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

第552章 往最需要駐軍之處去即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坦然笑微 本章︰第552章 往最需要駐軍之處去即可

    雖無朱松之商才,但聞其略,便能領悟。

    此等以政策吸商至漠北之計,唯老九能思之。

    “父皇,漠北已平,何時班師?”

    朱棣忽問。

    “不急,待城池盡善再歸!”

    朱元璋搖頭緩言。

    往昔漠北荒涼,戰後不願久留。

    而今,漠北乃大明疆土,親征所得!

    城池已立,歸心不急,欲享此難得之功績!

    接下來,漠北雖已平定,各部族看似歸順,但人心難測,誰敢斷定無人暗中圖謀不軌?

    他在漠北多留一日,便能多對這些部族形成一日震懾。

    待漠北一切步入正軌,再離開“七六七”方為萬全之策。

    “你也一樣,留在漠北對你有益。”

    “你家那三個孩子日後若封于漠北,還需盡早熟悉。”

    “身為父親,你總得為兒子們多操心吧?”

    朱元璋對朱棣提醒道。

    “父皇所言極是,兒臣考慮不周。”

    朱棣聞言,深表贊同。

    觀老爺子之意,自己的兒子日後很可能被封于漠北,自己提前為兒子們探路確有必要。

    如此說來,漠北的這些城池,日後豈不成了他們一脈的領地?

    這一點他之前未曾想到,竟忽略了。

    “明白就好。”

    “待冊封旨意下達,你需帶著兒子盡快熟悉封地,並迅速掌控。”

    “丑話說在前,藩王之位可給亦可收。”

    “若他們在漠北碌碌無為,這王位也坐不久。”

    朱元璋正色警告。

    “兒臣明白,請父皇放心。”

    朱棣聞言,連忙點頭應承。

    對于自己的三個兒子,朱棣頗有信心。

    尤其是長子朱高熾,治理地方頗有手段。

    而次子朱高煦與三子朱高燧,雖頑皮,卻皆有能力。

    尤其騎術,亦不遜色于他人。

    他認為,要統治好漠北,就得有像次子、三子這樣的性格。

    一旁的朱松听聞朱元璋與朱棣的對話,只是微笑不語。

    他的觀念與朱棣相仿,認為老四家的三個兒子皆能獨挑大梁,鎮守一地綽綽有余。

    長子朱高熾才智過人,永樂盛世的輝煌,他功不可沒。

    既然他能治理偌大的大明,漠北之地自然不在話下。

    次子朱高煦,軍事才能出眾,有他在漠北,武力上足以震懾四方。

    至于三子朱高燧,雖稍顯遜色,但他與朱高煦關系密切,加之有朱高煦這位兄長坐鎮,漠北的局勢倒也無需過分憂慮。

    接下來的兩個月,朱元璋與朱松在漠北不辭辛勞。

    他們意在重塑大明規則,令草原各部遵從。

    與此同時,朱棣也利用草原城池發展的契機,提前為兒子們鋪路。

    見漠北日益繁榮,城池人口與商業規模迅猛增長,朱棣滿心期待。

    若諸子能封于漠北,團結一致,此地豈不成了他們一脈的天下?

    然而,朱棣很快意識到一個嚴峻問題︰若藩王之位不再世襲,兒子們各自受封,那他這燕王之位與北平府將來由誰繼承?難道他死後,燕王之位便與他無關,北平府也會被朝廷收回或封予他人?

    一想到此,朱棣心中便難以平靜。

    北平府作為九邊重鎮,需藩王鎮守,以抵御北方威脅。

    可如今漠北已歸大明,九邊重鎮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那些重鎮軍隊,是否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一想到這些,朱棣深感不安。

    他甚至擔心,老爺子下一步會著手削藩。

    並非剝奪他們的爵位,而是要削減藩王手中的軍事大權,

    尤其是朱棣的兵權!

    朱�兵力遠不及他,而朱權的大多兵馬屬朵顏三衛,真要動手,朱棣必首當其沖。

    兩月後,朱元璋準備班師。

    草原已穩,城池迅速發展,工廠林立,牧民有了新職業。

    歸期已至!

    但他不回天府,而要先去漢中。

    他已戀上漢中的退休生活,盼老九早日繼位,自己好享清閑。

    且回漢中後,他將著手遷都之事。

    計劃將朝廷遷至西安府,與朱松商議後,決定以原秦王府為中樞辦公地,省事不少。

    西安府僅是過渡,京師終將遷北平。

    老九言北平乃大明建都最佳地,近渤海灣,宜建大型船廠與港口。

    京師不宜遠離海邊。

    未來戰事,海軍為主,老九早言,國運系統亦證。

    夜深,朱元璋宿于豪華馬車中。

    漠北的日子里,他幾乎夜夜于此度過。

    城池雖建,但馬車內設施齊全,席夢思床墊舒適無比,遠勝他處。

    臥于床墊,他打開國運系統︰

    “系統,漠北已平,且速建。

    大明皇帝榜上,咱排名可升?”

    朱元璋直接問道。

    此刻,他最牽掛的莫過于大明皇帝排行榜的位次!

    “宿主,恭喜您,在大明皇帝排行榜上的位置已晉升一位,現今位居第三!”

    國運系統的提示,瞬間讓朱元璋喜笑顏開。

    他急于征服漠北,又費盡心思治理那片荒涼之地,不正是為了在大明皇帝排行榜上更進一步嗎?

    “太好了,已是第三名了!”

    “倘若能攻下東瀛與南越,我們是否能更進一步,躋身第二?”

    “看來得催促老九加快步伐了!”

    “只要迅速平定東瀛與南越,待我排至第二,便可找個合適時機,將皇位傳給老九,自己安享太上皇之樂,豈不快哉?”

    朱元璋不禁開懷大笑。

    ……

    不遠處,朱松與朱棣、朱�、朱權四兄弟圍坐在篝火旁,邊飲酒邊議論著明日回朝之事。

    突然,老爺子從馬車內傳來的笑聲打斷了他們,四兄弟臉上均露出好奇之色。

    “父皇深夜未眠,何事如此開心?”

    朱權年少好奇,率先發問。

    “或許是因為父皇平定漠北,心中歡喜吧!”

    朱�揣測道。

    朱松則沉思不語,他知曉老爺子開心或許與系統有關,畢竟除他之外,朱棣等人對系統一無所知。

    “老九,四哥有事相詢,希望你能坦誠回答。”

    此時,朱棣神色凝重地對朱松說。

    聞言,朱�與朱權也豎起耳朵,朱棣主動詢問朱松,實屬罕見。

    “四哥請講!”

    朱松笑著點頭。

    “四哥想問你,關于藩王不可世襲的規定,是父皇的主意,還是你的提議?”朱棣緊盯著朱松問道。

    朱�和朱權的臉色微變,深知此問題若回答不當,朱松恐將遭眾藩王非議。

    但在他們看來,此等大事定由父皇決斷,豈容藩王置喙?

    朱松洞悉朱棣之意,連忙搖頭︰“四哥多慮了,父皇的決定,豈是我能左右的?”

    “那你所知應比我們更多。”朱棣繼續追問,“若我們不在,燕王的封號與北平府的封地是否會隨之消失?”

    “自是如此。”朱松肯定道,“不僅四哥,所有藩王皆同。”

    “父皇之意,日後欲就藩,須憑實力。”

    “藩位能者居之。”朱松微笑點頭。

    朱棣、朱�、朱權皆露恍然大悟之色,此事顯非朱松所能定,必是父皇之意。

    藩王不世襲,封號封地收回自是順理成章。

    “漠北已平,我們回朝後,兵權是否也會被朝廷收回?”朱棣問出了心中所憂。

    朱�和朱權聞言色變,此問題他們未曾深思。

    但朱棣一提,他們頓時醒悟。

    九邊重鎮重兵囤積,藩王鎮守,不正是為御北方之敵?如今北方無憂,重兵是否還有必要?

    “四哥所言極是!”朱松應道。

    漠北平息後,北方藩王的兵權將漸次回收,因無需再維持龐大軍力。

    朱松點頭,對此解釋,朱棣等人無從反駁。

    敵人已除,何需重兵?莫非別有他圖?

    朱松情形特異,其兵權非但不會削弱,反而增強。

    因漢中軍需鎮守西域廣袤之地。

    漠北雖安,西域諸國如帖木兒汗國等,仍與漠北關聯密切,乃大明重點防範對象。

    朱棣面色陰沉,此結果他早有預料,但從朱松口中證實,便成定局。

    兵權將削,他難以接受。

    北方無憂,燕王軍乃至朝廷軍或北移漠北,畢竟漠北軍事要塞與城池眾多,非虛設。

    九邊重鎮兵力北遷,可預見也。

    朱�與朱權初感震驚,旋即冷靜。

    二人無野心,兵權有無皆無所謂。

    唯朱棣心生不快。

    “四哥怕父皇收回兵權?”朱松笑問,“九弟有一計,非但保你兵權不失,反能壯大實力。”

    朱棣臉色微變,未料朱松主動獻策保兵權,增實力。

    “何計?”朱棣問。

    “簡單,往最需要駐軍之處去即可。

    四哥之子日後亦將封于漠北,若四哥同往……”

    朱松言猶未盡,其意已昭然若揭︰意在促使朱棣自選遷往漠北受封。

    遷漠北,兵權猶在;留北平,兵力必削,恐僅存萬余,乃至更少。

    聞此,朱棣愕然立定,未料此為一選擇題!

    又,時值凱旋,徐妙錦有孕,乃朱匣籂之二胎。

    朱棣面臨抉擇︰北平或兵權。

    北平留,兵權失,老爺子必削兵,無大敵,何需重兵?朝廷可名正言順收兵權,僅余萬余護衛。

    若選兵權,依朱松言,唯遷漠北一途。

    大明需駐軍之地,北乃漠北,南為雲南,西則西域。

    朱棣之選,唯漠北耳。

    西域無望,雲南漠北,南北相隔,豈能與子分散?若朝廷防線北移至漠北,朱棣遷漠北,亦順理成章,唯在其意願。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552章 往最需要駐軍之處去即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552章 往最需要駐軍之處去即可並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