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爬上老槐樹的枝椏時,沈星河正蹲在院角劈松枝。
竹片刀起起落落,松脂的清苦混著晨露的潮氣漫開,他鼻尖沾了點木屑,听見院門外傳來三輪車的 當聲。
"小沈!"社區主任王阿姨的大嗓門先撞進來,"上個月說的"守灶人家"評選結果出來了!"她舉著紅本本跨進門,封皮燙金的"傳統炊事文化保護"幾個字在晨光里發亮,"你們家老屋是首戶,這不,我把新掛歷給補上——"
沈星河直起腰,看見她懷里還抱著摞印著"糊飯日"的掛歷,封皮上的老屋門牌號紅得扎眼。
前晚父親摩挲灶心土的模樣突然浮上來,他喉結動了動"王姨,我爸那人您知道,怕是不愛湊這個熱鬧。"
"我知道,我知道。"王阿姨搓了搓手,聲音放軟,"可上回修繕時您拍的灶心土視頻,在社區群里轉瘋了。
張奶奶說看著像她老伴兒走前砌的灶,李叔說聞著就想起他媳婦熬的紅豆粥"她指節叩了叩門框,"大家不是要看雜耍,是想摸摸自個兒心里的熱乎氣兒。"
院堂里傳來搪瓷杯擱在木桌的輕響。
沈建國端著茶碗站在門口,藍布衫洗得發白,袖口沾著昨兒篩灶土的灰"王主任,我就一燒火的老頭,有啥可看的?"
王阿姨剛要開口,沈星河先一步走過去,用沾著松脂的手背蹭了蹭父親衣袖"爸,媽當年不也常說"飯香不怕巷子深"?
咱們的火,該讓人聞見了。"
沈建國的茶碗頓在半空。
他望著兒子發頂翹起的碎發——和二十年前那個蹲在灶前偷抓飯粒的小毛頭一個模樣。
喉間突然發緊,他別開眼"要搞就按老法子來。
柴火得是三段干松枝,水得井水兌雨水,米得提前三小時泡"
"成。"沈星河應得干脆,余光瞥見王阿姨偷偷比了個"ok"的手勢。
籌備那三日,老屋像個被撥快的老座鐘。
沈建國天沒亮就去井台挑水,竹桶里浮著片梧桐葉——雨水要接在干淨陶盆里,得等月亮爬上東牆才收。
林夏抱著一摞卡紙在院角寫"灶語卡",筆尖沾了桂花蜜,說這樣燒起來甜;沈星河蹲在灶前記火候,拿手機錄父親添柴的手勢,又悄悄在筆記本上標"三亮三暗"松枝 啪是第一亮,轉小火壓柴是第一暗
"小夏,這卡片寫"孫女考上大學"行嗎?"張奶奶踮著腳湊過來,老花鏡滑到鼻尖。
林夏握住她的手"您寫"等囡囡回來吃鍋巴"更好,火听了會幫您記著。"
儀式當天,巷口的青石板被踩得發亮。
沈星河搬著長條凳出來時,看見陳阿婆柱著拐棍排在最前頭,白發在風里顫"我就想聞聞,當年教小慧和灶心土時那股子糯米香。"
灶膛里的火"轟"地竄起來。
沈建國系著母親的藍布圍裙,袖管挽到肘彎。
他往鐵鍋里倒泡好的米,手腕抖得極穩——像當年母親教他時那樣。
沈星河站在旁邊舉著擴音器,喉嚨突然發緊"第一把火要旺,松枝得架成三角"
"暗了。"沈建國突然低喝。
沈星河抬頭,正看見父親閉著眼。
晨光透過天窗落下來,在他皺巴巴的眼皮上投下陰影。
那姿勢那麼熟悉——母親臨終前最後一次做飯,也是這樣閉著眼攪粥,說"火候在心里"。
"這火,是兩個人在燒。"沈星河對著擴音器輕聲說。
圍觀的人群靜了。
只有松枝爆裂的" 啪"聲,混著米香漫開。
陳阿婆抹了把眼楮,拐杖尖敲著青石板"是這個味,當年小慧往灶土里摻糯米漿,我就說這灶準能燒出甜日子"
飯熟時,白汽裹著飯香涌出鍋沿。
沈星河剛要去端第一碗,卻見父親已經盛好,徑直走到陳阿婆跟前"您嘗嘗。"
陳阿婆捧著碗的手直抖,吹涼了才抿一口"甜,比當年還甜"她抬頭時,眼角的皺紋里全是光,"小慧要是看見,該多高興。"
沈星河喉頭一熱,轉身對人群揚聲"從下個月初一開始,老灶開"代煮服務"。
獨居的爺爺奶奶,上班趕不及的小年輕,誰需要熱飯,提前跟社區說"
"成。"沈建國突然插話。
他正往竹籃里裝碗筷,頭也不抬,"多備三副,不夠再添。"
暮色漫進院子時,最後一批居民才散去。
沈星河蹲在灶前清理余燼,瓦刀刮過磚縫時,突然觸到片硬紙。
抽出來一看,是張皺巴巴的煙盒紙,字跡歪歪扭扭"火有人接,我能睡了。"
他手指發顫。
這是父親的字,和二十年前給母親寫"飯在鍋里"的紙條一個模樣。
手機在兜里震動。
他掏出來,屏幕亮著公司群的消息"沈總,百億並購案今晚必須定,對方代表在會議室等您"
灶膛里的余燼忽明忽暗。
他望著牆上母親的遺像——照片里的女人系著藍布圍裙,正笑著看鏡頭。
那笑里有米香,有松枝的煙火氣,有二十年來老灶從未熄過的光。
三秒後,他點了刪除鍵。
林夏的消息跳出來"明天早灶,我想吃醬豆腐。"
他指尖在鍵盤上頓了頓,回"我帶。"
把手機塞進抽屜時,听見父親在院外喊"小夏,明兒早上的柴火我挑了最干的松枝!"
晚風卷著槐花香吹進來,灶膛里的余燼忽閃了一下。
那點微光映在牆上,像一句輕輕落下的"在"。
喜歡逆流韶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流韶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