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738章 續盟大典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738章 續盟大典

    738 章︰續盟大典至元四十年?白虎城祭天壇)

    白虎城工匠營的漢人木工頭趙德正指揮著二十名工匠更換祭天壇的主梁,斧鑿聲在清晨的薄霧中格外清晰。“這根松木得從百里外的黑松林選,” 他踩著腳手架丈量舊梁,松木已在風雨中侵蝕出裂紋,“要選三丈高、五人合抱的百年松,去皮後用桐油浸三月,再裹三層麻布防潮。” 蒙古工匠巴特爾扛來新梁,松木表皮還帶著松脂香氣,他擦汗道︰“趙師傅放心,咱部落獵手盯著呢,選的都是沒蟲蛀的好料。” 工匠們用滑輪將新梁吊上三丈高的梁柱位,趙德用墨斗彈出直線,確保 “梁柱垂直,不差分毫”—— 這祭天壇是十年前首盟之地,此次修繕特意保留原有的青石板地基,只換新梁與彩繪,梁上 “日月山河圖” 由漢蒙畫師共同重繪,日輪用金粉,山巒摻赭石,更顯莊重。

    脫脫帶著五十名虎營兵卒在白虎城東門迎接賓客,官道上的煙塵從三日前便沒斷過。先來的是貝加爾湖沿岸的布里亞特部首領,他們騎著披紅氈的馴鹿,鹿鞍上馱著貂皮與蜂蜜作為賀禮;隨後是葉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使者,帶來了隕鐵打造的彎刀;最遠的是烏拉爾山以西的欽察部首領,帶著百名騎兵,馬蹄踏過石板路時火星四濺。脫脫按 “親疏遠近” 安置賓客︰近盟部落住城內館驛鋪羊毛氈,設暖炕),遠來首領住城外營帳配漢地銅爐與蒙古毛毯)。漢人驛丞周顯特意準備了 “雙語菜單”︰蒙餐有烤羊腿、奶豆腐,漢餐備著黍米飯、腌菜壇,連茶具都分銀碗蒙古用)與瓷杯漢人用),確保各族首領都吃得習慣。

    白虎城鐵工坊的李鐵山正與蒙古銀匠阿合馬敲打一塊成色極佳的紋銀,這是要做 “虎符銀印” 的胚料。“虎符分左右,左符刻‘北境聯防’,右符刻‘軍政共轄’,” 李鐵山用刻刀在銀坯上勾勒虎形,“虎首要威嚴,虎尾卷住銀印邊緣,象征兵權穩固。” 阿合馬則負責鏨刻蒙文,他的小錘在銀面上輕點,蒙文 “永固” 二字漸漸成形。兩人爭執了三日︰李鐵山堅持虎目要用赤銅瓖嵌漢俗 “銅楮顯威”),阿合馬主張留空蒙古敬虎不飾異物),最終脫脫裁定 “銅楮瓖內,外覆薄銀”,既合漢藝又順蒙俗。銀印鑄成那日,稱重恰好二十兩,李鐵山捧著銀印笑道︰“這分量,執印者必知責任重千斤。”

    祭天壇上,香霧繚繞,十二根盤龍柱下站滿了各族首領。拔都身著銀甲,蕭虎披紫袍,兩人在祭台前相對而立。脫脫捧著錦盒上前,打開時陽光照在虎符銀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拔都取左符,蕭虎持右符,兩手一合,虎首嚴絲合縫,銀印上的蒙漢銘文恰好拼成 “北境永固,盟誓天鑒”。“十年前咱換的是木符,” 拔都聲音洪亮如鐘,“今日換這銀符,是要讓北境各族知道,盟約比銀子還經得住磨!” 蕭虎舉起合璧的虎符銀印對天朗聲道︰“持此符者,可調北境軍馬、征糧草、築城防,違令者,天地共誅!” 話音落,祭台下的各族首領齊齊舉刀或按劍回應,聲震山谷。

    大典前一夜,脫脫的帳內還亮著燈,拔都正指著一幅《北境輿圖》教他與使虎部落少主巴圖念誓詞。巴圖才十六歲,臉上還帶著稚氣,念到 “同心御敵” 時總咬不清字音,脫脫便放慢語速教他︰“‘同’要張口,‘心’要收氣,跟著我念。” 拔都坐在一旁抽著旱煙,煙袋鍋明滅不定︰“明日宣誓不是兒戲,你爹當年在祭天壇斷指為誓,你如今要記著,誓詞說出口,就是用性命擔保。” 他從懷里摸出塊狼骨令牌,刻著部落圖騰︰“這是你爹留給你的,明日戴著它宣誓,讓他在天上看著你。” 巴圖攥緊令牌,指節發白,脫脫拍他肩膀︰“別怕,明日我與你同站,咱年輕一輩,不能輸了氣勢。”

    祭天儀式進行到正午,輪到年輕一代宣誓。脫脫與巴圖並肩站在祭台前,身後跟著各族首領的子嗣,共二十余人。司儀官周顯高聲唱禮︰“獻祭品!” 兵卒抬上整羊、黍米、清酒,擺上祭案。巴圖按蒙古禮俗割下羊耳獻于案前,脫脫則用漢禮斟酒灑地,隨後兩人領誓︰“承先輩盟約,守北境安寧,各族互助,不攻不伐,若違此誓,死于鋒刃!” 聲音雖稚嫩卻字字清晰,巴圖念到 “不攻不伐” 時,眼角余光瞥見台下父親的舊部紅了眼眶。宣誓畢,他們每人接過一塊刻著族徽的木牌,木牌串在紅繩上,掛在頸間 —— 這是新一代盟約的信物,與父輩的令牌遙遙相對。

    祭天壇東側的舊盟碑已立十年,碑身爬滿青苔,“永固” 二字仍清晰可辨。蕭虎命人在此旁鑿出一塊丈許見方的空地,要立一塊新碑。選石料時,使虎部落的獵手推薦了貝加爾湖畔的青黑石︰“那石堅硬,風吹日曬不崩裂。” 百名兵卒與部落民夫用雪橇運石,冰路剛融,他們在泥濘里墊木板,繩索勒進肩膀磨出血泡也沒人吭聲。石匠王二柱帶著徒弟勘察舊碑︰“新碑要比舊碑高半尺,寬三尺,碑座刻雲紋,與舊碑呼應。” 他特意在新碑右側留出空白,等著各族圖騰刻上去,“這碑要讓後人知道,盟約不是一代人的事。”

    各族首領圍著新碑石商議圖騰位置,布里亞特部首領堅持要把狼圖騰刻在左側蒙古俗左為尊),黠戛斯首領卻稱自家的鷹圖騰 “飛得最高,該在頂端”。爭執間,脫脫指著舊碑笑道︰“先輩立碑只刻‘永固’,沒論高低。” 蕭虎接過話頭︰“按方位排吧,北刻狼蒙古),東刻鷹黠戛斯),南刻鹿布里亞特),西刻虎使虎部落),中間留白刻‘共守’二字,如何?” 首領們都點頭稱好。石匠們開始動工,蒙古石匠鑿狼紋線條剛硬),漢人石匠刻漢字筆畫工整),巴圖看著自家的虎圖騰漸漸成形,虎爪正與狼爪在碑側相接,忽然懂了 “共守” 的意思。

    九、消息傳遞︰驛站的加急文書信使的路線與囑托)

    大典剛畢,脫脫便召來三名最得力的信使,每人賜一匹快馬、一袋凍干糧。“這封送大都,呈給大汗,” 他遞給漢人信使李三一封火漆封口的文書,“要細說各族首領都來觀禮,虎符銀印已交接。” 又給蒙古信使巴特爾一封︰“送西域商隊,讓他們把大典盛況傳遍中亞。” 信使們跪地接信,脫脫叮囑︰“過冰路小心,遇驛站換馬不換人,務必十日到大都,半月到西域。” 李三將文書塞進貼身皮囊,拍著胸脯道︰“大人放心,便是馬跑死,信也丟不了!” 三匹快馬當日便沖出白虎城,蹄聲消失在暮色里。

    從白虎城出發的商隊帶著大典的消息走向四方。漢人商隊王茂的駝隊里,伙計們正圍著听參加大典的兵卒講虎符銀印︰“那銀印合起來時,虎眼的銅光都閃人!” 蒙古商隊的巴特爾則向西域商人比劃各族首領同席飲酒的場景︰“布里亞特的首領喝多了,抱著漢人首領稱兄弟呢!” 消息像長了翅膀,到大都時,市集說書人已編出《白虎續盟記》,听者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傳到西域,波斯商人在日記里寫道︰“東方白虎城的盟約,讓北境的商路更安全了。” 而白虎城的祭天壇上,新碑在夕陽下泛著青光,與舊碑一同守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738章 續盟大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738章 續盟大典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