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181章 千里赴考,府城見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181章 千里赴考,府城見聞

    吱呀作響的牛車,載著張家父子三人的身影以及滿車的期盼。

    緩緩駛離了那片熟悉的青石山巒。

    朝著南陽府府城的方向,踏上了漫漫的征途。

    秋日的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在坑窪不平的土路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空氣中帶著幾分清晨的涼意,也夾雜著草木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

    張小山坐在鋪著厚厚干草的牛車一角。

    他的手中,依舊緊緊攥著一本被翻看得起了毛邊的《四書集注》。

    但他的目光,卻不由自主地,頻頻望向身後那漸漸變得模糊的村莊輪廓。

    以及那站在村口,久久不願離去的母親、大嫂、姐姐和弟妹們的身影。

    離別愁緒,如同初秋的薄霧,悄然在他年輕的心頭彌漫開來。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離開家,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遠方。

    去赴一場關乎他個人命運,也牽動著整個家族未來的重要考試。

    他的心中,既有對未知前程的忐忑與茫然。

    也有對那傳說中繁華府城的隱隱期待。

    更有一種即將踏上更大舞台,去施展平生所學的豪情與壯志。

    張大山默默地趕著牛車,眼神不時地會瞥向身邊這個略顯單薄卻又異常堅毅的三兒子。

    他知道,此去府城,路途遙遠,前路難料。

    兒子肩上背負的壓力,遠非他這個年齡所能輕易承受。

    但他沒有多說什麼安慰或者鼓勵的話。

    有些路,終究是要靠自己去走的。

    有些坎,也終究是要靠自己去邁的。

    他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為兒子提供最堅實的後盾和最溫暖的陪伴。

    二兒子石頭,則顯得比小山要興奮得多。

    他早已不是第一次出遠門了。

    上次跟隨趙四海商隊前往府城的經歷,極大地開闊了他的眼界,也點燃了他心中那份對商業和外部世界的熱烈向往。

    此刻,他坐在牛車另一邊,目光炯炯地打量著沿途的風景和人情。

    他會留意著那些從身邊經過的、形形色色的貨郎、客商、或者官差。

    試圖從他們的衣著、談吐、以及攜帶的貨物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的腦子里,似乎總有無數個問號,和無數個關于“如何賺錢”的鬼點子。

    那份機靈勁兒和對商業的敏銳嗅覺,讓張大山看了都暗暗點頭,也有些哭笑不得。

    牛車的速度並不快。

    兩百余里的路程,他們足足走了將近五天的時間。

    曉行夜宿,風餐露宿。

    白天,他們大多時候都在顛簸的牛車上度過。

    小山會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擾,將心神沉浸在書本之中,默誦著經義,揣摩著制藝。

    張大山則會時不時地,與他討論幾句關于文章立意或者時政策論的淺顯看法,試圖用這種方式來緩解兒子的緊張。

    石頭則會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將沿途看到的各種新奇事物,都繪聲繪色地講給他們听,給枯燥的旅途增添幾分樂趣。

    夜晚,他們大多會選擇在一些相對安全的路邊或者廢棄的廟宇里歇腳。

    張大山和石頭會輪流守夜,警惕著可能出現的野獸或者歹人。

    小山則會在篝火旁,借著跳動的火光,繼續溫習功課,直到深夜困倦難耐才肯睡去。

    飲食,自然是極其簡單的。

    出發前王氏和花兒、巧巧精心準備的那些麥面餅子和肉脯,是他們路上最主要的口糧。

    渴了,就去路邊的溪流或者農家的井里討一瓢清水。

    偶爾,石頭會發揮他的“特長”,用隨身攜帶的簡易工具,在路邊的草叢里或者小河溝里,捕獲到幾只野兔或者幾條小魚。

    張大山便會生起一堆篝火,將這些意外的收獲烤得焦香撲鼻,給兩個兒子打打牙祭,補充點油水。

    雖然艱苦,但父子三人的心中,卻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期盼,倒也不覺得太過難熬。

    一路上,他們也見識了許多與青石村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他們經過了比青陽縣城還要大上幾分的繁華集鎮。

    看到過官道上絡繹不絕的、滿載著各種貨物的騾馬商隊。

    也看到過那些衣衫襤褸、因為天災或苛政而流離失所、沿途乞討的災民。

    這些景象,都像是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小山和石頭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讓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廣闊、復雜和殘酷,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尤其是小山。

    他不再僅僅是那個埋首故紙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了。

    他開始將書本上學到的那些“民生疾苦”、“社稷安危”的道理,與眼前這些活生生的現實聯系起來。

    他的心中,也漸漸生出了一種更加強烈的、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一切的責任感。

    終于,在第五日的傍晚時分。

    當夕陽的余暉將天邊染成一片絢爛的橘紅色時。

    一座比青陽縣城要雄偉壯觀得多的、城牆高聳、樓閣連綿的巨大城池輪廓,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盡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陽府府城。

    到了。

    “爹,小山,你們快看。那就是府城。好大!”

    石頭第一個從牛車上跳了起來,指著遠處那座沐浴在夕陽下的雄城,發出一聲充滿震撼的驚呼。

    就連一向沉穩的小山,此刻也忍不住睜大了眼楮,臉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激動和一絲小小的緊張。

    眼前的這座府城,與他們之前所見過的任何城鎮都不同。

    那高大厚實的青磚城牆,在夕陽下泛著古老而威嚴的光澤,如同巨獸般匍匐在大地上。

    城牆之上,旌旗招展,隱約可見身披鎧甲的士卒在往來巡邏。

    寬闊的護城河,波光粼粼,環繞著整個城池。

    城門樓更是高達數丈,氣勢恢宏,上面懸掛著“南陽府”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城門口,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各種口音的吆喝叫賣聲不絕于耳,充滿了繁華熱鬧的都市氣息。

    這與他們熟悉的、寧靜閉塞的青石村,簡直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張大山也同樣被眼前這座府城的規模和氣派所震撼。

    但他更關心的,還是如何盡快找到合適的住處,安頓下來。

    他知道,府城里的開銷,遠非縣城可比。

    他們帶來的盤纏雖然不算少,但也經不起大手大腳的花費。

    而且,小山馬上就要面臨至關重要的府試,必須給他找一個安靜、舒適、便于溫書的環境。

    在向城門口的守衛繳納了入城稅之後。

    他們趕著牛車,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緩緩駛入了這座既陌生又充滿了吸引力的府城。

    府城內的景象,更是讓他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寬闊平整的青石板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街道兩旁,是鱗次櫛比、雕梁畫棟的店鋪和宅院。

    綢緞莊、銀樓、茶館、酒樓、藥鋪、書坊各種招牌幌子迎風招展,琳瑯滿目。

    街上行人如織,有穿著綾羅綢緞的富家公子和小姐,有行色匆匆的商賈旅人,有挑擔叫賣的小販,也有身穿統一服飾的官差衙役。

    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脂粉的香氣、藥材的香氣,以及屬于大都市特有的那種喧囂與繁華的氣息。

    石頭看得是眼花繚亂,嘴巴都合不攏了,不停地拉著父親和三哥介紹著。

    小山雖然也對這繁華景象感到新奇,但他更多的是在默默地觀察和感受著。

    他注意到,街上的行人中,有不少像他一樣,穿著學子衫、背著考籃的年輕人。

    他們大多行色匆匆,眉宇間帶著幾分緊張和期盼。

    顯然,都是從各地趕來參加府試的童生。

    這種無形的、彌漫在空氣中的競爭氛圍,讓小山的心也再次微微收緊。

    張大山沒有心思去欣賞這府城的繁華。

    他憑借著之前趙四海給的一些簡單指點,以及向路邊行人打听。

    終于在靠近城南一處相對僻靜、但離貢院考場也不算太遠的巷弄里,找到了一家看起來還算干淨整潔、價格也相對公道的小客棧。

    客棧的掌櫃是個看起來頗為和氣的中年人。

    他似乎也見慣了前來應考的學子,對張大山他們這一身打扮倒也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輕視。

    張大山要了一間相對安靜、光線也還算充足的後院客房。

    雖然房間不大,陳設也極其簡單,只有一張床鋪和一張小桌子。

    但至少還算干淨,而且遠離了街面的喧囂,適合小山溫書。

    安頓好住處,將牛車和老黃牛也妥善安置在客棧的後院。

    父子三人這才算真正松了一口氣。

    石頭依舊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嚷嚷著要出去逛逛,被張大山嚴厲地制止了。

    “府城不比縣城,人多眼雜,莫要惹是生非。”

    “你這幾日,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客棧里,幫你三弟打理一下生活,或者自己溫習一下爹教你的那些算術和生意經。”

    “等考完了,爹再帶你們好好逛逛。”

    張大山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保證小山能以最佳的狀態去迎接考試。

    任何可能的分心和干擾,都必須排除。

    小山也明白父親的苦心。

    他沒有絲毫怨言,在簡單地用過客棧提供的粗茶淡飯之後,便立刻回到房間,點亮油燈,鋪開書卷,開始了考前最後的沖刺。

    府城里的夜,似乎比鄉村要喧囂得多。

    即使是在這偏僻的巷弄里,依舊能隱約听到遠處傳來的絲竹管弦之聲和觥籌交錯的喧嘩。

    但這一切,都與小山無關。

    他的整個世界里,只剩下那盞昏黃的油燈,那散發著墨香的書卷,以及那個承載著他全部夢想和家族期望的、即將到來的府試。

    窗外,星光點點,夜色漸深。

    張大山和石頭,則輪流守在小山的房門外,像兩個最忠誠的衛士,為他驅趕著一切可能的干擾,也為他默默地祈禱著。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81章 千里赴考,府城見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81章 千里赴考,府城見聞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