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溪村悠閑愜意地住了兩日,體驗了鄉村生活的樂趣,親眼見證了封地的繁榮,老太君和方王氏心滿意足,便決定啟程回京。
老太君對方南道“南兒,這次來祖母和你娘徹底放心了,只是府里總不能一直沒人主事,你父親衙門事忙,我們也該回去了。”
方南知道祖母和母親放心不下家中事務,便不再強留,道“祖母和母親既然決定回去,孫兒便一同回去,鄉試武試的名次也要張榜了,我和石頭在放榜後,去禮部和兵部衙門辦理備案,取明年參加會試的文書。”
小玉兒放學回來,听說馬上就要回京城了,頓時小嘴一癟,眼看就要哭出來“不要嘛,玉兒不要回去,玉兒要在這里上學堂,玉兒要和小伙伴一起玩。”
方南笑著蹲下身,拉住妹妹的小手“玉兒乖,哥哥答應你,回家就給你辦學堂,也找好多小伙伴陪你一起讀書,好不好?”
小玉兒將信將疑地看著哥哥,伸出小手指“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哥哥騙人是小狗!”
“好,騙人是小狗。”方南笑著和她拉了鉤,小玉兒這才勉強答應回家。
次日一早,領主府門口已然備好了一長溜馬車。
方岳領著村中一眾管事和村老,早早地候在門口送行。
老太君和方王氏在丫鬟的攙扶下走出府門,眾人紛紛躬身行禮,齊聲恭送“恭送老太君、夫人!恭送少爺、小姐!”
老太君和方王氏笑容和煦地與眾人揮手告別,登上了馬車。
方南和石頭翻身上馬,護衛在車隊兩側,車隊緩緩啟動,向著京城方向駛去,方岳等人一直目送車隊遠去。
車隊一路平穩行駛,接近鎮國公府時,發現情況有些異常。
距離府門還有一段距離,就看到前面黑壓壓地擠滿了百姓,人聲鼎沸,比前幾日文試放榜時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
老太君和方王氏在車里也看到了,不禁有些納悶。
方王氏奇道“咦?這流水席不是定了只擺三日嗎?今日已是第四日了,怎麼還有這許多人圍在府門口?”
方南騎著馬,靠近車窗道“是啊,確實有些奇怪。”
車隊艱難地穿過熱情的人群,終于抵達府門口。
門房管事早已帶著一眾僕役在門口焦急等候,見狀連忙上前請安,指揮人手疏導人群,迎接主子們下車。
百姓們得知是府里的老太君、夫人和方南回來了,更是爆發出熱烈的歡呼和陣陣道賀聲
“恭喜老太君!賀喜夫人!”
“方解元公威武!定然高中武魁!”
“國公府雙喜臨門啊!”
老太君扶著丫鬟的手下車,問迎上來的門房管事“這是怎麼回事?今日怎還有如此多鄉親聚集?”
方伯臉上堆滿了興奮的笑容,連忙回話“回老太君的話,今日是鄉試武試放榜的大日子啊。”
“百姓們都知道咱們少爺參加了武試,以少爺的本事,那肯定能高中頭名。”
“天沒亮就都聚過來了,等著搶喜錢、吃咱們府的流水席,沾沾解元公的喜氣呢!”
老太君一听,頓時恍然大悟,臉上綻放出光彩“哎喲!瞧老身這記性,竟把武試放榜這樁大喜事給忘了,好好好!太好了!”
老太君精神抖擻起來,舟車勞頓的疲憊一掃而空,當即吩咐方伯道“快!立刻再去預備喜錢銅錢,廚房趕緊再備上流水席,等喜報一來,立刻撒錢開席,咱們國公府再熱鬧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