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園改種稻谷與小麥的消息迅速傳開,周邊數個村莊皆感困惑,認為莊園之人或許已失心瘋。
韓烈自然知曉外界的流言蜚語,他也明白,唯有等待這些作物成熟,方能消除所有人的疑慮。
消息迅速傳播,他堅信,短短一季度內,太原將廣泛種植新型作物。
進而影響到整個大邦。
屆時,真可謂改天換地。
一日,李煜與同伴們正忙于田間勞作,忽有兩人自稱為知府使者前來。
“何事?”李煜問。
“知府大 設宴,特來詢問公子是否有意光臨?”使者說道。
李煜接過請帖,略作遲疑,隨即點頭︰“好,我明白了,我會前往。”
“多謝公子,我這便回去稟報大人。”使者面露喜色,點頭致謝。
李煜微笑,目送二人離去。
他低頭審視請帖,設計精巧,字跡娟秀。
轉身間,他注意到身後的林悠然。
“陪我一起去如何?”李煜笑道。
“不必了,他是專程請你。”林悠然搖頭拒絕。
“其實是我怕自己難以自持,你想,城中 諸多,萬一我沉迷其中怎麼辦?”李煜道。
“這與我何干?”林悠然微微蹙眉。
“嘿!”李煜一笑。
摸了摸鼻子,他繼續道︰“陪我一起去吧,你若不去,誰來保護我?”
“知道了!”林悠然顯得有些不耐,擺了擺手。
李煜嘴角上揚,眼中滿是笑意。
……
次日清晨,李煜與林悠然來到村口,只見一輛馬車已等候多時。
此乃知府特意派遣來接他們的。
二人上車,車夫揚鞭啟程。
自莊園至省府,約莫需一個時辰。
一路上,李煜對乘坐馬車仍感不適,臀部隱隱作痛,而林悠然則神色如常,顯然已適應車內環境。
終于,一個時辰後,馬車駛入城中。
最終抵達知府府邸門前。
作為知府居所,此處院落門戶並無過多奢華,僅是富貴人家之貌。
知府立于門前,正與陸續到來的賓客寒暄。
馬車甫一停穩,太守心中一樂,連忙率眾迎上前去。
“賢佷,這邊請!”太守招呼道,目光落在李軒身上。
李軒與林悠然恰好從車上下來,向太守微微頷首。
此刻,周圍的賓客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要知道,這位太守背景深厚,卻對李軒如此禮遇,實屬罕見。
“久違了。”李軒回應道。
“來!我領二位進去!”太守熱情地伸出手。
“有勞了。”李軒點頭致謝。
“父親!”一個聲音從旁傳來。
李軒轉頭,只見一位英俊瀟灑的青年正向這邊走來。
論相貌氣質,這位青年在李軒所見之人中亦屬佼佼者。
青年走近,目光突然落在林悠然身上,瞬間一亮。
旋即,他似乎意識到自己失態,連忙收斂神色。
“何事?”太守望向兒子,詢問道。
“父親,賓客已齊,請您入座。”青年答道。
“知道了。”太守點頭。
他轉身,指向兒子對李軒介紹道︰“這是我兒,韓逸。”
接著,他又對兒子說︰“這位公子,名喚李軒,打個招呼吧。”
“幸會。”韓逸向李軒點頭示意。
“你好。”李軒亦點頭回應。
“好了,既然人都快齊了,咱們進去吧!”太守伸出手,笑容滿面。
李軒點頭,與林悠然一同跟隨太守步入內堂。
一行人很快進入大廳。
環顧四周,李軒發現賓客盡是當地富商、青年才俊,還有幾位氣質不凡的女子,顯得格外開朗。
見李軒一行步入,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李軒。
能讓太守親自迎接,李軒的身份顯然非同小可。
在眾多目光注視下,太守伸手示意李軒坐在自己下首的位置。
李軒微微一笑,攜林悠然一同落座。
“嗯!”太守坐在上首,輕輕咳了一聲。
環視周圍,他啟齒道︰“今日寒舍賓客盈門,實乃榮幸之至,我先敬各位一杯!”
他舉起茶盞,高聲道︰“以此茶代酒!”
“大人太客氣了!”
“該榮幸的是我等才對!”
“……”
賓客們紛紛舉起茶盞,向他致意。
他臉上浮起一抹淺笑。
畢竟,受人尊重總是令人愉悅的。
觥籌交錯間,他放下茶盞,轉而望向李煜。
稍一遲疑,他介紹道︰“這位是李公子,李煜。”
“原來是李公子,失敬!”
“李公子,有禮了!”
“歡迎李公子!”
“……”
眾人將目光轉向李煜,紛紛向他問好。
李煜嘴角微扯,笑容略顯僵硬。
他並不享受這種被眾人矚目的感覺。
“各位好!各位好!”他抱拳行禮,勉強回應周圍的熱情。
“好了,李公子不喜應酬,諸位也不必過于打擾。”他看出李煜的不適,連忙為他解圍。
抬頭望向眾人,他說道︰“諸位皆知,每年一度的宴會,都會邀請各位青年才俊一展風采!”
聞言,在座的公子哥們臉上無不露出激動的神色。
每年一度的宴會,是他們展示才華的舞台,一旦被看重,便有可能踏上仕途,飛黃騰達。
因此,他們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那我先來獻丑一番如何?”一人笑道。
他在太原小有名氣,但科舉之路並不順暢,故而此次赴宴,是希望能得到賞識,跳過科舉,直接步入仕途。
談話間,有人緩緩吟起了詩句。
眾人面上多含笑意。
片刻後,有人贊道︰“佳作!”
“的確是好詩,堪稱佳作!”
“這位兄台,若有興趣,我府中正缺一位談論詩文的雅客,歡迎你來。”
“……”
立于廳中的青年環視四周,神色略顯僵硬。
局勢超乎預料,他原以為吟詩之後,至少能收獲些許賞識,豈料僅得數句夸贊。
那邀他入府談詩文的提議,甚至讓他感到一絲侮辱。
直白而言,不就是邀他去做個教書先生嗎?
他對此並無興趣,雖無緣功名,但他的志向仍是步入仕途。
“看來是我班門弄斧了,或許,真正的佳作問世時,再一睹為快吧!”廳中青年抱拳微笑道。
“哈哈!”知府朗聲而笑,眼中滿是理解。
他也曾年少輕狂,自然能體會青年的郁悶。
知府搖了搖頭,望向身旁的兒子,李杰。
李杰端坐其旁,神態灑脫自然。
感受到父親的目光,他輕輕搖頭,似乎不願此刻出頭。
知府見狀,點頭不語。
隨即,知府目光掃視廳下的青年才俊。
他抬手說道︰“今日宴會,不僅是詩會,更是一場交流。文治武功,只要對國家有益,心中有主張,皆可暢談!
大家各抒己見,目的在于相互了解彼此的心志。”
知府言罷,氣氛一時沉靜。
片刻之後,一人起身,笑言︰“大人,我對于當前民生有些淺見。”
“請講。”知府抬手示意。
“如今大明初顯繁盛,但前朝積弊猶存。我認為,應徹底清除前朝弊端!
該嚴懲的不赦,方能開創全新局面!”此人言辭犀利,眼中透露著勃勃野心。
“說得好!正該如此!”
“前朝余孽,理應斬草除根!”
“……”
瞬間,眾多聲音響應了他。
許多人都抱著同樣的想法︰異族之人,心思難測,對待他們就該斬草除根!
然而,也有反對的聲音響起。
“我覺得不妥,我們大明正值重建之際,正需團結一心,若是一味殺戮,恐怕會引起人心惶惶,對國家並無益處。”一人站起身,語調沉穩。
“你這是過于慈悲了!”之前提議的人反駁道。
“……”
很快,眾人便陷入了激烈的辯論之中。
知府大人微微眯起雙眼,臉上浮現出一抹滿意的笑意。
有爭議才有意思。
他轉過頭,望向在座的幾位重要人物,幾人眼神交匯,心領神會。
不久,見爭論無果,知府舉起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隨著氣氛逐漸平息,知府開口道︰“這個話題暫且擱置,畢竟涉及眾多人的生死,即便爭論出結果,也不能立刻定奪。”
聞言,仍在爭辯的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依我看,要讓大明長治久安,必須在賦稅上做文章。那些卑賤之民常常想出逃稅的手段,導致朝廷稅收受損!真是豈有此理!”一人站起身,大聲說道。
“沒錯!天下的賤民都是一個德行!他們若稍有家國情懷,朝廷推行的事宜定會順利許多!”有人附和。
“如今天時地利,正是趁機多征收糧食的好時機!不然,等到 之時,餓死的還不是這些賤民?”
“要多征賦稅,又怕他們 。但凡賦稅上漲一成,就有人嚷嚷著要餓死!真是豈有此理!”
“……”
李辰坐在椅上,听著周圍人的議論,臉色愈發難看。
他能理解,在這個時代,權貴輕視百姓是常態,但有些話听起來還是格外刺耳。
“對了,李公子不是負責推廣新作物嗎?不如聊聊這個?”知府看向李辰,提議道。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愣。
眾人皆轉向李明,眼神中滿是好奇。
“何為新式耕作物?”
“這位兄台……竟鑽研農耕之事?”
“……”
有人面露訝異。
當今之世,耕田並非低賤,然而,一農夫與他們同席,確顯突兀。
“算是吧。”李明微微頷首。
“新式耕作物,莫非是指種植新奇之物?”一著綠衫的青年向李明發問。
先前,此人言語間對農夫多有輕賤。
李明望向綠衫青年,眼眸微眯。
輕輕點頭,答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