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章︰盟誓余威至元二十九年春?斡耳朵政局)
完顏雪的葬禮在卯時三刻啟動,柏木棺槨由八名虎衛營甲士抬行,棺身裹著三層素色絹布,按漢地禮制刷了七道桐油防腐。棺前引路的是耶律鑄捧著的靈位,木牌用陰山柏木制成,正面刻 “護國夫人完顏氏之位”,背面題 “至元二十九年春卒于漠北”,這是蕭虎特請中都儒士題寫的,字間透著蒼勁。
蒙古殉葬品在棺側整齊排列︰她常用的銀柄醫針針尖套著銅帽防磕踫)、牛皮藥囊內裝甘草、當歸等常用藥)、半幅未繡完的忍冬紋帕子,這些物件由帖木兒千戶親自驗看,按草原禮 “殉其生前所用”。術赤系諸王與漢地文吏分列兩側,拔都身著素色狐裘,親手執紼牽引棺槨的繩索),這在蒙古禮制中是 “親王為臣下執紼” 的最高禮遇,帳外的牧民見了紛紛垂首,低聲念誦草原悼歌。
送葬隊伍行至英雄冢時,朝陽恰好躍出雪原,將棺槨染成金紅。周顯指揮工匠將棺槨移入石穴,石穴內壁刻著忍冬花紋,與完顏雪袖口繡紋一致 —— 這是蕭虎昨夜命人連夜鑿刻的。填土時,蕭虎抓起第一把土撒在棺上,土粒間混著他從漢地帶的菊籽︰“等到來年,讓菊花陪你。” 甲士們隨後填土,夯土聲在雪原上格外沉重。
乃馬真後被囚的 “思過帳” 設在斡耳朵西側,帳門掛著 “罪臣待審” 的木牌,由十名怯薛軍看守,每日只送一餐一飲,按蒙古 “囚者減食” 的律法執行。拔都主持的忽里台大會上,耶律鑄當眾展開證據︰鳳座下搜出的醉馬草粉紙包蓋著乃馬真後私章)、侍女氈墊下的密信字跡經書吏比對確為後親筆)、帖卜騰格理的招供畫押文書,件件擺在諸王面前。
“按《大札撒》‘毒殺功臣者,廢位囚終身’,” 拔都用骨匕敲著案幾,聲音震得酒盞輕顫,“乃馬真後私結黨羽,謀害鎮北將軍,已失攝政資格。” 術赤系千戶們齊聲附和,其中最年長的阿台千戶起身道︰“昔日合答安皇後輔政,以仁治國,此女卻以毒亂政,當嚴懲!” 蕭虎補充︰“其黨羽需連根拔除,防日後再生禍亂。”
帖卜騰格理的處決在午時執行,薩滿的法衣被剝去,反綁在斡耳朵城門的木樁上。監刑官宣讀罪狀︰“以巫術助逆,毒謀忠良,按律‘裂身示眾’。” 行刑的甲士用草原彎刀行刑,頭顱砍下後懸于城門,眼眶里塞著醉馬草,旁掛木牌 “巫者亂政之戒”,示眾三日期間,過往牧民需投石唾棄,這是蒙古對奸佞的傳統懲戒。
蕭虎與拔都的盟約在完顏雪葬禮後重訂,新盟書用雙層羊皮制成,邊緣燙金,比原書多了 “互遣質子、共防邊患” 條款。拔都的長子脫脫被送往蕭虎帳下為質,這少年腰間佩著術赤系的狼首刀,見蕭虎時按蒙古禮單膝跪地︰“父汗說,質子在,盟約如磐石。” 蕭虎將自己的佩刀回贈︰“學好漢地兵法,將來助你父守羅斯。”
拔都西征前的告別設在邊境的界碑旁,蕭虎贈他的 “鎮北炮” 圖紙用桑皮紙繪制,關鍵的火藥配比處用朱砂涂改 —— 這是故意留下的 “技術陷阱”,防核心工藝外泄。“十門炮陣隨你西征,” 蕭虎拍著炮身,銅制炮尾刻著 “鎮北” 二字,“每門配三名護炮甲士,非戰時不得拆解。” 拔都笑納,回贈的羅斯彎刀嵌著紅寶石︰“此刀斬過欽察部首領,送你鎮帳。”
兩人交臂飲酒時,拔都忽然低聲︰“乃馬真後的黨羽雖除,但窩闊台系還有人不服。” 蕭虎點頭︰“我已命帖木兒千戶監視其動向,” 他指尖蘸酒在石桌上畫防御圖,“你西征後,我會增兵克魯倫河沿岸,防他們異動。” 酒液滲入石縫,像血滴在盟約上,將彼此的承諾刻得更深。
拔都的西征軍在三月初拔營,三萬騎兵按 “前軍探路、中軍主力、後軍押糧” 的陣型推進,蕭虎派去的十門炮陣編在後軍,每門炮由二十名甲士護持,炮架下墊著特制的防滑木墊 —— 這是周顯針對草原地形改良的,防炮身陷進凍土。工匠班帶著修補工具隨行,銅匠、鐵匠、木匠各司其職,工具箱上貼著 “軍器監修” 的封條。
炮陣的火藥由漢地運來,裝在密封的陶罐里,罐口裹著三層麻布,每罐標注 “硝石七成、硫磺二成、炭粉一成” 的配比,這是安全用量,實戰時需由周顯的親傳弟子調整。拔都的軍需官與蕭虎的甲士共同清點物資,在《西征軍器簿》上簽字畫押︰“炮石三百發、火藥五十罐、備用炮輪二十副”,每樣都需雙人核驗,防途中損耗。
出發前夜,周顯給護炮甲士訓話︰“炮是軍之利器,更是盟約信物,” 他指著炮尾的 “鎮北” 刻字,“拔都用炮破城,你們要記好損耗,回來我要驗賬。” 甲士們齊聲應諾,將炮身擦得 亮,月光照在炮管上,泛著冷冽的光,像在預告即將到來的征戰。
乃馬真後的黨羽清算持續了半月,怯薛軍按名冊搜捕,凡在密信上有署名者,不論職位高低一律處置。曾任斡耳朵斷事官的帖木兒與術赤系千戶同名)因 “傳遞毒酒消息” 被流放極北的謙河,臨行前披枷戴鎖,家人被貶為牧奴,分配給術赤系千戶 —— 這是蒙古 “罪臣家屬沒為官奴” 的舊制。
有三名薩滿曾為乃馬真後詛咒蕭虎,按律 “惑亂朝政者,剃發為奴”,他們的法冠被砸碎,法器燒毀,頭發剃光後發配去鑿英雄冢的石料,每日需鑿夠一尺石料才能得食。耶律鑄在清查乃馬真後府庫時,發現私藏的五十錠元寶,當即充入軍餉,賬簿上注明 “逆產充公,補給虎衛營”,這是用罪臣之財強化邊防,既顯公正又穩軍心。
清算後期,蕭虎命人將涉案人員名單刻在石碑上,立在斡耳朵廣場︰“此碑為戒,不忠者雖遠必誅。” 石碑用克魯倫河的黑石制成,字跡鑿得極深,雨雪不侵,過往軍民見了無不凜然,這比任何刑罰都更能震懾野心。
斡耳朵大帳的新氈簾在四月初掛起,用三百張白羊皮拼接,邊緣瓖著黑貂毛,最醒目的是中央繡著的狼血虎紋︰猛虎餃狼首,虎身纏著忍冬藤,虎目用赤銅絲繡成,在陽光下泛著紅光。這是蕭虎請三十名漢地繡娘連夜趕制的,他親自盯著繡娘將虎紋刺青的細節還原︰“虎額的王字要繡得剛勁,” 像他胸口那道,“忍冬藤要繞著虎身,” 這是完顏雪的象征。
氈簾掛起那日,蕭虎站在帳前凝視良久,帖木兒千戶問︰“這紋樣會不會太凶?” 蕭虎搖頭︰“凶才能鎮住宵小,” 他指著虎目,“這赤銅絲里摻了鐵礦粉,與虎符共振時會泛青光,” 既是紀念,也是防偽,“日後誰想動歪心思,先看看這虎紋。” 甲士們巡邏經過時,都要抬手撫過簾上的忍冬藤,像是在與完顏雪的英靈對話。
帳內的案幾也換了新的,桌面嵌著塊青石板,刻著完顏雪臨終的那句話︰“盟可破,心不可負”,字跡由耶律鑄摹寫,筆鋒娟秀卻藏著剛勁。蕭虎處理公務時,目光常落在石板上,這成了他權衡利弊的準則 —— 權謀可以有,但初心不能丟。
耶律鑄整理盟書檔案時,在《戰利品細則》的背面發現了完顏雪的字跡。那是用她常用的狼毫小楷寫的 “盟可破,心不可負”,墨跡已干,卻能看出筆鋒用力︰“盟” 字最後一橫拖得很長,“心” 字的臥鉤圓潤,像是怕戳破了什麼。他湊近聞了聞,紙上還殘留著淡淡的草藥香 —— 這是她藥囊里的甘草味。
他立即將發現稟報蕭虎,蕭虎展開細則冊頁,指尖撫過那行字,墨跡微微凸起,顯然是書寫時格外用力。“她總說權謀如藥,” 蕭虎聲音發啞,“可藥能救人,也能害人,關鍵在用藥的心。” 耶律鑄補充︰“這頁紙的邊緣有折痕,像是反復翻看,” 可見她早已對盟約的本質有了思考。
蕭虎命人將這頁盟書裝裱起來,瓖在紫檀木框里,掛在議事帳的正中央。術赤系諸王來議事時,都會留意這行字,拔都的長子脫脫問︰“這字比男兒還剛勁,是哪位先生寫的?” 蕭虎答︰“是位用命護盟約的巾幗,” 這話讓諸王沉默良久,權謀之外的忠義更能觸動人心。
乃馬真後倒台後,漠北的權力天平向蕭虎與拔都傾斜。術赤系的千戶們態度明顯轉變,阿台千戶主動送來五百匹戰馬︰“願助蕭公守邊,” 他早年曾受乃馬真後打壓,如今見局勢明朗,立即表忠心。蕭虎按 “每匹馬折銀十兩” 的市價回贈布帛,既接受好意,又不失分寸 —— 蒙古部族重等價交換,輕饋贈。
窩闊台系的殘余勢力試圖拉攏術赤系,派使者送來了西域的玉器,卻被帖木兒千戶拒之門外︰“蕭公與拔都汗的盟約在,誰敢私通逆黨?” 他將玉器上交蕭虎,這成了窩闊台系 “圖謀不軌” 的證據,蕭虎順勢削減其牧地三成,分給術赤系 —— 用利益鞏固同盟,是最有效的權謀。
忽里台大會上,蕭虎提議 “邊患未除,暫不設新監國後”,術赤系諸王全票通過。拔都西征後,蕭虎成了漠北實際上的最高決策者,但他每遇大事仍會與術赤系千戶商議,比如增兵克魯倫河、調整商路抽分,都讓他們參與決策 —— 權力共享才能長久。
蕭虎借著盟約余威,將炮陣防御向東隘延伸。新修的炮位按 “品” 字形排列,每門炮的射程覆蓋百步,炮架下的青石墩刻著新的編號︰“炮 肆壹至伍零”,與軍器坊的新鑄炮對應。周顯帶著工匠在炮位間埋磁石界碑,與虎符共振時能定位炮位,防夜間誤操作。
巡邏制度也做了調整︰雪季派 “雙騎斥候”,每隊兩人一馬,攜帶信號煙火;雨季增加巡邏頻次,每時辰換崗一次,崗哨的氈帳里備著干柴和草藥,防巡邏兵受寒。甲士們還在邊境線栽了 “界樹”,每五里種一棵榆樹,樹上刻著 “大元疆界”,這比石碑更易維護,也更顯生機 —— 邊防不僅是冰冷的炮陣,也有生生不息的象征。
蕭虎還與術赤系牧民約定 “聯防制”︰牧民放牧時留意陌生動向,發現敵情舉煙火示警,軍方便會減免其半年賦稅。帖木兒千戶帶著牧民代表簽約時,老牧民巴特爾摸著界樹說︰“樹活,疆土就活,” 這樸素的話道出了邊防的本質 —— 軍民同心才是最牢的防線。
至元二十九年的春天在炮陣的維護聲中走向尾聲,斡耳朵的青石板路已無積雪,露出苔蘚覆蓋的原貌。蕭虎站在祭天壇上,望著遠處拔都西征軍的煙塵,又轉頭看向英雄冢的方向,那里的菊籽已開始發芽。耶律鑄遞來新的《邊防月報》︰“拔都已過欽察草原,炮陣首戰告捷;漠北暫無異動,各部落按約納貢。”
帳前的銅鐘敲響,這是春防結束的信號,甲士們收起冬防的羊皮套,給炮身刷上夏防的桐油。周顯的工匠班正在檢修炮輪,為夏季的機動訓練做準備,他對蕭虎道︰“新炮的鐵礦粉紋更亮了,像是有靈性。” 蕭虎知道,那是完顏雪的忠魂在護著這漠北。
夕陽將斡耳朵的氈帳染成金紅,新掛的狼血虎紋氈簾在風中獵獵作響。蕭虎握緊腰間的羅斯彎刀,刀鞘的紅寶石在余暉里閃著光 —— 這是拔都的贈禮,也是盟約的見證。遠處傳來牧民的歌聲,唱的是新編的民謠︰“虎炮守疆,忍冬留香,漠北安寧,歲歲安康。” 這歌聲里,沒有權謀的算計,只有血火淬煉後的太平,成了那年春天最厚重的歷史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