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904章 潞水通漕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904章 潞水通漕

    904 章潞水通漕(江南糧船入燕雲的轉折)(至元四十三年秋?潞水河道與中都碼頭)

    中都工地上的炊煙,比往日稀薄了三成。郭守敬拿著賬簿,在臨時搭建的工棚里急得轉圈“每日需糧五十石,從燕雲本地征調的粟米已告罄,漠北運來的青稞又難以下咽,工匠們開始怠工了。” 帳外傳來爭吵聲 —— 蒙古兵與漢人工匠為半袋糙米推搡起來,一個南方工匠哭喊道“再不給白米,這磚我砌不動了!”

    蕭虎在白虎堂听取周顯的奏報,案上堆著各地的糧情文書燕雲 “秋收不足,僅夠本地食用”,江淮 “糧豐但運路不暢”,江南 “新收稻子堆在倉里,船過不了黃河”。“癥結在潞水,” 周顯指著輿圖上的藍線(潞水河道),“此水連接白河與永定河,本可通漕,卻因金末戰亂淤塞,大船無法通行。若能疏通,江南糧船可直抵中都。”

    蒙古將官帖木兒在旁冷笑“漢人就是麻煩,咱們蒙古人用駱駝運糧照樣成事。” 周顯沒抬頭,只翻出一份賬冊“從江淮用駱駝運糧至中都,損耗率三成,運費是糧價的兩倍;走水路,損耗不足一成,運費省七成。” 帖木兒看著賬上的數字,沒再說話 —— 他雖不喜歡漢人,卻認賬面上的實在。

    疏通潞水的差事,最終落在周顯頭上。蕭虎給他的令牌上刻著 “便宜行事”,還撥了五千民夫、三百艘挖泥船(從汴梁拆下來的舊船改造),連郭守敬都暫歸他調遣。“最難的不是挖河,是協調各方,” 蕭虎在周顯臨行前囑咐,“燕雲的地主不讓佔耕地,蒙古勛貴怕河道沖了牧場,都得應付。”

    周顯的第一站是潞水下游的武清縣(今屬天津),當地士紳以 “保祖塋” 為由,阻止民夫清淤。他沒派兵強拆,反而帶著酒肉去拜訪族長“河道拓寬三尺,可繞開您家祖墳;作為補償,中都碼頭建成後,給您家留三個商鋪位置。” 族長摸著周顯遞來的地契(碼頭商鋪的預授憑證),忽然笑道“周大人懂變通,這河該挖。”

    對蒙古勛貴的牧場,周顯用了另一套法子。他讓歸義營的士兵在河道旁搭建臨時馬廄,比牧場的更寬敞,還派獸醫免費給馬匹看病。札剌亦兒部的頭領看著自家肥壯的戰馬,大手一揮“讓河道過吧,只要別驚了我的馬。” 周顯暗自記下 —— 對付不同人,要用不同的餌。

    潞水淤塞最嚴重的 “黑風口” 段,河底的淤泥積了丈余厚,硬得像塊鐵板。民夫用鐵杴挖不動,郭守敬讓人找來 “鐵齒耙”(特制的多齒工具,用牛拖拽),在淤泥上反復耙松,再用 “刮泥板”(長柄木板,可深入淤泥)推到岸邊。“這法子叫‘耙松刮淤’,是我在江淮治河時想的,” 他給周顯演示,“比單純挖泥快三倍。”

    更棘手的是河道中的暗礁。有處叫 “狼窩灘” 的地方,水下礁石犬牙交錯,曾撞沉過金朝的糧船。郭守敬讓人潛下水,用紅漆標出礁石位置,再用 “火攻法”—— 堆柴燒礁石,待石頭燒熱,潑上冷水使其崩裂,最後用撬棍撬開。“這是學的都江堰治水法,” 他擦著額頭的汗,“老祖宗的法子,管用。”

    周顯看著工地上插的木牌(“此段需挖深五尺”“此處要築堤”),忽然對郭守敬道“每塊木牌都刻上負責的民夫姓名,出了錯好找責任人。” 郭守敬依言而行,果然,河道的工程質量好了不少 —— 周顯要的不僅是效率,是讓所有人都覺得 “這河是自己的事”。

    潞水工地上的民夫,來自五湖四海。江淮來的多是船工,擅長撐篙掌舵,負責駕駛挖泥船;燕雲本地的農民,熟悉土地,負責築堤;還有些是歸義營的士兵(因違紀被罰來勞役),力氣大,專干撬礁石的重活。他們在工棚外的空地上,用石子畫出各自的家鄉,圈出 “江淮”“燕雲”“江南” 的地盤,像在守護最後的念想。

    來自平江府(今甦州)的船工王二,總在歇工時哼江南小調,惹得蒙古兵煩躁“唱什麼喪曲!” 王二梗著脖子“這是《采蓮曲》,我家娘子教的。” 周顯路過時听到,讓人找來紙筆,讓王二把曲子記下來“等糧船通了,讓你家娘子坐船來中都,給大伙唱。” 王二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 他沒想到,這苦役里還有盼頭。

    有個蒙古民夫(因牧場被征調來的),起初總偷懶,直到周顯讓他負責照看拉耙的牛。他把牛喂得油光水滑,還跟江淮船工學著給牛梳毛。“這些牛比草原的羊懂事,” 他用生硬的漢話對人說,“河通了,它們也能歇著了。” 民夫們听了,都笑了起來 —— 這是工地上第一次,蒙古人與漢人一起笑。

    中都的蒙古勛貴,以 “損害牧場” 為由,聯名上書忽必烈,要求停工。為首的是阿里不哥的親信、世襲千戶別里古台,他帶著家丁,在潞水上游攔著挖泥船“這河再挖,我家的羊群就沒草吃了!” 周顯讓人送來五十只羊(從江淮運來的細毛羊,比草原羊更肥),笑道“別里千戶,這些羊抵您的損失,河道通了,以後每月給您送二十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別里古台看著肥羊,心動了,卻仍嘴硬“我是為蒙古人的牧場說話,不是為幾只羊。” 周顯話鋒一轉,低聲道“大都建成後,碼頭的稅銀,千戶您可得一成。” 別里古台的眼楮亮了 —— 他知道江南的絲綢、茶葉有多值錢,這一成稅銀比牧場的收入多十倍。

    消息傳到和林,阿里不哥氣得摔了酒杯“一群蠢貨,被漢人用幾只羊就收買了!” 他再想阻撓,卻發現聯名的勛貴已悄悄撤回了奏折。耶律楚材在忽必烈面前道“周顯這是‘以利驅之’,比強壓更有效。” 忽必烈望著窗外的雪,喃喃道“能讓蒙古人認漢人的理,這本事,蕭虎沒看錯人。”

    潞水結了薄冰。民夫們鑿冰干活,鑿子下去,冰碴濺在臉上像刀子。周顯讓人燒了姜湯,每個民夫一碗,還在工棚里生火(用的是漕運帶來的廢木料)。有個老民夫凍得手指發僵,連鐵鍬都握不住,周顯蹲下來,用自己的手捂住他的手“再熬幾日,河道通了,就有暖棚住了。”

    最險的一夜,上游突然漲水,沖垮了剛築好的一段河堤。周顯帶著親兵跳進冰水堵缺口,岸上的民夫見了,也紛紛跳下去,用身體組成人牆。郭守敬指揮人往缺口扔沙袋,喊得嗓子都啞了。直到天快亮時,缺口才堵住,周顯凍得嘴唇發紫,卻笑著對眾人道“這缺口堵上了,咱們的日子就順了。”

    消息傳到中都,蕭虎讓人送來三十壇好酒,全分給民夫。帖木兒看著喝得滿臉通紅的漢人與蒙古人,忽然對蕭虎道“周顯這小子,能讓兩撥人一起玩命,是個狠角色。” 蕭虎沒說話,只是望著潞水的方向 —— 他要的,就是這種能把不同人擰成一股繩的力量。

    周顯派人快馬通報江淮“潞水已通,可發糧船。” 江淮轉運使不敢怠慢,選了二十艘最好的漕船,裝滿新收的糙米、糯米,還特意裝了兩船江南的茶葉、絲綢(給中都官員的 “樣貨”),由經驗最豐富的船老大張順帶隊。

    開船那日,揚州碼頭擠滿了人。張順的兒子趴在船舷上哭“爹,你啥時候回來?” 張順摸著兒子的頭“等這船到了中都,爹就帶你去看新碼頭。” 他不知道,這一去,便是江南漕糧北上的開端。

    糧船過黃河時,遇到冰塊,張順讓人往船幫上裹草繩(防踫撞),還讓南方水手跟北方縴夫學 “冰上拉縴” 的法子。“以前只到汴梁,這回要去燕雲,” 張順對伙計們道,“把眼楮睜大,看看北方的天。” 船帆上的 “漕” 字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像在宣告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中都碼頭的夯土還沒干透,蕭虎讓人在岸邊插了五十面紅旗(每面代表一艘船),旗旁立著木牌,寫著 “江南漕船預計抵達日”。工地上的工匠們路過,總要看一眼木牌,有個南方石匠甚至在牌旁畫了個小船 —— 他盼著糧船帶來家鄉的消息。

    盧景裕帶著燕雲士族代表,在碼頭備了接風宴(用的是本地僅有的羊肉和燒酒)。“江南糧到了,中都才算真的活了,” 他對身旁的張硯道,“咱們的子弟在崇文館才有白米吃。” 張硯望著河道盡頭,忽然道“這船運來的不只是糧,是江南對新朝的認賬。”

    蒙古勛貴別里古台也來了,他讓人在碼頭佔了塊最好的位置,準備 “看看江南的細皮嫩肉”(他更關心的是絲綢)。帖木兒在遠處看著,對親兵道“等糧船到了,給蕭將軍報信,就說‘漢人的船,總算沒掉鏈子’。”

    潞水盡頭傳來了久違的船笛聲。周顯正在河道巡查,听見笛聲,立刻策馬往碼頭趕,披風被風吹得像面旗子。遠遠地,他看見二十艘漕船頂著薄冰駛來,船頭的 “漕” 字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張順的船第一個靠岸,他剛跳上碼頭,就被周顯一把抓住手。“可算來了!” 周顯的聲音帶著哽咽。張順從懷里掏出一份賬冊“糙米一萬石,糯米五千石,還有……” 周顯擺擺手“先卸糧,別的 ter 再說!”

    碼頭上爆發出歡呼 —— 工匠們看到白花花的大米,扔掉工具就往糧堆跑;蒙古兵聞到米香,也忘了平日里的傲慢;燕雲士族們互相道賀,說 “這下中都穩了”。郭守敬蹲在一袋糙米前,抓起一把,米粒飽滿,帶著江南的濕氣,他忽然想起小時候在江南吃的第一碗白米飯,眼眶濕了。

    蕭虎在白虎堂宴請周顯、張順,還有盧景裕等士族代表。酒過三巡,蕭虎指著窗外的糧堆“這糧,是江南的血,也是大都的氣。從今往後,江南的糧、燕雲的地、漠北的兵,要靠這潞水串起來。”

    周顯趁機奏請“應設‘漕運司’,專管南北水運,下轄河道官、碼頭官、押運官,漢人蒙古人各佔一半。” 蕭虎點頭 —— 他要的不是漢人獨掌漕運,是讓蒙古人也離不開這水路,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消息傳到臨安,南宋君臣對著奏報沉默。史宅之(已被赦免,閑居在家)嘆道“北人通了漕運,等于卡住了江南的脖子。” 理宗看著案上的江南輿圖,忽然覺得那些糧倉的標記,都像是在往北方流 —— 他知道,失去對糧食運輸的控制,南宋的日子,更難了。

    中都碼頭的燈籠,徹夜未熄。張順的兒子托人帶來的信,被張順貼在船艙里,信上畫著個歪歪扭扭的碼頭。周顯讓人在碼頭立碑,碑上刻 “潞水通漕,南北一家”,卻特意用了漢蒙兩種文字。北風掠過碑石,帶著江南的米香和燕雲的土味,像是在訴說一個剛剛開始的故事 —— 漕運通了,大都的根基,才算真正扎進了燕雲的土地里。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904章 潞水通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904章 潞水通漕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