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439章 拼圖初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439章 拼圖初現

    皇城司值房內,燭火將三人的身影投在牆上,隨火光搖曳不定。案上鋪滿了各種線索星圖符號、令牌拓印、玉佩實物、關系網圖,以及剛從吏部侍郎府搜出的《文曲祭典》。

    趙明燭指尖輕點關系網圖中心那個代表“清流社”的符號,面色凝重如鐵“種種跡象表明,我們面對的不僅是一個科舉舞弊集團,更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奇特信仰的秘密結社。”

    陳硯秋取過《文曲祭典》,翻至其中一頁“看這禱文‘文曲星君,降臨法筵;清河之源,潤澤文脈;科場權衡,盡在掌握;國運興衰,系于一文’。他們的野心,恐怕不止于操控科舉。”

    薛冰蟾將令牌與玉佩並置,對照星圖符號“七把鑰匙,七個地點。我們已經知曉琉璃官窯和相國寺後巷宅院,另外五個中,貢院這個最為緊要。”她指著星圖中一個形似號舍的符號,“春闈在即,此地必是他們的重點。”

    趙明燭立即下令“加派人手監控貢院,特別是符號所示的區域。但務必隱秘,不可打草驚蛇。”

    皇城司的暗探如幽靈般潛入貢院周邊。根據星圖符號提示,重點監控區域是貢院西北角的一排老舊號舍。這些號舍因位置偏僻,近年來較少使用,多用來存放雜物。

    三日後,暗探回報確有可疑人物夜間出入該區域,似乎在進行某種修繕作業。

    “修繕?”趙明燭蹙眉,“春闈前夕修繕號舍,倒也正常。但為何鬼鬼祟祟?”

    陳硯秋沉吟道“記得錢主簿曾透露,文衡之印藏在某個科舉考場中。莫非就在這些號舍內?”

    薛冰蟾提出建議“或許可以派人扮作工匠混入其中。”

    計策已定。趙明燭通過工部安排幾名皇城司暗探扮作泥瓦匠,混入修繕隊伍。為首的老王是個經驗豐富的暗探,擅長機關暗道之術。

    混入貢院後,老王很快發現異常修繕重點並非號舍本身,而是地下。某些號舍的地磚有被撬動後又重新鋪回的痕跡。

    “他們在下面找東西。”老王深夜回報,“但似乎還沒找到,仍在挖掘。”

    趙明燭眼神一凜“我們必須搶先一步!”

    是夜,月黑風高。趙明燭親自帶隊,借著修繕工程的掩護潛入貢院。在老王指引下,他們找到一處最新挖掘的地點——丙字二十三號舍。

    小心撬開地磚,下面果然有新鮮泥土。挖掘約三尺深後,鐵鍬踫到硬物——一個鐵箱!

    取出鐵箱,見其上刻滿星圖符號,正面有七個鎖孔,排列如北斗七星。

    “文曲鎖!”薛冰蟾興奮道,“果然在此!”

    然而鐵箱沉重,不便攜帶。趙明燭決定就地研究開鎖之法。

    薛冰蟾仔細檢查鎖孔“七個鎖孔對應七把鑰匙。我們已有天樞位和開陽位的鑰匙。”她取出令牌和玉佩,分別插入對應的鎖孔。

    “但還缺五把。”陳硯秋蹙眉,“強行開啟恐觸發自毀機關。”

    趙明燭沉思片刻“既然他們將箱子埋于此地,或許鑰匙也藏在附近。”

    眾人分頭搜查號舍。陳硯秋憑借超凡記憶,回想起在崇文院見過的貢院修建圖錄,指出這排號舍下有處廢棄的地下室。

    果然,在相鄰的丙字二十四號舍下,他們找到了地下室的入口。室內積滿灰塵,堆放著各種廢棄的科舉用具破損的號板、褪色的幌子、甚至還有幾箱受潮的試卷。

    在角落一個鐵櫃中,他們發現了三把造型奇特的鑰匙,上面分別刻著“天璇”、“天璣”、“玉衡”的星名。

    “五得其三,還缺兩把。”趙明燭數道,“天權與搖光。”

    薛冰蟾審視鑰匙“根據星圖符號提示,天權位對應吏部檔案庫,搖光位對應國子監齋舍。”

    時間緊迫,趙明燭決定兵分兩路他親自帶人前往吏部;陳硯秋與薛冰蟾前往國子監。

    吏部檔案庫守衛森嚴,但趙明燭持有皇城司令牌,得以深夜入內。根據星圖符號提示,天權鑰匙應藏在某排檔案架的暗格中。

    尋找良久,終于在一排標注“丙辰科存檔”的架子上發現機關。按下隱蔽按鈕,一個暗格彈出,里面正是天權鑰匙!

    與此同時,陳硯秋與薛冰蟾也抵達國子監。星圖符號提示搖光鑰匙藏在“明倫堂”的某處。

    明倫堂是國子監正堂,供奉孔子像及歷代大儒牌位。深夜時分,堂內燭光昏暗,肅穆非常。

    薛冰蟾仔細觀察堂內布局,忽然指向屋梁“看那里!”

    順她所指,可見正梁上刻著一幅星圖,其中搖光星的位置微微凸起。陳硯秋施展輕功躍上屋梁,輕按凸起處,一塊木板滑開,露出里面的搖光鑰匙。

    七鑰齊聚,眾人重返貢院。薛冰蟾按北斗七星順序,依次插入七把鑰匙。當最後一把搖光鑰匙插入時,鐵箱內傳來一陣機括轉動之聲,箱蓋緩緩開啟!

    箱內並無金銀財寶,而是滿滿一箱文書清流社成員名單、收支賬冊、與境外往來密信,以及——一方通體黝黑的金屬印信,上刻“文衡之印”四字,周圍環繞星圖符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果然如此!”趙明燭拿起印信,“這就是他們操控科舉的憑證!”

    陳硯秋則翻閱那些文書,越看越是心驚“清流社的規模遠超想象!朝中六部皆有他們的成員,甚至”他抽出一封密信,面色大變,“甚至與遼國、西夏都有勾結!”

    密信中提到一個名為“文脈同盟”的跨國組織,旨在通過操控各國科舉來影響天下文脈走向。清流社正是其在中原的分支。

    “看這個,”薛冰蟾從箱底取出一卷羊皮紙,“這似乎是一種科舉試題的密碼生成算法。”

    趙明燭立即命人將箱子秘密運回皇城司。然而就在他們離開貢院時,突然遭到伏擊!

    數十名黑衣人從暗處殺出,刀光劍影中直取鐵箱。皇城司人馬奮力抵抗,且戰且退。

    “他們的目標是箱子!”趙明燭大喝,“保護箱子!”

    激戰中,陳硯秋手臂被劃傷,薛冰蟾及時觸發機關陷阱,暫時阻擋追兵。眾人趁機突圍,返回皇城司。

    清點損失,雖保住了鐵箱,但多名皇城司人員負傷。更令人不安的是,對方顯然早有準備,對皇城司的行動了如指掌。

    “內鬼不除,寸步難行。”趙明燭沉聲道。

    他立即著手清查皇城司內部。經過嚴密排查,終于發現副使王五的可疑行徑多次私自調閱密檔,與清流社相關人員秘密接觸,甚至在這次行動前曾單獨進入過趙明燭的值房。

    趙明燭設計試探,假意部署一次虛假行動。果不其然,消息很快泄露,清流社做出了相應布置。

    證據確鑿,趙明燭親自帶隊抓捕王五。然而當眾人沖入王五的值房時,發現他已經服毒自盡,桌上留有一封認罪書。

    認罪書承認了自己被清流社收買的事實,但聲稱只是“迫于無奈”,並暗示皇城司內部還有更高層級的內應。

    “更高層級的內應”趙明燭面色凝重,“會是誰?”

    盡管內鬼未完全清除,但鐵箱中的證據已經足夠驚人。趙明燭連夜起草奏章,將清流社的情況上奏仁宗皇帝。

    仁宗震怒,下旨徹查。一場席卷朝野的大清查就此展開。

    隨著調查深入,清流社的網絡逐漸浮出水面以吏部侍郎為核心,涵蓋禮部、工部、國子監、謄錄院等多個部門的龐大利益集團。他們通過操控科舉,將自己的門生故舊安插到關鍵職位,形成一個盤根錯節的勢力網絡。

    更令人震驚的是,調查發現清流社與境外勢力確有勾結。那些特殊排版的書冊,正是與遼國、西夏秘密通信的工具;而科舉試題和錄取結果,也會及時傳遞給境外勢力,影響他們的文人政策。

    “這一切的背後,似乎還有一個更高層級的存在。”陳硯秋在研究清流社賬冊時發現,“所有重大決策都指向一個代號‘文曲先生’的人物,但無人知曉其真實身份。”

    趙明燭蹙眉“文曲先生莫非就是那個手帶新月疤痕的胡三爺?”

    陳硯秋搖頭“從賬冊記錄看,文曲先生的地位遠在胡三爺之上。胡三爺更像是一個執行者。”

    就在調查進入最關鍵階段時,又一起意外發生了關押清流社成員的皇城司大牢遭人投毒,多名重要犯人暴斃身亡。

    顯然,清流社的殘余勢力仍在負隅頑抗,甚至可能已經滲透到司法系統。

    趙明燭當機立斷,將最重要的人犯轉移到秘密地點關押,並加強安保。同時,加快對已獲證據的分析,力求盡快揭開清流社的全貌。

    在陳硯秋和薛冰蟾的協助下,鐵箱中的文書被逐一破解。一個驚人的真相逐漸浮現清流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真宗朝末年,最初只是一個清流文人的議政團體,後來逐漸變質,最終演變成一個試圖通過操控文脈來影響國運的秘密組織。

    “看這份創始文書,”陳硯秋指著一份發黃的文件,“清流社最初宗旨是‘蕩滌科場積弊,重振文脈清風’,後來才逐漸變為‘掌控文權衡,導正天下文’。”

    薛冰蟾則在研究文衡之印時有了新發現“這印信內部有機關,似乎可以微調印文細節。難怪他們能完美偽造官方印信。”

    趙明燭凝視著關系網圖,上面已經密密麻麻標注了數百個名字和關聯“如今拼圖已大致完整,只缺最後一塊——那個神秘的‘文曲先生’。”

    就在這時,墨娘子送來急信新月疤痕的胡三爺出現在汴河碼頭,似乎準備離京。

    趙明燭立即親自帶隊抓捕。經過一番激戰,終于將胡三爺擒獲。

    審訊中,胡三爺起初拒不開口。直到趙明燭出示文衡之印和那些密信,他才面色慘白,終于吐露部分真相。

    “文曲先生我也從未見過其真容。”胡三爺喘息道,“只知道他權勢通天,甚至能左右宰相人選。”

    “如何聯系?”趙明燭厲聲問。

    “每次都是他單線聯系我。”胡三爺道,“在相國寺的佛牙舍利塔下有個密盒,指令都放在那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趙明燭立即派人前往相國寺,果然在舍利塔下發現一個隱秘的石盒。盒中最新指令是一旦事發,立即銷毀所有證據,核心成員通過密道出城。

    “密道在何處?”趙明燭逼問。

    胡三爺猶豫片刻,終于吐露一個地址曹門外大街的一處廢棄宅院。

    趙明燭立即帶隊前往,果然發現一條通往城外的密道。在出口處設伏一夜,終于抓獲多名試圖逃竄的清流社核心成員。

    至此,清流社的主要勢力基本被肅清。但那個神秘的“文曲先生”,依然如幽靈般隱藏在暗處,未曾露面。

    皇城司值房內,趙明燭、陳硯秋、薛冰蟾再次聚首。案上,文衡之印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光芒。

    “清流社雖已瓦解,但文曲先生未除,禍根猶在。”趙明燭沉聲道。

    陳硯秋點頭“而且他們的理念可能已經擴散。只要科舉仍是晉身之主途,類似的勢力就可能死灰復燃。”

    薛冰蟾把玩著那把天樞鑰匙“這七把鑰匙和文曲鎖的機關術十分精妙,非尋常匠人所能為。背後必定有個精通機關的高人。”

    三人沉默片刻,幾乎同時開口“機關徐家!”

    徐家是汴京著名的機關世家,曾為宮廷制作各種精密器械。若文曲鎖出自徐家之手,那麼他們必定知道更多內情。

    趙明燭立即下令調查徐家。然而回報令人失望徐家已在三日前舉家南遷,不知所蹤。

    線索再次中斷,但拼圖已經大致完整。清流社這個隱藏在科舉制度下的毒瘤,終于被揭開在光天化日之下。

    然而三人都明白,這只是一個開始。文曲先生未除,跨國文脈同盟仍在活動,科舉制度的漏洞依然存在。

    燭光下,趙明燭握緊文衡之印,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無論如何,我們已經撕開了這道口子。接下來的路,再難也要走下去。”

    窗外,曙光微露,照亮了汴京城的重重屋宇。一場風暴暫時平息,但更大的風雲,或許正在醞釀之中。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不第河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439章 拼圖初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439章 拼圖初現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