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918章 欽天監改制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918章 欽天監改制

    918 章欽天監改制(至元四十四年正月的輿情暗哨)(至元四十四年正月?大都欽天監)

    原白虎堂的朱漆大門被換下,新懸的 “欽天監” 匾額由周顯題寫,筆鋒方正,隱有肅殺之氣。李默身著青色官袍(欽天監少監的制式),站在院內望著拆去的白虎浮雕 —— 那里如今嵌著塊隕石(自稱 “從天而降的祥瑞”),實則是他監視出入者的標記。

    “把堂內的兵器架換成渾天儀,” 他對工匠道,“書架要分三層,上層放星圖,中層藏密報,下層擺歷書 —— 誰也不許亂翻。” 最里間的密室被改造成 “觀星台”,地面鋪著標注南北疆域的沙盤,牆角的銅爐里燃著迷迭香(掩蓋密報的墨味)。

    蕭虎前來視察時,李默展開一幅《天象圖》“正月望日將有‘熒惑守心’(火星接近心宿,古人視為凶兆),需頒‘罪己詔’安撫民心。” 蕭虎指著沙盤上的臨安“凶兆是假,民心是真。你要做的,是讓我知道江南人怎麼說‘熒惑守心’。” 李默躬身應道“臣已在驛站設了‘觀星使’,專記南北流言。”

    李默從歸義營抽調二十名識字士兵,偽裝成 “觀星使” 派往南北各州。他們的腰牌刻著 “欽天監” 三字,實則帶著空白的 “輿情冊”—— 江南的冊頁用竹紙(輕便),北方的用麻紙(耐潮),每頁都有暗格,可藏密寫的字條(用明礬水書寫,遇火顯影)。

    揚州的觀星使趙九,每日在城樓上 “觀星”,實則听茶館的說書人講什麼。有日听到 “北人改白虎堂為欽天監,是想奪大宋的氣運”,當即記在冊上,晚上用淘米水(顯影劑)寫在竹紙背面,托漕運士兵帶回大都。李默看後冷笑“把這話添油加醋傳到和林,就說‘江南人盼蒙古宗室制衡蕭將軍’。” 這是借流言挑動蒙古貴族與漢臣的猜忌。

    漠北的觀星使巴特爾(蒙古人,帖木兒的遠親),則在驛站記錄牧民的閑話。听到 “蕭將軍給漢臣封地比蒙古人多”,便畫了幅簡筆畫(草原人易懂)一個漢人捧著大封地,蒙古人捧著小封地,托商隊帶回。李默將畫呈給蕭虎“帖木兒的人在傳這話,需早做打算。”

    郭守敬為欽天監鑄造的渾天儀,比北宋的 “水運儀象台” 小兩圈,卻在刻度盤里藏了機關 —— 每個星宿的位置對應一處州縣,轉動儀器時,暗藏的銅針會在底座的沙盤上扎出小孔,標記 “需關注” 的地區。李默給這儀器取名 “璇璣”,對外稱 “測星象吉凶”,實則用小孔記錄輿情緊急程度(深孔為急,淺孔為緩)。

    有日,渾天儀的 “牛宿”(對應江南)被扎了七個深孔,李默當即調閱密報江南士紳在臨安集會,商議 “以天文歷算考較北人,若不如宋,便斥為‘蠻夷’”。他連夜讓人將南宋的《統天歷》(精密歷法)抄給郭守敬“讓他算出比這更準的,貼在崇文館門口。” 用歷法之爭對沖輿情,是李默的拿手好戲。

    蒙古工匠不明白為何給儀器加銅針,李默只說“星象變,針孔變,方能預知禍福。” 他們不知道,這些針孔連著的不是天象,是大都的權力中樞。

    周顯察覺李默的權力漸大,借送《新歷》之機,在欽天監轉了一圈。見書架中層的密報比星圖還多,冷笑道“李大人觀星之余,倒像個戶部官。” 李默掀開《天象圖》,露出下面的輿情冊“周大人請看,江南人說新歷‘襲宋之舊’,是罵咱們沒本事呢。”

    周顯借故留下兩名戶部吏員,美其名曰 “協助整理歷書”,實則監視李默。吏員發現觀星使的腰牌編號與歸義營的士兵編號一致,偷偷報給周顯。周顯對蕭虎道“李默用舊部,恐成私人勢力。” 蕭虎卻道“他是鷹,得有爪牙。你盯緊他的密報就行。” 他要的是制衡,不是鏟除 —— 讓周顯與李默互相提防,反而更穩妥。

    李默察覺被監視,故意在密報里寫 “周顯私扣江南賦稅”,蕭虎看後放在一邊“兩個都想當我的眼楮,那就讓他們比著看誰看得更清。”

    帖木兒帶著蒙古將官參觀欽天監,見漢人圍著渾天儀念念有詞,皺眉道“星象是騰格里管的,你們算得再準,能讓草長起來?” 李默讓人端來羊肉“將軍請看,這羊肉來自雲州,按星象推算,今日宰殺最肥美。” 帖木兒嘗了口,果然鮮嫩,卻仍嘴硬“是羊長得好,不是星象準。”

    阿里不哥的使者在旁煽風“漢人用星象說事兒,是想讓大汗信他們,不信宗室。” 李默听見了,讓人取來《蒙古秘史》,指著 “成吉思汗觀星定西征” 的記載“聖祖也信星象,難道也是‘蠻夷’?” 使者語塞,帖木兒卻拉著李默的胳膊“以後漠北的星象,讓蒙古薩滿也來記。” 這是要摻沙子,李默只能應下。

    史繩祖在徽州听到 “欽天監借星象監控輿情”,便讓人寫了篇《破邪論》,說 “北人觀星是妖術,用渾天儀吸江南的靈氣”。文章被刻成小冊子,在茶館、驛站流傳,甚至有百姓偷偷砸毀北人經營的 “星象攤”(實為觀星使的聯絡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臨安的沈炎,明知《破邪論》是史繩祖所寫,卻故意上奏理宗“此乃民心所向,可見北人不得天意。” 理宗讓人將小冊子藏在龍椅下,每日翻看 —— 他寧願信妖術之說,也不願面對江南的頹勢。

    揚州的趙九把《破邪論》抄在竹紙上,帶回大都。李默看後,在渾天儀的 “揚州” 刻度上扎了個深孔“史繩祖想借民心鬧事,得給他找點事做。” 他讓人散布流言,說 “史繩祖與欽天監暗通款曲,用《破邪論》騙南宋的俸祿”—— 這招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果然讓沈炎猜忌史繩祖,斷了他的財路。

    李默的案頭擺著三份密報蒙古貴族罵他 “漢狗弄權”,江南人罵他 “北奸”,周顯的人在查他的舊部。他讓人給帖木兒送去一幅星圖,上面用蒙古文標著 “天狼星犯紫微垣”(暗示 “漢臣將亂政”),又給盧景裕送去江南輿情冊“燕雲士族若想自保,需聯名保奏‘漢蒙賦稅平等’。”

    深夜,他在密室里用小刀刮去渾天儀上 “帖木兒封地” 的刻度 —— 那里原本扎了個深孔(因帖木兒抱怨封地少),現在他想讓這事 “不了了之”。刮痕處露出新的銅色,像道未愈的傷口。“誰都不能信,” 他對自己道,“只能信蕭將軍需要我。”

    有日郭守敬來訪,見他對著沙盤發呆,笑道“李大人觀的不是星,是人。” 李默沒否認“星有定數,人無定數 —— 這才是最難算的。”

    蕭虎將李默的密報分為 “可用”“可防”“可挑” 三類。“可用” 的如 “江南人盼減稅”,便下令 “江南秋稅減一成”;“可防” 的如 “蒙古兵在涿州劫掠”,讓帖木兒親手斬了為首的百戶;“可挑” 的如 “和林諸王想染指江南漕糧”,便故意讓密報泄露給周顯,借漢臣的口反對。

    忽必烈派人來查 “欽天監是否越權”,蕭虎指著《罪己詔》(因 “熒惑守心” 而發)“李默勸臣自省,是忠君之舉。” 又讓人把蒙古輿情冊呈給使者“他連宗室的閑話都記,可見無偏私。” 使者回去後,忽必烈只批了 “知道了”—— 他需要蕭虎制衡江南,便默許了欽天監的出格。

    蕭虎偶爾會獨自去欽天監,李默便讓他轉動渾天儀。當銅針扎在 “臨安” 時,蕭虎道“這里的人還想著‘趙氏復位’,得讓他們看到,新歷比舊歷準,新朝比舊朝穩。” 李默明白,所謂 “觀星”,終究是為了 “定心”。

    每夜三更,觀星台的燈必亮 —— 李默帶著三名心腹整理當日密報。江南的冊頁堆在左(竹紙泛黃),北方的堆在右(麻紙粗糙),中間是 “需即刻呈送” 的急報(用紅綢包裹)。有日收到臨安的急報“理宗病篤,沈炎欲立度宗(理宗佷子)。” 李默讓人用飛鴿傳書(比驛站快三日)送蕭虎,附言“可派人送‘賀禮’,探新君態度。”

    整理時,發現揚州的趙九與漠北的巴特爾記錄了同一件事“正月十五有‘天狗食月’(月食),南北都說是‘改朝換代之兆’。” 李默讓人寫兩份解讀給蒙古貴族的寫 “天狗食月,是騰格里警示漢人不得妄動”;給江南的寫 “天狗食月,是宋室氣數將盡”。 同一天象,兩種說法,這便是輿情操控的精髓。

    有個心腹問“大人就不怕哪天露餡?” 李默望著窗外的星空“星象永遠說不清,只要人們信,就不會露餡。”

    周顯在朝堂上提議“欽天監仍用‘白虎堂’舊名,以示傳承。” 李默反駁“白虎主殺伐,欽天主教化,新朝當以教化安天下。” 蕭虎拍板“堂名不改,但在院中種棵槐樹(象征‘教化’),樹下立塊碑,刻‘觀星以察民,察民以安邦’。”

    碑立起那日,李默在碑後刻了行小字“白虎雖隱,爪牙仍在。” 他知道,不管叫什麼名字,這里都是蕭虎的 “爪牙”—— 用星象的外衣,藏著監控天下的利齒。

    觀星台的渾天儀又開始轉動,銅針在沙盤上扎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像無數只眼楮,盯著南北大地。李默看著這些孔,忽然覺得它們像極了人心 —— 千瘡百孔,卻又藏著無數秘密。而他要做的,就是從這些秘密里,撈出蕭虎最想要的那部分,用星象的名義,呈上去。

    欽天監的鐘聲敲響,驚飛了檐下的鴿子(帶著密報飛往各地)。李默抬頭望了望天,今日的星象平平無奇,但他知道,越是平靜的星空下,暗流往往越洶涌 —— 這正是他存在的價值。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918章 欽天監改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918章 欽天監改制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