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

第276章 櫻燼成灰•燈骨生溫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爾伽美神 本章︰第276章 櫻燼成灰•燈骨生溫

    燈灣的櫻樹,終于落盡了最後一片枯葉。

    枯葉墜地時沒有聲響,像被潮聲吞了去。葉背的金線早已褪成灰白,蜷在沙里,像七縷斷了的發絲。老嫗蹲下身拾葉,指尖觸到葉梗的瞬間,枯葉忽然化作細灰,灰里浮著極小的燈影,影里有個模糊的輪廓,左手無名指缺了半節,正彎腰掃著櫻樹下的殘雪,掃帚柄上纏著紅綾,綾子被風吹得獵獵響,像面不肯倒的幡。

    “該燒灶了。”她對著灰堆說,聲音混在潮聲里,辨不出年紀。灶膛里的火早就熄了,只剩下半截櫻枝,枝上還留著去年的牙印,是七童換牙時啃的,印子淺得快要磨平,卻在晨光里泛著極淡的金,像誰用指甲輕輕劃的痕。

    老嫗抱來最後一捆櫻柴,柴是從七株樹的枯枝上折的,每根柴上都有個小小的節疤,像沒長齊的乳牙。她把柴塞進灶膛,劃亮火石的剎那,柴枝忽然滲出金油,油遇火星便“騰”地燃起,火光卻不是紅的,是極淡的粉,粉得像櫻花瓣,花瓣形狀的火苗舔著灶壁,壁上便浮出七道影子——七童圍坐在灶前,手里各舉著半塊烤紅薯,紅薯皮焦黑,掰開來,瓤里卻嵌著金屑,像撒了把星子。

    “慢些吃,別燙著。”老嫗伸手去接影子里掉落的紅薯皮,指尖卻穿過了火光,觸到灶壁的冰涼。影子里的七童忽然齊齊回頭,臉上沒有五官,只有七個黑洞,洞里浮著極小的燈,燈芯是他們自己的乳牙,燈油是融化的唾液,燈火極弱,卻照得灶膛里的柴枝 啪作響,響得像在笑。

    火快熄時,灶膛深處滾出一粒金丸,丸上布滿細孔,像被蟲蛀過的果核。老嫗用柴夾夾起,見孔眼里嵌著七縷灰,灰的顏色與當年埋下的發絲一一對應,最細的那縷金發灰里,裹著半條金龍,龍爪握著半顆乳牙,牙尖沾著櫻灰,灰里浮著“平安”二字的殘筆,像被火舌舔過的信。

    她把金丸揣進懷里,心口的位置忽然發燙,燙得像揣著那只黑陶罐。低頭看時,衣襟上滲出血印,印子的形狀與韋小寶掌紋一般無二,紋心處,一粒極小的燈正在慢慢亮起,燈芯是根白發,燈油是滲的血,燈火透過衣料,在沙地上映出個模糊的人影,正提著盞燈走向櫻林,燈影里,七株樹的枯枝上忽然開滿了花,花不是白的,是金的,瓣上的紋路像掌紋,層層疊疊,最終都指向根部的土。

    老嫗跟著人影走去,腳踩在櫻灰上,發出極輕的“沙沙”聲,像踩碎了無數燈芯。走到第七株樹前,人影忽然停住,轉身時,她看見那人手里的燈盞裂了道縫,縫里滲出金油,油滴入土,便冒出一縷青煙,煙里浮著七枚果核,核殼正在剝落,露出里面的金屑,金屑聚成一團,團里臥著條完整的金龍,龍嘴里餃著七顆乳牙,牙尖閃著光,像七粒沒熄的火星。

    “該埋了。”人影開口,聲音像從灶膛里鑽出來的,混著柴煙的嗆。

    老嫗蹲下身,在樹根處掘開寸許,土是溫的,溫得像灶膛里的余燼。她把金丸埋進去,覆上櫻灰,再澆一勺海水,水觸灰便發出“嘶嘶”聲,冒出的煙里,七株樹的影子忽然變得清晰——樹干上的金紋正在流動,流成七個名字,是七童的乳名,名字的最後一筆都拖著條金線,線的盡頭,海面上浮著七盞燈,燈芯是新抽的櫻條,燈油是融化的冰,燈火極弱,卻在暮色里亮得執著。

    埋完金丸時,天已經黑透了。老嫗坐在石墩上,看著櫻林在夜色里漸漸隱去,隱去前,最後一縷煙里浮著行字︰“燈骨生溫處,皆是櫻花開”。字剛顯出來,就被潮聲吞了去,吞去的瞬間,七株樹的枯枝忽然齊齊折斷,斷口處滲出淡金色的液,液滴入土,便發出極輕的“嗒”,像乳牙扣合,又像燈芯歸位。

    她起身回屋時,灶膛里的火徹底熄了,只剩下一堆白灰,灰里浮著七顆極小的燈,燈芯是櫻柴的余燼,燈油是凝的露,燈火極弱,卻在黑暗里亮著,亮得像誰不肯閉上的眼。

    夜潮漫過礁石時,老嫗听見櫻林里傳來極輕的“嗒”聲,一聲接一聲,像七顆乳牙在土里輕輕叩門。她知道,那是燈骨在生溫,溫到開春時,土里會抽出新的櫻條,條上會結出新的燈,燈里會住著不肯走的念想,像七童啃過的柴枝,像韋小寶掌紋里的金,像她守了七年的春,終究會在灰里,開出花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方便以後閱讀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第276章 櫻燼成灰•燈骨生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第276章 櫻燼成灰•燈骨生溫並對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