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章︰邊烽乍起至元四十一年?多瑙河北岸)
暗哨趙五已在多瑙河北岸的欽察部落外圍潛伏半月,他剃去漢式發髻,留著蒙古式的 “婆焦” 發型,身著破舊羊皮襖,混在流浪牧民中毫不起眼。每日寅時,他借拾柴靠近部落營地,用炭筆在樺樹皮上記錄︰“今日新增穹廬三十頂,炊煙比昨日密三成,似有援兵抵達”“牧人磨刀聲徹夜不息,彎刀數量遠超平日”“脫脫木兒之子親率五百騎巡河,馬具嶄新,似為精銳”。記錄時特意避開關鍵數據,只畫符號︰用圓圈記穹廬數,用波浪線記騎兵動向,用三角標記將領營帳。三日後,他將樺樹皮卷成箭桿粗細,用蜂蠟封好,趁夜色射向南岸烽燧,箭頭裹著紅綢示緊急情報),驛卒拾到後即刻快馬送虎首堡,全程僅用一日夜。
虎首堡中軍帳的沙盤按 “一寸十里” 比例還原多瑙河地形,蕭虎用木桿指著北岸的 “黑風口”︰“欽察人善騎兵突襲,此處河道最窄僅百丈),冰層剛化,必選此處強渡。” 帖木兒卻持異議︰“黑風口南岸多蘆葦,易設埋伏,脫脫木兒老奸巨猾,恐會聲東擊西。” 兩人爭執時,周顯鋪開欽察部落的歷年劫掠記錄︰“他們過去五次南下,四次選月圓夜渡水,且必派小股騎兵佯攻別處。” 最終蕭虎拍板︰“主防黑風口,另在上下游各設 ‘疑兵哨’多燃篝火,虛張聲勢),若敵軍分兵,則集中兵力打其主力。” 沙盤上很快插滿小旗︰紅旗示我軍,黑旗示敵軍,黃旗標伏兵位置,連馴虎營的隱蔽點都用小木虎標記,一目了然。
使虎部落營地一派忙碌,巴圖帶著族人檢查馴虎裝備︰銅制護爪套在虎爪上,防奔跑磨損)、皮質嘴套留透氣孔,既防傷人又不影響嘶吼)、牽引繩三丈長,用七股牛皮擰成,可承受千斤拉力)。每只虎每日加喂三斤生羊肉帶骨,增強咬合力),幼虎則喂 “壯骨湯”羊骨熬制,摻青稞粉)。訓練新增 “渡河沖擊”︰在淺灘設假人,馴虎需听哨聲躍入水中,撲咬假人咽喉,水花四濺中虎嘯震耳。巴圖之子巴彥給最勇猛的 “雪虎” 梳理毛發,雪虎用腦袋蹭他手心,巴圖喝道︰“戰場之上,它是殺器不是寵物,讓它記住信號!” 他吹三聲短哨,雪虎立刻伏低身子,雙眼緊盯前方,蓄勢待發。
騎兵營在校場給戰馬 “披甲”︰馬蹄釘 “防滑鐵掌”比普通鐵掌多三枚尖釘,冰面不易打滑),馬鞍鋪 “羊毛墊”防馬背凍傷),馬籠頭系 “響鈴”便于夜間識別己軍)。帖木兒親自檢查每匹戰馬的牙口和蹄質,對馬夫說︰“欽察馬快,咱們的馬必須耐力更足,今夜加喂 ‘暖料’燕麥、豆餅煮熱,拌豬油)。” 漢人馬醫李三給戰馬灌 “防瀉湯”艾草、生姜熬制,防渡河後受寒腹瀉),邊灌邊念叨︰“馬兒啊馬兒,明日好好跑,回來給你加雞蛋。” 騎兵們則擦拭弓箭,箭頭淬上 “草烏汁”漢地傳來的毒液,見血封喉),弓身纏防滑布條,確保濕手也能握緊。
工兵營在黑風口南岸晝夜築箭樓,領工的漢人老兵王二柱經驗豐富︰“地基要挖三尺深,砸入松木樁,不然冰化後會塌。” 士兵們輪班夯土,用 “石夯”三百斤重,八人抬舉)將土砸得密不透風,牆身每隔五尺嵌一根橫木增強整體性)。樓頂設 “望哨台”四周有箭孔),樓下建 “儲物間”存放箭矢、火油彈),樓門用鐵皮包裹防撞擊)。為趕工期,蕭虎調來民夫支援,按 “築牆一丈賞青稞一斗” 計酬,俄人民夫安德烈干得最賣力,他說︰“樓建好了,我家就在附近,安全也多一分。” 三日後箭樓落成,王二柱在門楣刻 “鎮河樓” 三字,拍著牆笑道︰“這樓,能擋三年風雨,十次沖擊!”
王二柱帶著欽察降兵布設絆馬索,他先教大家 “選繩”︰“要用浸過桐油的麻繩,水泡三個月不腐,凍一個月不脆,比鐵鏈輕便好藏。” 第一道索埋在淺草下,離地三尺剛好絆馬腿),兩端系在樹干上,中間每隔五尺綁一塊小石頭增加重量,絆得更穩);第二道索藏在蘆葦叢,離地一尺絆人腿),系著銅鈴一踫就響,報警用);第三道索最關鍵,埋在水邊沙中,一端連箭樓的警鈴,另一端系著偽裝的蘆葦束,敵軍踩上便會牽動警鈴。降兵阿古拉起初偷懶,王二柱瞪他︰“這繩埋不好,明日敵軍沖過來,第一個砍的就是你這降兵的腦袋!” 阿古拉趕緊認真起來,將繩索埋得嚴嚴實實,只露幾根細草遮掩。
周顯帶著糧卒打包 “急行軍糧”︰壓縮餅用青稞面摻羊油烤制,堅硬如磚,一塊能頂一日餓;牛肉干切得細薄便于咀嚼),用鹽和花椒腌制防腐);每個士兵還發一小袋 “姜鹽”生姜曬干磨粉,摻鹽,防寒驅吐)。為防渡河後缺水,皮囊都裝滿煮沸的鹽水比淡水更解渴,還防腹瀉),周顯特意交代︰“這水要省著喝,不到萬不得已別踫,南岸有咱們的水井。” 他還讓人準備 “急救包”︰布條、金瘡藥、止血粉,甚至有 “凍瘡膏”豬油拌蜂蜜,治凍傷)。糧車連夜運往南岸,車輪裹著草繩防噪音),糧卒們小聲吆喝著推車,月光下長長的糧隊像一條沉默的長蛇。
次日清晨,欽察先鋒在北岸列陣,為首的百夫長綽羅是脫脫木兒的親信,他舉弓搭箭,瞄準南岸箭樓的了望口,一箭射去,箭矢擦著哨兵耳邊飛過,釘在木柱上,箭羽嗡嗡作響。南岸哨樓上的漢人射手張三不服,也舉弓回射,箭矢穿透北岸綽羅的披風,釘在他身後的木樁上,驚得綽羅坐騎人立而起。帖木兒站在箭樓冷笑,命人喊話︰“蕭將軍說了,識相的趕緊退兵,不然明日這河就成你們的墳場!” 綽羅在北岸咆哮︰“去年你們搶了我們的羊群,今日定要討回!” 雙方你來我往喊話,實則都在觀察對方兵力︰帖木兒數清北岸約五百騎,綽羅則看到南岸箭樓林立,不敢輕舉妄動,對峙從清晨持續到黃昏。
入夜後,趙五再次潛入欽察營地,這次他扮成送馬奶酒的牧民,腰間藏著短刀和火折子。他看到北岸營地篝火綿延,士兵們圍著篝火烤肉,不少人喝得酩酊大醉,綽羅正在大帳里發脾氣,罵手下 “連南岸的虛實都探不清”。趙五悄悄記下帳篷數量約三百頂)、戰馬毛色多為栗色,是欽察主力標志)、甚至听到綽羅說 “明日三更趁潮水下渡”。他趁換崗間隙溜出營地,在河邊用石頭擺出 “三長兩短” 的暗號示敵軍三更行動),又將寫有詳情的紙條塞進空心蘆葦,順流漂向南岸,自己則隱入密林,等待後續指令。
戰前一夜,蕭虎在南岸校場召集全軍,火把照亮每個人的臉。他舉起虎符︰“明日之戰,關乎基輔安危,關乎萬民生死!斬敵首者,賞銀十兩;奪敵旗者,升百夫長;後退一步者,斬!” 士兵們舉刀高呼 “必勝”,聲震河谷。蕭虎又對百姓代表說︰“你們負責送箭、傳信,若敵軍突破防線,就按演練的那樣,用巷戰拖垮他們!” 漢人王嬸捧著連夜縫的 “護心符”紅布縫棉花,繡 “平安” 二字),分給前排士兵︰“孩子們,帶著這個,平平安安回來。” 使虎部落的巴圖舉著虎嘯旗,雪虎在他身旁低吼,仿佛也在響應誓師。夜深後,南岸營地除了哨兵,一片寂靜,只有多瑙河的水聲在黑暗中流淌,預示著黎明將至的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