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311章 瘴鄉貢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311章 瘴鄉貢院

    雨後的嶺南韶州山林蒸騰著濕熱,陳硯秋踩著泥濘的山道,衣擺早已被荊棘劃得破爛。三日前在川蜀銀鞘案中追查到的線索,將他引至這處流放罪臣後裔的荒僻之地。遠處山坳間突兀地矗立著一片青磚建築,飛檐斗拱的規制竟與汴京貢院有七分相似。

    \"郎君莫再往前了。\"帶路的峒人老叟突然拽住他衣袖,枯手指向道旁一株被雷劈焦的古榕,\"那樹下埋著景佑三年的落第舉子,冤魂要索命的。\"

    樹根處果然露出半截青石碑,陳硯秋蹲身拂去苔蘚,隱約辨得\"丁未科第七名陸巽\"幾個刻字——與範仲淹在御史台地牢發現的線索竟完全吻合。碑陰還刻著首殘缺的《及第謠》,墨跡滲入石紋,像是用血寫就︰\"墨池水深蛟龍怒,朱衣不點頭...\"

    山風突然卷著腥氣撲面而來。老叟臉色驟變,從懷中掏出把檳榔葉塞給陳硯秋︰\"含在舌下,防瘴氣的。\"葉片上奇怪的靛藍色粉末,與周稷牢房鐵枷上殘留的痕跡一模一樣。

    繞過古榕,眼前的景象令陳硯秋呼吸一滯——百丈外的山谷中,數十間號舍沿著山勢層層排開,更有明遠樓、至公堂等本應只存在于汴京貢院的建築。更詭異的是,往來士子皆著景佑年間的寬袖衫,發髻用早已絕跡的鎏銀簪固定,仿佛時光在此停滯了二十年。

    \"天地玄黃四字號......\"陳硯秋喃喃念出號舍匾額上的字,突然瞳孔緊縮——這些木匾的漆色與紋路,分明是拆解汴京貢院舊料所制。他悄悄貼近最近的地字號舍,透過窗欞看見個白發考生正往試卷上鈐印,那方私印的造型赫然是半只青銅雀鳥。

    \"看夠了嗎?\"

    沙啞的女聲在背後響起。陳硯秋轉身時,一柄瓖著翡翠柄的裁紙刀已抵住他咽喉。持刀的是個四十余歲的婦人,靛青衣裙下露出刺著西夏文字的腳踝,左眉處一道舊疤將眉毛斷成兩截。

    \"林......\"陳硯秋的喉結在刀鋒下滾動,卻發不出完整音節。這婦人眉眼與他珍藏的生母畫像有八分相似,只是畫像中人不會在頸側紋著墨池會的朱雀刺青。

    婦人突然用刀尖挑開他衣襟,露出內襯里藏的銀鞘殘片。她瞳孔驟縮,刀鋒轉向自己小臂劃出道血痕,將血珠滴在銀鞘刻紋上。鮮血竟順著《春秋》題解的筆跡流動,逐漸顯出一行西夏文︰\"七月七 血榜現\"。

    \"你果然帶著銀鞘案的信物。\"婦人收刀入袖,從懷中拋出個油紙包,\"吃下這個,我帶你進貢院。\"

    紙包里是三顆散發苦腥味的藥丸。陳硯秋想起許慎柔說過的嶺南瘴藥配方,其中曼陀羅籽的含量足以致幻。他佯裝吞咽,實則將藥丸藏入舌下——這動作似乎沒逃過婦人眼楮,她嘴角浮現古怪笑意。

    穿過掛著\"至公堂\"匾額的主廳時,陳硯秋的靴底踩到某種粘稠液體。低頭看去,青磚縫隙里滲出的不是雨水,而是摻著朱砂的紅色墨汁。兩側壁上懸掛的歷代狀元畫像,面部全被利器刮花,取而代之的是用西夏文小楷寫就的科場條例。

    \"今日是摹擬景佑三年丁未科會試。\"婦人推開內室門,血腥味混著松煙墨撲面而來,\"你既然來了,就替第七號考生把試卷寫完。\"

    內室中央的青銅案幾上,攤著份殘缺的試卷。破題處濺著早已發黑的血跡,陳硯秋一眼認出這是自己在崇文院見過的那份真本——只是原本空白處現在寫滿了西夏文批注。案頭硯台造型奇特,硯池雕成張開的雀嘴,池底殘留著可疑的褐色沉澱。

    \"滴血入硯。\"婦人突然抓住他手腕,銀刀在指尖劃出道口子,\"讓你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糊名易書。\"

    血珠墜入硯池的剎那,整方硯台發出蜂鳴般的震顫。雀嘴中吐出縷靛藍色煙霧,在空中凝成個模糊的人形——那是個穿景佑朝官服的中年男子,正用翡翠扳指在試卷上鈐印。

    \"陸巽......\"陳硯秋的驚呼被婦人捂住。煙霧人形突然轉向他們,空洞的眼窩里淌下兩行血淚。此時窗外傳來更鼓聲,報時人的汴京口音字正腔圓︰\"酉時三刻——鎖院封卷——\"

    鼓聲未歇,整座貢院突然劇烈搖晃。陳硯秋扶住案幾時,發現硯台里的血正逆流回傷口。婦人臉色大變,拽著他沖向後門︰\"韓似道的人來了!\"

    他們撞開\"謄錄所\"的木門,眼前景象令陳硯秋毛骨悚然——十余名面色慘白的書生正機械地抄寫試卷,所用墨汁泛著詭異的藍光。最里側的書生突然抬頭,露出沒有瞳孔的雙眼︰\"墨池水......深......\"話音未落,他的皮膚開始片片剝落,露出內里用交子紙裱糊的骨架。

    婦人從袖中甩出三枚銅錢,釘入書生眉心。那交子人形頓時垮塌,散落的紙片上全印著銀鞘模具圖。此時整座貢院響起此起彼伏的\"鎖院\"呼喝聲,聲源竟來自那些懸掛在梁上的青銅鈴——每個鈴舌都是翡翠質地,刻著不同年份的科第名次。

    \"走水道!\"婦人掀開地磚,露出條泛著腐臭的水溝,\"順著暗流能到墨池。\"

    陳硯秋躍入水溝前最後回望,至公堂的匾額正在烈焰中崩塌,露出里面包裹的元佑黨人碑拓片。那些被朝廷明令銷毀的文字在火中扭曲蠕動,最終重組成《景佑三年進士登科錄》的序言︰\"凡取士七十三人,其第七名者......\"

    余下文字被涌入的洪水吞沒。冰冷的水流中,有什麼東西纏上了陳硯秋的腳踝——那是縷用考生頭發編成的繩索,末端系著半枚鎏銀簪,簪頭刻著與硯台相同的雀鳥紋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311章 瘴鄉貢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311章 瘴鄉貢院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