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440章 無聲的對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440章 無聲的對抗

    皇城司值房內,燭火將趙明燭的身影拉得細長,投在滿是卷宗的牆壁上。他指尖輕撫著那方冰冷的文衡之印,印面上“文衡之印”四個篆字在燭光下泛著幽光。

    “清流社雖已瓦解,然其根系之深,遠超你我想象。”趙明燭沉聲道,目光掃過案上那厚厚一疊供詞與證據。

    陳硯秋頷首,指尖點著關系網圖中幾處尚未連線的節點“這些空缺之處,恐怕才是真正的要害。被我們揪出的,或許只是棄子。”

    薛冰蟾正在仔細檢查文衡之印的機關結構,忽然輕咦一聲“這印鈕之下似有夾層。”她取來細如發絲的工具,小心操作片刻,印鈕竟悄然滑開,露出內里一卷薄如蟬翼的絹紙。

    絹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人名,每個名字旁皆標注著官職與代號,最後一行墨跡尤新“文曲先生——待定”。

    “待定?”趙明燭蹙眉,“文曲先生之位竟懸空?”

    陳硯秋凝視那名冊“或許正因前任文曲先生突然失勢,清流社內部才陷入混亂,讓我們有機可乘。”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急促腳步聲。親信推門而入,面色凝重“大人,剛收到消息,御史台突然上書彈劾皇城司濫用職權、羅織罪名,要求停止調查。”

    趙明燭冷笑“果然來了。都有誰署名?”

    “為首的竟是剛升任樞密副使的楊大人。”親信遞上抄錄的奏章副本,“還有三位御史、兩位給事中聯署。”

    陳硯秋迅速在關系網圖中找到這幾人的名字“有趣。這幾位大人都與清流社無直接關聯,卻都在近年科舉中受益。”

    “好一招以攻為守。”趙明燭眼中寒光一閃,“他們不敢直接為清流社辯護,便攻擊查案之人。”

    次日朝會,氣氛凝重。趙明燭剛步入大殿,便感受到無數道目光射來,或同情,或譏諷,或擔憂。

    果然,議題很快轉到皇城司調查之事。新任樞密副使楊大人率先發難“趙大人辦案雷厲風行,然近日朝野議論紛紛,謂皇城司羅織罪名,屈打成招,恐非盛世所宜。”

    一位御史立即附和“清流社一案,牽連官員已達百余,若再擴大,恐傷國本。且科舉舞弊之說,證據多系推斷,難服眾心。”

    趙明燭從容出列“臣辦案皆依證據,所有供詞畫押具在,物證俱全。若諸位大人存疑,可親自查驗。”

    又一位給事中冷笑“物證可偽造,供詞可逼取。聞皇城司大牢夜半常有慘呼,豈是仁政所為?”

    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趙明燭心知這是有組織的反撲,若不及時壓制,調查恐將受阻。

    正當此時,一個蒼老而威嚴的聲音響起“老臣有本奏。”

    眾人望去,竟是致仕多年的前宰相呂夷簡。他雖已無實權,但余威猶在。

    “老臣本不該預朝政,然科舉乃國之大典,不可不察。”呂夷簡緩緩道,“聞皇城司所獲物證中,有與境外往來密信。若真如此,則非止科舉舞弊,實關國體。老臣以為,當徹查到底。”

    這番話頓時讓朝堂安靜下來。呂夷簡雖未直接支持趙明燭,但點出了此案關乎國家安全,頓時讓那些攻擊者不敢再輕易開口。

    仁宗皇帝終于開口“趙卿繼續查辦,但須謹守律法,不得濫刑。另著三司派員協同審理,以昭公允。”

    退朝後,趙明燭立即面聖,呈上最新發現的絹紙名冊與文衡之印。

    仁宗仔細查驗後,面色凝重“文曲先生竟標注‘待定’莫非清流社內部正在爭奪領袖之位?”

    趙明燭道“臣亦作此想。這正是徹底鏟除他們的良機。”

    然而調查的阻力遠超預期。三司派來的“協同”官員處處掣肘,要求重審所有證據,拖延辦案進度;皇城司的辦案經費突然被戶部以“核實”為名暫停撥付;甚至有多名證人突然翻供,聲稱供詞系屈打成招。

    “這是有組織的反撲。”陳硯秋分析道,“他們雖不敢明目張膽阻撓,卻在用各種方式拖延時間,等待風波平息。”

    薛冰蟾則從技術角度提出建議“既然他們拖延時間,我們便暗中加快進度。文衡之印的機關術極為精妙,我可嘗試反向推導其制作工藝,或能找到制作之人。”

    趙明燭批準此議,同時加強了對關鍵證人的保護。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次日便傳來噩耗關押在秘密地點的胡三爺竟中毒身亡,看守的兩人也昏迷不醒。

    “用的是西域奇毒‘醉仙散’,入水即化,無色無味。”崔月隱檢驗後回報,“下毒者必是內部之人。”

    趙明燭震怒之余,更加警惕。他表面上放慢調查節奏,暗地里卻讓陳硯秋與薛冰蟾加快研究。

    陳硯秋憑借超凡記憶,將清流社所有賬冊、密信的內容牢記于心,發現一個規律所有重大決策都在每個月的望日(十五日)做出,且多與相國寺有關。

    “相國寺”趙明燭沉吟,“莫非他們的集會地點就在寺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薛冰蟾對文衡之印的研究也有突破“這印的機關設計與徐家風格極為相似,但更加精妙。應是徐家高手所作,但徐家如今無人有此功力,除非”

    “除非什麼?”趙明燭急問。

    “除非是徐家那位失蹤多年的老祖宗,機關徐的創始人——徐元矩。”薛冰蟾道,“聞說他晚年痴迷于星象與機關結合之術,與文曲鎖的理念極為吻合。”

    趙明燭立即派人查訪徐元矩的下落。然而徐家人口風極緊,只知老祖宗二十年前便雲游四海,不知所蹤。

    就在調查似乎陷入僵局時,墨娘子送來關鍵情報新月疤痕的胡三爺有個情婦住在城西,可能知道些內情。

    趙明燭親自前往。那女子起初矢口否認,直到趙明燭出示胡三爺的遺物,她才泣不成聲“三爺說過,若是他遭遇不測,就將這個交給能扳倒‘那些人’的官員。”

    她取出一本密密麻麻的筆記,里面詳細記錄了胡三爺與清流社成員的往來,甚至包括幾次秘密會議的內容。

    最令人震驚的是,筆記中提到一個代號“文昌閣”的秘密據點,就在相國寺內!

    趙明燭立即部署對相國寺的暗中監控。發現每月望日,確有多名官員以“進香”為名前往相國寺,實則進入藏經閣後的一處僻靜禪院。

    望日之夜,趙明燭親自帶人埋伏。子時將近,果然見數人悄悄潛入禪院。為首者竟是那位帶頭彈劾皇城司的楊大人!

    “原來他就是新任文曲先生!”趙明燭心中暗驚。

    眾人正待行動,忽然禪院內傳來爭執之聲“如此畏首畏尾,成何體統!當立即啟動‘龍門計劃’,徹底掌控今科科舉!”

    另一個蒼老的聲音反駁“糊涂!如今風頭正緊,當暫避鋒芒。且文衡之印失落,如何運作?”

    楊大人冷笑“印信可重鑄,人才是關鍵。今科有數名重要人選,必須上榜。”

    趙明燭听得真切,正要下令抓捕,忽然身後傳來破空之聲!數支弩箭射來,一名親信應聲倒地。

    “有埋伏!”趙明燭大喝,急忙閃避。

    頓時,禪院內外的黑衣人同時殺出,與皇城司人馬戰作一團。顯然對方早有準備,故意泄露會議消息,設下反埋伏。

    激戰中,趙明燭直取楊大人。二人刀劍相交,楊大人竟武功不弱,邊戰邊退“趙明燭,你壞我大事,今日必取你性命!”

    正當此時,禪院突然震動,地面裂開,多名黑衣人墜入地下。薛冰蟾從暗處現身“我已破壞他們的機關暗道!”

    趁這混亂,趙明燭一劍挑飛楊大人的兵器,將其制服。其余人等見首領被擒,紛紛投降或逃竄。

    經此一役,清流社殘余勢力遭到重創。楊大人供出多名同黨,包括三位部級官員、五位地方大員。

    仁宗震怒,下旨嚴辦。一場更大的清查展開,更多清流社成員落網。

    然而在審訊中,楊大人透露一個驚人消息文曲先生並非一人,而是一個三人組成的議會!他只是其中之一,另外兩人身份更加隱秘。

    “清流社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嚴密。”陳硯秋嘆道,“三人議會,互相制衡,即便一人落網,組織仍能運轉。”

    趙明燭凝視著關系網圖“無妨。既然撕開了口子,便可順藤摸瓜。下一個目標,便是那另外兩位‘文曲先生’。”

    他轉向薛冰蟾“徐元矩那邊可有進展?”

    薛冰蟾點頭“已有線索。據說有人在終南山見過一位機關術極高的老者,特征與徐元矩吻合。”

    趙明燭當即下令“立即派人前往終南山。若能找到徐元矩,或許就能揭開文曲鎖的所有秘密。”

    皇城司的值房內,燭火再次亮到天明。雖然取得了重大勝利,但三人都明白,這場無聲的對抗還遠未結束。

    文衡之印靜靜躺在案上,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一個跨越數十年的陰謀。而它的締造者,或許正是揭開所有謎團的關鍵。

    窗外,曙光微露,但汴京城的天空卻陰雲密布,仿佛在預示著更大的風雨即將來臨。

    在這場無聲的對抗中,一方要揭開真相,一方要掩蓋痕跡。而夾在其中的,是整個帝國的文脈與未來。

    趙明燭握緊佩劍,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無論還有多少艱難,這條路,我一定會走下去。”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不第河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440章 無聲的對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440章 無聲的對抗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