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這個冬天,就像那被凍硬了的黃土地,不僅冷,還硬邦邦地,讓人心里頭發怵。
家家戶戶的煙囪,能按時冒煙的,十家里頭也找不出三兩家。
孩子們餓得前胸貼後背,大人們也都是勒緊了褲腰帶,一天只敢吃一頓稀的,就怕那點子救命糧,撐不到開春。
村里那股子死氣沉沉的勁兒,更是讓人瞅著就心慌。
張有德撂了挑子,村里的事兒徹底沒人管了。
東家的雞跑到了西家,能為幾根雞毛吵上半天。
田埂地界稍微有點不清不楚,也能引得兩家人扛著鋤頭對罵。
人心散了,日子也就更沒個盼頭了。
可人是活的,總不能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日子爛下去。
這天傍晚,天陰沉沉的,像是又要下雪。
張河揣著手,在自家那破院子里轉悠了好幾圈,腳下的干土被他踩得“嘎吱”作響。
他婆娘在屋里頭,借著灶膛里那點微弱的柴火光,給孩子們縫補著那早就看不出本來顏色的舊衣裳。
“他爹,你這都轉悠大半天了,到底琢磨啥呢?”婆娘忍不住問了一句。
張河猛地停住腳,像是下了什麼天大的決心。
“孩兒他娘,俺不能再這麼干等著了。”
他一跺腳,沉聲說道。
“這村子再這麼下去,就真完了。”
“俺......俺得去找幾個人合計合計。”
“合計啥?咱們這些泥腿子,還能合計出個啥名堂來?”婆娘嘆了口氣。
“不試試咋知道?”張河眼楮里冒出點光,“俺琢磨著,這村里,能領著咱們找出路的,也就只有大山哥了。”
他這話一出口,婆娘也停下了手里的針線活,抬起頭,眼神里也多了幾分琢磨。
是啊,張大山。
如今這青石村,誰不知道張大山家日子過得紅火?
誰不知道他家有那能引水的怪車,有那犁地省勁的新犁?
誰不知道他家小三子還是個秀才公?
更重要的是,去年大旱那陣子,要不是張大山開井放水,又平價賣糧。
這村里頭,不知道還得餓死渴死多少人呢。
“可......可大山哥他......他肯管咱們這爛攤子嗎?”婆娘還是有些遲疑。
“不去試試,咋知道?”張河把牙一咬,“俺這就去找錢大爺,還有村里幾個平日里還算說得上話的爺們。咱們......咱們一起去求大山哥。”
錢大爺家,跟張河家就隔著兩條黑漆漆的巷子。
張河摸過去的時候,錢大爺正蹲在自家門口,一口一口地抽著那嗆人的旱煙,眉頭擰得跟個疙瘩似的。
他那病秧子老伴,又在屋里頭咳嗽起來了。
“錢大爺。”張河也不繞彎子,一開口就把自己的來意給挑明了。
錢大爺听完,那雙原本渾濁的老眼,也像是被撥開了雲霧,猛地亮了一下。
他把煙鍋往鞋底上使勁磕了磕,站起身。
“河子,你這話說到了俺老漢的心坎里去了。”
他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勁兒。
“這日子,確實不能再這麼混下去了。”
“走,咱們這就去找村里那幾戶平日里還算有幾分血性,也肯為大家伙兒出頭的人家合計合計。”
“這事兒,光靠咱們倆不成,得讓大伙兒都看到咱們的誠心,也得讓大山看到咱們的決心。”
于是,就在這個寒風料峭的夜晚。
張河和錢大爺,這兩個平日里在村里並不算特別起眼的老實漢子。
卻像是兩點被風吹亮的星火,開始在絕望的青石村里,悄悄地串聯起那些同樣不甘沉淪的心。
他們先是找到了像趙嬸那樣,平日里就受過張家恩惠,對張大山人品也最為信服的老人。
趙嬸一听他們的來意,當即就紅了眼圈。
“唉,俺早就盼著有這麼一天了。”她抹著眼淚說道,“大山那孩子,是個有良心的。只要咱們真心去求他,他肯定不會眼睜睜看著咱們受苦不管的。”
接著,他們又聯絡了村里幾個同樣因為旱災而家底耗盡,卻又不甘心就此沉淪下去的、有骨氣的壯年漢子。
這些人,平日里或許也曾因為張家的快速崛起而有過那麼一絲絲的羨慕和嫉妒。
但更多的,是對張大山那層出不窮的“本事”和在關鍵時刻展現出的擔當的由衷敬佩。
他們也早就看透了張有德的無能和劉員外的貪婪,心里頭也早就憋著一股子想要改變現狀的火氣。
如今,听張河和錢大爺這麼一提議,要去請張大山出來“領頭”,那簡直就是一拍即合,說到了他們的心坎上,也點燃了他們心中那早已快要熄滅的希望之火。
“成!俺們跟你們一起去!”
“這日子是沒法過了,再不想法子,就真得餓死了!”
“大山哥要是肯出來拉咱們一把,俺們這條命往後就是他的了!”
“對!只要大山哥肯點頭,讓俺們干啥都成,絕不含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時間,響應者雲集。
那些平日里被饑餓和絕望折磨得有氣無力的漢子們,此刻仿佛都重新煥發了生機,眼神里也多了一份豁出去的決絕。
第二天一大早,天剛蒙蒙亮,雞才叫過頭遍。
一支由二十多個在村里還算有些分量,或者家里勞力比較充足的中老年漢子組成的“請願隊伍”,便自發地聚集在了村口那棵光禿禿的老槐樹下。
他們的臉上,都帶著同樣的焦灼、期盼和一種將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此的、近乎悲壯的鄭重。
隊伍的最前面,是頭發花白卻依舊精神矍鑠的錢大爺,和他身邊那個眼神堅毅、面色黝黑的張河。
“各位叔伯兄弟,爺們兒們!”張河清了清嗓子,對著眾人朗聲說道,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有些顫抖。
“今天,咱們為的不是自家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咱們為的,是咱們這青石村,是咱們這一村子老老少少的活路!”
“大伙兒也都知道,如今這光景,靠天是靠不住了,靠官府那更是指望不上。”
“村長撂了挑子,族老們也拿不出個章程。”
“咱們要是再不想想法子自救,那可就真剩下等死一條路了!”
“隔壁李家莊那邊,已經有幾戶人家撐不住,準備出去逃荒要飯了。”
“依俺看,如今這村里,能領著咱們大家伙兒闖出條活路來的,也就只有村西頭張大山家了!”
他這話一出口,人群中立刻響起一片附和之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響亮,都要齊心。
“對!沒錯!只有大山哥能救咱們了!”
“大山哥有本事,有腦子,心眼兒也好,還肯為大家伙兒出頭!”
“只要他肯出面,咱們這日子就有盼頭了!”
錢大爺也拄著拐杖,上前一步,聲音蒼老卻帶著幾分力量︰“各位鄉親,老漢我活了大半輩子,也算是見過些風浪。依我看,大山那孩子,確實是個有大能耐、也有大擔當的人。”
“他能從當初那般絕境中,把自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就能帶著咱們大家伙兒,也過上好日子。”
“咱們今天,就是去求他,求他看在同村同族的份上,看在那些還指望著活命的老少爺們份上,出來領咱們這個頭。”
“只要他肯點頭,咱們往後,就都听他的。他讓咱們干啥,咱們就干啥,絕不含糊!”
“好!”眾人齊聲應道,聲勢倒也頗為浩大,帶著一種破釜沉舟般的決絕。
于是,這支凝聚了青石村最後希望的“請願隊伍”,便在張河和錢大爺的帶領下,懷著忐忑而又堅定的心情,浩浩蕩蕩地,朝著村西頭張大山家那座嶄新的院落走去。
當他們來到張家大院門口時,太陽才剛剛爬上東邊的山頭,將金色的晨曦灑滿大地。
張大山正在院子里,和柱子一起,修理著那架因為長時間使用而有些松動的龍骨水車。
鐵牛和石頭,則在一旁,整理著剛從山上采回來的、還帶著露珠的藥材。
听到院門外那不同尋常的嘈雜腳步聲,以及那隱約傳來的、帶著幾分悲壯的“大山哥”、“張叔”的呼喊聲。
父子幾人都是微微一愣,停下了手中的活計。
“爹,好像來了不少人。”石頭耳朵尖,第一個察覺到了異樣,眉頭也微微蹙了起來。
張大山放下手中的工具,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眼神卻深邃了幾分。
他知道,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他示意兒子們稍安勿躁,自己則走到院門口,拉開了那扇厚實的木門。
門外,黑壓壓的一片,站滿了人。
為首的,正是張河和錢大爺。
他們身後,是二十多個面色焦黃、衣衫襤褸,但眼神卻異常明亮的村民。
看到張大山開門,張河和錢大爺對視了一眼,然後,在所有人錯愕的目光中。
他們齊刷刷地,朝著張大山,深深地,彎下了腰,行了一個大禮。
“大山哥!”
“大山叔!”
那二十多個漢子,也跟著一起,躬身行禮,聲音洪亮而整齊,帶著一種令人動容的悲壯。
“俺們俺們今日前來,是替全村的爺們,替那些還指望著活命的老少婦孺,來來求您一件事!”
張河抬起頭,看著張大山,眼神里充滿了懇切和一種將所有希望都押注于此的決絕。
“求您......求您......發發慈悲,出來領個頭,帶著咱們大家伙兒,想法子,找出路吧!”
他說完,不等張大山回應,便“噗通”一聲,雙膝重重地跪倒在了地上。
他身後那二十多個漢子,也如同被割倒的麥子一般,呼啦啦地,全都跟著跪了下來。
“求大山哥叔)帶領我等,共渡難關!”
那一聲聲發自肺腑的、帶著絕望和期盼的呼喊,在張家這小小的院落里回蕩著。
也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敲擊在每一個張家人的心上。
王氏、花兒、巧巧她們,听到動靜,也都從屋里跑了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到院門口這黑壓壓跪倒一片的鄉鄰,她們也都驚呆了,一個個都捂住了嘴巴,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深深的震撼。
張大山看著眼前這幅景象,听著耳邊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懇求。
他的心,如同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然後又被狠狠地拋入冰冷刺骨的深潭之中,百味雜陳,難以言喻。
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逃避了。
那份沉甸甸的責任,那份來自全村父老鄉親的期盼,如同萬仞高山,壓在了他的肩上。
他沉默了許久,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個跪在地上的村民。
他看到了他們眼中的絕望,看到了他們眼中的期盼,也看到了他們眼中那份對他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最後的依賴。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地,將跪在最前面的張河和錢大爺攙扶了起來。
然後,他目光沉靜地掃過每一個村民,聲音不大,卻異常清晰地說道︰
“各位叔伯兄弟,各位鄉親,請起。”
“你們的心情,大山明白。”
“青石村的難處,大山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既然大家伙兒信得過俺張大山,願意把這副天大的擔子交到俺的肩上。”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無比鄭重。
“那俺張大山,今日,就在這里,當著各位父老鄉親的面,應下了!”
“從今往後,只要俺張大山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眼睜睜看著青石村的鄉親們,再受這饑寒交迫之苦,再走那背井離鄉的絕路!”
“俺會盡俺最大的努力,帶領大家伙兒,一起想辦法,一起找出路,一起把咱們這日子,重新過起來,過紅火,過出個人樣來!”
他這話,擲地有聲,如同在每一個村民的心中,都點燃了一把熊熊燃燒的希望之火。
“好!好啊!”
“大山哥答應了!”
“大山叔答應了!”
“咱們有盼頭了!咱們青石村有盼頭了!”
人群中,再次爆發出比之前更加熱烈、也更加發自內心的歡呼聲和喜極而泣的哭聲。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