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程國祥干咳一聲,率先“哭窮”,他的聲音帶著一種習慣性的淒苦,仿佛全天下的苦難都壓在他一人肩上“首輔大人,諸位同僚,不是戶部不盡心,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京師太倉銀庫早已跑老鼠不止一兩天了,最後一筆壓庫底的銀子,上月也勉強支應了京營十日的糙米錢,如今是真的一文也無了!”。
“南方漕運斷絕已近一載,北直隸、山東、河南等地的賦稅?哼,那些地方如今是‘王爺’遍地走,豪強坐山頭,稅冊都成了廢紙,誰還認得朝廷,認得我們這些空頭尚書?”。
他頓了頓,目光若有若無地掃過在場諸人,意有所指地補充道“況且,如今京城米價騰貴,一石米要價數十兩白銀猶不可得,莫說是尋常百姓”。
“就是各部衙門的書吏雜役,也已數月未領到半分錢糧,多有餓斃于值房者,再這般下去,恐怕這紫禁城的大門,都沒人有力氣去守了”。
兵部尚書楊嗣昌立刻接口,語氣急切而帶著一絲興師問罪的味道“程部堂!此言差矣!餓死書吏事小,動搖國本事大!”。
“如今闖賊、獻賊等輩氣焰囂張,雖互相攻伐,但若聞知京營因缺餉而潰散,必然蜂擁而來直撲京師!到時玉石俱焚,你我皆成階下之囚!”。
“當務之急,必須立刻籌措銀兩,至少先補發京營餉銀,穩定軍心!哪怕是先發一個月,不,半個月也行!”。
他手掌重重拍在椅臂上,顯得憂心忡忡,仿佛全副心思都在江山社稷上。
工部尚書劉遵憲聞言,發出一聲嗤笑“楊部堂說得輕巧!銀子從何而來?莫非天上能掉下來?我工部更是艱難,城防破損,火炮老舊,皆需銀錢修繕鑄造”。
“可如今連修補德勝門箭樓的五千兩銀子,內閣批了三次,戶部都支應不出!難不成讓軍士們餓著肚子,用牙去啃塌陷的城牆嗎?”。
他看似在抱怨工部艱難,實則把皮球又精準地踢回給了戶部。
刑部尚書劉之鳳慢悠悠地開口,聲音陰柔“諸位,光抱怨無用。國事艱難至此,正需我等群策群力”。
“依我看,是不是再想想別的法子?比如……比如能否請皇上再發一次內帑?”。
他說完,自己都覺得這話蒼白無力,崇禎皇帝的內帑要是有錢,早就拿出來了,何至于此。
這話立刻引來一陣輕微的騷動,但沒人接茬,誰都知道內帑早已空虛。
禮部尚書林欲楫清了清嗓子,試圖將話題引向“正道”“諸位,值此危難之際,正需彰顯忠義。是否可曉諭百官,乃至京城富戶,為國輸捐?想當年……”。
他話未說完,就被一陣壓抑的冷笑打斷。
一直沉默的吏部尚書商周祚再次開口,語氣充滿了譏諷“輸捐?林部堂,你真是好心思。可你去看看,如今這京城還有幾個‘富戶’?”。
“真正家財萬貫的,哪個不是深宅大院,塢堡高壘,私兵護衛?他們會把錢糧捐給一個眼看就要倒台的朝廷?至于百官……”。
他目光掃過在場諸人,包括他自己,“哼,我等俸祿尚且拖欠至今,家中也有妻兒老小要養活,米珠薪桂,哪里還有余財輸捐?”。
“莫非讓大家賣兒蠰女來報效朝廷不成?” 。
他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仿佛自己也是清貧如洗,但在場誰不知道,他商府在地窖里藏的糧食,夠全家幾百口吃上三年。
周延儒听著這毫無意義的扯皮,只覺得太陽穴突突直跳,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和厭惡感涌上心頭。
他知道,這些人,包括他自己,哪一個不是家資巨萬?京郊的田莊、暗室里的金銀、秘密糧倉里的陳米,如果真拿出來,都足以緩解眼前的燃眉之急。
但他不能說破。這個圈子里的游戲規則就是如此,寧可國亡,不可家破。
拔出毛來,不僅肉會疼,更會成為眾矢之的,死無葬身之地。
他疲憊地閉上眼楮,仿佛能看到殿外京師街道上餓殍遍野的慘狀,能听到百姓易子而食的哀嚎,能與紫禁城外那些面黃肌瘦、眼神逐漸變得凶狠的士兵們感同身受。
而這深殿之內,大明的最高官僚們,卻在為誰該先出那根本不存在的“一文錢”而互相攻訐、推諉扯皮。
“夠了!”,周延儒猛地睜開眼,聲音嘶啞卻帶著一絲最後的威嚴,“商議至今,可有半分實際對策?難道真要我大明二百余年的江山,就斷送在你我這般空談之中嗎?”。
又是一陣沉默。
這次,楊嗣昌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決心,他看向周延儒,壓低聲音道“首輔,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京城雖困,但總有些人家底豐厚,不如請旨,讓錦衣衛和東廠……”。
他話未說完,但意思不言自明——抄家!用暴力從那些富戶,甚至可能是某些官員身上榨出油水。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所有人看楊嗣昌的眼神都變了,充滿了警惕和恐懼。
這無異于打開潘多拉魔盒,今天能抄別人,明天就能抄到自己頭上!誰屁股底下是干淨的?
“不可!”
“萬萬不可!”
“此乃取亂之道!”
一時間,反對之聲四起,剛才還死氣沉沉的閣老們,此刻為了維護這個絕不能打破的潛規則,變得異常激動和團結。
周延儒看著這一幕,心中最後一點希望也破滅了,他徹底明白了,這個朝廷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已經爛透了。
他們寧願抱著金山銀山一起餓死,被起義軍沖進來殺頭抄家,也絕不願意主動拿出一點點來試圖挽救這個供養了他們一生的王朝。
他頹然地揮了揮手,仿佛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今日……就議到這里吧,各自…回去再想想辦法”。
所謂的辦法,無非是回去後更加緊地把財產轉移隱藏,更加嚴密地看守自家的塢堡糧倉。
會議不歡而散。幾位尚書大人起身告辭,臉上或帶著憂色,或帶著不滿,或藏著深深的算計,匆匆離去,仿佛多留一刻都會沾染上這亡國的晦氣。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