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252章 負笈求學,青衿苦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252章 負笈求學,青衿苦讀

    張家大院里,那份喜慶的余溫,久久都未曾散去。

    而就在這份喜悅之中,張家的三郎,張小山。

    卻早已背上了簡單的行囊,辭別了父母兄嫂和姐弟。

    再次踏上了前往青陽縣縣學的求學之路。

    他如今已是正兒八經的秀才公了。

    按照朝廷的規矩,秀才們大多都會選擇進入縣學或府學繼續深造。

    一來,可以聆听更高明先生的教誨,結交更多的同窗學友,為日後的鄉試、會試打下更扎實的基礎。

    二來,這縣學府學,也算是半個官場。

    平日里能接觸到一些縣尊大人、學政老爺。

    若是能僥幸得了他們的青眼,那對將來的仕途,自然也是大有裨益的。

    青陽縣縣學,設在縣城東邊一個頗為清淨的巷子里。

    院牆不高,里頭卻也栽了不少松柏翠竹,透著幾分讀書人特有的雅致和……清苦。

    小山被分在了一個十幾個人合住的大通鋪房間。

    房間里光線有些昏暗,空氣中也總是彌漫著一股子淡淡的墨香和汗臭味。

    同住的學子,大多也都是些家境不算富裕的寒門子弟。

    一個個都穿著半舊的儒衫,每日里除了去學堂听先生講課之外。

    便是埋首在故紙堆里,搖頭晃腦地苦讀,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處,爭論著某個經義上的難題。

    小山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

    再加上他本就是個沉靜內斂的性子,不善與人交際。

    所以,最初的那些日子,他大多時候,都是一個人默默地溫習功課,去縣學那小小的藏書樓里,尋些平日里難得一見的孤本善本來讀。

    縣學的課業,比起周先生當初在村里教他的,自然是要更繁重,也更枯燥一些。

    每日里,除了要溫習四書五經這些科舉正途之外。

    還得學習作詩、屬對、以及如何寫出那些個合乎官場規矩、辭藻華麗卻又言之無物的八股文章。

    這些,都讓小山感到有些不太適應。

    他更喜歡的,還是那些能經世致用、能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更深刻理解的學問。

    他會偷偷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父親張大山口述而抄錄的關于農業、水利、算學等文章。

    每當讀到那些關于利用自然之力改進生產工具的巧妙構思時。

    小山的心中,便會涌起一股子難以言喻的激動和對父親那神乎其神本事的深深敬佩。

    他也漸漸明白,這世間的學問,並不僅僅只在那些個聖賢的經義注疏之中。

    更在這廣闊的天地之間,在這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一草一木,一飲一啄之中。

    當然,縣學的生活,也並非全是枯燥和孤獨。

    他也遇到了一兩位同樣是出身寒門、卻也同樣是勤奮好學、志存高遠的同窗。

    結識了一位名叫林墨言的,來自鄰縣的年輕秀才。

    這林墨言,比小山年長幾歲,為人正直,學問也扎實。

    兩人因為都喜歡在藏書樓里尋些冷僻的書籍來看,一來二去的,便也漸漸熟稔起來。

    他們常常會聚在一處,探討學問,交流心得。

    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就著一盞昏黃的油燈,談論著各自家鄉的民生疾苦,以及對未來仕途的一些朦朧期盼。

    小山也會將自家青石村,在父親帶領下發生的那些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能引水上山的水車,那能日行百里的獨輪車,那能讓糧食增產數倍的新犁新種,還有那能日夜不停磨出雪白米面的水碓磨坊……

    都帶著幾分自豪地,說給林墨言听。

    林墨言听得是嘖嘖稱奇,對小山這位年紀輕輕、卻似乎懂得許多“奇技淫巧”的同窗,也是刮目相看,引為知己。

    當然,有知己,也自然會有看不順眼的人。

    縣學里,也有些個家境比較優越,自恃有幾分才氣的富家子弟。

    他們平日里,便有些瞧不起小山這些從窮鄉僻壤里出來的寒門秀才。

    覺得他們衣衫寒酸,舉止也帶著幾分鄉土氣,不配與他們為伍。

    偶爾,還會故意在言語上,在一些學業的比試中,給小山他們使些絆子,冷嘲熱諷幾句。

    對此,小山大多時候,都是隱忍不發,不與他們計較。

    他牢記著父親的教誨︰“大丈夫行于世,當以實學立身,以德行服人。那些個虛名和口舌之爭,不過是過眼雲煙,不必放在心上。”

    他將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對聖賢經典和父親那些“實學”的研讀之中。

    也更加刻苦地,為即將到來的鄉試,做著準備。

    他知道,只有考取了更高的功名,擁有了更大的能力。

    才能真正地,去實現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小的抱負。

    也才能不辜負父親和家人的那份殷殷期盼。

    每次從縣學休沐回村。

    小山都會把自己在縣學的所見所聞,以及學業上的進展和困惑,都仔仔細細地,說給父親張大山听。

    張大山雖然不懂那些個經史子集的深奧道理。

    可他那份來自後世的開闊眼界和對人情世故的獨到見解。

    卻也常常能給小山,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發和警醒。

    他會告訴小山,讀書之人,不僅要讀懂書本上的道理,更要讀懂這世道人心。

    他會提醒小山,官場險惡,人心叵測,既要潔身自好,也要懂得明哲保身,不可過于迂腐耿直,以免遭人暗算。

    他還會鼓勵小山,多去觀察了解一下,這縣城里那些個尋常百姓的真實生活,那些手工作坊的經營門道,官府衙門的運作規矩。

    用他的話說,“這書本上的學問,終究是要用到實處去的。你將來要是真想做個為民做主的好官,那這些東西,可比那之乎者也,要緊得多。”

    父子倆,常常會在這寂靜的夜晚,就著一盞昏黃的油燈,一談就是大半宿。

    一個,是在努力地,將自己所學的聖賢之道,與這個鮮活的、充滿了煙火氣的現實世界,進行著艱難而又執著的對接。

    另一個,則是在小心翼翼地,用自己那超越了時代的智慧和閱歷,為兒子指引著方向,保駕護航。

    負笈求學路漫漫,青衿燈下苦讀忙。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52章 負笈求學,青衿苦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52章 負笈求學,青衿苦讀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