬群遠遠觀望,臉上帶著擔憂。那拉珠爾走上前,躬身道“老人家,實在對不住,我的士兵不小心踏了您的草場,我這就處置他,還會讓士兵幫您補種草芽。” 帖木格老人愣了一下,連忙道“將軍不用客氣,只是幾株草,不用罰士兵。” 那拉珠爾卻搖頭“規矩就是規矩,不能因‘幾株草’而破,不然以後就沒人守紀律了。”

    他轉身對跪著的士兵道“你雖非故意,但踏了禁踏草場,按令當鞭笞二十。念你初犯,且是為了避讓石頭,減為十鞭,你可服?” 年輕士兵連忙點頭“末將服!謝將軍從輕發落!” 巴特爾立刻讓人取來鞭笞工具,在眾士兵面前,對年輕士兵執行了鞭刑。每一鞭落下,都讓周圍的士兵屏住呼吸,沒人再敢輕視 “禁踏草場” 的規矩。

    鞭刑結束後,那拉珠爾讓巴圖額爾敦帶著兩名士兵,從驛站取來 “草籽”,在被碾斷草芽的地方補種。巴圖額爾敦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挖開泥土,將草籽播撒進去,再蓋上薄土,還從驛路旁的小河里打來清水,輕輕澆灌。帖木格老人看著這一幕,感動道“將軍真是體恤牧民,阿里不哥的騎士要是像你們這樣,咱們就不用受苦了。” 他還主動提出“我家氈房就在前面,我給你們煮些奶茶吧,不收你們的東西。” 那拉珠爾婉言謝絕“老人家的心意我們領了,但朝廷有令,不能擾民,您的奶茶我們心領了。”

    處理完此事,隊伍繼續前行,年輕士兵雖受了鞭刑,卻沒有怨言,反而更謹慎地駕駛炮車,避免再踏草場。周圍的士兵也都繃緊了神經,騎馬時刻意避開草場邊界,炮車兵則放慢速度,仔細觀察路面。帖木格老人站在草場邊,望著虎衛隊伍遠去的方向,對身邊的孫子道“這才是朝廷的好兵,咱們以後要支持他們。” 首次紀律考驗,以那拉珠爾 “嚴處置、善安撫” 的方式順利度過,既維護了紀律的威嚴,又贏得了牧民的認可。

    虎衛隊伍行至兀良哈部的氈房區 —— 這里的氈房沿驛路分布,約有二十余頂,牧民們正忙著晾曬奶豆腐、修補皮袍,看到虎衛隊伍靠近,起初都有些緊張,紛紛將孩子抱進氈房,握緊手中的馬鞭。巴圖額爾敦按事先安排,帶著兩名騎兵,手持乃蠻部的信物,先一步來到氈房區,對迎上來的長老道“長老您好,我們是朝廷的虎衛,要去平定阿里不哥的抗命,途經此處,只走驛路,不擾民生,還請您放心。”

    長老接過信物,仔細看了看,又打量著巴圖額爾敦,見他穿著玄色皮甲,卻態度謙和,沒有絲毫傲慢,便松了口氣“之前阿里不哥的騎士路過,搶了咱們兩袋奶酒,還踏壞了半畝草場,咱們都怕了。你們真的不擾民生?” 巴圖額爾敦笑著道“長老放心,我父親 —— 也就是虎衛統領那拉珠爾,下了嚴令,誰要是踏草場、掠財物,定斬不赦。我們的糧草都從驛站帶了,不會向您要一口吃的。” 他還指了指遠處的虎衛隊伍“您看,我們的隊伍都走在驛路上,沒有一匹馬靠近您的草場。”

    長老半信半疑,便跟著巴圖額爾敦來到驛路邊,果然看到虎衛隊伍正有序前行,騎兵們勒緊馬韁繩,炮隊緩慢通過,沒有一名士兵靠近氈房或草場。就在這時,一名牧民的氈房突然 “嘩啦” 一聲,原來是氈房的木柱斷了,屋頂的羊毛氈眼看就要塌下來。牧民急得團團轉,長老也皺起眉頭“這可怎麼辦?咱們沒備用的木柱,要是下雨,氈房就完了。” 巴圖額爾敦見狀,立刻對身後的騎兵道“你們快去稟報父親,說這里有牧民氈房壞了,咱們能不能幫忙修一下?”

    騎兵很快帶回那拉珠爾的答復“可以幫忙,但不能索要任何回報,修完就走,不得停留。” 巴圖額爾敦立刻召集十名士兵,從炮隊的備用木料中取出一根粗木柱,跟著牧民來到氈房旁。士兵們分工合作,有的拆斷柱,有的換新柱,有的修補羊毛氈,動作熟練,很快就將氈房修好了。牧民感激道“太謝謝你們了!我煮了奶茶,你們喝點吧?” 士兵們卻齊齊搖頭“不了,我們有令,不能收您的東西,能幫到您就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此時,那拉珠爾也來到氈房區,他對長老道“長老,我們的隊伍要在此處歇息半個時辰,只在驛路旁的廢棄草場扎營,不會佔用您的草場,也不會打擾牧民。要是您的部民有困難,我們還能幫忙,比如修補氈房、尋找丟失的牛羊。” 長老感動不已,對周圍的牧民道“大家別害怕,這些虎衛是好人,跟阿里不哥的騎士不一樣!” 牧民們听了,紛紛從氈房里出來,有的給虎衛送水,有的送曬干的牧草,卻都被士兵們婉言謝絕。

    半個時辰後,虎衛隊伍繼續前行,兀良哈部的牧民們都站在驛路邊,揮手送別。長老高聲喊道“那將軍,你們要是需要幫忙,就來咱們氈房區,咱們給你們帶路!” 那拉珠爾回頭揮手“多謝長老!咱們後會有期!” 途經氈房區的經歷,讓虎衛們深刻體會到 “紀律贏民心” 的道理 —— 不擾民生,不僅能減少阻力,還能獲得牧民的支持,這種支持,比任何武器都更有力量。

    虎衛隊伍行至黑松林邊緣的廢棄草場,準備扎營歇息 —— 騎兵們在草場邊緣設置警戒,炮隊將炮車排列整齊,後勤隊開始搭建臨時營帳,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沒有一名士兵踏入旁邊的禁踏草場,也沒有一人靠近附近的牧民氈房。而在不遠處的矮林里,兩道身影正悄悄觀察著這一切 —— 他們是阿里不哥派來的細作,奉命探查虎衛的動向與紀律。

    細作帖木兒(化名)壓低聲音,對同伴道“你看,他們扎營都選在廢棄草場,連帳篷都不搭在草長得好的地方,跟咱們領主的騎士完全不一樣。咱們領主的騎士,上次路過這里,不僅踏壞了三畝草場,還搶了牧民的兩袋肉干。” 同伴也皺著眉頭“是啊,我剛才看到有虎衛士兵幫牧民修氈房,牧民給他們奶酒,他們都不要,說‘朝廷有令,不擾民生’。這要是讓部民知道了,肯定會更怨咱們領主。”

    兩人繼續觀察,看到巴特爾的巡檢隊在營地里巡查,一名士兵因 “擅自靠近牧民氈房”,被巴特爾當場杖責二十,其他士兵都圍在一旁觀看,沒人敢求情。帖木兒嘆道“虎衛的紀律太嚴了,咱們的騎士要是有這紀律,部民也不會怨咱們。上次阿古拉的騎士搶了兀良哈部的奶酒,領主不僅沒罰,還說‘搶點東西算什麼’,現在部民都怕咱們的騎士,卻對虎衛這麼客氣。”

    同伴突然指著營地方向“你看,他們的醫官還去給牧民看病!” 只見虎衛醫官帶著藥童,提著藥箱,來到附近的牧民氈房,給一位生病的老牧民診治,還留下了草藥,分文不取。老牧民的家人想送醫官一塊羊皮,醫官卻搖頭“不用了,這是咱們應該做的,朝廷派我們來,就是為了保護你們。” 帖木兒和同伴看到這一幕,都沉默了 —— 他們知道,阿里不哥一直對部民說 “虎衛是來鎮壓草原的,會搶你們的東西”,可眼前的景象,卻與這番話完全相反。

    酉時過半,虎衛營地的篝火漸漸燃起,士兵們圍著篝火吃飯,吃的是自帶的青稞餅和肉干,沒有一人去牧民那里索要食物。帖木兒對同伴道“咱們得趕緊回去,把這些告訴領主。要是虎衛一直這麼守紀律,部民都會倒向他們,咱們的騎士也會動搖,到時候就真的完了。” 兩人悄悄撤離矮林,快馬向阿里不哥營地奔去。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窺探與後續的匯報,將成為壓垮阿里不哥部士氣的又一根稻草 —— 紀律嚴明的虎衛,不僅在軍事上形成威懾,更在心理上瓦解了敵人的防線。

    虎衛營地的篝火旁,那拉珠爾召集將領們議事,不僅總結當日的紀律執行情況,更要將 “不踏草場、不掠財物” 的行為約束,深化為士兵們的 “理念認同”—— 他知道,短期的紀律靠監督,長期的紀律靠認同,只有讓士兵們真正明白 “守紀律是為了贏民心、固治理”,才能在無人監督時也堅守規矩。

    首先是 “案例復盤”—— 那拉珠爾讓巴特爾匯報當日的違紀情況“今日共發生兩起違紀,一起是炮車兵踏草場,鞭笞十;一起是騎兵靠近氈房,杖責二十,均已處置。其余士兵皆遵守紀律,無踏草場、掠財物之事。” 那拉珠爾點頭,對將領們道“處置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讓大家記住,紀律不是擺設。咱們今日幫乃蠻部牧民補種草芽、幫兀良哈部牧民修氈房,他們都對咱們贊不絕口,這就是守紀律的好處 —— 民心。” 博羅補充道“是啊,咱們的細作回報,阿里不哥的部民都在議論‘虎衛是好兵’,有的騎士甚至想歸附,這比打一場勝仗還管用。”

    然後是 “理念宣講”—— 那拉珠爾對圍坐的士兵代表道“你們說說,咱們為什麼要守紀律?僅僅是因為軍令嗎?” 一名老兵起身道“將軍,末將覺得,守紀律是為了不讓牧民恨咱們,咱們平抗命,要是失了民心,就算打贏了,也守不住草原。” 巴圖額爾敦也道“父親,末將覺得,守紀律是為了朝廷的名聲,咱們是朝廷的虎衛,走到哪里,就代表朝廷的形象,不能給朝廷丟臉。” 那拉珠爾笑著道“你們說得都對!守紀律,既是為了民心,也是為了朝廷名聲,更是為了草原的長治久安。阿里不哥抗命,就是因為他失了民心,咱們要反其道而行,用紀律贏民心,讓草原部民真正認同朝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為了深化理念,那拉珠爾還決定 “樹立榜樣”—— 將當日幫牧民修氈房、補種草芽的士兵,評為 “紀律標兵”,每人獎勵一塊 “朝廷賞賜的銀牌”,並在全軍通報表揚。他對士兵們道“這些士兵不僅守紀律,還主動幫牧民,是咱們的榜樣!以後誰要是能做到‘守紀律、幫民生’,都能得到獎勵,朝廷不會虧待你們。” 被評為標兵的士兵們都格外激動,紛紛表示“末將以後會更守紀律,絕不辜負將軍和朝廷的信任!”

    那拉珠爾還讓文書將 “今日的紀律故事” 整理成 “行軍簡報”,抄錄多份,發給每一名士兵,讓他們在歇息時傳閱。簡報里寫著 “炮車兵踏草受罰、士兵幫民修氈房、醫官義診送藥” 等故事,還配有簡單的插圖,讓士兵們更易理解。一名年輕士兵看完簡報,對同伴道“原來守紀律能幫到這麼多牧民,以後我再也不會覺得紀律麻煩了。”

    夜漸深,議事結束,士兵們回到各自的帳篷,卻沒有立刻休息,有的在小聲討論簡報里的故事,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檢查明日的行軍裝備。那拉珠爾站在營地高處,望著遠處牧民氈房的燈火,心中清楚紀律的深化,已初見成效 —— 士兵們不再是 “被動守紀律”,而是 “主動認同紀律”,這種轉變,將成為虎衛行軍最堅實的根基,也為後續平定阿里不哥、推進草原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虎衛隊伍繼續前行,行至合丹部廢棄的氈房區時,遇到了一群特殊的牧民 —— 他們是合丹部的 “逃難牧民”,因不願跟隨合丹部與阿里不哥勾結,被趕出了部落,帶著少量的牛羊,在廢棄氈房區臨時落腳,卻因缺少牧草和糧食,陷入了困境。一名老牧民看到虎衛隊伍,猶豫了許久,還是上前跪在那拉珠爾面前,聲音沙啞“將軍,求您救救咱們吧,咱們快沒吃的了,牛羊也快餓死了。”

    那拉珠爾立刻翻身下馬,扶起老牧民,道“老人家,您起來說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牧民哭訴道“合丹領主讓咱們跟阿里不哥一起抗命,咱們不願意,他就把咱們趕出來,還搶走了咱們的糧草和牧草,現在咱們只能靠挖野菜過日子,牛羊要是再沒牧草吃,就全完了。” 周圍的逃難牧民也紛紛圍上來,有的抱著餓得哭鬧的孩子,有的牽著瘦得皮包骨的牛羊,眼神里滿是絕望。

    巴特爾小聲對那拉珠爾道“將軍,咱們的糧草雖然充足,但都是按十日份準備的,要是分給他們,咱們可能會不夠。而且朝廷沒令,咱們擅自分糧草,會不會……” 那拉珠爾卻搖頭“朝廷的令是‘不掠財物’,沒說‘不幫民生’。這些牧民是因為不願抗命才受難的,咱們要是不幫,他們就只能餓死,到時候誰還敢支持朝廷?糧草不夠,咱們可以從後續的驛站補給中調整,先救眼前的急。”

    他立刻下令“後勤隊,給每一戶逃難牧民分五斤青稞、兩斤肉干;博羅,你帶炮隊的士兵,從驛路旁的廢棄草場割些牧草,分給他們的牛羊;醫官,去給生病的孩子和老人診治,不能讓他們再受苦。” 命令下達,士兵們立刻行動 —— 後勤隊打開糧草袋,仔細地給每一戶牧民分糧;博羅帶著士兵,用鐮刀割下廢棄草場的牧草,捆成捆送到牧民手中;醫官則帶著藥童,給生病的孩子喂藥,給老人檢查身體。

    老牧民接過青稞,激動得淚流滿面“將軍,您真是咱們的救命恩人!合丹領主和阿里不哥要是像您這樣,咱們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 其他牧民也紛紛道“將軍,咱們願意跟您一起,幫您平定阿里不哥,只要能讓咱們過上安穩日子,咱們什麼都願意做!” 那拉珠爾笑著道“多謝大家的信任,咱們都是草原的子民,只要你們支持朝廷,遵守規矩,以後肯定能過上好日子。”

    處理完逃難牧民的事情,隊伍繼續前行,逃難牧民們卻自發地跟在隊伍後面,有的幫虎衛指引路線,有的幫後勤隊搬運糧草,有的幫炮隊清理路面。那拉珠爾看著這一幕,對巴特爾道“你看,幫民生就是幫自己,咱們不僅救了他們,還多了一群‘草原向導’,這比任何紀律條文都更能拉近與牧民的距離。” 巴特爾點頭“將軍說得對,以後咱們遇到這樣的情況,還要繼續幫。” 應對突發民生需求,讓虎衛的紀律不再是 “冰冷的條款”,而是 “溫暖的關懷”,這種關懷,比軍事威懾更能贏得草原民心。

    虎衛隊伍行至黑松林與阿里不哥營地之間的 “緩沖地帶”—— 這里既有阿里不哥的零散哨卡,也有歸附朝廷的乃蠻部、兀良哈部牧民。那拉珠爾深知,此時的 “紀律執行”,已不僅是 “不擾民生”,更是 “分化敵人、鞏固同盟” 的權謀手段 —— 通過讓阿里不哥的哨卡看到虎衛的紀律,動搖其騎士的軍心;通過讓歸附部落看到虎衛的關懷,鞏固同盟關系,形成 “孤立阿里不哥” 的局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首先是 “對阿里不哥哨卡的紀律展示”—— 那拉珠爾讓隊伍放慢速度,保持 “單列縱隊”,騎兵們勒緊馬韁繩,炮隊緩慢通過,沒有一匹馬踏入禁踏草場;同時,讓士兵們在驛路旁的補給點取糧時,主動向附近的阿里不哥哨卡 “展示糧草”,表明 “虎衛有足夠的糧草,無需掠奪牧民”。一名阿里不哥的哨卡騎士看到這一幕,對同伴道“他們有這麼多糧草,還不搶牧民的東西,咱們領主卻說他們是‘搶草原的漢官’,這不是騙人嗎?” 同伴沉默不語,眼神卻露出了動搖 —— 他們之前一直被阿里不哥灌輸 “虎衛會掠奪草原” 的謊言,如今親眼所見,謊言不攻自破。

    那拉珠爾還派巴圖額爾敦帶著乃蠻部的信物,去附近的阿里不哥哨卡 “傳遞消息”“只要你們願意歸附朝廷,不再幫阿里不哥抗命,朝廷可以不追究之前的過錯,還能給你們分青稞、分草場。要是繼續幫阿里不哥,等虎衛平定抗命,你們就只能被流放。” 巴圖額爾敦還特意提到 “虎衛的紀律”“咱們的士兵要是踏了草場、掠了財物,都會被重罰,你們歸附後,也能像咱們一樣,守紀律、得民心,不用再被牧民恨。” 哨卡騎士們听了,都陷入了沉思,有的甚至悄悄問“要是咱們歸附,真的能得到青稞和草場嗎?”

    其次是 “對歸附部落的同盟鞏固”—— 那拉珠爾讓帖木格帶著 “朝廷賞賜的鹽巴和布匹”,去乃蠻部、兀良哈部的氈房區,分發給牧民,道“這是朝廷給大家的賞賜,感謝大家支持虎衛,以後只要你們繼續支持朝廷,還會有更多的賞賜。” 同時,他還讓醫官留在部落里,為更多的牧民診治,教他們 “預防風寒的方法”。乃蠻部長老感動道“那將軍,咱們之前還擔心你們會像阿里不哥一樣,現在看來,咱們真是選對了!以後咱們就是朝廷的人,一定幫你們平定阿里不哥。”

    那拉珠爾還與歸附部落的長老們 “約定協同”若虎衛與阿里不哥開戰,部落需派牧民 “指引路線、傳遞消息”,虎衛則會 “保護部落的草場和財物,不讓阿里不哥的騎士騷擾”。長老們紛紛答應“將軍放心,咱們一定幫你們!阿里不哥的騎士要是敢來騷擾咱們的部落,咱們就跟他們拼了!” 這種 “紀律換信任、信任換協同” 的權謀,讓虎衛不再是 “孤軍作戰”,而是有了草原部落的堅實支持。

    巳時過半,阿里不哥的一名哨卡騎士突然騎著馬來到虎衛營地,單膝跪地“將軍,末將願歸附朝廷!阿里不哥騙了咱們,他根本不是為了草原,只是為了自己的權力,咱們不想再跟著他抗命了。” 那拉珠爾立刻扶起他“好!歡迎你歸附!只要你真心為朝廷效力,朝廷不會虧待你。” 很快,又有幾名哨卡騎士歸附,他們帶來了 “阿里不哥營地的最新情報”“阿里不哥的騎士們都知道了虎衛的紀律,很多人都想歸附,只是怕被阿古拉懲罰。” 那拉珠爾的紀律權謀,已開始見效 —— 敵人在分化,同盟在鞏固,平定阿里不哥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那拉珠爾率虎衛隊伍抵達阿里不哥營地外圍的 “預設陣地”—— 炮隊已在黑松林東側的開闊地展開,騎兵隊在兩側迂回,後勤隊在後方扎營,整個隊伍井然有序,沒有一處違反 “不踏草場、不掠財物” 的嚴令。回顧兩日的行軍,從乃蠻部的草場邊界到兀良哈部的氈房區,從合丹部的逃難牧民到阿里不哥的歸附哨卡,虎衛的紀律不僅贏得了民心,更瓦解了敵人,成為元代草原治理史上 “以紀律固民心、以民心定治理” 的典範,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嚴令行軍完善了 “元代中央軍隊草原行軍制度”。此前元代軍隊經草原,雖有 “禁擾民” 的規定,卻多流于形式,缺乏具體的執行標準與監督機制;而那拉珠爾的嚴令 —— 細化 “禁踏區” 與 “可行區”、明確違紀處罰(鞭笞、斬首)、設立紀律官與巡檢隊、調整後勤以避免征調,形成了 “從制度制定到執行監督” 的完整流程。《元史?兵志》中記載的 “至元後期,大軍經草原,必設紀律官,定草場可行區,禁掠民財,違者軍法處置”,正是對此次嚴令行軍制度的總結,為後續元代軍隊草原行軍了 “標準化範本”。

    其次,嚴令行軍深化了 “元代草原治理的民心導向”。元代中央治理草原,長期面臨 “宗藩抗命、民心疏離” 的難題,而阿里不哥的失敗,根源在于 “失民心”;那拉珠爾的成功,關鍵在于 “以紀律贏民心”—— 通過不踏草場、不掠財物、幫民解困,讓草原部民真正感受到 “中央治理的優勢”,從 “被動服從” 轉為 “主動認同”。這種 “民心導向” 的治理,避免了單純軍事鎮壓帶來的 “部落反彈”,也避免了一味安撫帶來的 “權威受損”,符合《大元通制》中 “以紀律立權威,以民心固邊疆” 的治理理念,成為元代草原治理的 “核心策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嚴令行軍還 “強化了中央與草原部落的同盟關系”。乃蠻部、兀良哈部等歸附部落,因虎衛的紀律與關懷,從 “觀望” 轉為 “主動協同”,不僅路線指引、情報傳遞,還願參與防御,形成了 “中央軍隊 + 歸附部落” 的治理同盟。這種同盟的形成,減少了中央的治理成本,又讓部落有 “參與感”,增強了對中央的認同,為後續元代 “草原部落自治與中央管控結合” 的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礎。《元史?列傳》中記載的 “乃蠻、兀良哈諸部,自虎衛嚴行後,皆願歸附,助朝廷平阿里不哥,草原始定”,正是對這一同盟關系的印證。

    從歷史描點來看,嚴令行軍還為 “元代軍事紀律與民生關懷結合” 了範例。那拉珠爾的嚴令,並非 “冰冷的約束”,而是 “有溫度的治理”—— 既通過紀律規範軍隊行為,又通過幫民修氈房、義診送藥、救濟逃難牧民等行動,傳遞民生關懷,讓 “軍事行動” 與 “民生治理” 融為一體。這種 “軍事 + 民生” 的模式,讓元代軍隊不再是 “單純的鎮壓工具”,而是 “草原治理的參與者”,後續元代赴草原的軍事行動,均借鑒此模式,如 “行軍時幫民興修水利、傳授農耕技術”,實現了 “軍事行動與民生改善” 的雙贏。

    最後,嚴令行軍的歷史意義還在于 “為元代草原集權治理鋪平關鍵一步”。通過嚴令行軍贏得的民心與同盟,元廷不僅順利平定了阿里不哥抗命,還在草原建立了 “紀律權威”—— 部民認同中央的治理規矩,部落接受中央的管控,為後續 “量牧制度落地、巡檢司設立、青稞補貼發放” 等實務推進,掃清了民心障礙。平定阿里不哥後,元廷能快速將蒙古故地納入 “中央統一治理體系”,嚴令行軍帶來的 “民心基礎”,功不可沒。

    那拉珠爾站在炮隊陣地前,望著遠處阿里不哥的營地,心中清楚嚴令行軍只是開始,接下來的戰斗與治理,仍需堅守紀律、贏得民心。他拔出腰間彎刀,指向阿里不哥的主帳,高聲道“將士們!咱們以紀律贏民心,以民心固根基,今日之戰,定能平定抗命,讓草原重歸安定!” 虎衛士兵們齊聲吶喊,聲音震徹草原,炮隊的虎蹲炮已瞄準箭樓,騎兵的馬蹄已蓄勢待發,一場以紀律為根基、以民心為後盾的戰斗,即將打響,而元代草原治理的新篇章,也將在此刻,緩緩展開。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1023章 珠爾嚴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1023章 珠爾嚴行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