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天津衛,大沽口碼頭。
這里是大寧帝國北方最重要、最繁忙的港口,是京城連接海內外的咽喉要道。
每日里,數以百計的漕船、商船、漁船在此停靠,碼頭上,永遠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
然而,今日的碼頭,卻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詭異的寂靜。
數以萬計的百姓、商賈、船工,以及聞訊趕來的天津衛各級官吏,都自發地聚集在碼頭之上,將偌大的港口,圍得水泄不通。
他們沒有喧嘩,沒有叫賣,只是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東方那片一望無際的、蔚藍色的海面。
他們的臉上,帶著各種復雜的神情︰有好奇,有期待,有懷疑,但更多的是一種即將見證奇跡的、難以抑制的激動。
因為一個足以顛覆他們數百年航海認知的消息,早已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了整個天津衛——
“听說了嗎?青石縣張家,造出了一艘‘不用帆,不靠槳,能自己冒煙跑’的神船!”
“何止是能自己跑!我那在江南做生意的朋友,親眼所見!那船,逆流而上,速度比順風的快船還要快上三倍!”
“不可能吧?船不靠風帆和人力,如何能在水上行進?莫不是……用了什麼妖法?”
“是不是妖法,今日便知分曉!听說那神船,今日午時,便會抵達咱們大沽口!”
在人群的最前方,天津衛的最高長官,天津知府孫紹,正帶著一眾屬官,站在臨時搭建的觀景高台之上。
孫知府年過五旬,是個務實沉穩的能臣。對于這個傳得神乎其神的“龍舟”,他同樣是半信半疑。
他看了一眼身旁,一個由工部特派而來,負責記錄此事的年輕官員,皺眉問道︰“王主事,此事……當真?那張家,當真造出了無需風帆便能日行千里的海船?”
那王主事,恰好是格物院的畢業生,對張家的技術充滿了盲目的信心。他挺直了胸膛,驕傲地回道︰“回府台大人,千真萬確!此船,名為‘龍舟一號’,乃是以家師張公發明的‘蒸汽機’為動力,其力之大,遠非風帆人力可比!逆風逆水,如履平地!”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翹首以盼之際。
海平面的盡頭,一個小小的黑點,悄然出現。
“來了!快看!那是什麼!”
不知是誰,第一個發出了驚呼。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被那個黑點所吸引。
黑點由遠及近,它的輪廓,也越來越清晰。
人們看清了,那是一艘船。
一艘他們從未見過的、造型極其古怪的船!
它沒有高聳的桅桿,沒有懸掛的巨帆。
它的船身,似乎是由某種泛著金屬光澤的堅硬木料鐵樺木)混合著鐵皮打造而成,顯得異常的堅固與沉重。
而在它船身的中央,一根高高聳立的、巨大的黑色鐵皮煙囪,正源源不斷地向天空,噴吐著滾滾的白色蒸汽,像是一頭正在呼吸的、甦醒的巨獸。
最讓在場所有老船工都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它行進的方式!
今日,海上無風,所有的帆船都只能停在遠海,等待風起。
可這艘怪船,卻在平靜如鏡的海面上,劈開了一道長長的、白色的浪花,以一種恆定的、無可阻擋的姿態,徑直向著碼頭,飛速駛來!
在它的船尾兩側,兩個巨大的、如同風車般的輪子明輪),正在飛速地轉動著,攪動著海水,發出“嘩啦、嘩啦”的巨大聲響,為這艘巨獸,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強勁的動力!
“天吶……它……它真的在自己跑!”
“看那速度!我的老天爺!比咱們衛所最快的巡海快船,還要快上一倍不止!”
“那……那是什麼妖法?是水怪在推著它嗎?”
碼頭上,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嘩然與驚嘆!
所有人都被眼前這違背了他們畢生常識的景象,給徹底震撼了!
他們揉著自己的眼楮,以為自己是在白日做夢。
可那越來越近的巨大船身,那越來越響亮的蒸汽轟鳴聲,那撲面而來的、被浪花帶起的水汽,都在清晰地告訴他們——這不是夢!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眼前的、顛覆時代的神跡!
天津知府孫紹,手中的茶杯,“啪”的一聲,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他卻渾然不覺。
他的嘴巴,張得大大的,足以塞進一個雞蛋。他指著那艘越來越近的“龍舟一號”,聲音都因為激動而變了調。
“快……快去稟報京城!不!用八百里加急!告訴陛下!龍舟……龍舟抵津!大寧……大寧水師,自此,可縱橫四海,無敵于天下了!”
……
“轟——”
伴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長鳴,“龍舟一號”,穩穩地停靠在了大沽口碼頭最顯眼的泊位上。
當張家的商業總管,張大山次子張石頭,一身錦衣,面帶微笑地從舷梯上走下來時。
整個碼頭,瞬間沸騰了!
無數的商賈,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蜂擁而上,將張石頭和他的隨從們,圍得水泄不通。
“張二公子!張東家!我乃江南王氏布行的總掌櫃!我願出十萬兩!包下貴商會未來一年,從江南到天津的所有運力!”
“王掌櫃,你太小家子氣了!張二公子!我是兩淮鹽商總會的孫會長!我出五十萬兩!只要貴寶船,能幫我們運鹽!價錢好商量!”
“滾開!都滾開!張二公子!小人是東洋來的使節,我……我們天皇陛下,願……願用三座銀山,求購……求購貴國此等神船的……圖紙!”
這些在各自領域呼風喚雨的商界巨頭和外國使節,此刻,全都放下了身段,像一群最狂熱的信徒,爭搶著那一份來自新時代的“船票”。
他們比誰都清楚,這艘船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它意味著,航運的成本,將被極大地降低!航運的時間,將被極大地縮短!航運的風險,也將被降到最低!
誰能掌握這種運力,誰就掌握了未來商業的命脈!
張石頭看著眼前這瘋狂的景象,臉上始終保持著從容的微笑。
他知道,這艘船,帶到天津的,不僅僅是貨物。
它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商業秩序,一個由他張家,由青石商會,來制定規則的全新時代!
……
三天後。
這個消息,連同無數官員、商賈、使節的親筆信函和加急奏報,一同被送到了京城,擺在了皇帝寧宣宗的龍案之上。
寧宣宗看著手中那份由天津知府孫紹親筆繪制的、“龍舟一號”的畫像,以及信中所描述的、那令人心神激蕩的場景,他激動得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最終,仰天大笑!
“好!好啊!好一個張家!好一個‘龍舟一號’!”
“海洋上,又有這‘龍舟寶船’,縱橫四海!”
“張家,真乃我大寧之國運所系也!”
他當即下旨。
“傳旨!”
“命其‘龍舟一號’,即刻起,編入我大寧皇家水師序列,作為水師旗艦!”
“命張家,即刻成立‘皇家船舶總營造司’!朕要他們,在三年之內,為我大寧,再造出十艘此等龍舟!”
“朕要我大寧的龍旗,插遍這世間,每一片已知的,和未知的海疆!”
這道充滿了雄心壯志的聖旨,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
“龍舟”之名,第一次,正式地,響徹了帝國的權力中樞。
所有人都知道,張家,這個總能創造奇跡的家族,又一次,用一種誰也想不到的、震撼人心的方式,向全天下,宣告了他們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