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 章︰半渡擊之至元四十一年?多瑙河渡口)
欽察首領忽蘭在北岸沙丘後召開軍事會議,羊皮地圖上用狼血標出渡河點︰“多瑙河此段冰層薄,漢人只備三艘渡船,料定我軍不敢強渡。” 他指著十五名精挑的 “夜渡卒”︰“你們乘羊皮筏先渡,砍斷南岸絆馬索,拔掉箭樓哨兵,三更天舉火為號。” 羊皮筏是用三十張山羊皮縫合每張涂三遍桐油防水),充氣後能載三人一馬,筏尾綁著浸油的麻桿燈籠微光不刺眼,按北斗星方位指引方向)。忽蘭親自檢查筏子氣密性,將彎刀插入靴筒︰“漢人蕭虎雖勇,卻不知我欽察騎兵善夜戰,今夜定要奪下渡口,直取基輔糧倉!” 部落長老勸他等月圓之夜,他卻拍案︰“月黑風高才好偷襲,等不得!”
暗哨趙五與兩名同伴藏在南岸蘆葦叢,每人備 “三物”︰浸油麻布防寒)、牛角短刀防身)、螢火蟲燈籠信號工具)。他們按 “三里一哨” 分布,趙五負責最前沿,距渡口僅五十步,蘆葦沒頂,呼吸都需小心翼翼。白日他們已摸清欽察騎兵的馬蹄聲規律輕騎馬蹄聲脆,重騎聲沉),夜間則靠 “听聲辨距”“觀光識向”。趙五特制的螢火蟲燈籠是用薄紗縫袋,裝入百余只螢火蟲,既能防風吹,又能控制光亮手指捏袋即暗,松開即亮)。他與箭樓約定暗號︰“一長兩短為發現敵軍,連續閃爍三下示人數過百,燈籠左右搖晃示敵軍已渡河。” 夜幕降臨時,三人輪流打盹,刀始終握在手中,蘆葦葉上的冰霜沾滿衣袍也渾然不覺。
三更時分,趙五忽見北岸飄來數十點微光,像鬼火般在水面移動 —— 正是欽察的羊皮筏燈籠。他按暗號捏亮螢火蟲燈籠,三長兩短閃爍,接著連續快速晃動,示意 “敵軍偷渡且數量眾多”。箭樓哨兵張猛是漢人老兵,一眼識出信號,立即點燃預先備好的狼糞堆狼糞煙濃且直上,雨雪天不散),同時敲響掛在箭樓的梆子,三短一長的節奏穿透夜色,這是 “渡口遇襲,速來馳援” 的信號。密林中的虎兵營距渡口三里,巴圖正給馴虎 “雪牙” 檢查銅護爪,听見梆子聲又見西北方濃煙升起,立即吹起骨哨一長聲為集合,兩短聲為準備出擊),十只馴虎聞聲低伏,爪上的銅護爪被特意裹了麻布,踩在積雪和冰面上悄無聲息。
巴圖率虎兵潛伏在渡口東側密林,透過蘆葦縫隙觀察︰欽察騎兵已有八十余人登岸,正舉刀砍絆馬索,另有半數還在筏上,前後脫節。他瞅準時機,猛地吹起沖鋒骨哨,哨聲尖銳刺耳。十只馴虎如離弦之箭躍出密林,“雪牙” 一馬當先,巨嘯震得蘆葦蕩沙沙作響,連冰層都似在震顫。欽察騎兵的戰馬多是未經馴虎訓練的草原馬,驟聞虎嘯頓時人立而起,不少騎手被直接甩落冰面,皮甲與冰面踫撞發出沉悶響聲。“雪牙” 撲向最前的欽察小校,銅護爪一揮便撕開對方皮甲,血濺冰面瞬間凍結;另一只母虎 “金斑” 則專咬馬腿,三兩口便咬斷了領頭戰馬的前腿,馬倒時壓垮了三名騎兵。巴圖在陣後大喊︰“虎兵跟緊!別讓虎跑太遠!” 他手中長鞭揮舞,指引馴虎攻擊敵軍薄弱處,馴虎們只咬馬不襲人,卻已讓欽察陣型徹底潰散。
箭樓上的蕭虎見馴虎得手,立即揮下紅旗︰“騎兵右翼沖擊,步兵守住渡口!” 帖木兒早率三百騎兵在側翼待命,他的戰馬 “踏雪” 馬蹄裹著特制鐵掌帶尖刺,防滑),听見號令便率先沖出。騎兵們按蒙古戰法列成楔形陣,帖木兒居中,左右各五十騎護翼,馬蹄鐵踏在冰面上發出 “叮叮當當” 的脆響,與喊殺聲、虎嘯聲混作一團。他左臂綁著繃帶昨日演練時被馬蹭傷),卻握矛更緊,遠遠看見欽察首領忽蘭正提刀喝令重整隊伍,當即拍馬直沖過去。帖木兒的長矛桿纏著防滑麻布,避免冰手滑落,接近時順勢一挑,長矛精準刺穿忽蘭的皮甲護心鏡,卻被忽蘭反手一刀劃中左臂,舊傷添新傷,鮮血瞬間染紅麻布。
忽蘭見皮甲被刺穿卻未傷及要害,怒吼著揮刀劈向帖木兒馬頭,帖木兒側身避過,同時棄矛拔刀。兩人在冰面上展開近身格斗,忽蘭的彎刀是欽察名匠所鑄,刀身帶弧度,適合劈砍;帖木兒的腰刀則是漢地樣式,直刃鋒利,更利直刺。冰面濕滑,忽蘭一個趔趄,帖木兒趁機上前一步,刀柄頂住對方胸口,左手按住其持刀的手腕。忽蘭掙扎著想用膝蓋頂撞,卻被帖木兒的馬靴死死踩住腳踝,動彈不得。帖木兒低喝︰“欽察首領不過如此!” 話音未落,反手一刀劈斷忽蘭的刀柄,順勢將其擒落馬下,用繩索捆了個結實。此時 “雪牙” 恰好叼著欽察的黑狼旗跑過來,帖木兒將忽蘭押到旗下,高喝︰“你們首領已被擒,軍旗在此,降者免死!” 殘余的欽察騎兵見首領被抓、軍旗被奪,斗志全無,紛紛棄刀跪地。
蕭虎在箭樓上見敵軍潰散,立即揮下綠旗︰“步兵封鎖渡口,騎兵清剿殘敵,勿放一筏返回北岸!” 步兵營長按令推出預先備好的拒馬樁,將渡口入口死死堵住,弓箭手在冰面列陣,箭頭瞄準尚未登岸的羊皮筏,喝令 “棄筏投降免死”。仍在筏上的欽察騎兵見南岸大敗,有的想掉頭逃跑,卻被水流沖得打轉;有的跳水想游回北岸,卻被冰水凍僵,沒游三丈便下沉。帖木兒命騎兵分兩隊︰一隊看管戰俘,一隊乘繳獲的羊皮筏追擊逃敵,最終除十余人溺亡外,其余百余名欽察騎兵悉數被擒。漢人步兵王二柱在清理戰場時,從一名欽察騎兵懷中搜出羊皮地圖,上面標注著欽察部落的糧倉位置,立即呈給蕭虎,蕭虎看後冷笑︰“這倒是意外收獲。”
戰後清點,虎營兵傷十五人,欽察騎兵死八十余、傷六十余。軍醫營設在渡口臨時搭建的茅棚,漢人軍醫李大夫帶兩名助手處理刀傷,用漢地帶來的金瘡藥摻了乳香、沒藥)敷治,再用干淨麻布包扎;蒙古軍醫巴特爾則擅長處理凍傷,用草原草藥 “雪蓮花” 搗碎,混合羊油涂抹凍裂的手腳。有個欽察傷兵腿骨斷裂,李大夫用 “夾板固定法”取兩根直木,用布條綁在腿兩側),巴特爾在旁用蒙語安慰︰“別怕,漢人大夫的法子靈,我去年斷了胳膊就是這麼治好的。” 蕭虎特意囑咐︰“傷兵不論敵我,都要救治,欽察傷兵傷好後,或許能問出部落內情。” 茅棚外,藥味與血腥味混雜在冷空氣中,卻透著一絲難得的人道。
蕭虎命人將戰俘按 “三類處置”︰為首的十余名百夫長與貴族子弟單獨關押,嚴加看守;普通騎兵集中在渡口東側的空營房,派降兵此前歸附的欽察人)勸說;老弱傷兵則給糧給衣,允許自願返鄉。帖木兒親自審問忽蘭,起初對方嘴硬︰“要殺便殺,我欽察勇士不怕死!” 帖木兒冷笑︰“你部落去年遭雪災,本就缺糧,這次偷襲擊敗,回去脫脫木兒也會治你死罪,不如歸附我軍,保你部落平安。” 同時讓降兵帶忽蘭看被俘騎兵的待遇 —— 不僅有熱粥喝,還能烤火取暖。忽蘭沉默半晌,終于松口︰“我可以說部落布防,但你們要保證不傷害我的部下。” 周顯在一旁記錄供詞,發現欽察內部矛盾重重,脫脫木兒的親族與忽蘭派系積怨已久。
蕭虎命人打掃戰場︰死者就近掩埋立木牌記人數,待戰後通知其部落認領),戰馬和羊皮筏登記入庫完好的羊皮筏共五十余張,正好補充我軍渡河裝備),兵器分類清理可用的彎刀長矛送軍器坊修復,破損的熔鑄重造)。渡口的絆馬索重新布設,且在原有基礎上加了 “暗樁”冰下埋尖木,防敵軍鑿冰偷渡),箭樓增派雙倍哨兵,晝夜輪換。次日清晨,蕭虎寫好捷報,用蠟封在竹筒內,派快馬送往白虎城和大都,捷報中特別提及 “帖木兒臨陣擒敵首,巴圖馴虎立奇功”,並建議對有功將士論功行賞。渡口的冰面上,血跡已被新雪覆蓋,只有折斷的兵器和散落的狼旗碎片,無聲訴說著這場半渡而擊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