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府的初夏總裹著溫軟的風,護民所外的老槐樹撐開濃密的綠蔭,細碎的光斑落在青石板路上,隨蟬鳴輕輕晃動。陳文瀚剛處理完通商集市的賬目,便見周文斌捧著一疊紅紙走來,臉上帶著幾分笑意“陳幫主,再過幾日便是端午,百姓們提議辦個‘黃昏集市’,傍晚開集、入夜散場,既能避開白日暑氣,也能讓大家熱鬧熱鬧,你看如何?”
“黃昏集市?”陳文瀚放下毛筆,目光望向窗外——夕陽正把天邊染成橘紅色,巷口已有婦人提著竹籃歸家,孩童追著蝴蝶跑過,空氣中飄著晚飯的香氣。“這主意好,既應了端午的景,也能讓百姓們多些樂子。”他轉頭看向周文斌,“你安排人手籌備,丐幫弟子可協助維持秩序,再請月牙姑娘來彈琵琶,卡文迪先生若有興致,也能讓他展示下西方劍術,湊個中西合璧的熱鬧。”
消息傳出後,平陽府的百姓們頓時忙活起來。張阿婆帶著鄰里的婦人縫制香囊,五彩的絲線在布上穿梭,很快便繡出粽子、艾草的紋樣;錢掌櫃則帶著藥農采摘新鮮的菖蒲、艾葉,捆成束擺在藥鋪前,準備在集市上免費發放;韋小寶更是閑不住,拉著馬塔羅森的隨從學做西方點心,還琢磨著要在集市上擺個“中西小吃攤”,一邊賣中原的糖畫,一邊賣西方的奶油蛋糕。
端午前一日,黃昏集市的布置已初見雛形。護民所前的街道被打掃得干干淨淨,兩旁掛滿了紅燈籠,商販們早早支起攤位,有的擺放著五彩繩、香囊,有的售賣粽子、雄黃酒,還有的搭起戲台,準備晚上唱皮影戲。夕陽西下時,月牙姑娘抱著琵琶坐在戲台旁,指尖輕輕撥動琴弦,《折楊柳》的旋律伴著晚風流淌,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聆听。
陳文瀚與葉問並肩走在集市上,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心中滿是安寧。“記得去年此時,咱們還在黑風嶺與五毒教周旋,如今卻能安安穩穩地逛集市,真好。”葉問輕聲說,目光落在攤位上的香囊上,隨手拿起一個繡著桂花的,“這香囊的針法比去年更精致了,百姓們的日子好了,心思也更細了。”
正說著,不遠處傳來一陣喝彩聲。兩人循聲望去,只見卡文迪正與一名丐幫弟子切磋劍術,雙手長劍在夕陽下泛著寒光,招式剛勁卻不傷人,每一招都引得圍觀百姓拍手叫好。馬塔羅森站在人群外,拿著素描本快速勾勒,筆下的劍影與人群漸漸成形,他抬頭看到陳文瀚,笑著揮了揮手“這里的氛圍太美妙了,我要把它畫下來,寄回英國給女王看。”
韋小寶的小吃攤前早已排起長隊。他穿著一身新做的綢緞衣裳,手里拿著糖畫勺,在青石板上飛快地勾勒,很快便畫出一只栩栩如生的龍,引得孩童們尖叫著爭搶;旁邊的隨從則忙著切蛋糕,奶油的甜香與糖畫的焦糖味交織在一起,格外誘人。“幫主!葉先生!快來嘗嘗我的手藝!”韋小寶看到陳文瀚,舉著一塊蛋糕喊道,臉上沾著些許糖霜,像個孩子般興奮。
夕陽漸漸沉入西山,紅燈籠被一一點亮,暖黃的光芒籠罩著集市,比白日更多了幾分溫馨。戲台上火光燃起,皮影戲開始了,演的是《白蛇傳》的故事,皮影在燈光下靈動跳躍,配上說書人的唱腔,引得觀眾陣陣喝彩。月牙姑娘的琵琶聲也換了歡快的調子,與皮影戲的伴奏相得益彰,整個集市都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
李存義與鳩摩羅什坐在酒攤前,喝著雄黃酒,聊著邊境的近況。“如今流民安置點的莊稼長勢正好,再過兩個月就能收獲,到時候流民們就能帶著糧食回家了。”鳩摩羅什淺酌一口酒,眼中滿是欣慰,“多虧了陳幫主,不僅解決了流民的生計,還打通了西域與中原的商路,以後兩地百姓再也不用受戰亂之苦了。”
李存義點頭,舉起酒碗“這杯酒敬陳幫主,也敬所有守護和平的人!當年我在邊境打仗,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讓百姓們安穩過日子,如今總算實現了。”兩人一飲而盡,酒液辛辣卻暖心,仿佛能驅散所有過往的艱辛。
陳文瀚走到河邊,望著水中倒映的紅燈籠,思緒漸漸飄遠。從青岩山奪寶到黑堡破局,從抗疫災到鎮煞氣,從抵御蘭卡部落到接納西域流民,再到如今與西方建立貿易往來,平陽府經歷了太多風雨,卻始終在眾人的同心協力下愈發繁榮。他想起初到平陽府時的景象,那時的護民所破敗不堪,百姓們面帶愁容,而如今,這里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不斷,這便是他一直守護的意義。
“在想什麼?”葉問走到他身邊,遞來一個香囊,“張阿婆剛送的,說是能驅邪避災,也能安神。”陳文瀚接過香囊,指尖觸到柔軟的布料,鼻尖縈繞著艾草的清香,心中泛起一股暖流。“在想,咱們能有今日的安寧,離不開每一個人的付出。”他轉頭看向葉問,“若沒有你救治百姓,沒有李前輩領兵作戰,沒有卡文迪、馬塔羅森帶來的新東西,沒有百姓們的支持,平陽府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葉問微微一笑“其實,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讓家園更好。就像這端午的粽子,要裹上糯米、紅棗,再用蘆葦葉捆緊,才能香甜可口;咱們的家園,也要靠所有人齊心協力,才能安穩幸福。”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孩童的歡呼。兩人望去,只見韋小寶帶著一群孩子在河邊放河燈,五顏六色的河燈順著水流漂向遠方,像一顆顆星星落在水面上。“放河燈啦!許願能實現哦!”韋小寶高聲喊道,自己也放了一盞,雙手合十許願,臉上滿是虔誠。
陳文瀚與葉問也各取了一盞河燈,點燃蠟燭,輕輕放入水中。陳文瀚望著河燈遠去的方向,在心中默默許願願平陽府永遠安寧,願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願這份同心護民的信念永遠傳承下去。葉問的河燈與他的並排漂著,燭光在水中搖曳,映著兩人的身影,格外溫馨。
夜色漸深,集市上的人群漸漸散去,卻仍有不少人留在河邊,望著河燈許願,或是坐在攤位旁閑聊。張阿婆帶著幾名老人,在護民所前擺起了茶水攤,為晚歸的人遞上一杯溫熱的茶水;錢掌櫃則帶著藥農,在街道上噴灑雄黃酒,驅散蚊蟲,也為百姓們祈福。
馬塔羅森與卡文迪坐在河邊,看著河燈,輕聲交談。“在我們英國,沒有這樣的節日,卻有類似的傳統——聖誕節時,我們會在壁爐旁許願,希望家人平安。”馬塔羅森說,眼中滿是感慨,“這里的節日更熱鬧,也更有人情味,讓我想起了家鄉。”
卡文迪點頭“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對和平與幸福的向往都是一樣的。這河燈漂向遠方,就像我們的希望,能傳遍每一個角落。”他轉頭看向陳文瀚,“陳幫主,明年端午,我們還能一起過嗎?我想帶更多西方的朋友來,看看這里的熱鬧,也感受這里的溫暖。”
陳文瀚笑著點頭“當然歡迎。平陽府的大門永遠為心懷善意的人敞開,無論是西域的朋友,還是西方的朋友,只要願意為和平與繁榮努力,都是我們的伙伴。”
夜深了,河邊的人群漸漸散去,只剩下河燈順著水流漂向遠方,燭光在夜色中閃爍,像一顆顆守護的星辰。陳文瀚站在護民所前,望著空蕩蕩的街道,心中滿是欣慰。紅燈籠依舊亮著,照亮了回家的路,也照亮了平陽府的未來。
他知道,端午的熱鬧終會過去,但這份安寧與幸福會一直延續下去。只要所有人都堅守初心,同心協力,平陽府的燈火會永遠明亮,百姓的笑容會永遠燦爛,而這份人約黃昏後的溫馨與心安,也會成為每一個人心中最珍貴的回憶,代代相傳,永不褪色。
月光下,青銅古鐘靜靜地立在清涼寺遺址旁,鐘身的梵文與八卦鏡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芒,仿佛也在守護著這份安寧。陳文瀚握緊手中的打狗棍,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守護家園的路還很長,但只要心中裝著百姓,只要這份同心不變,無論未來遇到多大的風雨,平陽府都能安然度過,永遠是百姓們心中最溫暖的港灣。
喜歡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