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 章︰質子歷練至元二十九年秋?虎衛營演武場)
斡耳朵東側的虎衛營是漠北最精銳的護衛營,營牆用夯土築成,高兩丈,牆上插著 “忠勇” 大旗,營門處的青石上刻著 “入營即守軍規,無分貴賤”。脫脫作為拔都送入斡耳朵的質子,已在此營歷練三月,每日的作息被嚴格規定在《虎衛營日程冊》上︰卯時晨五點)起床,辰時七點)開始騎射訓練,午時十一點)習漢文,未時十三點)研兵法,申時十五點)兵器操練,酉時十七點)總結課業,亥時二十一點)熄燈。
營中按 “什伍制” 編排,脫脫與九名普通甲士同帳居住,帳內陳設簡單︰每人一鋪氈墊、一床棉被、一個兵器架,脫脫的鋪位在靠窗處,晨光正好照亮他睡前讀的漢文兵書。“質子無特權,” 虎衛營統領對脫脫初入營時便強調,“遲到一次罰跑營牆十圈,射術不達標加練兩個時辰,與普通甲士同罰同獎。” 這是元代質子營的鐵律,既顯公平,又磨其心性。
脫脫的腰牌刻著 “質子脫脫” 四字,與其他甲士的 “虎衛 xx” 不同,卻同樣需每日晨昏驗牌入營。營門衛兵驗牌時從無特例,哪怕脫脫是拔都長子,也需按規矩解下腰牌遞驗,牌上的虎紋印記與營門銅鎖咬合無誤,方能入內。這種嚴苛的規制,讓脫脫從最初的不適逐漸生出敬畏︰“原來漢地的軍營,規矩比草原的獵場還嚴。”
辰時的演武場已鋪滿晨光,脫脫與甲士們列成方陣,每人手持一把改良弓 —— 這是軍器坊按蕭虎之意打造的 “漠北騎射弓”,弓身用桑木與牛角復合制成,比蒙古傳統弓輕便三成,射程卻遠二十步,更適合馬上射擊。脫脫站在第三排,左手握弓,右手搭箭,動作標準如教科書,這是三個月晨練的成果。
“吸氣,沉肩,瞄準靶心下一寸!” 教頭的吼聲在演武場回蕩。脫脫深吸一口氣,將弓拉滿如滿月,指節因用力而發白,視線鎖定百步外的狼靶靶心繪狼頭,草原常用靶型)。他想起初入營時,因不習慣改良弓的拉力,箭常脫靶,被教頭罰加練,手掌磨出血泡也咬牙堅持,如今終于能穩定射中靶心。
“放!” 隨著教頭令下,箭矢如飛蝗離弦,脫脫的箭正中狼靶左眼,箭羽震顫不止。甲士們發出低低的喝彩 —— 這靶位風速不定,能射中左眼已是上乘水準。脫脫收弓時,手腕輕抖卸力,這是蕭虎教的 “卸力訣”︰“強弓易傷腕,射後需如松釋力,方能持久。” 他揉了揉酸脹的左肩,晨光下,箭囊里已插滿帶靶心紅漆的箭矢,那是每日進步的憑證。
午時的學帳內安靜肅穆,十名質子圍坐案前,每人案上擺著《孫子兵法》抄本、狼毫筆、松煙墨、桑皮紙。教漢文的是耶律鑄的門生張衡,他正講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的意思是,既要了解自己的兵力、糧草,也要摸清敵人的弱點,就像獵人圍獵,需知獵物的習性。”
脫脫的漢文雖生澀,卻已能讀懂大半,他在 “兵者,詭道也” 旁用蒙古文批注︰“如草原獵狼,需設伏、誘敵,不可硬拼。” 案上的抄本被他用紅筆圈出重點,疑難處畫著小狼圖案草原的標記法),頁邊空白處寫滿漢文注釋,字跡從最初的歪扭逐漸變得工整。
張衡走到脫脫案前,見他在 “上兵伐謀” 旁批注 “炮陣威懾勝于騎兵沖鋒”,贊許點頭︰“脫脫公子能結合實戰理解兵法,難得。” 脫脫起身行禮︰“是蕭公教我,讀兵書需對照輿圖,方能明白地勢、兵力如何配合。” 他從懷中掏出折疊的輿圖,上面用紅藍筆標注著第聶伯河渡的炮陣位置與羅斯聯軍動向,這是晨練後特意臨摹的。
未時的演武場沙盤旁,蕭虎正與脫脫推演羅斯戰局。沙盤用克魯倫河的細沙堆成,插著木質的 “蒙古軍”“羅斯聯軍” 旗幟,炮陣位置用青銅小炮模型標示。“你看,” 蕭虎用木桿點著沙盤上的基輔城,“羅斯聯軍號稱十萬,但各部酋長各懷心思,欽察人想奪回牧場,基輔大公想保城池,指揮難以統一,這是他們的致命弱點。”
脫脫盯著沙盤上的河谷︰“就像草原上的狼群,若頭狼號令不一,再多國也圍不住黃羊。” 他拿起騎兵模型,在沙盤西側移動︰“欽察騎兵善迂回,但若在河谷設伏,斷其水源,他們的馬群會先亂。” 蕭虎眼中閃過贊許︰“說得好。質子不僅是盟約的信物,更要成為懂謀略的棟梁,將來才能守好你父親打下的疆土。”
他取出珍藏的《武經總要》,翻到 “火攻篇”︰“這是漢地的火攻之法,可用硫磺、硝石制火箭,燒敵糧草、馬廄,比單純廝殺更有效。” 脫脫湊近細看,書中插圖詳細繪制了火箭的形制、引線長度,他立即用蒙古文記錄要點︰“我父的騎兵缺遠程武器,這法子可學。” 蕭虎暗忖,質子的歷練,本就是同盟間軍事智慧的傳遞。
申時的兵器坊內,脫脫正與工匠們調試新造的改良弓。這弓在原有基礎上加長三寸,弓弦用牛筋與蠶絲混合制成更耐磨),弓梢包銅防裂,試射時射程竟達一百二十步,比羅斯弓遠三十步。脫脫拉弓試射,箭矢穿透百步外的皮甲靶,箭頭深深扎進木靶,只留箭羽在外。
“這弓的拉力需五石,尋常甲士難拉開,” 工匠長憂心道。脫脫卻有主意︰“可按甲士力氣分級,給親兵用五石弓,普通騎兵用三石弓,” 他指著弓身的刻度,“加上準星標線,哪怕力氣小些,也能瞄準。” 這建議被工匠記錄在《兵器改良冊》上,注明 “脫脫公子提議”。
蕭虎來看試射時,脫脫正用改良弓連射十箭,箭箭中靶心。“草原騎兵善騎射,但兵器需與時俱進,” 蕭虎接過弓掂量,“這弓送到拔都軍前,定能壓制羅斯人的箭雨。” 脫脫聞言更起勁,纏著工匠請教弓的保養︰“弓弦需用羊油擦拭,雨天要裹油紙,這些細節我都要記下來,將來教給父汗的親兵。”
虎衛營的《質子歷練冊》用牛皮封面裝訂,內頁按 “日、周、月” 記錄脫脫的表現。首頁是拔都的親筆囑托︰“望吾兒在斡耳朵習文武,知忠義,不負盟約。” 下面是蕭虎的批注︰“歷練非苦役,是成器之途,當用心記之。”
九月的記錄格外詳細︰“初七晨練,騎射十中八,較上周進步一中;十三日漢文課,能背誦《孫子兵法》前三篇;十九日沙盤推演,提出河谷伏擊欽察部之策,獲蕭公贊‘有其父之風’。” 每頁都有教頭、文師、蕭虎的三方簽字,紅印清晰,確保記錄真實。
脫脫最珍視的是蕭虎在 “兵器改良” 頁的批注︰“知兵器優劣,方能善用之;知敵之短長,方能克之。” 他常摩挲這行字,將冊子藏在貼身的皮囊里,睡前必翻看。有次甲士見他在月下讀冊,笑道︰“公子的冊子比獵獲的狼皮還珍貴。” 脫脫認真道︰“這是我在斡耳朵的腳印,一步都不能歪。”
蕭虎將《歷練冊》快馬送抵拔都軍帳後,半月便收到回信。信是拔都用蒙古文寫就,字跡豪邁,紙頁邊緣沾著西征的沙塵︰“吾兒進步如此之快,為父心慰。蕭公教你兵法、兵器,當用心學,莫負他的栽培。” 信中特意提及︰“待我攻破基輔,凱旋斡耳朵,便請蕭公為你行成人禮,賜你‘怯薛歹’蒙古精銳護衛)身份。”
拔都在信末對蕭虎附言︰“小兒蒙兄教誨,受益匪淺。質子之誼,不僅是盟約的憑證,更是你我兩家世代交好的根基。西征諸事,仍賴兄後方穩固,糧秣、情報切勿間斷。” 這番話既表感謝,又暗提同盟責任,將質子歷練與軍政協作緊密綁定。
蕭虎將回信讀給脫脫听,見他听到 “成人禮” 時眼中發亮,笑道︰“你父對你期望甚高,這成人禮需憑真本事贏得,可不能懈怠。” 脫脫用力點頭,將信貼身收藏,晨練時更刻苦了,連教頭都察覺︰“公子這幾日拉弓的力氣都長了幾分。”
初入虎衛營時,甲士們對脫脫敬而遠之 —— 他是拔都長子,質子身份自帶距離。但三個月歷練下來,這份疏離漸漸消散。一次騎射訓練,新兵阿勒坦的馬受驚失控,脫脫策馬追上,伸手拽住韁繩,動作干脆利落,救下險些墜馬的阿勒坦。自此,甲士們見他不再拘謹,會主動喊他 “脫脫兄弟”。
酉時的總結課業上,脫脫常將漢文筆記借給不識字的甲士抄錄,教他們認兵器上的漢字標識︰“這是‘五石弓’,那是‘百煉鋼刀’,認得了才好用。” 甲士們則教他草原的生存技巧︰“辨風向看草動,識水源找蟻穴,這些在沙盤上學不到。”
中秋夜的營火旁,甲士們分給他烤羊腿,脫脫用剛學會的漢地笑話逗得眾人發笑。帖木兒千戶遠遠望見,對蕭虎道︰“質子能與士兵打成一片,將來必能團結部眾。” 蕭虎望著營火邊的身影,暗想這正是歷練的深意 —— 讓脫脫不僅學本領,更要懂人心,這是未來統領部眾的根基。
脫脫的帳內既有蒙古的狼皮褥子,也有漢地的瓷枕;案上擺著蒙古刀,也放著漢文墨硯。他常將草原的狩獵經驗融入兵法︰“圍獵時需留缺口,逼獵物入預設的陷阱,正如兵法‘圍師必闕’。” 這種融合讓張衡贊嘆︰“公子能貫通漢蒙之術,難得。”
他還將蒙古的鞣皮技法教給軍器坊工匠︰“用狼油鞣制的皮甲更防水,比漢地的桐油法輕便。” 工匠們試後果然效果好,在新造的皮甲內側刻上 “脫脫法” 字樣。蕭虎見了笑道︰“文化無優劣,能用的就是好本事,你這是給同盟添了新紐帶。”
脫脫在《歷練冊》上寫道︰“漢地的兵法如精密的箭簇,草原的謀略如堅韌的弓弦,合在一起才能射出最遠的箭。” 這句批注被耶律鑄看到,特意抄錄在《漠北雜記》中,稱其 “見微知著,少年老成”。
秋末的演武場舉行了一場實戰演練,檢驗質子歷練成果。脫脫帶領十名甲士模擬 “突襲炮陣”,他指揮若定︰“三人左翼佯攻,吸引注意力;五人右翼繞後,破壞敵弓矢;我帶兩人直取中軍旗。” 戰術清晰,分工明確,竟真的 “奪” 下了模擬炮陣。
蕭虎在觀禮台看得仔細,見脫脫在 “激戰” 中不忘保護同伴,受傷時仍堅持指揮,點頭對耶律鑄道︰“這孩子不僅學到了兵法,更有了將領的擔當。” 演練結束後,他親自將一枚虎形令牌授予脫脫︰“憑此令牌,可出入虎衛營兵器庫、兵法閣,這是對你歷練成果的認可。”
脫脫接過令牌,掌心溫熱。夕陽下,他望著演武場的靶心,仿佛看到了遠方的基輔城。他知道,這場歷練不僅是為了自己的成長,更是為了漠北與西征軍的盟約 —— 只有成為真正的棟梁,才能守護這份用忠勇與信任築起的同盟,讓克魯倫河的流水與第聶伯河的炮聲,永遠奏響安寧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