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

第401章 我倒真有些期待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妹仔哈 本章︰第401章 我倒真有些期待了

    顯然,韓非心中帶有些許明顯的不悅與嫉妒。身為法學界的泰斗,曾親自制定帝國法律的丞相,如今卻覺自己風頭被趙牧蓋過,心中難免郁郁。但韓非也明白,子軒此舉自有其考量,畢竟趙牧立下赫赫戰功,且前線數十萬大軍唯他指揮方能屢戰屢勝。

    “既然公子如此器重,趙牧自當知無不言。談及治國理政之才,除在座各位外,趙牧心中尚有一人,欲向公子舉薦。”

    趙牧深知,在這時代,論及運籌帷幄,蕭望當仁不讓。韓非這等權謀高手即便繼續擔任丞相,也難以預料他會耍何手段。唯有自己的心腹在朝中站穩腳跟,趙牧方能安心。

    “哦?老師速速道來。”

    趙牧取出竹簡。

    “公子,此人便是這竹簡的作者。”

    子軒聞言,頓時興趣盎然。

    “哦?有此大才,子軒定當以國士之禮相待?”

    趙牧連忙道︰“公子,此人原為豐縣小吏,對秦法利弊有著獨到見解。且此人擅長治理地方,安撫百姓,實乃治國理政之才。不過,他目前仍在豐縣,待日後我再為公子引薦。”

    “好,能讓老師都敬佩的人才,我倒真有些期待了。”

    趙牧心中明鏡似的,眼下趙高黨羽已被清除殆盡,朝堂之上必將出現諸多空缺。韓非雖與自己同陣營,但作為老練的權謀家,趙牧對他並不能完全放心。

    更何況,趙牧如今在帝國的聲望無人能及,功勞越大地位越高,也就意味著風險越大。雖然子軒目前尚無此意,但時間一長,加上韓非在側,一旦對趙牧產生猜忌,君臣關系勢必緊張。趙牧倒沒別的心思,大不了再換一君便是,但長此以往,難免遭秦國百姓非議。身為武將,頻繁換君,終究不雅。

    當務之急,是培養自己的勢力。若朝堂盡是韓非一派,難保他不會心生異念。唯有通過朝堂制衡,達到權力平衡,趙牧方能安心在前線領軍。

    在趙牧看來,三公九卿中,至少一小半需為自己人。韓非定會繼續擔任左丞相,那麼右丞相一職,非蕭望莫屬。此外,張良可任御史大夫。有了這兩位鐵桿盟友位居三公,趙牧方能真正安心。

    夕陽西下,祭拜完始皇陵後,車隊緩緩駛離驪山,向遠方行進。夜深人靜時,張良、陳余來到將軍府邸。

    一壺暖茶,三人各自端杯暢飲,一飲而盡。

    韓煜呼出一口茶香,全身舒暢,臉上洋溢著輕松愉悅之情。

    “如今大局已定,總算能安心品嘗這杯暖茶了。”

    從雲陵城一路跋涉至長安,從與李峻匯合到鏟除奸臣高嵩,三日後,一切風波終于平息,國家將迎來全新的篇章。作為此次平亂的重要功臣之一,韓煜心中滿是歡喜與激動。

    吳謀亦感慨萬千︰

    “是啊,大將軍,尚書大人,如今高嵩逆賊已被五馬分尸,天下人定會稱贊大將軍做了一件大快人心之事。高嵩逆賊弒君篡位未遂,其黨羽亦被鏟除殆盡,朝堂之上必將迎來新的格局。只要李淵大人和大將軍各抒己見,定能吸引眾多賢才俊士,如此,大秦便有望復興。”

    言及此,韓煜與吳謀皆望向張赫。盡管張赫是此次鏟除高嵩的最大功臣,但眼下丞相之位仍由李淵佔據,官員選拔之權幾乎掌握在李淵一人手中。

    “兩位所言極是。如今新君即位在即,朝局亟待整頓。李淵丞相畢竟年事已高,我擔心他難以應對諸多繁雜事務。我會向新君推薦,由韓兄出任御史中丞。至于右丞相之選,論才論德,當屬何儀。”

    “如今前線戰事頻仍,我還有幾場硬仗要打,身邊不能無人。吳謀,你足智多謀,常有奇策,由你出任軍中尚書再合適不過。”

    听完張赫的安排,韓煜與吳謀皆極為滿意。韓煜自不必說,御史中丞乃朝中重臣之一,既能協助丞相處理政務,又主管御史台,監察百官,韓煜可謂是直接躍居高位,成為國家最有權勢的大臣之一。

    吳謀接替韓煜出任軍中尚書,心中自是樂意。跟隨張赫,軍功自不在話下,將來出將入相亦非難事。

    韓煜當即抬手道︰“如此甚妙。李淵雖為國家開創功臣,但此人權謀極深。若此番子嬰公子即位,李淵必將主導朝堂。長此以往,將軍在外征戰,我擔心李淵會有異心。有我在朝堂之上監視李淵,他必會有所顧忌。如此,將軍也可安心在外征戰。”

    張赫點頭贊同,還是韓煜更懂他。

    “沒錯,李淵此人,雖與我們同屬一營,但此番我立下赫赫戰功,皆因三軍將士的信任。我獨掌三十萬大軍,他豈能不顧及。想想昔日的白起,還有近來的蒙毅,皆因功勛卓著而被猜忌問罪。韓兄,有你在朝廷上盯著,我才能徹底放心。”

    盡管局勢看似已穩,但帝國的困境猶存。國內百姓疲憊至極,國外叛亂四起。若要根除舊楚、新趙、北燕、東齊等地的叛亂,至少需要十年光陰,更別提北方匈奴的蠢蠢欲動。帝國正值艱難奮斗之際,內部紛爭不可再續。

    章戍心生感慨,此時,陳安忽有所悟,對章戍言道︰“上將軍,咸陽雖有司馬瑜大人為御史大夫,但宿衛之權已落入李斯之子李悠之手。我軍在咸陽不可無兵權啊!”

    陳安所言極是。趙峻之所以能橫行無忌,不僅因其代表胡亥,更因咸陽兵馬宿衛盡在其兄趙權掌控之中。

    如今,李斯命其子李悠兼任郎中令與衛尉之職,意在削弱章戍兵權,防止其成為第二個趙峻。歷經趙峻陷害之險,李斯此次變得謹慎。

    司馬瑜與章戍深思後,皆覺此事重大。朝堂之上,兵權在握,局勢自會不同。李斯既讓其子統管咸陽宿衛,章戍便需設法制衡。

    “有了,驪山腳下守護始皇陵的百姓,至少可訓練出三千步卒。我再留兩千騎兵,組建一支守衛始皇陵的宿衛軍,以備不時之需。”

    司馬瑜與陳安皆點頭贊同。

    “還是上將軍高明。”

    咸陽宮,龍翔殿前

    號角聲起,龍翔殿階梯上,甲士威嚴站立。

    一列身著祭祀服飾的禮樂隊伍,手持節杖,高舉旌旗,緩緩向宮殿行進。禮樂隊伍之後,宮女手持花籃,儀仗相隨。

    年輕的子辰頭戴通天冠,身著黑色冕服,莊嚴肅穆。

    在儀仗隊的引領下,子辰緩緩踏上階梯。眼前旒珠搖曳,龍翔殿中的皇帝寶座遙在前方。子辰目光堅定,他即將繼承秦代先王的遺志,登上皇位,開創一個新時代。

    龍翔殿內,百官身著朝服,手持笏板。文臣之首為李斯、司馬瑜,武將之首自然是章戍。

    子辰步入殿門,百官手持笏板對立,目光聚焦于子辰。子辰在百官的注視下,緩緩走向龍座。

    “陛下登基,百官跪拜!”

    “跪!”

    “臣等拜見陛下!”

    “萬歲,萬歲,萬萬歲!”

    子辰高坐龍位,接受百官的朝賀。整個儀式莊重威嚴。

    百官行三跪九叩之禮畢,新帝輕揚手袖。

    “眾卿平身。”

    “謝主隆恩。”

    百官相繼站起,新皇初登大寶,朝會簡儀,無多奏議。禮畢,新帝頒下詔書,昭告四方郡縣,言及奸臣趙妄長期禍亂朝綱,致國不安,民不聊生,更欲行弒君篡位之舉,實乃罪大惡極,今已受五馬分尸之刑。先皇不幸為其所害,朕遵祖宗之法,繼大統之位,告之天下。

    夜幕低垂,

    李丞相府邸之內,

    李丞相正恭謹接旨。

    “朕命李卿為左相,領百官之首,總理國務。此危急存亡之秋,望卿竭心盡力,共輔朝政。”

    “臣李某領旨,誓以生死相報陛下隆恩。”

    另一邊,章將軍則被雲公主急召至寢宮。

    夜色溫柔,雲公主寢宮內燭光搖曳,雲公主心中久違的寧靜與輕松涌動。身處咸陽宮深處,終不必再懼趙妄爪牙的監視,戰戰兢兢。

    章將軍身著玄色朝服,與雲公主漫步于庭院,星空璀璨,月色皎潔。今日新帝登基,諸事已定。

    “將軍可知,趙妄伏誅後,咸陽百姓皆歡天喜地。便是這宮中,侍女們的臉上也多了幾分笑意。”

    章將軍微微頷首,誠然,趙妄在世時,朝野上下皆籠罩在其白色恐怖之下,人心惶惶,何談歡樂。而今新朝伊始,百姓對未來亦有所期盼。然百廢待舉,諸多事務亟待整治。若非前線戰事緊急,章某倒願親自擔綱丞相一職。

    章將軍心中最大的願景,便是日後遠離戰火,只專注于農耕水利,駕著華車游覽大秦四方。

    章將軍甚欲親眼目睹那傳說中的雲夢大澤,東海之濱,北疆長城,匈奴草原,蜀地都江堰,還有那未通的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各國的風貌,心中向往之地實在太多。

    雲公主見章將軍若有所思,溫婉的臉龐上浮現出一絲疑問︰

    “將軍所思何事?”

    章將軍輕笑,道︰“章某在想,若有一日天下太平,再無戰事,百姓安居樂業,章某便卸甲歸田,駕著馬車遍覽大秦山河,豈不快哉。”

    雲公主被章將軍的話語吸引,思緒飄向了咸陽之外的那片廣闊天地。

    “往昔,曉月亦曾陪伴先皇巡視四方,但每到一處,皆是千軍萬馬伴行,每到一地,也未覺有何奇異景致可賞,不知將軍眼中的風光,與曉月所見有何不同?”

    “那自然是天差地別,聞說南方的煙雨澤廣袤無垠,景色宛若仙境,令人流連忘返,還有那巴蜀之地的錦城,有前太守雲冰父子所築的靈渠水利,使得巴蜀成為魚米之鄉,諸如此類,美景不計其數。”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方便以後閱讀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401章 我倒真有些期待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401章 我倒真有些期待了並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