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

第551章 或經商或定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坦然笑微 本章︰第551章 或經商或定居

    他此刻無暇顧及韃靼與瓦剌的存亡,滿心憂慮的是自己的性命能否得以保全。

    在他看來,唯有活著,方有未來可期。

    “若不前往,難道坐等明軍宰割,被逐出漠北嗎?”

    “一旦前往,我們的部族至少還能繼續在這草原上延續。”

    鬼力赤苦笑,輕輕搖頭。

    他心力交瘁,近日親眼目睹部落勇士在漢中軍的炮火下隕落,許多人甚至遺骸無尋。

    此役讓他的斗志蕩然無存,心中滿是恐懼。

    此刻,他甚至覺得成為大明子民亦非壞事。

    若朱元璋真能兌現承諾,對他部族的子民而言,未嘗不是福祉。

    他們骨子里的掠奪與侵略,不正是因為漠北貧瘠,需靠劫掠為生嗎?

    但若漠北能在大明治下繁榮,族人衣食無憂,何必再以命相搏?

    更關鍵的是,他們根本無力與明軍抗衡。

    先前的決戰已讓草原的斗志盡失,何談再戰?

    “倘若朱元璋不肯寬恕我們,該如何是好?”

    阿魯台仍心存疑慮。

    “你還有個選擇,便是讓出首領之位,另選一人代替你前往狼居胥山。”

    “不過,能否蒙混過關,就難說了。”

    鬼力赤苦笑回應。

    “換他人去,豈不一樣?”

    “罷了,我願相信朱元璋言出必行,不會背信棄義。”

    阿魯台反復思量,終是打消了所有小念頭。

    朱元璋既已表明投降便既往不咎,那違背諾言的可能性應當不大,否則何以立信于眾?

    大明皇帝歷來言出必行,轉瞬即至朱元璋封禪大典之日。

    狼居胥山腳,各部族首領隨浩海達裕抵達,朱元璋一方亦整裝待發。

    封禪首要之事,乃開闢山路于狼居胥山。

    此重任,交由漠北施工隊承擔最為妥當。

    朱松精選十隊,擔綱開路築路之責。

    大明施工隊于神聖之地有序作業,草原部落首領們面露復雜之色。

    昔日霍去病至此,不過蜻蜓點水,未曾勞師動眾修路。

    而今大明施工隊之態,顯然欲築大道直通山巔。

    施工隊攜帶水泥之事,令眾人瞠目結舌,心中暗想︰難道真要修築水泥路至山頂?

    修路耗時,封禪儀式非一日可畢。

    朱元璋遂返大營,觀禮的部落首領則由周通引領至中軍大帳。

    “爾等能來觀禮,朕心甚慰。”

    “各部族是否悉數到場?有無缺席者?”

    朱元璋環視眾首領,含笑問道。

    “陛下,韃靼、瓦剌兩大部及二十三中小部落皆已在此。”

    “不願歸順者,早已離去,不在漠北。”

    浩海達裕急忙稟報。

    “甚好。”

    “既然人已到齊,朕借此機會宣布一事。”

    “自今日起,各部仍由首領管理。”

    “大明將在烏蘭巴托設布政使司,各部首領直接向布政使負責,嚴禁私藏兵器,現有者務必上繳!”

    “除生活必需的刀具與打獵所用的弓箭外,嚴禁私藏甲冑等一切武器!”

    朱元璋滿意頷首,同時宣布了自己的規定。

    以夷制夷固然重要,但漠北亦需朝廷官員鎮守!

    未來漠北將有藩王與朝廷重臣共同把守,雙重保障以確保此地安寧!

    聞各部落仍由首領統領,眾人面露喜色!

    唯有浩海達裕與哈馬木父子,心中忐忑,生怕朱元璋撤銷他們的首領之位!

    朱元璋此言,算是給了眾人一顆安心丸!

    但收繳部落所有武器,仍令眾人不悅!

    然而,面對此景,除了順從配合,別無他法!

    “除浩海達裕與哈馬木父子外,凡對大明治理草原有功的部族首領,日後皆有機會獲朝廷封爵!”

    “大明自朕之子至所有爵位,今後皆不世襲,有能者皆可得爵!”

    朱元璋話鋒一轉,又立新規。

    此言一出,部族首領皆精神煥發!

    爵位不世襲,意味著人人皆有機會得爵!

    爵位雖有限,但有能者必能憑實力贏得大明爵位!

    朱元璋此舉,令眾多大部落首領,特別是浩海達裕與哈馬木父子心頭一緊!

    此計釜底抽薪,實在高明!

    別的不說,中小部落自此必對大明忠心耿耿!

    以往,瓦剌或韃靼的話語權掌握在大部落手中,中小部落難有出頭之日!

    縱有才能,亦會被大部落打壓吞並!

    而今,朱元璋此規,為中小部落帶來了崛起之望!

    此計實在精妙!

    除了大部落首領,中小部落的首領對朱元璋的決定欣喜萬分,紛紛跪地感謝。

    數日後,通往狼居胥山的道路已修繕完畢。

    第四天清晨,朱元璋便率眾登上了狼居胥山。

    他們祭祀天地,朱元璋將玉蝶書埋于祭壇下,焚燒文牒告天,並在山頂石壁上刻下記錄。

    整套儀式完成後,太陽已近西山。

    對朱元璋而言,能以至尊之身封禪狼居胥山,是無比自豪之事。

    他是古往今來第一人,也將是最後一人,因為狼居胥山從此成為大明國土的一部分。

    朱松、朱棣等四位藩王皇子也在場,與其他部落首領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望著祭壇上的朱元璋,朱棣緊握拳頭,眼中滿是羨慕。

    他暗自幻想,若站在祭壇上的是自己,那該多好。

    此時,朱松也轉頭看向朱棣。

    歷史上,朱棣雖未親自封禪狼居胥山,但也在此留下石刻,證明他的到來與功績。

    然而,這樣的歷史已被他和朱元璋改寫。

    這種感覺,仿佛朱元璋這位父親奪取了本應屬于朱棣的榮耀,頗為奇妙。

    若朱棣知曉一切,不知會作何反應。

    朱棣察覺到有人注視,轉頭與朱松目光相遇,不禁皺眉。

    朱松的眼神讓他感到一絲詭異與不適。

    封禪大典在狼居胥山順利落幕,期間未再起波瀾。

    這些草原部落似乎已接受命運,既無力反抗,便紛紛轉而諂媚朱元璋父子五人,極力討好。

    所有部落首領皆思索著如何與朱元璋及朱松等大明藩王建立良好的關系。

    “漢王殿下,我們瓦剌與漢中府的商貿,應當能持續進行吧?”浩海達裕最為關心的仍是與漢中府的貿易,封禪大典一結束,他便急忙尋到朱松,詢問此事。

    “那是當然。

    往後草原各部皆為大明一員,既是自家人,商貿往來自是理所當然。”

    “你們不僅能繼續與漢中府交易,我還打算直接將商隊引入漠北草原!”

    “我還計劃在漠北的城中建立工廠與其他產業,這不僅能促進草原經濟發展,還能提供眾多工作崗位,讓你們的族人得以就業,獲得收入,買得起糧食,溫飽無憂。”

    朱松含笑點頭。

    對于朱松的承諾,浩海達裕自是滿心歡喜。

    盡管其他部落也能與漢中貿易,但浩海達裕自視與朱松交情深厚,相較其他部落,應有更多優勢。

    既已無路可選,唯有歸順大明,此刻他最需緊抓的,便是漢王朱松這條依靠。

    在他心中,漢王朱松的地位甚至已超越了大明皇帝朱元璋。

    不久,草原各部落首領皆滿心歡喜地離去。

    與此同時,烏蘭巴托之城正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如今漠北草原上,僅余最北端的這三座城池仍在修建。

    朱元璋在準備返程前,攜朱松等四兄弟,漫步于尚在建設中的烏蘭巴托。

    城牆已築起,城池雖不大,但預留了擴建空間。

    城內房屋、水泥路及各項設施已初具規模,歸順大明的部落族人及其家屬紛紛探詢城中政策與購房條件。

    合資格者已預付房款或以牛羊置換,靜候新房竣工入住。

    與此同時,朱松于附近籌建了一座大型水泥廠。

    漠北各城均設水泥廠,因其需求廣泛,就地生產最為便捷,吸引眾多牧民報名務工。

    漫步烏蘭巴托街頭,朱元璋笑容滿面。

    漠北歷來是大明心腹之患,難以根除,而今在老九助力下,難題迎刃而解。

    朱棣神色復雜。

    初時他認為漠北乃荒涼之地,攻佔後于大明益處有限,至多消除北方威脅。

    然而,目睹城池于草原拔地而起,他內心悄然轉變。

    街道兩旁,新樓矗立,在建工程亦如火如荼。

    高樓林立,多為三至五層,低矮平房或二層小樓罕見,旨在有限空間內最大化住房面積。

    五層之高的建築,在北平府除燕王府外,寥寥無幾,且多為商賈所有。

    而今,烏蘭巴托城內高樓隨處可見。

    若日後通電,建築高度更將攀升,畢竟高樓若無電梯,攀登實為艱辛。

    誰願居于高樓十數層之上?

    家有老小,恐難攀登!

    “父皇,兒臣提議,凡至漠北城池經商且持有本地房產之商人,初六年免其商稅,可好?”

    朱松向朱元璋再獻一策,意在吸引南方大明商人。

    大明皇榜更新,洪武皇帝位居第三!

    六年免稅之期,必能廣納商人至漠北,或經商,或定居。

    此六年,亦足以令漠北由單一畜牧轉為畜牧、輕工、重工並進之繁榮。

    屆時,漠北牧民非僅牧羊牧馬,亦可如大明百姓般入廠做工或營商,生計多元。

    免稅之策,定能速興漠北商貿!

    “此議甚佳,依你所言!”

    “六年之內,持漠北房產之商戶,免稅!漠北敢為商賈之民,同樣免稅六年!”

    朱元璋贊同朱松之策,頷首應允。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551章 或經商或定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551章 或經商或定居並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