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種何物?除五谷外,還有何能充饑?兄台既被知府大人邀請,定有過人之處,不應行此無稽之事!”綠衫青年言道。
“呃……諸如……番薯,玉蜀黍,馬鈴薯之類,或許口感不及五谷,但產量頗豐。若能推廣,或可緩解 。”李明略作遲疑,簡要說明。
“哈哈!兄台此言過于夸大!緩解 ?古往今來, 數年必有,此乃朝廷心頭大患,你僅憑新奇作物便能解決?”綠衫青年一臉難以置信。
其余人亦是滿臉懷疑,不信李明所言。
緩解 ?千百年來,即便是聖賢亦未能解決眾人溫飽!
“產量究竟如何?”
“兩三千斤應無問題。”
“呵!不可能!真有這等作物,何以從前無人種植?”
“正是!此事太過離奇,如此種出之物,豈能吃?”
“我也覺得荒謬!真有這等東西,我們怎會聞所未聞!”
“……”
室內喧囂,眾人皆難掩不信之色。
“嗯!”知府忽而輕咳一聲。
隨即,室內漸趨寧靜。
望著李煜,知府說道︰“李公子所言,想必句句屬實。況且,我亦略有耳聞,這些作物已在京城試種,確認無虞後方才推廣。”
“此言當真?那……他事先知曉?這些作物從何而來?”
“不錯!真有此事,我們怎會不知!”
“……”
知府凝視著李煜,仿佛在等待他的解答。
“此物非我大漢疆域所有,實則源自西陲,乃至更遠之地。我是在商貿往來的船只上偶然發現這些作物,隨後自行培育而成。”李煜稍作遲疑,略顯無奈地解釋。
他暗自感嘆,眼前這些所謂的文人墨客,比起那些看似淳樸的農夫,似乎更難接受新奇之物。
“這……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我大漢疆域之外,竟有如此奇妙之物?”
“若此事屬實,一旦成功,這可是惠及蒼生的偉業!”
“……”
震驚之余,有人開始設想,若李煜所言非虛,此事關乎大漢根本。
一時間,眾人對李煜的看法悄然改變。
他們身為讀書人,素來輕視農夫,然而,若能以農耕之術改善國家民生,這份能耐,足以令他們刮目相看。
“不過是懂得種地罷了,我等今日應談論詩詞歌賦、國家大事,怎老是糾纏于這等瑣碎之事。”紅衣少年微微皺眉,口中嘀咕。
雖看似自言自語,但聲音不小,引得眾人不由自主地望向他。
李煜自然听到了他的言語,卻並未放在心上。
他此刻心中有些煩躁,宴席上的美食雖精致,口感卻 無奇,後悔前來赴宴。
林悠然立在他身後,面無表情,自始至終未發一言。
“黃公子,何不提出一個話題?”何文看向紅衣少年,問道。
聞此,在場幾位女子紛紛看向何文,眼中閃爍著光芒。
只因何文相貌堂堂,加之身為知府之子,這些出身顯赫的女子將他視為佳偶,亦是情理之中。
“依我之見,身為男子,理應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諸位何不探討一番兵法戰略?”李少爺提議。
“論及兵法戰略,當今皇上與左丞相皆是此道高手!皇上五次北伐的功績,那可是如雷貫耳,婦孺皆知!”
“兵法我確實涉獵不深,但大明初立,正值兵強馬壯之際,我認為應多發動戰爭,拓展疆域!”
“提及兵法,張兄有何高見?”
“……”
在座諸位皆是沉迷于 雪月之輩,談及兵法實難深入。
因是何峰挑起此話題,眾人轉而問他看法。
“我最近得知,大明正在推行一部名為《新武紀要》的兵法,專門講述練兵之法,我覺得頗為新奇。”何峰道。
“何兄,不妨細說一二!”
“何兄果然博學多才,連兵法都有所涉獵!”
“……”
眾人如同追星一般,何峰尚未開口,便有人開始恭維。
“咳!那我就隨便說說,大家姑且一听!”何峰道。
眼神閃爍,何峰將听聞的《新武紀要》中的練兵之事娓娓道來。
他口才極佳,一番言辭,仿佛自己就是戰場上的指揮官,引得在場女子目光閃爍,恨不得立刻投懷送抱。
知府望著兒子,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今日設宴,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為兒子揚名立萬,二是與趙將軍拉近關系。
他雖不知趙將軍的真實身份,但能調動精銳騎兵,已足以讓他費盡心機結交。
“……大抵如此。”終于,何峰長篇大論結束。
“啪啪啪!”
“啪啪!”
“……”
房間內掌聲雷動,就連一些顯貴也不吝掌聲。
掌聲中,何峰得體地點頭,但眼中仍難掩得意之色。
畢竟年少氣盛,出了風頭,心中怎能不歡喜?
“啪啪!”趙將軍也隨之鼓掌。
他靜默不語,面容上掛著奇異的微笑。
“哎呀!對不住!我遲到了!”猛然間,門口傳來一聲豪邁的呼喊。
緊接著,鐵血騎衛的統帥雷鳴步入大廳。
他身後的兩名侍衛自然而然地立于門邊,周身散發著嚴謹的氣息。
“雷鳴統帥!”
“雷統帥!”
“……”
雷鳴的現身,令在座眾人幾乎全體起立。
作為鐵血騎衛的領袖,即便在這些人物中,他也算得上是顯赫一方。
“諸位不必拘禮,坐吧!我只是來蹭頓飯!”雷鳴抱拳施禮,微微一笑,擺了擺手。
了解雷鳴這類軍旅之人的性情,眾人也就沒有過多客套。
簡短寒暄後,多數人重新落座。
“哦,對了,我剛才好像听到你們在談論兵法?”雷鳴似乎想起了什麼,忽然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怔。
不自覺地,大家的目光轉向了李軒。
畢竟,方才正是他在高談闊論兵法。
李軒嘴角勾起一抹淺笑,緩緩站起,準備發言。
“若要論兵法,你們該問他才是!你們還不知道吧,大明最近推行的那本兵法典籍,就是出自他之手!”李軒指向趙宇,高聲說道。
“他還會兵法?”
“怎麼可能?”
“……”
在場不少人面露疑惑。
雷鳴眉頭微皺,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環視一周後,雷鳴說道︰“怎麼?你們覺得我有必要騙你們嗎?”
“當然不是!”
“雷統帥,您誤會了,我們只是感到驚訝!”
“……”
眾人連忙擺手。
沒人願意得罪雷鳴這位手握實權的統帥。
“各位,我把話說得直接一點,如果你們連我的話都不信,那可能得左丞相,甚至皇上親自來解釋才行了。”雷鳴搖了搖頭。
隨後,雷鳴走向為他預留的空椅,緩緩坐下。
見雷鳴落座,眾人不敢再言語。
眾人將目光投向趙宇,眼神中充滿了審視。
青春年少,家世顯赫至極,竟能令太守大人躬身相迎,且精通兵法,連農耕之事亦了如指掌?
一時之間,李煜在眾人眼中變得異常神秘。
“依我看,今日眾人雅集,又值月圓之夜,何不談談詩詞文章以助興呢?”張公子站起,高聲提議。
他本就對李煜心懷不滿,加之屢次在李煜那里踫壁,更是心生不悅。
在他心目中,李煜並無真才實學,所謂的能耐也不過是他人之口耳相傳。
詩詞文章,這可是別人無法代勞的!
他心中暗想,難道李煜還能在詩詞上有所建樹?
“詩詞文章甚妙!我雖是個粗人,卻也愛讀詩詞,覺得甚是美妙!”趙將軍點頭贊同,聲音洪亮。
“不錯,今日美景當前,正需詩詞添彩!”
“來!哪位才子先賦詩一首!”
“有酒無詩豈不成憾!今日的詩篇就仰仗各位了!”
“……”
眾人紛紛響應趙將軍。
太守亦含笑點頭。
恰逢趙將軍在場,若能得其賞識,與這些軍中豪杰結下情誼,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大助力。
他轉頭望向自己的兒子。
“王公子,不如你先來一首如何?我們都知道,王公子擅長詩詞!”張公子指向王浩。
“不了,我就不班門弄斧了,還是請各位來吧。”王浩擺手推辭。
“王公子就別客氣了,你也知道,大家都盼著你呢!”張公子催促道。
“是啊!王公子,我們都想一睹你的佳作!”
“王公子!王公子!”
“……”
眾人開始起哄。
王浩似乎騎虎難下,無奈之下,只能緩緩起身。
不經意間,王浩瞥了一眼站在李煜身後的林婉兒。
眨了眨眼,王浩一步步走向廳堂 。
站定之後,王浩一甩衣袖,微微欠身。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王浩說道。
隨即抬頭,吟誦起來。
果然是一首佳作,氣勢磅礡,盡顯豪情壯志。
“好!”趙將軍拍手叫好。
他不通詩文,只是覺得那首詩詞營造的氛圍頗佳,很對胃口。
“果真是李公子!一出手便是佳作!”
“李公子的詩作歷來不落俗套,確實妙趣橫生!”
“我十分欣賞!”
“……”
贊美之聲接連不斷。
李軒面上帶著矜持的微笑,只是輕輕擺手回應。
這時,張公子緩緩站起。
轉向趙宇,張公子問道︰“這位兄台,不知對于詩詞歌賦可有涉獵?”
“沒有。”趙宇爽快地點頭。
張公子一愣,沒想到會得到如此直接的回答。
如此干脆,好似早就準備好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