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920章 臨安細作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920章 臨安細作

    9101novel.com 章臨安細作(至元四十四年春的宮闕諜影)(至元四十四年春?大都宮殿工地與臨安皇宮)

    大都白虎殿的木工隊里,有個叫沈墨的年輕工匠,每日背著工具箱穿梭在腳手架間,手里的墨斗線總在梁枋上劃出筆直的痕跡。沒人知道他是史繩祖(史宅之之子)派來的細作,戶籍冊上寫的 “汴梁匠人” 是假,一口流利的江南話被他刻意壓成中原口音,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會對著月亮默念 “臨安” 二字。

    沈墨能混入職工隊,靠的是一手祖傳的 “暗榫” 手藝(不用釘子的連接工藝),郭守敬見他活兒細,便安排他負責殿內的雕花枋木 —— 這正是他想要的位置,能近距離觀察宮殿結構。每日收工後,他會把當日記下的尺寸(柱高、梁長、門窗位置)用針繡在貼身的汗巾上(絲線顏色對應不同部件朱紅為柱,明黃為梁),再藏進墨斗的夾層里。

    同隊的老木匠王二總覺得他 “太干淨”“咱們匠人手上都是老繭,你這手倒像握筆的。” 沈墨忙用砂紙搓手掌,笑道“在家學過幾年賬房,後來才改的手藝。” 夜里他對著掌心的紅痕苦笑 —— 這是偽裝的代價,也是提醒自己稍有不慎,便是死路。

    沈墨的圖紙分 “明圖” 與 “暗圖”。明圖是按郭守敬要求繪制的雕花圖樣(如 “纏枝蓮紋”“雲氣紋”),暗圖則藏在明圖的背面,用極細的炭筆勾勒宮殿的布局白虎殿的九尺台基、殿內的十六根金柱、通往內廷的密道(他趁夜借巡查的間隙摸到的)。

    繪制虎首火珠時,他特意湊近查看 —— 這尊青銅虎首高丈余,火珠內置機關,晨昏吞吐的煙氣來自地下的硫磺窯(通過銅管輸送)。沈墨假裝調整腳手架,用腳步丈量虎首與殿門的距離,心里默記“距正南三門丈五,可架投石機。” 這是史繩祖交代的重點“若將來用兵,需知宮闕的薄弱處。”

    有次繪圖時被蒙古監工撞見,沈墨急中生智,將暗圖翻過來,指著明圖上的蓮花紋道“大人看這花瓣,按南方樣式改了三分,是否更顯秀氣?” 監工不懂雕花,只罵 “漢人就會弄這些虛的”,轉身離去時,沈墨的後背已被冷汗浸透。

    沈墨每十日托漕運的船工送一次情報。他把繡著尺寸的汗巾縫進舊棉絮里,裝作 “寄給江南親戚的寒衣”,船工是史宅之舊部,在揚州碼頭交接時,會用 “買松江布” 的暗號接頭。為防搜檢,棉絮里還混著尋常衣物,汗巾藏在最底層,需拆三層線才能找到。

    至元四十四年清明,沈墨送出的情報里多了幅虎首火珠的詳圖,標注著 “硫磺窯在殿東三丈,銅管埋深三尺”。他在汗巾邊緣繡了個極小的 “危” 字 —— 這是警示近期查得嚴,下次可能需暫停傳遞。船工接貨時,塞給他一塊江南的青梅糕“家里說,梅子熟了,讓你仔細些。” 沈墨知道,這是讓他見好就收的意思。

    可他望著白虎殿的金頂(已蓋了三成),咬咬牙把糕收進懷里 —— 史繩祖說過,“宮闕未成時的圖紙最有用,等完工了,再探就難了”。

    蕭虎從李默的輿情冊里看到 “江南商戶常打听宮殿進度”,便知有細作混入。他沒聲張,只讓張誠的虎衛營加強巡邏,重點盤查 “口音不純” 的工匠,又命人在白虎殿的梁柱上做了些 “假記號”(如故意標錯的尺寸、不存在的暗門),等著細作上鉤。

    有日沈墨在丈量台基時,發現牆角新刻了 “深五丈” 的字樣(實際深三丈),他心中生疑,卻不敢不記 —— 史宅之的密令是 “凡所見皆錄,不得遺漏”。夜里他對著圖紙發呆“這尺寸若信了,將來挖地道必誤事…… 是圈套,還是我看錯了?” 猶豫再三,終究把 “五丈” 繡進了汗巾,只是用了淺色絲線(暗指 “存疑”)。

    蕭虎見密報里果然有 “台基深五丈”,對周顯笑道“魚兒咬鉤了。再添個‘西偏殿有秘道’的假消息,看他傳不傳。”

    史繩祖在徽州老宅的密室里,將沈墨的圖紙一張張拼起來。桌上鋪著丈余長的絹布,他用朱筆在白虎殿的位置畫了個圈“此殿為北人朝會之所,若能燒了,必挫其銳氣。” 旁邊的幕僚指著虎首火珠“這機關倒巧,可仿造此物,將來用于守城。”

    他最在意的是密道分布圖“從圖紙看,北人在宮城地下修了暗渠,既可排水,亦可藏兵。” 當即讓人抄錄一份,快馬送臨安,附言“若蒙軍南侵,需防其借暗渠偷襲。” 幕僚提醒“沈墨傳來的尺寸有矛盾處,恐是陷阱。” 史繩祖冷笑“北人想騙我?我偏要讓他們以為我信了 —— 將來真打起來,才好出其不意。”

    他讓人給沈墨傳信“重點查虎首火珠的機關原理,若能仿制,重賞。” 這已是把細作往更危險的地方推 —— 他知道,越接近核心,越可能暴露,但值得冒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沈墨為查火珠機關,趁夜溜進青銅工坊(虎首在此鑄造)。工坊的蒙古匠頭額爾敦是個酒鬼,夜里總在爐邊打盹。沈墨正用小刀刮下火珠底座的銅屑(想分析成分),忽听額爾敦囈語“這珠子…… 要對著南方噴火才靈驗……” 他心頭一動 —— 難道火珠的朝向與攻擊方向有關?

    正記錄時,額爾敦忽然驚醒,醉眼朦朧地問“你是哪個隊的?” 沈墨舉著銅屑道“王總管讓我來取樣本,看是否需補鑄。” 額爾敦嘟囔著 “漢人就是麻煩”,又倒頭睡去。沈墨剛要離開,卻撞見巡夜的虎衛營士兵,對方盯著他的工具箱“半夜拿銅屑做什麼?” 他忙道“明日要雕虎首紋樣,需按實物調色。” 士兵翻了翻工具箱,見只有刻刀和顏料,才放行。

    回到工棚,沈墨發現汗巾不見了 —— 竟是剛才慌亂中掉落,被同棚的張木匠拾去。張木匠是個老實人,見汗巾上有繡紋,正對著油燈細看。沈墨心頭驟停,抽出藏在靴筒里的短刀 —— 這是史宅之給的 “自盡刃”,萬不得已時用。

    沈墨按住刀柄,緩緩走過去“張大哥看什麼呢?” 張木匠舉著汗巾“你這汗巾繡得怪,像些數字。” 沈墨笑道“家母怕我記不住賬,教我繡著玩的 —— 比如這‘九’,是說我欠她九匹布。” 他指著繡紋胡亂解釋,手心卻在冒汗。

    張木匠信了,把汗巾還給他“你娘倒聰明。” 沈墨接過汗巾,趁張木匠轉身,迅速塞進嘴里嚼爛咽下 —— 這是最穩妥的處理方式。夜里他摸著空蕩蕩的墨斗夾層,第一次生出退意“再這樣下去,遲早死在這里。” 可想到史繩祖的囑托(“你父親是靖康年間的死節之士,你不可辱沒門楣”),又硬起心腸。

    次日,他主動向郭守敬請命“願去青銅工坊協助額爾敦,熟悉虎首細節,好雕刻紋樣。” 這是險招 —— 離機關越近,暴露風險越大,但也只有這樣,才能補回昨夜丟失的情報。

    沈墨的圖紙輾轉送到臨安時,理宗正在福寧殿養病。內侍展開圖紙,白虎殿的輪廓在燭火下漸漸清晰九尺台基、金柱林立,虎首火珠的位置用朱筆標出,旁注 “晨昏吐煙,狀若烈焰”。

    理宗指著圖紙發抖“北人…… 竟能建如此宮殿!” 他想起徽宗年間的艮岳(北宋皇家園林),當年耗盡民力,如今卻成了北人的戰利品(汴梁宮殿木料被拆運大都)。看到虎首火珠的詳圖,他忽然抓起案上的玉杯(南宋官窯珍品),狠狠砸在地上“連這蠻夷之物,都比我朝的精巧!” 杯碎的聲音驚得殿外的宮女跪倒一片。

    沈炎在旁勸慰“陛下息怒,不過是些土木罷了。” 理宗卻盯著圖紙上的密道“他們連暗渠都想到了,可見早有南侵之心!” 當即傳旨“命沿江諸將加強城防,凡有地下暗渠處,皆築石牆堵死。” 他沒察覺,自己已落入蕭虎的圈套 —— 那些 “假密道” 的位置,恰是江南城防的薄弱處。

    蕭虎得知臨安因圖紙異動,笑道“史繩祖想借圖紙知我虛實,我便借圖紙亂他方寸。” 他命郭守敬故意在白虎殿的西偏殿開挖 “秘道”(實則是廢棄的地基),讓沈墨輕易撞見;又讓額爾敦在工坊 “遺失” 一份《火珠機關圖》(實則漏了關鍵的硫磺配比)。

    沈墨果然將 “秘道” 和 “機關圖” 傳回江南。史繩祖如獲至寶,當即上奏理宗“可派死士潛入大都,炸毀秘道,奪回火珠仿造。” 理宗準奏,命殿前司選了二十名精壯士兵,偽裝成商人北上 —— 這正是蕭虎要的引南宋的諜報力量集中到大都,再一網打盡。

    虎衛營的張誠已在西偏殿設下埋伏,地面鋪著薄木板(下藏陷坑),周圍的工匠都是喬裝的士兵。他對蕭虎道“只要南人敢來,保管有來無回。” 蕭虎卻道“留活口,要審出臨安的細作網絡。”

    清明後第七夜,沈墨按史繩祖的指令,在白虎殿的梁柱上掛起三盞燈籠(給潛入的死士做信號)。他站在腳手架上,望著遠處的燈火,忽然想起臨別時史繩祖的話“你繪的不是圖,是大宋的轉機。” 可他不知道,此時的虎衛營已封鎖了宮城四周,燈籠的光不過是引他們入甕的誘餌。

    臨安死士剛摸到西偏殿,腳下的木板便 “ 嚓” 斷裂,陷入滿是尖刺的陷坑。張誠率隊沖出,弓弦聲響徹夜空。沈墨在腳手架上看得真切,知道大勢已去,抽出靴筒里的短刀 —— 卻不是自盡,而是朝額爾敦的帳篷沖去他想最後燒了那份假的《火珠機關圖》,不讓北人知道自己已上當。

    刀光映著火光,沈墨終究沒能沖到帳篷前,被虎衛營的箭矢射中肩胛。倒地的瞬間,他看見自己繪制的白虎殿圖紙從懷中散落,被夜風卷向殿頂的虎首火珠 —— 那尊青銅虎首正吞吐著煙氣,在月光下像只真正的猛獸,冷冷注視著這場徒勞的諜戰。

    臨安的理宗還在等著捷報,徽州的史繩祖已收到細作失手的消息,他望著桌上拼了一半的圖紙,忽然將其撕碎“北人太奸,這局…… 輸了。” 而大都的蕭虎,正看著張誠呈上的供詞,在沈墨的名字旁畫了個叉 —— 這場宮闕諜影,終究以南宋細作的失敗落幕,但他知道,江南的暗流,還遠未平息。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920章 臨安細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920章 臨安細作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