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

第539章 西使東來,馬塔羅森的“新世界”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爾伽美神 本章︰第539章 西使東來,馬塔羅森的“新世界”

    平陽府的春日總是來得格外鮮活,護民所外的柳枝抽出新綠,剛開市的通商集市上,西域的羊毛毯與中原的青瓷擺件並排陳列,商販的吆喝聲、孩童的嬉笑聲交織在暖風中,連空氣里都飄著葡萄干與桂花糕的甜香。

    陳文瀚剛與伊思瑪儀敲定新一批茶葉的運輸路線,便見韋小寶拽著個金發碧眼的異域男子匆匆跑來,男子身著黑色天鵝絨外套,領口繡著銀色花紋,手里捧著一本厚重的皮質冊子,身後還跟著兩名扛著鐵箱的隨從,與集市上的中原服飾格格不入。

    “幫主!這洋人說他叫啥‘馬塔羅森’,是從‘大不列顛’來的,說要找‘東方最強的領導者’,我看他八成是來跟卡文迪搶‘最洋氣’名頭的!”韋小寶邊說邊打量馬塔羅森的外套,伸手想去摸領口的花紋,卻被對方禮貌地避開。

    馬塔羅森上前一步,微微躬身,用生硬卻流利的中原話自我介紹“尊敬的陳幫主,我是大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使者馬塔羅森,奉女王之命前來東方,希望能與貴地建立貿易往來,將東方的絲綢、瓷器與茶葉運往我們的國度,也為你們帶來西方的‘新世界’——蒸汽機、鐘表與科學典籍。”他說著打開手中的冊子,里面畫滿了復雜的機械圖紙,還有船只航行的路線圖,“這是我們的蒸汽船設計圖,它比你們的帆船更快、更穩,能讓貨物在海上安全航行。”

    卡文迪听聞消息趕來,看到馬塔羅森手中的圖紙,眼中閃過驚訝“你來自大不列顛?我曾在神聖羅馬帝國的書籍中見過這個國度,你們的航海技術與機械制造確實厲害。”他指著圖紙上的齒輪結構,“這個設計與我們的劍術杠桿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力學提升效率。”

    馬塔羅森沒想到在這里能遇到懂西方技術的人,頓時來了興致,與卡文迪湊在一起討論起來。陳文瀚則接過冊子,仔細翻閱,圖紙上的蒸汽機車、紡紗機雖看似簡陋,卻透著創新的巧思,而航海路線圖更是詳細標注了從歐洲到東方的航線,連沿途的港口與季風規律都一一列明。

    “貿易往來我們歡迎,但‘新世界’的技術,還需親眼見識才能判斷。”陳文瀚合上冊子,“不如先在集市上搭建一個展示區,讓百姓們看看你們的鐘表與機械,也讓我們了解這些技術是否真能幫到大家。”

    馬塔羅森欣然同意,當即讓隨從打開鐵箱,取出一台黃銅鐘表與一個小型蒸汽機模型。鐘表的指針在齒輪帶動下精準轉動,報時聲清脆悅耳,引得百姓們圍攏過來,紛紛伸手觸摸,好奇地詢問原理;蒸汽機模型點燃煤炭後,活塞在蒸汽推動下來回運動,竟能帶動小輪子轉動,連李存義都忍不住感嘆“不用人力就能動,這東西要是用來抽水、磨面,能省不少力氣!”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西方技術感興趣。一名老木匠皺著眉搖頭“我們的水車、水磨用了幾百年,靠天靠水也能干活,這鐵疙瘩又費煤炭又佔地方,哪有我們的工具實用?”旁邊的農婦也附和“鐘表雖準,可我們看日頭、听雞叫也能知道時辰,花銀子買這東西不值當。”

    馬塔羅森听到議論,臉上露出些許尷尬。卡文迪上前解圍“任何技術都需要適應本地需求,比如這蒸汽機,若能改成用柴火代替煤炭,再縮小體積,或許就能用來灌溉農田;鐘表若能做得更小巧、便宜,也能方便商販記賬。”他轉頭對馬塔羅森說,“東方百姓更看重實用與性價比,你們的技術若想落地,得先貼合這里的生活。”

    陳文瀚也點頭“就像西域的葡萄美酒,要搭配中原的夜光杯才更受歡迎;你們的機械技術,也得融入中原的生產生活,才能真正被接受。不如我們合作,讓你的工匠與中原的能工巧匠一起改良這些技術,做出適合百姓使用的工具。”

    馬塔羅森茅塞頓開,當即答應下來。接下來的幾日,集市上的展示區變成了“中西工坊”,西方工匠與中原木匠、鐵匠圍在一起,討論如何改良蒸汽機——他們用陶瓷代替部分黃銅零件降低成本,用秸稈混合煤炭提高燃燒效率;鐘表匠則與玉器匠人合作,將玉石瓖嵌在鐘表外殼上,做出既有西方精準又有東方美感的“玉面鐘表”,很快便吸引了不少商販訂購。

    葉問帶著女弟子來工坊參觀時,正好看到工匠們改良紡紗機。原本需要人力搖動的紡紗機,在加裝了小型蒸汽機後,一次能紡出三根線,效率提升了三倍。“這東西若能推廣到農家,女子們紡紗就不用再熬夜了。”葉問輕聲說,還讓弟子記下改良方法,準備教給周邊村寨的農婦。

    韋小寶則對馬塔羅森帶來的望遠鏡產生了興趣,他拿著望遠鏡眺望遠處的青岩山,興奮地喊道“能看到山頂的石頭!以後用來偵查敵情,再也不怕敵人偷偷摸過來了!”馬塔羅森見狀,便將望遠鏡送給韋小寶,還教他如何調整焦距,兩人竟成了“忘年交”,時常湊在一起討論西方的航海故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一日午後,馬塔羅森邀請陳文瀚、卡文迪等人登上他帶來的三桅帆船。船停靠在平陽府附近的港口,桅桿高聳入雲,船身裝有銅制火炮,船艙內還配備了導航用的羅盤與天文鐘。“這船能容納兩百人,載貨量是你們帆船的五倍,還能抵御海上風暴。”馬塔羅森站在甲板上,指著遠處的海面,“若我們開通定期航線,從東方到歐洲的時間能縮短一半,絲綢、茶葉運到西方,就能賣出更好的價錢。”

    陳文瀚望著遼闊的海面,心中思緒萬千。他想起絲綢之路的駝鈴聲,想起通商集市上的歡聲笑語,如今海上航線的開通,或許能讓東方與西方的交流更加便捷。“但貿易往來,不能只看重利益。”他轉頭對馬塔羅森說,“我們希望的是平等互利,既要讓中原的商品走向西方,也要讓西方的技術真正惠及東方百姓,而不是成為掠奪資源的工具。”

    馬塔羅森鄭重點頭“我明白。女王派我來,不僅是為了貿易,更是為了建立友誼。你們的‘護民’理念讓我敬佩,以後我們會尊重東方的文化與習俗,以平等的姿態開展合作。”

    夕陽西下,帆船返航時,海面上波光粼粼。卡文迪站在甲板上,對陳文瀚說“馬塔羅森帶來的不僅是技術與商品,更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就像我們的劍術與中原武學可以互補,西方的機械技術與中原的工藝也能結合,創造出更好的東西。”

    陳文瀚望著遠方的平陽府,集市上的燈火已漸漸亮起,隱約能听到商販的吆喝聲與孩童的笑聲。他知道,馬塔羅森的到來,為平陽府打開了一扇通往西方的新窗口,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的“馬塔羅森”來到這里,帶來不同的文化與技術。但無論如何,只要堅守“護民”的初心,保持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就能在交流中找到共贏的道路。

    回到集市時,“中西工坊”的工匠們還在忙碌,改良後的小型蒸汽機已能帶動水車抽水,圍觀的百姓們紛紛拍手叫好;玉面鐘表前圍滿了訂購的商販,連張阿婆都來湊熱鬧,想給遠在洛陽的孫子買一個,“讓他看看這洋玩意兒,也知道咱們平陽府現在多熱鬧。”

    馬塔羅森看著眼前的景象,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走到陳文瀚身邊,輕聲說“我原本以為東方是封閉的‘舊世界’,但在這里,我看到了開放與活力,看到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平陽府的‘新世界’,比我想象的更精彩。”

    陳文瀚笑著點頭,抬頭望向夜空,月亮已悄悄升起,月光灑在集市上,映著東西方商品交織的攤位,映著人們歡笑的臉龐。他知道,平陽府的故事還在繼續,而馬塔羅森帶來的“新世界”,終將與這里的土地、這里的百姓融為一體,譜寫出更精彩的篇章——關于友誼,關于合作,關于每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喜歡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方便以後閱讀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第539章 西使東來,馬塔羅森的“新世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第539章 西使東來,馬塔羅森的“新世界”並對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