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率領著特種小隊和一長列滿載的馬車,抵達了京城。
方南命王二蛋帶領隊員們在兵部衙門外圍一處空曠地等候,自己帶著石頭,大步走向兵部衙門。
兵部門口的衛兵見方南氣度不凡,身後的石頭龍行虎步,眼神銳利,不敢怠慢,驗看過方南的身份令牌後,立刻恭敬放行,並有人小跑著進去通傳。
兵部尚書周嚴知曉方南近日會來辦理相關手續,聞報後親自迎到了二堂門口。
周嚴年約五旬,面容清 ,身著尚書官服,見到方南,臉上便堆起了笑容。
“靖海侯大駕光臨,兵部蓬蓽生輝啊!快請進!”周嚴拱手笑道。
方南聖眷正濃,此次被授予實權,周嚴自然不敢托大。
“周尚書太客氣了,晚輩怎敢勞您親迎。”方南笑著回禮“今日前來,乃是奉旨辦事,要叨擾尚書大人了。”
“誒,靖海侯言重了,分內之事,何談叨擾,請!”周嚴將方南讓進值房,吩咐人看茶。
兩人分賓主落座,寒暄幾句,周嚴從案頭取過早已備好的文書令符“侯爺的任命詔書已下達兵部,相應的印信、令符、以及節制涼州及西域方向邊軍的公文、虎符半枚,均已準備妥當,只等侯爺驗看簽收即可。”
“至于要征調的一千士卒,名冊兵部也已核準,調兵文書在此,所需的甲冑、兵器、糧草、營房等一應手續,老夫已吩咐下去,即刻便可辦理。”
方南接過周嚴遞來的幾份重要文書和那個沉甸甸的錦盒,打開查看,里面正是金光閃閃的驃騎大將軍印和半枚青銅虎符,觸手冰涼。
方南點點頭“有勞周尚書費心,安排得如此周全。”
“分內之事,應當的。”周嚴捋須微笑,示意一旁的員外郎帶著石頭去辦理領取裝備、安排營房等瑣碎事宜。
石頭對二人行了一禮,便跟著那名官員快步離去。
周嚴看著眼前這位年輕得過分的侯爺,不禁感嘆道“侯爺年少有為,文武雙全,實乃國之棟梁。此次陛下委以重任,掃清西域,必能再建奇功啊。”
“尚書大人過獎了,全賴陛下信任,將士用命,晚輩只是盡本分而已。”方南謙遜道。
周嚴似想起什麼“扶桑故地正式設為東瀛道,納入我大楚直接管轄,如今東瀛道局勢已大致平穩。”
“陛下已下旨,從征討的五萬大軍中,抽調三萬精銳,即日啟程返回,不日便將西調,歸入侯爺麾下,配合侯爺經略西域。”
方南聞言,心中一動,這確實是個好消息,問道“周尚書,不知如今東瀛道和高麗的局勢具體如何?”
周嚴放下茶盞道“據最新戰報,扶桑天皇帶著一眾將領回國後,收攏了殘余的十幾萬協從營士卒以及未能渡海的一半扶桑百姓。”
“目前已大規模渡海,進入了高麗南部,如今高麗境內,可謂是三分天下,北面是南北高麗王室聯軍,中間是藤原庫之助的軍隊,南面則是這天皇的新勢力。”
“三方混戰,爭奪城池人口,打得不可開交,短期內誰也奈何不了誰。”
”如今的東瀛道,本土幾乎沒有了扶桑軍隊和扶桑百姓,正利于我大楚移民實邊,故此朝廷才放心將三萬精銳調回。”
方南心中了然,這局面正是當初“驅虎吞狼”、“以夷制夷”策略所期望看到的。
三方勢力彼此消耗,大楚便可坐收漁利,平穩地接收東瀛,並隨時可以介入高麗戰事。
方南點頭道“如此甚好,待西域平定,下一步就該是高麗設道了。”
周嚴眼中閃過贊賞之色“侯爺與鎮國公深謀遠慮,布局千里,老夫佩服,有三萬精銳隨後跟進,侯爺此番西域之行,定當馬到成功!”
兩人又閑聊了一陣朝中趣聞和軍事見解,相談甚歡。
約莫半個時辰後,石頭與那位兵部員外郎返回,所有手續均已辦妥,調兵文書、印信虎符、以及糧草裝備的提調單俱已齊全。
方南見狀,便起身告辭“多謝周尚書鼎力相助,公務緊急,晚輩便不再叨擾,就此告辭。”
周嚴親自將方南送出兵部大門,看著方南離去的背影,心中暗嘆此子真乃人中龍鳳,未來不可限量。
方南與石頭匯合了外面的隊伍,拿著兵部的文書,徑直前往京營駐地。
京營的值守將領驗看文書後,不敢怠慢,立刻將那一千名士卒集合起來,移交給了方南。
這一千士卒從扶桑回來,被編入京營後,每日不過是操練巡邏,對于經歷過跨海遠征、血戰搏殺的士卒來說,實在是有些枯燥。
此刻听說要跟隨方侯爺再赴西域戰場,一個個興奮不已,摩拳擦掌,想著再立新功,光耀門楣。
方南站在點將台上,看著台下這些目光熱切、充滿戰意的面孔,朗聲道“爾等皆是我大楚百戰銳士,陛下寄予厚望,望爾等不負皇恩,不負一身本領,隨本侯掃清西域,揚我國威!”
“願隨侯爺,掃清西域,揚我國威!”千人士卒齊聲大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方南隨即下令,讓石頭負責安排這一千士卒就在京營劃出的區域內扎營休整。
明日由石頭帶人去兵部武庫,領取全套裝備,每人兩匹戰馬,一身鐵甲,刀、槍、弓、箭、盾牌各一,以及個人生活用具。
領取一千人馬行軍所需的糧草、帳篷、鍋灶等一應物資。
安排完畢,天色已近黃昏,方南將營地事務交由石頭負責,自己騎馬帶著小狼,返回了鎮國公府。
當晚家宴的氣氛,比起往日多了幾分凝重。
老太君和方王氏臉上滿是擔憂,方南在飯桌上談笑風生,一再解釋自己準備充分,安全無虞,但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是去那遙遠而危險的西域打仗。
“南兒,听說西域那邊不毛之地,風沙又大,賊人凶悍,你可千萬要小心啊。”老太君拉著方南的手,眼圈微紅。
“祖母放心,孫兒又不是第一次上戰場了,您看孫兒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這次也一樣,回來還能給您帶些西域的特產呢。”方南笑著安慰。
方王氏在一旁道“是啊,母親,南兒本事大著呢,又有陛下洪福庇佑,定會平安無事的。”
方王氏也是安慰婆婆,眼中的憂色並未減少,不斷給方南夾菜,“多吃點,這一路上可就吃不到家里的味道了。”
鎮國公和方樂山在一旁幫腔,說方南的安排如何周密,新式裝備如何犀利,總算讓老太君和方王氏稍稍安心。
方樂山叮囑道“南兒,凡事謀定而後動,切勿恃勇輕進,家中一切有為父,你無需掛念。”
方南點頭應下,看向正在吃飯的妹妹“小玉兒,哥哥不在家,你要乖乖听祖父祖母和爹娘的話,好好讀書習字。”
小玉兒抬起頭認真地說道“哥哥放心,玉兒會很乖的,哥哥要快點平安回來!”
翌日,方南先是去了吏部,順利辦理了安西宣撫使的告身文書,完善了所有手續,吏部尚書熱情接待,流程走得飛快。
出了吏部衙門,方南便直接去了京營駐地。
一千士卒已然煥然一新,人人披甲執銳,腰佩刀弓,身旁配著兩匹戰馬,旌旗招展,軍容鼎盛,一股肅殺之氣彌漫開來。
石頭辦事利落,所有裝備給養均已領取分發完畢。
方南當即進行了任命,任命石頭為這一千一百人的統兵中郎將,總攬行軍作戰事宜。
將一千士卒分為十隊,每隊百人,任命了十名作戰經驗豐富、有威望的老兵擔任隊正。
王二蛋任命為輜重隊正,統領一百名特種作戰隊員,負責看守輜重。
方南下令全軍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明日拂曉開拔。
當晚方南回到國公府,與家人度過了西征前的最後一晚。
天剛蒙蒙亮,府內眾人皆已起身。
大門口,方南披掛整齊,對著祖父祖母和父母深深一禮“祖父、祖母、父親、母親,保重身體,孩兒去了!”
“定要平安歸來!”老太君哽咽道。
鎮國公重重拍了拍孫兒的肩膀“一切小心!”
方南翻身上馬,看了一眼家人,一勒韁繩,向著軍營方向疾馳而去。
軍營中,隊伍早已準備就緒。
方南一聲令下,一千一百士卒,兩千多匹戰馬,數十輛滿載的馬車,浩浩蕩蕩開出京城,踏上了西征之路。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