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889章 和議試探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889章 和議試探

    889 章和議試探(蕭虎的緩兵之策)(至元四十三年夏?虎都與臨安)

    蕭虎在虎豹閣的密議室里,將和議草案推到孟珙面前。竹簡上的墨跡未干,“以長江為界” 六個字格外刺眼。“此去臨安,需讓宋帝信你仍是‘南宋舊臣’。” 蕭虎的指尖在 “孟珙” 二字上重重一點 —— 這名字與南宋名將同名,本就是刻意為之的心理戰。

    孟珙攥緊了拳,指甲掐進掌心。他原是黃州守將,城破時降北,此刻戰袍里還藏著南宋的魚袋(官員信物),那是蕭虎特許他保留的 “偽裝”。“若史宅之問起黃州之戰……” 他聲音發澀。蕭虎遞過一枚虎形銅符“答‘身不由己’即可。他懂權衡,不會逼你做無謂的忠烈狀。”

    出發前夜,孟珙在帳中翻出黃州降書的副本,上面有他的朱印。忽然想起城破時,他對部下說 “降是為保百姓”,此刻卻要親手送去更苛刻的和議,這 “保民” 二字,竟像烙鐵般燙心。隨從進來收拾行裝,見他對著降書發呆,低聲道“將軍,蕭帥許了,事成後可歸葬黃州祖墳。” 孟珙猛地合上卷宗 —— 這正是他無法拒絕的誘餌。

    周顯在草擬和議時,蕭虎三次改動條款。最初寫 “歲貢銀十萬兩”,被他劃掉,改成 “二十萬兩”“要讓宋廷覺得肉痛,才信我方有誠意滅宋。” 又在 “水師限制” 後添 “不得過萬艘”,周顯不解“南宋水師殘部不足五千,何必多此一舉?” 蕭虎冷笑“我要的不是數字,是讓他們不敢擴軍 —— 這一條,史宅之定會爭,咱們就讓一步,顯得有商有量。”

    最隱秘的是 “互市條款”。草案寫 “開放長江沿岸十州互市”,蕭虎特意圈出 “采石磯、京口” 兩處“這兩地水網密,便于白虎堂安插細作。” 他讓人在條款旁注 “可議”,實則早已命李默備好商船,只等互市一開,便以 “商販” 名義進駐。

    定稿前夜,蕭虎命人用南宋官制的錦套封裝草案,連綁繩都用江南特產的藍染絲線。“細節越像,戲才越真。” 他對孟珙道,“記住,談判時要先怒後緩,讓他們覺得佔了便宜。”

    孟珙的使船掛著南宋旗號,行至采石磯時,被守將攔住。“孟將軍?” 宋兵盯著他戰袍上的魚袋,眼神里有疑惑 —— 黃州之戰後,這位 “孟珙” 已被朝廷除名,怎會突然出現?

    “奉北境蕭帥之命,齎和議赴臨安。” 孟珙按蕭虎所教,故意解開領口,露出一道傷疤,“黃州城破時,此傷便是見證,宋廷若不信,可驗。” 守將果然被吸引,查船時竟忘了搜他隨從的行囊 —— 那里藏著蕭虎要的《江南水寨分布圖》,是李默的人連夜繪制的。

    船過鎮江,孟珙借口觀江景,登上甲板。見南岸正在修補水寨,新釘的木樁歪歪扭扭,工匠多是老弱,便知趙葵所言 “兵源枯竭” 非虛。隨從低聲道“宋兵在拆民房取木料。” 孟珙默默記下 —— 這正是蕭虎要的情報南宋已無余力備戰。

    孟珙在紫宸殿覲見時,理宗正把玩著新得的玉圭。見他身著南宋官袍,頓時將玉圭摔在案上“黃州降將,也配登朕的殿?” 孟珙叩首,將錦套舉過頭頂“蕭虎有和議草案,言‘可保宋祚延續’。”

    內侍展開草案,“稱臣” 二字剛念出口,徐清叟的佷子徐明便跳出來“斬了這賣國賊!我大宋寧死不稱臣!” 朝堂頓時炸開,文官們或怒斥或泣諫,唯有史宅之站在角落,盯著 “水師不得過萬艘” 那條,眉頭緊鎖。

    理宗氣得發抖,指著孟珙罵“二十萬兩歲貢!蕭虎是把朕當金帛庫了!” 孟珙伏地道“蕭帥言,若陛下不允,秋收後便揮師渡江。” 這話像冰水澆在沸騰的朝堂上,爭吵聲戛然而止 —— 誰都知道,江南秋收後,北境的糧船正滿倉。

    史宅之在府中密見孟珙,屏退左右後,直問“蕭虎真願和?” 孟珙取出蕭虎給的虎形銅符“他要三年時間練‘吞江軍’,此議不過是緩兵。” 史宅之笑了 —— 與他預判分毫不差。

    “歲貢可減,稱臣不可。” 史宅之提筆在草案上改“可稱‘佷國’,銀減五萬兩,茶增十萬斤 —— 茶是淮南特產,北境缺。” 他知道蕭虎要茶,實則是為控制淮南茶商,這 “增茶” 是故意示弱,讓對方放松警惕。

    孟珙盯著他改 “水師限制”“史相公為何不爭這一條?” 史宅之壓低聲“我要讓他以為,我朝水師已無力復原。” 其實他正命人在閩地秘密造船,只需一年,便能補足戰力。送走孟珙時,他忽然道“黃州百姓安好?” 孟珙一怔,答“安好。” 史宅之點點頭 —— 這一問,是試探,也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底線。

    徐明在朝堂上彈劾史宅之“定是史相公與北人暗通,才替他們說話!” 他拿出孟珙與史宅之密談的證詞 —— 竟是收買了史府的門房。理宗本就多疑,聞言立刻派禁軍圍住史宅之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史宅之卻不慌,讓人抬出賬冊“去年淮南賑災,徐黨截留了十萬石糧,此刻正囤在京口。” 他轉向理宗,“若開戰,這些糧夠北境吃一月;若和議,臣能讓糧歸國庫。” 理宗看著賬冊上的朱印,果然是徐清叟的筆跡,頓時氣消了大半。

    徐明見扳不倒史宅之,又提議“可拘孟珙為人質,逼蕭虎讓步。” 史宅之反駁“拘了使者,便無轉圜余地。蕭虎正盼我朝失理,好找借口渡江。” 兩人在殿上爭執,理宗看著他們,忽然覺得頭暈 —— 這朝堂,比長江的浪更讓人難安。

    孟珙在驛館寫回稟,左手錄史宅之的改動,右手卻在紙背用密寫藥水畫了幅圖閩地海岸線標注著三個紅點 —— 那是他偷听到的南宋新船塢位置。隨從進來送茶,見他左手腕的傷疤發紅(舊傷因緊張復發),低聲道“將軍,徐黨正想抓您的錯處。”

    孟珙將密信藏進茶餅,對隨從道“送虎都時,繞路經黃州,把這餅給我老娘。” 他知道,白虎堂的人會截下茶餅,而老娘也會收到他另托人送的平安信 —— 這是他唯一能做的,既不違蕭虎令,也不愧對故土。

    深夜,他夢見黃州城牆,自己站在城上,一邊是北境的虎旗,一邊是南宋的龍旗,兩邊都在喊他 “將軍”,驚醒時,冷汗已浸透枕巾。

    蕭虎收到孟珙的密信,立刻命陳六增造 “巨虎艦”“閩地船塢?正好,讓他們造,咱們抄過來。” 他讓人將史宅之的改動逐條分析,見 “稱佷不稱臣”,笑道“史相果然精明,這是給宋帝留面子。準了。”

    對 “互市開放七州”(史宅之砍了三州),他也無異議“七州夠了,重點在采石磯。” 李默已帶著商隊候在淮邊,只等和議一簽,便帶著 “虎紋茶引” 南下,“要讓南宋的茶商覺得,跟咱們交易比跟朝廷更賺。”

    帖木兒不滿“既然要打,何必費這勁?” 蕭虎指著地圖上的淮南“秋收後,這里的稻子熟了。和議期間,咱們的屯墾軍正好收割 —— 打仗,打的是糧。”

    理宗在御書房翻著史宅之的《和議利弊疏》,上面列著“可爭時間造船、可緩百姓賦稅、可查徐黨貪腐”。忽然瞥見案上的《淮南流民冊》,密密麻麻記著逃荒人數,嘆口氣“罷了,就依史相。”

    他在 “稱佷國” 上朱批 “可”,卻把 “歲貢銀” 改成 “十五萬兩”“朕不能一點都不讓。” 又命人給孟珙傳話“互市可開,但北境商人需在宋廷登記 —— 朕要知道,誰在跟他們往來。” 這是想借機揪出白虎堂的細作,卻不知蕭虎正盼著他登記 —— 好摸清南宋的商路分布。

    定議那晚,理宗對著太祖畫像焚香“非朕無能,實乃時勢……” 香灰落在畫像的劍上,像一滴遲遲未落的淚。

    孟珙帶著宋廷的回復返回虎都,蕭虎在虎豹閣接了草案,見 “十五萬兩”,故意沉臉“宋帝是討價還價的商販嗎?” 孟珙按史宅之所教,答“陛下說,願以茶抵三萬兩 —— 皆是明前龍井。” 蕭虎立刻笑了“準了。”

    兩人都知道,這和議不過是張紙。孟珙退下時,听見蕭虎對周顯道“告訴陳六,巨虎艦的龍骨要加粗。” 而臨安的史宅之,正對著閩地船塢的圖紙,命人 “把船板換成鐵樺木”。

    長江的水還在流,虎都的 “吞江軍” 在練水戰,臨安的新艦在趕工,只有淮南的百姓,見互市的消息傳來,開始收拾行囊返回故鄉 —— 他們不知道,這場和議帶來的安寧,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喘息。

    蕭虎站在虎豹閣頂層,望著南方,手里轉著虎形銅符。孟珙的試探成功了,史宅之的拖延也得手了,但真正的棋局,才剛擺開。和議?不過是讓雙方都有時間磨利爪牙罷了。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889章 和議試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889章 和議試探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