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水鎮那混合著煤灰與財富的狂熱氣息幾乎要席卷整個京城輿論之時,位于京畿南郊的清溪城,卻依舊如同一位耐心的棋手,不疾不徐地落著自己的棋子。外界的非議與催促如同拂面清風,絲毫未能動搖安國公張大山那堅如磐石的決心。他知道,欲速則不達,想要建造一座真正能夠傳承百代的“理想之城”,根基必須打得比任何人都牢固。
而這個根基,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勘探與規劃,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統一與理論上的自洽。
這日,清溪城營造總署的臨時大堂內,一場特殊的“開工第一課”正在進行。堂下坐著的,是數十名從格物學院各科抽調而來的、最是才華橫溢的年輕學子,以及一批經驗豐富、卻也對安國公這套“慢工細活”心存疑慮的老工匠。他們的面前沒有復雜的營造圖紙,也沒有緊急的施工政令,只有安國公張大山以及他身後一塊巨大的、用木炭繪制著一個奇特圖案的木板。
那圖案正是中國古代哲學中最核心也最玄奧的——五行相生相克圖。
“我知道,諸位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疑慮。”張大山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帶著一種足以安定人心的力量,“大家或許不解,為何黑水鎮那邊爐火沖天、日進斗金,而我清溪城卻要耗費如此多的時日與錢糧,去做那些看似‘無用’的植樹、挖渠、勘探風水之事。”
“今日,我便要告訴大家,我們正在做的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們為何必須這麼做。”
他轉過身,用一根長長的木桿指向了那副五行圖。“此圖名為‘五行’,想必在座的諸位都不陌生。金、木、水、火、土,古人以為,此乃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之物,相生相克,循環往復,構成了宇宙的根本秩序。”
堂下的學子和工匠們都點了點頭,五行之說早已深入人心,是這個時代人盡皆知的常識。但他們不明白,安國公今日為何要在一個講究“格物致知”的營造總署里,大談這些看似虛無縹緲的玄學?
“在許多人看來,此乃陰陽方士之言,是玄學,是迷信。”張大山的話鋒陡然一轉,變得銳利起來,“但在我看來,這其中卻蘊含著格物之道中最深刻也最樸素的……至理!”
“何為‘五行’?在我看來,它並非是指五種具體的物件,而是代表著天地自然中五種最基本的力量形態與轉化規律!”
他手中的木桿重重地點在了“火”字之上。“‘火’是什麼?是我們高爐中熊熊燃燒的烈焰,是我們驅動蒸汽巨獸的能量!它為我們帶來鋼鐵、帶來財富、帶來力量!此乃百工之核心,國之命脈!黑水鎮如今所追求的便是這極致的‘火’之力!”
“然,古語有雲,過猶不及。”他的聲音變得凝重,“火勢過旺則必生燥熱毒煙,此為‘火毒’!火燃盡煤木則必留爐渣煤灰,此為‘火之燼’!這兩樣東西便是百工之‘害’的根源!”
“如何制之?”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木桿移向了旁邊的“木”字。“五行相生,木能生火。但五行亦相克,旺木亦能制火之燥,養火之源。何解?”
“我所謂的‘木’並非僅僅指木材,它代表的是天地間所有的草木生靈,是那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轉化空氣的……綠色生機!”
“在百工之地的周邊大規模地種植樹木形成林帶,這片‘木’之林便如同一片巨大的肺葉,能將那‘火’所產生的煙塵毒氣過濾、吸收、沉降!同時,樹木的根系又能涵養水源,穩固水土,為百工之業一個更穩定、更長久的環境。此,便是‘以木制火’的格物之道!”
他又將木桿指向了“土”字。“火能生土。高爐燃燒之後留下的爐渣煤灰其性屬‘土’。在黑水鎮,它們是被隨意丟棄的廢物,是污染土地的‘毒土’。但在我清溪城,它們卻是‘寶貝’!”
“將這些廢土與黏土、河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便能制成比尋常土坯堅固百倍的新式磚石。此,便是‘火生之土,亦可為基’的循環之道!”
接著是“金”與“水”。“土能生金,金能生水。在我看來,‘金’代表的是一切堅固、致密、具有過濾和分離作用的物質,比如我們腳下的沙石,比如我們煆燒出的石灰。”
“所有工坊、民居排出的廢水濁流乃是‘污穢之水’,若任其直入河道便是‘水毒’,必將遺禍無窮。如何治之?”
“當效仿自然,築多級塘堰,先以沙石為‘金’層層過濾,去除其中大的懸浮之物;再投入石灰中和其酸堿;最後再引其流入大片濕地,種上蘆葦菖蒲,以‘木’之根系吸其污濁。”
“如此一級級淨化下來,待其重歸清澈方能匯入清溪奔流入河。這便是‘以金生水,以水養木,木淨水源’的和諧之道!”
……
張大山侃侃而談,他將那看似玄之又玄的“五行”理論,用一個個具體、生動且充滿了科學邏輯的“格物”實例,進行了全新的、顛覆性的解讀。在他的口中,“風水”不再是尋找龍脈寶穴的迷信,而是通過對風向、水文、日照的科學勘探,對城市進行最合理的、趨利避害的功能分區!“相生”不再是空泛的哲學概念,而是指代物質的循環利用與能量的有效轉化!“相克”也不再是簡單的相互克制,而是指代利用一種自然力去平衡和消解另一種力量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番驚天動地的新解,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听得是如痴如醉,目瞪口呆。
那些格物院的學子們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他們第一次發現,原來他們所學的那些看似“西來”的格物之學,竟然能與華夏最古老的哲學思想進行如此完美的、令人震撼的結合!這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通往更高深知識殿堂的大門!
而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們,雖然听不懂那些深奧的理論,但他們能听懂安國公說的那些關于和泥制磚、過濾污水、植樹防煙的法子,都是實實在在的、有道理的、能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諸位,”張大山最後總結道,聲音充滿了不容置疑的自信與遠見,“黑水鎮走的是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的霸道,他們求的是一時之利,犧牲的卻是萬世之基。而我清溪城要走的,是一條道法自然、生生不息的王道。”
“我們或許會走得慢一些,但我們的每一步都將走得更穩、更遠。兩年之後,世人將會看到,真正的財富並非來自對天地的無情掠奪,而是來自與這片土地的……和諧共生。”
他的話如同定海神針,徹底掃清了眾人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為清溪城接下來的建設注入了一股堅不可摧的、源自思想深處的……強大靈魂!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