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盯著朱棣,只見他的眼楮越瞪越大。
一百萬人,每人每月三十文,那便是三萬兩銀子!
“那你再算算,這麼多人,一個月內能有多少因意外死傷?”
姚廣孝接著問道。
“除去自然生老病死,真正因意外死亡的並不多。”
看到朱棣的表情,姚廣孝知道他已經明白。
至于戰場上的傷亡,自然不屬于意外,可以排除。
“那若是天災呢?如這次黃河水災,死傷數萬!”
“若這些人都買了保險,賠付金額將高達數百萬乃至數千萬兩!”
朱棣仍不甘心︰“那你考慮過時間因素嗎?”
“何意?”朱棣一臉茫然。
“難道黃河每個月都會發大水,每個月都會死這麼多人?”姚廣孝提醒道。
朱棣無言以對,心中暗想︰本王這腦子,似乎真的不夠用。
那每月幾十文的保費,天災又多少年才遇一次?
且老九這買賣僅在大西北初露鋒芒,若拓展至整個大明呢?
依姚廣孝之思路推演,朱棣心中不禁忐忑,不敢深想!
“投保即買心安,漢王能將此行當做大,乃遲早之事,只要有雄厚資本,遍及全國亦非難事!”
“到那時……嘖嘖!”
姚廣孝言及此,亦不禁咋舌。
朱棣神色動容,難以掩飾。
姚廣孝眼光獨到,分析精闢,若朱松聞之,恐也要對這老僧心生敬意,確是聰慧絕頂!
“本王亦效仿開設投保行如何?”
朱棣心動不已,仿佛看見商機無限,金山銀山招手即來!
“做夢呢?你有銀子嗎?”
姚廣孝直言不諱,毫不留情。
朱棣無言以對。
他哪有錢?
若有錢,何至于日日向朝廷哭窮,甚至厚著臉皮向老九借錢!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姚廣孝此刻對漢王朱松敬佩不已!
漢王不僅掌控漢中,連西安府也收入囊中!
此項目一出,必先在漢中、西安試行,而後輻射西北,乃至整個大明!
給漢王足夠時間,一切皆有可能!
誰說漢王朱松沉迷于修道煉丹?
誰在造謠?站出來!
這等商業才智,千年難遇!
……
漢中府,漢王府書房內,朱松正審閱袁管家呈上的賬目。
“殿下,此乃淮西勛貴們的投資額!”
袁管家笑得合不攏嘴。
他未曾料到,淮西勛貴竟如此慷慨解囊!
少的十萬兩,多的數十萬兩不等!
藍玉領餃的十數位淮西勛貴,合力籌集了兩百三十萬兩銀子。
他們得知漢王朱松欲修路,便主動出資相助。
“頗有意思!”
“藍玉這群人,此番也算是機緣巧合,做對了事!”
朱松翻閱著手中的賬目,不禁微笑。
他心知藍玉等人此舉之意,或因他修路資金短缺,或許還與上次低價售糧之事有關。
此乃雪中送炭之舉,意在讓他銘記此份人情。
“殿下,真要算上他們的投資嗎?”
袁管家笑問。
“算上吧,權當回報,給他們這條路百分之五的干股,日後收益按年結算。”
朱松頷首。
藍玉等人如此識趣,他自然也要展現誠意。
他還聞藍玉等人在朝堂上頗為助力。
“屬下明白,即刻去辦!”
袁管家笑著點頭,對藍玉等人而言,這確實是歪打正著。
朱松話鋒一轉︰“西安府的投保行籌備得如何了?”
“已近尾聲,五日內便可開業!”
袁管家速報。
“抓緊進度,西北重鎮皆可開設投保行,再逐步推廣至各縣。
四川、湖北、河南等地也可嘗試。”
朱松滿意點頭。
他計劃在一年內,將保險業務擴展至應天府,乃至大明各大城市,遍設投保行。
此時,耿青匆匆而來,神色焦急。
“殿下,有百姓食用家中存糧後,出現腹瀉、嘔吐乃至昏迷癥狀!”
耿青之言令朱松猛然站起。
“何故?原因查明了嗎?”
“速帶本王前去!”
隨即,一行人急忙離開王府,趕往出事百姓家中。
不久,朱松檢查了食物中毒百姓家中的糧食後,立刻明白了緣由!
所有出現食物中毒癥狀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因為食用了發芽的土豆!
土豆發芽後會生成有害物質,輕度中毒可能僅表現為腹瀉、嘔吐,重者則會昏迷,甚至攝入過量可致命!
“顯然,我們必須普及發芽土豆不可食用的知識!”朱松說道。
“對于此次食物中毒的百姓,全力救治,所有醫藥費由漢王府承擔!”
“同時,宣傳土豆不宜久存,若要延長保存期,可將其置于透氣的網袋、麻袋、草袋或墊有甘草的筐箱中,存放于家中背光、陰涼、通風之處!”
“通常這樣儲存,大約能保存五個月!”
“一旦發現土豆發芽,絕對不可再食用!發芽土豆僅適宜作為種子種植!”
“也可挖去發芽部分,剩余部分仍可食用!”
“作為種子時,避免食用發芽部分即可避免問題!”
明了情況後,朱松立即向耿青等人下令。
耿青等人聞言,連忙應允,迅速執行。
在朱松看來,普及這類知識勢在必行!
畢竟,土豆將成為西北一帶的主糧之一,若不普及相關知識,此類事件定會頻發!
如今漢中府種植的糧食種類日益增多,土豆、玉米、水稻、小麥、木薯等,未來數量還會更多!
此次事件也讓朱松意識到,推廣農作物種植的同時,還需考慮更多問題!
因此,必須整理農業常識,編纂成冊,屆時官府派人宣傳,最好能人手一冊!
還需附帶圖畫,畢竟眾多百姓尚未識字,只能依賴他人誦讀,實為不便!
繪制些簡明圖像,方能助百姓更易理解!
……
應天府。
涼國公府上。
一眾淮西勛貴再次匯聚藍玉處,熱議漢王朱松新弄的投保行之事!
聞听人身意外保險,每月僅需數十文,一旦遭遇不測,便能獲賠數百兩,藍玉等人皆驚愕不已!
他們首感,此乃虧本生意!
漢王朱松究竟何所思?
對藍玉等人而言,更是困惑重重!
不是說漢王因修路資金匱乏嗎?
為此他們還合力湊了兩百三十萬兩銀子送至漢王府呢!
誰料竟傳出此等消息!
漢王是錢多得沒處使了?
一時間,這群淮西勛貴皆茫然無措,遂圍聚藍玉旁熱議起來!
“漢王朱松那般精明,瞧瞧他漢中府的產業,哪個不盈利?”
“吾亦覺此事蹊蹺,漢王朱松不至于做虧本買賣!”
“那你們誰能瞧出其中門道?這玩意兒如何盈利?”
“……”
這群粗人對保險這等新奇之物,愈發懵懂,只能不斷揣測。
“舅父,您怎麼看?”
“這投保行有無前途?若能盈利,咱們是否也能搞一個?”
常升此刻滿眼期待地望著藍玉詢問。
“吾亦不知啊!但漢王既敢為之,必有緣由,虧本應不至于,就是不知能賺幾何!”
藍玉心中暗道,我上哪知曉?
憋了許久,才擠出此言。
眾人听後,皆相視無言。
“依漢王這做法,即便真有錢賺,先期投入亦恐不菲!感覺這生意,非誰想做就能做!”
馮勝此刻也不禁揣測道。
“或許可以直接詢問漢王?如果確實可行,我們在應天府也嘗試一番!”
有人立刻提出了建議。
“做夢呢吧!”
“漢王所創之業,豈是你能覬覦的?這不是明搶人家生意嗎?”
藍玉一听,立刻瞪大了眼楮。
盡管他對經商之道並不擅長,但他清楚,憑漢王朱松的智慧,若真要與他爭搶生意,朱松能輕易讓他傾家蕩產。
他目前的打算,僅是跟在朱松身後分一杯羹,朱松吃肉,他們能喝點湯就足夠了。
萬一真的激怒了朱松,到時候別說生意了,恐怕麻煩不斷。
“其實這生意能否盈利,看老爺子的態度就知道了。”
常升突然插話道。
眾人聞言皆是一怔。
“對,老爺子肯定已經知道此事了。”
藍玉點頭贊同。
老爺子是何許人也?
錦衣衛遍布天下,他們知曉的事,老爺子怎會不知?
更重要的是,即便有人敢打投保行的主意,那個人也只可能是老爺子。
即便要與漢王合作,主導者也定是老爺子,哪輪得到他們?
就像之前的私鹽生意,西北歸漢王,江南則是老爺子的地盤,誰敢與老爺子爭?
老朱家父子,幾乎壟斷了天下最賺錢的生意。
但誰叫人家勢力大呢?
他們這些人,只能設法從漢王那里進貨,再轉手賣給小國換取些錢財。
論利潤,他們賺的僅是漢王和老爺子收益的九牛一毛。
這便是實力的差距。
藍玉雖粗魯且狂妄,但在此事上還算有自知之明。
他再囂張,也不敢與朱元璋抗衡。
78︰漢王竟要建趕尸客棧,連亡者的銀錢也不放過?
藍玉等人熱議漢王朱松投保行之際。
“標兒,對此老九的投保行,你有何見解?”御書房中,朱元璋將錦衣衛密報遞予朱標。
“如此高額賠付?”朱標見人身意外險每月僅需幾十文,而一旦發生意外便能獲賠幾百兩,驚愕不已。
然震驚過後,朱標陷入沉思,細細審視保險細節,斷定老九不會做虧本買賣,其中必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