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201章 祭拜先祖,伏惟尚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201章 祭拜先祖,伏惟尚饗

    祭祖的那一天,天還未亮。

    張家大院里,便已是燈火通明,人影晃動。

    全家老少,都早早地起了床,沐浴更衣,換上了平日里都舍不得穿的、最好最體面的衣裳。

    張大山身穿一件新做的、深藍色的細棉布長袍,外面罩著一件黑色的綢面馬褂,顯得是精神矍鑠,氣度不凡。

    王氏也穿上了她壓箱底的那件暗紅色纏枝牡丹圖案的綢布襖裙,頭上還難得地簪上了一支小山從府城給她帶回來的銀質梅花簪,整個人看起來,比平日里年輕了好幾歲,也富態了許多。

    孩子們,更是一個個都穿戴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

    尤其是小山,他今日依舊是穿著那身象征著功名的青衿衫,頭戴方巾,腰佩秀才銀牌,神情肅穆而又帶著幾分難以言喻的激動。

    他知道,今日,他將以一個“張氏秀才”的身份,去面對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

    那份榮耀,那份責任,都讓他感到心潮澎湃,也重任在肩。

    當一切準備就緒,天色也已微微發白之時。

    張大山便親自點燃了三炷足有兒臂粗的、散發著濃郁檀香氣息的高香。

    然後,他手捧香燭,走在最前面。

    王氏和孩子們,則抬著早已準備好的、琳瑯滿目的各色供品、酒水、以及成沓的紙錢元寶。

    一家人,排著整齊的隊伍,神情肅穆地,朝著村後那片安葬著張氏列祖列宗的墳塋,緩緩行去。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早起下地的村民。

    他們看到張家這副鄭重其事的架勢,都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主動讓開道路,並投來敬佩和理解的目光。

    他們知道,“張先生”一家,這是要去祭拜先祖了。

    來到祖墳前。

    鐵牛和石頭早已將帶來的幾張簡易小木桌擺好,又將各種供品、酒水、香燭紙錢,都一一按照長幼尊卑的次序,恭恭敬敬地擺放在了每一座祖墳之前。

    雖然,有些祖墳的墓碑早已風化得不成樣子,連上面的字跡都難以辨認。

    祭拜儀式,由張大山親自主持。

    他先是率領全家老小,向著那幾座最重要的、也是輩分最高的祖先墳塋,行了最為隆重的三跪九叩之大禮。

    每一個動作,都做得那麼的認真,那麼的一絲不苟。

    然後,他點燃早已準備好的、更大更粗的“龍頭香”,恭恭敬敬地插在每一個香爐之中。

    裊裊的青煙,伴隨著濃郁的檀香,緩緩升起,仿佛要將他們的心願和敬意,一直傳遞到九泉之下,傳遞到那些正在含笑注視著他們的列祖列宗的面前。

    接著,便是奠酒。

    張大山親自,將那壇子最好的“青石佳釀”打開,用一個干淨的白瓷碗,滿滿地斟了三碗。

    他先是將第一碗酒,高高舉過頭頂,口中念念有詞,禱告著祖宗的庇佑和家族的安康。

    然後,再將碗中的酒,緩緩地,均勻地,灑在每一座祖墳之前。

    如此往復三次。

    最後,也是整個祭祖儀式中,最為核心,也最具意義的環節——宣讀祭文。

    這篇祭文,是張小山在恩師周先生的悉心指點和斧正之下,耗費了數日心血,才最終完成的。

    其文辭雖然算不上特別華麗,但卻字字懇切,情真意切,充滿了對先人的追思、對家族榮耀的自豪、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期盼。

    由小山這位新科秀才,用他那日益清朗圓潤、也帶著幾分書卷氣的嗓音,一字一句,清晰而又飽含情感地,當眾宣讀出來。

    “維大寧朝甲申歲,孟秋之月,吉日良辰。不孝五世孫張大山,率闔家老幼,虔備三牲之禮,清酌庶羞之儀,時鮮果品之薦,冥財香燭之奠,敢昭告于我青石張氏列祖列宗之靈前。曰︰”

    “溯我張氏,源遠流長,耕讀傳家,本分善良。自先祖避亂,輾轉遷徙,落籍于此青石山鄉。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披荊斬棘,始有家邦”

    祭文從張氏先祖遷居青石村的艱難創業開始說起。

    歷數了數代先人在貧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的不易。

    也痛陳了近代以來,家道中落,人丁不旺,甚至屢受不公與欺凌的屈辱與辛酸。

    讀到此處,王氏和花兒、巧巧等人,早已是泣不成聲,淚流滿面。

    就連鐵牛和石頭這兩個平日里輕易不掉淚的硬漢子,眼圈也都紅了,不時地用粗糙的手背,抹去眼角那不爭氣的淚水。

    張大山也是虎目含淚,強忍著心中的悲痛與激動。

    然後,小山的聲音一轉,變得高亢而又充滿了自豪。

    “所幸者,蒼天有眼,祖宗庇佑。不孝玄孫大山,尚能恪守祖訓,勤勉持家,教子有方。今有三子小山,仰賴天恩,幸沐師教,發奮苦讀,不負眾望。于本科院試之中,一舉奪魁,高中第十五名秀才,身列士林,光耀我張氏門楣矣!”

    “此乃我張氏門中,數代以來,未有之盛事,未有之榮耀也!”

    “此皆賴列祖列宗在天之靈,默默庇佑,暗中扶持,始克臻此,成就輝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今大山率子孫後代,叩首祭告,一則以慰先靈,讓爾等在天之靈,亦能含笑九泉,共享榮光。”

    “再則以勵後昆,願我張氏子孫,無論男女,無論長幼,皆能以此為榜樣,見賢思齊,繼往開來。”

    “當繼先輩耕讀傳家之遺風,修身立德,勤學上進,為國盡忠,為家爭光,造福鄉梓,兼濟蒼生。”

    “如此,方不負列祖列宗之殷殷厚望,亦不負我張氏血脈之榮耀傳承也。”

    “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一篇祭文讀罷,小山早已是淚流滿面,聲音也因為激動而數度哽咽。

    在場的每一個張家人,也都沉浸在一種難以言喻的、既悲傷又自豪、既感慨又充滿希望的復雜情緒之中。

    張大山听著兒子那發自肺腑的誦讀聲,看著眼前那幾座簡陋卻又承載了家族血脈與榮耀的墳塋。

    他的心中,也是百感交集,難以平復。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早已逝去的、面目模糊的祖先們,正在九泉之下,欣慰地注視著他們。

    注視著他們的子孫後代,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步步地,將“光宗耀祖”這四個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變成了今日觸手可及的、沉甸甸的現實。

    祭拜儀式結束,全家人在祖墳前再次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

    然後,才在張大山的帶領下,將那些早已準備好的、成沓的紙錢元寶,以及小山親手用黃紙書寫的“張氏秀才張小山敬奉先祖”的祭旗,一一在火盆中燒化。

    熊熊的火焰,映紅了每一個人的臉龐。

    裊裊的青煙,承載著他們對先人的無盡哀思和對未來的無限期盼,緩緩地,升向了那高遠而又湛藍的天空。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01章 祭拜先祖,伏惟尚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01章 祭拜先祖,伏惟尚饗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