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

第181章 屯田初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久緩 本章︰第181章 屯田初啟

    屯田之議既已在朝堂通過,辛棄疾便如離弦之箭,迅速投入到緊張的籌備工作之中。

    他深知,屯田一事,關乎邊境安危,亦系百姓生計,容不得半點馬虎。

    天剛破曉,辛棄疾便已起身,簡單洗漱後,便匆匆啟程前往江淮的屯田選址處。

    兩日後,待奔行到一處屯田點,此時薄霧已籠罩著淮河岸邊的這處臨時軍營。

    辛棄疾立在點將台上,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台下黑壓壓的人群 —— 前排是從各州鎮精選的邊軍銳士,後排則是衣衫襤褸卻眼神堅毅的流民。

    他今日要從這兩千余人中,選出首批參與屯田的骨干。

    “諸位,” 辛棄疾的聲音穿透晨霧,帶著金屬般的質感。

    “屯田非易事,需耕可破土、戰能殺賊。今日選士,一驗體力,二試膽魄,三看血性!”

    說罷,他抬手指向場中三塊磨盤大的青石板︰“凡能用兵器劈開此石者,即刻入列!”

    人群中響起一陣騷動。

    一名虎背熊腰的邊軍悍將踏步而出,怒吼著一刀劈向石板,結果石面僅現一條裂紋。

    辛棄疾搖頭,隨手從親兵手中取過一柄他慣用的斬馬刀,刀身未出鞘,卻以刀柄猛地砸向另一塊石板。只听 “ 嚓” 一聲巨響,青石裂為四瓣,碎屑飛濺間,刀柄上 “濟南” 二字在晨光中閃了道冷光。

    “好功夫!” 南歸流民中有人失聲喝彩。

    辛棄疾環視眾人,目光落在一名左臂纏著繃帶的中年人身上︰“你,出列。”

    青年踉蹌上前,正是前日在流民中帶頭開墾的薛安都。辛棄疾遞過弓箭︰“百步外立箭靶,三箭中紅心者,任屯長。”

    薛安都手抖著搭箭,前兩箭均擦邊而過。

    第三箭還未射出時,弓弦卻突然崩斷。

    眾人嘩然之際,辛棄疾已摘下自己的雕弓拋去︰“用我的。”

    薛安都接住弓,只覺入手沉逾千鈞,卻見辛棄疾負手而立,淡淡道︰“箭在弦上,當有必死之心。”

    中年人閉目深吸,再睜眼時目光如炬,一箭正中紅心。

    辛棄疾頷首,忽然解下腰間佩劍拋向空中,拔劍出鞘的寒光如匹練橫空,竟將飄落的箭羽削作兩半。

    全場死寂片刻,隨即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喝彩。

    人員遴選順利進行。。。

    半日後,“今日所選,皆隨我去芍陂!” 辛棄疾翻身上馬,馬鞭指向東南方的蒼茫水澤。

    行至半途,隊伍被一道干涸的渠壩攔住。

    辛棄疾翻身下馬,蹲身撥開淤泥,指腹摩挲著渠壁的夯土紋路︰“此處乃春秋楚相孫叔敖所修芍陂故道。”

    他拾起一塊刻著蝌蚪文的殘碑,“《淮南子•人間訓》載‘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莊王知其可以為令尹也。’此陂若疏浚,可灌溉良田萬頃,如此,壽州等地屯田可成。”

    說罷,他拔出佩劍刺入堤岸,劍身在泥土中劃出丈許深的溝壑,清澈的地下水瞬間滲出。

    “當年孫叔敖以畚鍤治陂,今日我等便以刀槍為耒耜!”

    辛棄疾揚鞭指向遠處的崗巒,“三日內,須挖出五條支渠引淮水入陂!”

    流民中有人面露難色︰“將軍,此陂荒廢數十年,恐非人力可及。”

    辛棄疾翻身躍上一處高崗,解下披風擲向空中。狂風卷起赤色斗篷,如同一團火焰掠過荒灘。

    他從親兵手中取過一張硬弓,搭上三支雕翎箭,弓弦拉成滿月︰“看箭!”

    三支箭破空而去,竟同時貫穿了百步外三棵合抱粗的老柳。樹干中箭處滲出的汁液,順著箭桿滴落在龜裂的土地上,宛如三處活泉。

    “孫叔敖能使荒澤變膏腴,我辛棄疾便能讓死水復奔流!”

    他的聲音在芍陂上空回蕩,驚起一群白鷺。

    流民們望著他腰間那柄刻著 “濟南” 二字的佩劍,又看看地上滲出的水漬,忽然有人高舉鋤頭吶喊︰“隨將軍疏浚芍陂!”

    暮色降臨時,五條蜿蜒的渠溝已初見雛形。

    辛棄疾蹲在渠邊,用佩刀削著柳木制作測量工具,忽然听見身後傳來腳步聲。

    薛安都捧著一碗麥粥上前,碗沿還沾著泥土︰“將軍,芍陂的水脈找到了,就在西南角的石潭下。”

    辛棄疾接過麥粥,指尖觸到碗壁的溫熱。他望著遠處渠溝中逐漸匯聚的水流,忽然笑道。

    “當年孫叔敖治陂,有老父獻《水經》;今日我治陂,有你等獻地脈。”

    他將麥粥潑入渠中,“待明年此時,這芍陂里的魚蝦蟲草,定能喂飽飛虎軍的戰馬!”

    月光漫過芍陂時,渠溝中已響起潺潺水聲。

    辛棄疾解下鎧甲,躺在渠邊的草地上,听著遠處傳來的夯土聲。

    他摸出懷中的《芻蕘十論》殘卷,借著火把的光痕在空白處寫道︰“芍陂之水,可灌田,可練兵,可固邊。”

    筆鋒頓處,一滴墨汁落在 “固邊” 二字上,暈開的痕跡恰似芍陂的水紋。

    此時薛安都端著陶碗的手忽然一顫,碗沿的麥粥濺出幾滴,落在辛棄疾鎧甲的餃環上。

    中年人望著將軍偷得這片刻的閑暇,喉結滾動著,忽然低聲開口︰“將軍可知,某年輕時也用過這樣的硬弓。”

    辛棄疾抬眼,見薛安都盯著自己拋在一旁的雕弓,瞳孔里映著火把的光,像是燒著兩簇往事。

    “某家本是河東汾陰人,” 薛安都的聲音被渠水聲揉碎。

    “十六歲時能開三石弓,常與游俠縱馬西河。兄長們怕我惹禍被連累就分了家,分家時我只取了兩匹快馬,倒是那些綠林朋友送了三十斤精鐵。” 他指腹摩挲著碗沿的豁口。

    “後來幫北魏秦州刺史平白龍子之亂,被封了都統,總管雍秦二州的馬政。”

    渠水忽然沖過一道淺灘,嘩啦啦的水聲里,薛安都的聲音陡然低啞︰“元嘉二十一年,拓跋燾被柔然殺得丟盔棄甲,某與族兄薛永宗在汾北起兵。”

    薛安都卷起左袖,露出一道貫穿小臂的舊疤,“那年冬天攻弘農城,城樓上的滾石砸斷了我的馬槊,血濺在‘魏’字大旗上,紅得跟今日將軍的披風似的。”

    辛棄疾坐起身,從箭囊里抽出一支羽箭遞過去。薛安都接過箭桿,指尖觸到刻著的 “濟南辛” 三字,忽然笑了︰“後來蓋吳起兵反魏,某與他合兵屯杏城。誰想拓跋燾親率大軍來剿,族兄永宗滿門被殺時,某正帶著殘兵奔往弘農城頭。” 他將羽箭插入泥土,箭羽在風中顫動。

    “丟城那日,某把北魏賜的金印砸在城門口,南渡時只帶了一張弓,還有半袋家鄉的粟種。”

    渠水倒映著兩人的影子,辛棄疾忽然發現薛安都腰間系著的皮袋,袋口露出半截褪色的綢帶,正是當年北魏軍隊的制式。

    “原來你我都是南歸人。” 將軍的聲音帶著笑意,卻伸手按在薛安都的肩頭,“芍陂的水脈通著淮河,淮河連著黃河。待明年麥熟時,某帶你去看北岸的高粱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方便以後閱讀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第181章 屯田初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第181章 屯田初啟並對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