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204章 災後村情,百廢待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204章 災後村情,百廢待興

    日子,就像那清河里的水,大旱過後,雖然又慢慢蓄起來一些,可想要恢復到往年那水草豐美、魚蝦滿河的景象,卻不知道還要等上多少年頭。

    轉眼間,距離那場能把人活活烤死的百年大旱,已經過去了一年有余。

    地里的莊稼,也算是收了一茬。

    可青石村的這口氣,卻始終沒能真正緩過來。

    影響,實在是太深遠了。

    那場旱災,就像一把無情的刀子,狠狠地剜掉了青石村的幾塊心頭肉,留下的傷疤,至今還在隱隱作痛。

    走在村里的土路上,看著兩旁那些人家。

    十戶里頭,倒有七八戶的院牆,還是歪歪扭扭,用些爛泥和碎石勉強糊著。

    屋頂上的茅草,也多是些陳年舊貨,被雨水一泡,風一吹,就稀稀拉拉地往下掉渣。

    偶爾有幾縷炊煙從煙囪里冒出來,那煙火氣,也比往年淡了許多,帶著一股子有氣無力的味道。

    地里頭,更是瞧著讓人心焦。

    去歲那場大旱,別說收成了,連種子都沒能留下多少。

    今年開春,家家戶戶都是勒緊了褲腰帶,東拼西湊,才勉強撒了些種子下去。

    可地呢?

    那地,早就被旱得失了元氣,板結得跟石頭疙瘩似的。

    就算後來下了幾場雨,那雨水也像是沒喝夠的酒鬼,剛沾了點地皮子,就被那毒辣的日頭給曬干了。

    沒有像樣的農具,犁不開深土。

    沒有足夠的耕牛,翻不了大田。

    更缺的是肥料。

    以前家家戶戶好歹還知道往地里送點牲口糞、草木灰。

    可旱災那陣子,牲口都快渴死餓死了,哪還有什麼糞?

    草木更是枯黃一片,連燒火都成問題,更別提攢草木灰了。

    就這麼著,靠著老天爺那點不咸不淡的雨水,靠著村民們那點有氣無力的瞎搗鼓。

    地里長出來的莊稼,稀稀拉拉,蔫頭耷腦,那穗子,比老鼠尾巴也粗不了多少。

    秋收的時候,各家場院里堆起來的糧食,也只夠勉強糊口,想要有點余糧,或者留足來年的好種子,那是想都別想。

    村民們,普遍都缺著生產的家什,更缺著對往後日子的奔頭。

    “唉,這日子可咋過喲。”

    村口那棵老槐樹底下,幾個上了年紀的老漢,又聚在一塊兒,吧嗒著旱煙袋,愁眉苦臉。

    “去年旱得顆粒無收,今年這點收成,還不夠填牙縫的。”

    一個臉上布滿褶子,瘦得只剩一把骨頭的老漢,長長地嘆了口氣。

    “眼瞅著冬天又要來了,家里那點陳谷子爛芝麻,怕是撐不到開春嘍。”

    “誰說不是呢。”另一個黑瘦的老漢接過話頭,聲音沙啞,“俺家那頭老黃牛,去年就沒熬過去。今年開春,地都是俺們爺幾個用鋤頭一下下刨出來的,累死累活,也沒刨出幾畝像樣的地。”

    “種子也是個大問題。自家留的那點癟籽,撒下去一半都沒出苗。想去鎮上買吧,那糧價,貴得能嚇死人。誰家還有那閑錢?”

    “可不是咋地。俺听說,隔壁李家莊那邊,已經有幾戶人家撐不住,準備出去逃荒要飯了。”

    “逃荒?拖家帶口的,能逃到哪里去?還不是死在半道上?”

    這話一出,周圍頓時一片死寂。

    逃荒,那是萬不得已的下下策。

    不到真正山窮水盡,誰願意背井離鄉,去過那種朝不保夕、任人欺凌的日子?

    可眼下這光景,除了逃荒,他們這些靠土坷垃刨食的莊稼人,又能有什麼別的出路呢?

    更讓他們心里沒底的,是這張有德撂了挑子之後,村里這攤子事兒,就徹底沒人管了。

    以前,張有德雖然也昏聵無能,還偏心眼,淨干些損公肥私的勾當。

    但好歹,他還是官府認定的村正,是張氏宗族的族長。

    村里但凡遇上點什麼大事小情,比如收租納稅、攤派徭役、調解糾紛、或者向上頭爭取點什麼好處。

    總還是得由他出面,吆五喝六地張羅。

    他那話,不管管用不管用,好歹還有個說處。

    可現在呢?

    張有德自從上次因為賑災款糧的事,跟劉員外鬧翻,又被張大山家小山考中秀才的事兒給徹底壓了風頭之後。

    他就徹底心灰意冷,稱病辭了村正的差事,整日里把自己關在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對村里的事兒是半點也不再過問了。

    用他的話說,“俺老了,不中用了,這村里的事兒啊,愛咋咋地吧,俺是管不了,也不想管了。”

    他這一撂挑子不要緊,整個青石村,立刻就成了一盤散沙,群龍無首。

    村正的位子空了出來,縣衙那邊似乎也沒急著派新的人來接任,或許是覺得這窮山溝里也沒啥油水可撈。

    族里的那幾個族老,更是指望不上。

    他們年紀大了,自家那點事兒還掰扯不清楚呢,哪有那閑工夫去管全村的死活?

    于是乎,青石村就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混亂和無序狀態。

    比如,前陣子下了幾場大雨,山上的洪水裹著泥沙沖了下來,把村口那條唯一通往外面的土路給沖塌了好幾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擱在以前,村長肯定會組織人手去修。

    可現在,沒人張羅,那路就一直那麼塌著,坑坑窪窪,連個牛車都過不去。

    村民們要去鎮上趕集或者辦事,都得繞好幾里山路,苦不堪言。

    再比如,村里那幾口公用的淺水井,因為年久失修,加上之前旱災的折騰,井壁多有坍塌,井底也淤積了不少泥沙。

    出水量越來越小,水質也越來越差。

    可就是沒人想著去組織人手淘一淘,修一修。

    家家戶戶都只顧著自家那點用水,哪還管得了別人?

    還有村里的一些公共設施,比如那座早已破敗不堪的小土地廟,那幾條用來灌溉田地的、早已淤塞不通的舊水渠。

    更是無人問津,任由它們在風雨中飄搖,一天天地爛下去。

    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也比以前多了起來。

    東家丟了只雞,懷疑是西家偷的。

    西家地里的菜被豬拱了,又賴是東家沒看好牲口。

    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吵得臉紅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

    以前,好歹還有個村長或者族老出來說和說和。

    可現在,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怕誰。

    村里那股子淳樸和睦的鄉風,也漸漸地被這種戾氣和紛爭所取代了。

    張大山將這一切,都默默地看在眼里,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他知道,一個村子,若是沒了主心骨,沒了規矩,沒了人管事。

    那就像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了,水一沖就垮了。

    長此以往,不用等什麼天災人禍,光是這內部的混亂和消耗,就足以讓這個本就貧困的村莊,徹底走向衰敗。

    他不是不想管。

    以他如今在村里的聲望和實力,若是他肯站出來振臂一呼。

    響應的人,肯定不在少數。

    可他也有自己的顧慮。

    他不是官府任命的村正,沒有那個名分。

    更重要的是,他家里的攤子也越鋪越大,各項產業都剛起步,正是需要他投入全部精力去打理的時候。

    孩子們的學業和技藝培養,也都需要他時刻關注和指點。

    他實在是分身乏術啊。

    他常常會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坐在新房的廊檐下,望著窗外那片漆黑沉寂的村莊,久久地沉默不語。

    他的心里,充滿了對這個村莊未來的擔憂,也充滿了對自己該如何選擇的迷茫。

    青石村,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這個承載了他兩世記憶的故土。

    難道,就真的要這樣,一點點地沉淪下去,再也看不到希望了嗎?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眼下的青石村,真的是百廢待興,也人心思變啊。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04章 災後村情,百廢待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04章 災後村情,百廢待興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