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206章 臨危受命,約法三章加更,求好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206章 臨危受命,約法三章加更,求好評)

    張大山應下了鄉親們的請願,院子里的喧鬧聲才漸漸平息下去。

    村民們帶著那份重新燃起的希望,三三兩兩地散去了。

    可張大山的心,卻像是被那二十多雙期盼的眼楮給烙上了印,沉甸甸的。

    他送走了張河和錢大爺,把院門一關,轉身就進了堂屋。

    王氏和幾個大的孩子都跟了進來,臉上既有幾分替他高興的喜悅,也帶著壓不住的擔憂。

    “當家的,這擔子可不輕啊。”王氏先開了口,語氣里滿是心疼。

    “是啊,爹。”鐵牛也悶聲說道,“村里這光景,想一下子緩過來,難。”

    石頭也收起了平日里的跳脫,皺著眉頭道︰“人多嘴雜,到時候怕是不好管。”

    張大山默默地听著,在炕沿邊坐下,端起王氏遞過來的粗瓷碗,大口喝了幾口溫水。

    他知道家里人的擔心不是沒道理。

    青石村如今就是個爛攤子,人心也散。

    想把這麼一盤散沙重新攏起來,還要帶著他們走出困境,比他當初自個兒分家單干,怕是要難上十倍不止。

    “難,是難。可咱們不能眼睜睜看著鄉親們就這麼熬死過去。”

    張大山放下碗,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勁兒。

    他抬眼看著妻兒。

    “俺張大山是沒多大本事,可老天爺既然讓俺比旁人多知道那麼一點點東西,那俺就不能揣著明白裝糊涂,自個兒過安生日子,不管別人的死活。”

    “再說了。”

    他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這青石村要是真垮了,家家戶戶都活不下去了,咱們張家又能獨善其身多久?”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這個道理,他比誰都懂。

    王氏听著丈夫這番話,知道他心里是已經打定了主意,便不再多勸。

    她只是默默地走到他身邊,伸手替他撫平了衣襟上的褶皺,輕聲說道︰“當家的,你咋說,俺就咋辦。俺和孩子們,都听你的。”

    鐵牛、石頭、小山他們,也都紛紛點頭,眼神里充滿了對父親的信任和支持。

    家人的這份理解和擔當,讓張大山的心里頭,又踏實了不少。

    但他知道,光有決心和家人的支持還不夠。

    要想真正地領著全村人干出點名堂來,他還得去請教一個人。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

    張大山便揣上兩個巧巧媳婦特意為他烙的、加了野菜末的麥面餅子,獨自一人,再次來到了村東頭周先生那間簡陋卻也清淨的土屋前。

    周先生似乎早已料到他會來,院門只是虛掩著。

    “先生。”張大山在門外恭敬地喊了一聲。

    “進來吧。”屋里傳來周先生略帶沙啞的聲音。

    張大山推門而入,只見周先生正坐在一張舊書桌後,手里捧著一卷發黃的古籍,看得入神。

    “先生,大山有事請教。”張大山也不繞彎子,直接將來意和自己的顧慮,以及初步的一些想法,都一五一十地向周先生和盤托出。

    周先生靜靜地听著,偶爾會捻著花白的胡須,微微點頭,或者輕輕蹙眉。

    等張大山說完,他沉默了良久,才緩緩開口︰“大山啊,你能有這份擔當,這份為鄉梓之心,老夫甚感欣慰。”

    “然則,這村正之位雖空懸,你欲代行其權,卻也非易事。”

    “人心似水,民動如煙。無規矩不成方圓,無信義難聚人心。”

    “你既要領頭,便需先立其威,更要明其約。”

    周先生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依老夫之見,你當召集村中主事之人,或德高望重之長者,將你的打算,以及對村民的要求,都一一言明。”

    “這便是約法三章。”

    “其一,當明號令之統一。凡事需由你決斷,眾人拾柴火焰高,然則七嘴八舌亦能壞事。關鍵時刻,需有一人拍板,方能力往一處使。”

    “其二,當均勞逸之公平。既要眾人出力,便需賞罰分明,不使勤者心寒,不容惰者鑽營。可用工分之法,或以物易力,總需有個章程,讓眾人心服。”

    “其三,當重信諾之根本。你既許諾帶領大家走出困境,便需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即便遭遇挫折,亦不可輕易失信于民。如此,方能聚攏人心,眾志成城。”

    周先生這番話,如同醍醐灌頂,讓張大山那原本還有些紛亂的思緒,瞬間變得清晰起來。

    他知道該怎麼做了。

    “多謝先生指點。俺明白了。”他再次起身,向著周先生深深作揖。

    從周先生家出來,張大山的心中已然有了定計。

    他立刻讓石頭去把張河、錢大爺,以及昨天那些主動前來請願的、在村里還算說得上話的十幾位村民代表,都請到了自家的新院子里。

    這一次,張大山沒有再像昨天那樣,只是簡單地應承。

    而是將他們讓到堂屋,一人面前擺了一碗清冽的井水。

    然後,他便將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又得了周先生指點的“約法三章”,一字一句,清晰而又鄭重地,向眾人宣布了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一條,也是最要緊的一條︰從今往後,咱們青石村要想想法子找出路,所有的大事小情,都得听俺張大山的統一號令,統一安排。”

    “俺知道,大家伙兒平日里各顧各家,散漫慣了。可如今這光景,要想干成事,就不能再是一盤散沙,各行其是。”

    “俺需要的是,大家伙兒能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俺說要挖溝,那就不能有人去填坑;俺說要往東,那就不能有人偏要往西。”

    “當然,俺張大山也不是那不講理的霸道人。大家伙兒若是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建議,可以隨時當面跟俺提,咱們關起門來,敞開了商量,擇善而從。”

    “但一旦這事兒定下來了,形成了章程,那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去執行。誰要是敢在背後陽奉陰違,拖後腿,使絆子,或者煽風點火,破壞咱們的大計,那就休怪俺張大山翻臉不認人,第一個不饒他。”

    他這話,說得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那些村民代表們,互相看了看,雖然覺得這張大山口氣大了點,但也明白,如今這村里,也確實只有他能鎮得住場面了。

    當即便有人帶頭應道︰“大山哥說的是。如今這村里,也就只有您能領著咱們了。您咋說,俺們就咋干,絕不含糊。”

    “對。只要能讓俺們有口飯吃,你讓俺們干啥都成。”

    有了人帶頭,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附和。

    張大山見狀,心中微微松了口氣,知道這最關鍵的第一步,算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好。這第二條︰各盡其力,公平合理。”

    “俺張大山不是神仙,變不出米糧,也變不出銀錢來給大家伙兒白白享用。”

    “想要把這日子過好,就得靠咱們大家伙兒自己的雙手,一鋤頭一鋤頭地去刨,一擔子一擔子地去挑。”

    “所以,從今往後,凡是村里組織的集體勞動,或者是將來要興辦的集體產業。各家各戶,都必須按照人丁和田畝,出工出力,不得有絲毫的推諉和懈怠。”

    “壯勞力,自然要多出些力氣,承擔更重的活計。”

    “婦孺老弱,也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些輔助性的工作,比如拾柴、送飯、或者將來作坊里的一些輕便活計。”

    “俺丑話說在前頭,這出力多少,將來享受集體帶來的好處多少,都得有個明明白白的章程,都得記在賬上,誰也別想光佔便宜不出力,也絕不能讓那些真正肯下力氣的人寒了心。”

    “當然,對于那些家里確實有特殊困難,比如孤寡老人、或者遭了重病的,咱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不管。村里可以酌情給予一些照顧和幫扶。但這個度,咱們得把握好。”

    “總而言之一句話——絕不養懶漢,也絕不讓勤快人吃虧。這一點,大家伙兒有沒有異議?”

    他這話,說得實在,也兼顧了不同家庭的實際情況,更是說到了每一個勤勞肯干的莊稼人的心坎里。

    眾人听了,都覺得這個說法在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沒意見!大山哥說得對!就該這麼辦!”

    “是啊,不出力還想分好處,天底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兒!”

    “那好。這第三條,也是最後一條,”張大山的語氣,變得更加懇切和鄭重,“那就是——彼此信任,同舟共濟。”

    “俺張大山雖然僥幸,比大家伙兒多認識幾個字,也多懂一點不成器的‘歪門邪道’。但俺畢竟不是那未卜先知的神仙,也不是那算無遺策的軍師。”

    “往後領著大家伙兒干事,難免會有思慮不周的地方,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

    “俺希望,到時候,大家伙兒能給俺張大山,也給咱們這個剛剛才要重新擰成一股繩的‘集體’,足夠的信任和時間。”

    “不要因為一點小小的失誤,或者暫時的困難,就開始懷疑,就開始抱怨,甚至在背後听風就是雨,散布那些動搖人心的話。”

    “那樣的話,人心一旦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咱們好不容易才聚起來的這點心氣兒,也就全完了。”

    “俺可以向大家伙兒保證,俺張大山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這個村子,為了讓大家伙兒都能過上安穩的好日子。”

    “俺絕不會有半分的私心,也絕不會拿大家伙兒的身家性命開玩笑。”

    “所以,俺也希望,大家伙兒能給俺這份信任。讓俺能放開手腳,去為大家伙兒謀劃一個或許還算不錯的將來。”

    他說完,目光再次誠懇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村民,眼神里充滿了期盼。

    這一次,堂屋里安靜了許久。

    村民們都在低頭沉思著。

    張大山這三條“規矩”,說白了,就是要絕對的領導權,要無條件的付出,也要毫無保留的信任。

    這對于習慣了各自為政、也吃夠了當官的苦頭的莊稼人來說,要一下子完全接受,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

    過了好半晌,還是頭發花白的錢大爺第一個抬起頭,聲音雖然蒼老,卻異常堅定︰

    “大山,你說的這三條,俺老漢都應下了!”

    “這村子都爛到這個份上了,你要是再不出來領個頭,那才是真沒指望了!”

    “往後,只要是你張大山說的話,俺老漢第一個听,也第一個照著辦!誰要是在背後嚼舌根使絆子,俺老漢第一個不饒他!”

    有了錢大爺帶頭,其他村民也都紛紛反應過來。

    是啊。

    事到如今,除了相信張大山,他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俺們也听大山哥叔)的!”

    “只要能過上好日子,啥規矩都認!”

    “就是,大山哥您就放手干吧,俺們都支持你!絕不拖後腿!”

    一時間,群情再次激昂起來,一聲聲發自肺腑的承諾,在張家這小小的堂屋里回蕩著。

    張大山看著眼前這群樸實而又充滿了期盼的鄉親們,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也變得更加清晰和滾燙。

    “好!”他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既然大家伙兒都信得過俺張大山,也願意遵守這三條規矩。”

    “那從今日起,咱們青石村,就擰成一股繩,奔一個好日子去!”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06章 臨危受命,約法三章加更,求好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06章 臨危受命,約法三章加更,求好評)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