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于豪華馬車中,用望遠鏡審視戰場。
數十萬大軍在這廣闊地帶正面沖鋒,規模宏大,肉眼難辨敵我。
幸有朱松贈的望遠鏡,朱元璋清晰洞察戰場布局。
“嘿嘿……這幫家伙果然中計了!”
正如你所料,馬哈木應是瓦剌之人,確實前去牽制老四他們了!
“有十幾萬騎兵正朝我們沖來,全是韃靼的兵馬!”朱元璋通過望遠鏡看得分明,對朱松笑道。
盡管那些騎兵距他們至少還有三四里遠。
“瓦剌與我有過多次交鋒,他們若明智,定會借韃靼之手對抗漢中軍,自己坐收漁利。”朱松嘴角微揚,瓦剌與韃靼雖結盟,實則各懷鬼胎,相互算計。
韃靼狂妄自大,定會直接對朱元璋動手,而瓦剌深知漢中軍的厲害,定樂見韃靼先與漢中軍硬踫硬,以減少自身傷亡。
雙方各有盤算,可惜都被朱松提前洞悉。
“我們現有多少迫擊炮?”朱元璋轉頭問道。
“近幾個月又送來大批,約有千門迫擊炮,炮彈萬余發,還有一萬條燧發槍和二十萬發。”朱松笑道。
“好!”朱元璋大笑道,“等他們再靠近些,迫擊炮準備,這十幾萬韃靼騎兵,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至少殲滅八成!”
“遵命!”朱松應聲,向身後的周通做了個手勢。
早已準備好的上千門迫擊炮一字排開,兩萬手持燧發槍的漢中軍也蓄勢待發,只等朱松命令。
讓左右兩路大軍出擊,不過是誘敵深入之計。
大明軍隊人數僅對方一半,若十二萬人集中,或許還能讓對方頭疼一番,如今分散兵力,實非上策。
一旦那十二萬人分散,定會令這幫敵人察覺到機會來臨!
捕獲朱元璋與漢王朱松的力極大,朱松深信韃靼定會上當!
此為一般心理分析,但敵人不知漢中軍還藏有燧發槍與迫擊炮這樣的利器!
此刻,兩萬支燧發槍與一千門迫擊炮皆已蓄勢待發,必將給敵人一個大大的震撼!
另一邊,阿魯台與鬼力赤各率大軍直撲朱元璋與朱松而來!
“何故?”
“明軍為何毫無動靜?”
“這是不把我們韃靼放在眼里?”
但很快,阿魯台與鬼力赤發現明軍對他們的沖鋒毫無反應,全員原地不動,毫無沖鋒之意!
兩人心頭皆涌起一絲不祥之感!
“莫非有埋伏?”
鬼力赤皺眉問道。
“不太可能,即便有埋伏,人數也不會憑空多出十萬吧?”
阿魯台搖頭反駁。
隨著兩軍逐漸接近,阿魯台與鬼力赤見到前方列隊整齊、全員披甲的漢中軍!
“難道他們倚仗的是這身甲冑?”
鬼力赤皺眉猜測。
草原騎兵擅長騎射,遠用弓箭,近用彎刀!
然而,弓箭與彎刀皆懼純鐵乃至純鋼打造的甲冑!
除非擊中要害,否則難以斬殺漢中軍一人!
甲冑賦予了漢中軍極高的容錯率,而他們一旦犯錯便可能喪命,單從裝備上看,他們已處下風!
鬼力赤認為,漢中軍在此情境下仍能鎮定自若,很可能是因自信于這一身鎧甲!
“他們手持何物?火銃嗎?”
阿魯台察覺漢中軍所持之物,形狀奇異,宛若燒火棍,與明軍之火銃頗為相似。
“我明白了,這群漢中軍仗恃鎧甲與火銃齊射之力,欲在原地以逸待勞,待我們靠近再施放火銃!”鬼力赤恍然大悟。
他堅信自己的分析無誤。
“前鋒,持盾上前!”
與明軍交戰多次,他們對火銃自有防範之法,盾牌乃最佳之選。
畢竟火銃威力有限,射程不過數十米,不足為慮。
在鬼力赤看來,漢中軍若僅憑火銃防守,簡直是痴心妄想。
“殿下,敵軍已進入最佳射擊範圍!”
“後方敵軍亦在迫擊炮射程內!”
此時,周通放下望遠鏡,向朱松報告。
朱松輕笑,即刻下令。
漢中軍中,裝備燧發槍者已被編入神機營,裝備迫擊炮者則為另一營。
“遵命!”
周通興奮回應,隨即傳達朱松之命,令神機營與另一營開火!
槍聲、炮聲驟起,震撼戰場,地面仿佛為之震動。
無數與迫擊炮彈向韃靼大軍橫掃而去。
一千門迫擊炮齊射,場面蔚為壯觀。
火焰與碎石在敵軍陣營中爆裂,迫擊炮所落之處,二十米半徑內一片混亂,中心之人馬更是被炸得粉碎!
僅僅一輪齊射,韃靼便折損了近萬人馬,現場陷入一片混亂!
“這是什麼可怕之物?”
“明軍怎會有如此威猛的武器?”
鬼力赤目睹此景,雙目圓睜,臉上寫滿了驚恐!
不遠處,隨著漢中軍燧發槍的一輪齊射,騎兵們紛紛從馬上跌落!
就連他們手中的盾牌,也無法阻擋漢中軍“火銃”射出的威力!
“不對,我們與漢中軍相距至少幾百步,他們的火銃怎能傷及我們,甚至穿透盾牌?”
阿魯台一臉愕然,隨即調轉馬頭逃跑!
“等等我!”
“撤退,全部撤退,明軍有埋伏!”
鬼力赤見阿魯台逃竄,心急如焚,一邊指揮大軍撤退,一邊追向阿魯台!
“現在想逃,為時已晚!”
望著混亂撤退的韃靼大軍,朱松臉上洋溢著必勝的笑容。
緊接著,第二輪迫擊炮齊射開始,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接連不斷!
各部族首領驚慌失措,他們曾與明軍交戰,知曉明軍有大炮和火銃,但無論大炮還是火銃,裝填都需要漫長的時間!
哪有如此緊密餃接的炮火?
這強大的炮彈威力驚人,近乎無差別攻擊!
漢中軍無需精確瞄準,紫涵姐采取火力覆蓋,將射程內的戰場徹底犁遍!
數十輪炮彈的轟擊下,韃靼的十幾萬騎兵潰不成軍,滿地殘肢斷臂,血流漂杵!
幾里之外的瓦剌大軍,正與朱棣大軍激戰,被這突如其來的炮火所驚,眾人皆不明所以!
上千門火箭炮同時發射,炮彈所落之處,傷亡慘重。
這聯軍何時見過如此景象?
二十五萬草原聯軍,除去已倒下的戰士,其余人已亂作一團。
瓦剌情況略好于韃靼,但漢中軍神機營的加入迅速改變了戰局。
尤其是漢中軍所持的奇特“火銃”,射程遠且威力巨大,盾牌難以抵擋,連身披鎧甲的戰士也可能被穿透喪命。
面對凶猛的明軍,各部落軍隊驚慌失措,紛紛逃竄,斗志盡失。
裝備火力的巨大差距,對他們而言如同降維打擊。
他們十難敵明軍一,再戰只是徒增傷亡。
“撤退!快!”
“明器厲害,我們不是對手!”
阿魯台與鬼力赤狼狽返回浩海達裕身邊,急呼撤退。
“撤!”
浩海達裕見狀,立即下令撤退。
韃靼損失巨大,他看在眼里,不願無謂犧牲。
然而馬哈木已被朱棣率軍包圍。
他立功心切,欲擒燕王,卻低估了朱棣的實力。
馬哈木帶人沖入朱棣陣營後,發現已難以脫身。
“你們先走,我去救我兒!”
浩海達裕見兒子深陷困境,不顧一切,領兵沖向馬哈木。
戰場上,嘶吼與慘叫交織。
夜幕降臨,混戰方歇,部落紛紛被明軍擊潰,四處逃散。
戰場上,血腥與硝煙彌漫,連朱元璋亦緊鎖眉頭,感嘆︰“火器之威,果然震撼!老九所言非虛,火器足以改寫戰爭格局。”
明軍中軍帳,朱元璋與朱松審閱戰報。
此役,大明軍殲敵約十萬至十五萬,迫擊炮之下,尸骨無存,斷肢殘骸遍地,精確計數難上加難。
戰場上可清點之敵首,約八萬有余。
明軍損失,則分兩部分︰漢中軍傷者近千,亡者不足五百,重傷致殘者亦需退役;藩王聯軍傷亡約八千。
大明以八千余眾之代價,殲敵十余萬,朱元璋甚感滿意。
深知草原勇士機動性強,地形熟悉,敵眾我寡之下,全殲實難。
能以半數兵力,殲敵一半,已屬佳績。
此戰大勝,逃遁之敵,皆成殘兵,再見明軍,必心生畏懼,陰影難消。
如此敵軍,何足為懼?待大明漠北城池建成,軍隊常駐,翻盤無望。
此外,戰場俘虜敵軍亦達八千余眾。
戰場上常能遇見些未死透或裝死之人。
“父皇,這些俘虜該如何處置?”朱松問朱元璋。
“救治能活者,赦其罪;救不活者,速給解脫。”朱元璋略作思索後下令。
“報,陛下、漢王,戰損已統計,唯燕王及其部眾未歸!”周通急報。
“燕王何在?”朱元璋臉色微變。
“據說追擊馬哈木與浩海達裕父子去了。”周通稟報。
“胡鬧!窮寇莫追,漠北地形他們更熟,深入追擊,若有不測,如何是好?”朱元璋怒道。
“晉王與寧王已歸,正整頓兵馬。”周通答道,朱元璋稍安。
還好不是每個兒子都像朱棣這般急功近利。
老四怎會變成這樣?難道被老九帶壞了?
“陛下,燕王歸來了!”又有將士來報。
“可有損傷?”朱元璋急問。
“燕王無恙,且生擒馬哈木與浩海達裕父子!”將士答。
朱元璋聞言,心中大石落地。
畢竟是親子,盡管朱棣近年行事越發不順眼,真要有個好歹,他亦會心痛。
不久,朱棣攜張玉、朱能二將,押著被綁的馬哈木與浩海達裕父子入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