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854章 虎符密令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854章 虎符密令

    854 章虎符密令(蕭虎的雙線布局)(至元四十三年夏?汴梁虎符堂)

    三更的梆子聲剛過,蕭虎從案頭取出一枚鎏金虎符,沿中線剖開 —— 左半刻 “諜” 字,右半刻 “軍” 字。他將寫滿密令的桑皮紙卷成細筒,塞進左符的中空夾層,對親衛統領阿剌台道“速送臨安白虎堂,見李默親授,帶回右符為憑。”

    阿剌台接過虎符時,指尖觸到冰冷的金屬稜,那是蕭虎特意命工匠鑄的倒刺,若中途被拆,紙卷便會碎裂。“需走哪條道?” 他低聲問。蕭虎推開窗,望著汴梁城外的運河“乘‘黑鷂號’商船,以‘茶商押貨’為幌子,過淮河時用半片虎紋茶引為暗號。” 夜風卷著燭火晃動,將二人的影子投在牆上,如兩尊對峙的石像。

    七日後,臨安 “虎記茶行” 的密室里,李默捧著那半枚虎符,展開已有些破損的密令。“繪制長江樓船圖譜,必要時可‘借’船拆解”—— 蕭虎的字跡力透紙背,末尾還畫了艘簡筆小船,旁注 “觀其艙、測其帆、量其炮位”。

    “借船?這是要劫官船?” 副手王硯倒吸一口涼氣。李默將密令湊近燭火,紙角瞬間焦黑“不是劫,是‘換’。” 他早已摸清南宋水師的換防規律,每月十五會有三艘樓船在鎮江維修,“讓‘碧螺隊’扮成修船工匠,混進去拓印圖紙;若被發現,就說是北境茶商雇來的木工,走錯了碼頭。”

    三日後,五名白虎堂成員穿著沾著桐油的短褂,背著工具箱混入鎮江船塢。領頭的阿剌罕假裝失手,將墨汁潑在樓船的艙壁上,趁擦拭時用炭筆在袖中拓下榫卯結構;王硯則跟在老工匠身後,閑聊間套出 “樓船吃水深三尺,無風時難轉向” 的關鍵信息。

    幾乎在密令發出的同時,帖木兒已帶著右半枚虎符抵達洛陽。他在府衙前豎起三丈高的征兵旗,旗上繡著餃刀的白虎,旗下擺著十壇烈酒 —— 按蕭虎的吩咐,“凡應募者,先飲三碗,再領安家銀五兩”。

    起初百姓多觀望,畢竟蒙古兵的凶名在外。帖木兒命親兵演示馬術,卻故意讓漢人降卒張誠出面宣講“蕭將軍有令,當兵者免三年賦稅,戰死的家人由官府贍養。” 這話戳中了河南流民的軟肋 —— 去年蝗災過後,不少人連種子都湊不齊。

    五日後,應募者排到了城門外。帖木兒親自驗兵,不問出身,只看三樣能舉百斤石者編為 “撞角營”,善游水者入 “泅渡隊”,識些字的則去 “觀星所” 學看水情。他在名冊上標注 “漢七蒙三”,對張誠道“蕭將軍說了,水師不是騎兵,南人水性好,當多用。”

    汴梁城外的人工湖已初具規模,岸邊長滿了從淮河移栽的蘆葦,連水紋都模仿長江的潮汐。新編成的 “虎賁營” 每日天未亮就入水,帖木兒站在高台上,用紅旗指揮“左隊劃‘之’字,右隊練倒槳,正午前若達不到五十次,晚飯別想吃!”

    蒙古士兵多暈船,前幾日常有人趴在船舷嘔吐,帖木兒便命人將他們綁在船板上,直到能在搖晃中站穩。漢人降卒雖水性好,卻不懂蒙古話,他又讓人編了 “水戰口令歌”,用漢蒙雙語唱“左劃三,右劃四,見了樓船別硬撞……”

    最苦的是練 “快攻”—— 二十艘小船要在一盞茶的功夫里,從大船兩側穿插三次。有次兩艘船撞在一起,翻了個底朝天,帖木兒卻不讓救,只喊“自己游上來!連水都怕,還敢打長江?” 等士兵們狼狽爬上岸,他才讓人端來姜湯,嘴上卻罵“廢物,明天接著練!”

    深夜的虎符堂,蕭虎鋪開李默傳回的樓船圖譜,周顯正用象牙尺量著炮位間距。“南宋樓船有三層,每層四門炮,射程能到百丈。” 周顯指著圖上的紅點,“咱們的虎頭船才兩層,炮也短,硬拼必輸。”

    蕭虎捏起一枚棋子,在圖譜邊緣擺出扇形“不用硬拼。” 他將棋子推向樓船的側後方,“樓船轉舵慢,咱們用三十艘小船圍一艘,左三艘射火箭燒帆,右五艘用撞角鑿船底,剩下的趁亂登船 —— 這叫‘群狼搏象’。”

    周顯皺眉“可小船經不住一炮。” “那就讓他們打不著。” 蕭虎蘸著茶水在桌上畫波浪線,“長江多渦流,咱們練‘繞流術’,專往漩渦里鑽,樓船追不上,炮也瞄準不了。” 他忽然笑了,“李默說樓船無風難動,這就是他們的死穴。”

    按蕭虎的密令,李默在揚州茶館散布消息“北境軍器監招造船匠,月銀十兩,還分田產。” 這話起初沒人信,直到三名曾被南宋官府克扣工錢的老工匠,真的帶著家人投奔汴梁,回來探親時穿了綢緞衣裳,百姓才動了心。

    王硯趁機接觸揚州造船廠的都料匠陳六。此人手藝精湛,卻因得罪了監工,被派去做最苦的劈木活。王硯在酒肆里替他付了酒錢,低聲道“蕭將軍說,你的‘水密艙’技法,在北境能得個‘巧匠侯’的頭餃。” 陳六摔了酒碗“我是宋人,豈能幫北人造船打自己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王硯不急不躁,遞過一張字條 —— 上面寫著陳六被監工霸佔的祖宅地址“將軍說,只要你去汴梁,這宅子不僅還你,再添三畝茶園。” 陳六盯著字條,指節捏得發白,最終沒說話,只是又要了一壺酒。

    汴梁軍器監的爐火晝夜不熄,工匠們正按蕭虎的要求改造虎頭船。最顯眼的是船頭的鐵制撞角,原先是實心的,現在改成空心,里面藏著三把可伸縮的鐵鉤 —— 撞上敵船後,鉤子能牢牢抓住船板,方便士兵登船。

    船尾的暗槳也做了改動。張誠從南宋降卒那里得知 “樓船怕尾追”,便建議在船尾加了兩個活動舵,能讓船在倒退時也保持靈活。“試航時撞壞了三艘舊船,” 他向蕭虎稟報,“但現在能在十丈內掉頭,比南宋的巡邏艇還快。”

    蕭虎摸著新船的甲板,忽然問“能載多少火藥?” 軍器監令答“二十石。” 他搖頭“不夠,要能載五十石,關鍵時刻能當火船用。” 周顯在旁記錄“五月初七,虎頭船改火藥艙,增載量。”

    李默將樓船圖譜與工匠名單裝訂成冊,用蜂蠟封在茶筒里,讓 “龍井隊” 送往汴梁。為防萬一,他還讓人將關鍵數據編成茶歌“樓船高十丈,炮打百丈遠,無風難動彈,舵在船尾偏”—— 就算被截獲,也只當是商人們編的小調。

    蕭虎收到茶筒時,正在看帖木兒的練兵報。他用銀簪挑開封蠟(此處按史料用常見發簪,非銀簪,改為銅簪),展開圖譜與報上的 “樓船弱點” 對照,發現李默標注的 “艙底排水孔易堵塞”,與張誠的觀察完全一致。“好個李默,連這都查到了。” 他在圖譜上畫了個圈,“讓撞角營專打這里。”

    反饋密令只用了八個字“陳六可誘,船塢盯緊。” 由阿剌台快馬送回,這次沒走水路,而是翻過大散關 —— 蕭虎要讓南宋以為情報仍從淮河傳遞,實則早已換了路線。

    帖木兒對 “漢兵居多” 頗有微詞,在給和林的密報里稱 “蕭虎重用南人,恐有二心”。蕭虎得知後,非但沒斥責,反而將虎賁營的糧草權交給了他“軍需由你掌管,漢兵若不听話,可先斬後奏。”

    暗地里,他卻讓張誠記錄帖木兒的征兵賬目。果然發現帖木兒多報了三百人的糧餉,蕭虎不動聲色,只在下次議事時說“听說洛陽有流民餓死,虎賁營的余糧,就分些給他們吧。” 帖木兒臉色煞白,只能乖乖交出貪墨的糧款。

    周顯不解“為何不直接參他?” 蕭虎望著窗外的水師營地“拔都派他來,本就是監視我。讓他貪些小利,才不會盯著咱們的水師。” 權謀如棋局,每個子都有它的用處。

    夏至這日,汴梁人工湖舉行了首次水師演練。三十艘虎頭船如離弦之箭,圍著一艘仿造的南宋樓船打轉,火箭點燃了帆布,撞角撞出了窟窿,不過半個時辰,“樓船” 就斜斜地沉了下去。蕭虎站在岸邊,接過陳六遞來的新船圖 —— 這位揚州都料匠終究還是來了,帶來了樓船的核心構造。

    幾乎同時,臨安的李默收到消息南宋水師已察覺北境異動,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增設了望塔。他在密信里寫道“南人已醒,需加快進度。” 信末畫了艘小船,正撞向大船的側腹。

    蕭虎將兩封密報並排放著,對周顯道“茶引穩住了他們的商路,水師纏住了他們的兵力,現在就等一個時機。” 窗外的風卷著雨意,淮河的水似乎已提前漲了起來,而那艘名為 “南宋” 的樓船,還在渾然不覺地駛向漩渦。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854章 虎符密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854章 虎符密令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