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回到領主府,剛進前廳,就見到艾道長正陪著老太君和方王氏說話。
看樣子是從道觀上香回來了,老太君和方王氏臉上都帶著心滿意足和虔誠的神色,顯然對道觀和這位玄明道長極為滿意。
見方南抱著小玉兒回來,小玉兒臉上紅撲撲的滿是汗跡和興奮,老太君笑道“這是去哪里野了?看這一頭汗。”
小玉兒立刻嘰嘰喳喳地講述看小豬、追雞鴨的趣事,逗得老太君和方王氏也笑了起來。
方岳進來稟報“老太君,夫人,少爺,午膳已經備好。”
艾道長聞言,起身稽首道“既已叨擾多時,貧道便先行告退了。”
老太君連忙挽留“道長何不一同用些齋飯?”
艾道長捋須微笑,眼神飄渺,語氣超然“多謝老太君盛情,然貧道修行已深,漸入闢谷之境,平日只以晨露山果、天地靈氣為食,早已不食人間煙火。”
“五谷雜糧,反礙清修,諸位還請慢用,貧道回觀中靜坐去了。”
這番說辭把老太君和方王氏唬得一愣一愣,越發堅信這位是真正不食人間煙火的得道高人,忙不迭地讓方南代她們送送道長。
方南將艾道長送至府門口,看著那故作高深的背影,終于再也忍不住,壓低聲音大笑起來“艾道長啊艾道長,你這裝得可真像,佩服,實在佩服!”
艾道長迅速回頭瞥了一眼,見已遠離正廳,臉上那副超然表情瞬間垮掉,嘿嘿笑道“少爺過獎,這不是您要求的效果嗎?再說了,屬下這老本行可是正兒八經的道士,保管把兩位老人家哄得高高興興。”
兩人相視一笑,送走艾道長,方南返回膳廳陪祖母和母親用飯。
飯桌上,老太君忍不住問起“南兒,這位玄明道長真是位奇人,你是從何處尋訪到這般得道高人的?”
方南心里暗笑,面上一本正經地解釋道“回祖母,孫兒也是機緣巧合,當初為了咱們這封地的風水氣運,特意派人四處尋訪高人。”
“歷經波折,才在一座雲霧繚繞的深山古觀里,誠心懇請了許久,方才打動艾……玄明道長出山,來此結廬清修,鎮守村子的風水。”
這番半真半假的說辭,老太君和方王氏信以為真,連連點頭。
老太君特意吩咐道“既是如此有道行的真人,南兒你定要好好對待,一應供奉用度不可短缺,務必恭敬有加,莫要怠慢了高人。”
“孫兒曉得,祖母放心。”方南連忙應下。
用了午飯,老太君和方王氏自去各自的院落午休。
小玉兒卻精力旺盛,毫無睡意,又纏著方南要出去玩耍。
方南便對石頭道“石頭,你不用跟著了,去護衛隊的營房和各處值守點看看,了解一下平日訓練和巡邏的情況。”
“是,少爺!”石頭領命,轉身大步離去。
方南抱著小玉兒,只帶著兩個小丫鬟和形影不離的小狼旺財,出了領主府大門。
小玉兒記得上午在中央廣場看到了雜耍賣藝和耍猴的,興致勃勃地要去再看。
到了廣場,卻發現那些賣藝的攤子都收了家伙事,藝人們正成群地圍坐在陰涼處,吃著自帶的干糧午飯。
“呀,怎麼不耍了呀?”小玉兒頓時撅起了小嘴,感到十分失望和無聊。
就在這時,一陣陣整齊而稚嫩的朗朗讀書聲,從廣場不遠處的一座院落里傳了出來,隨風飄入耳中。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小玉兒的好奇心立刻被這集體誦讀聲吸引了,側著耳朵听了听,拉著方南的手指向聲音來源的方向“哥哥,那是哪里,怎麼有好多小娃娃的聲音?”
方南笑道“那是學堂,里面的小孩子們在讀書認字呢。”
“學堂?讀書?”
小玉兒眨著大眼楮,平時在國公府里深居淺出,何曾見過幾十個孩子一起上課的景象?
小玉兒頓時來了興趣,“哥哥,帶玉兒去看看嘛。”
方南心想,讓妹妹見識一下也好,便抱著小玉兒向學堂走去。
學堂的管事認得方南,見少爺抱著一個錦衣華服、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前來,連忙迎了出來,躬身行禮“少爺,您來了!這位是……”
“這是我妹妹,听到讀書聲,好奇想來瞧瞧。”方南溫和地說道。
“哎呀,原來是大小姐,小的給大小姐請安!”管事連忙又向小玉兒行禮。
“不必多禮,我們就是隨便看看,不必驚動先生們。”方南擺擺手。
“是,是,少爺小姐請隨我來。”管事殷勤地在前面引路,帶著向學舍走去。
學舍的窗戶都開著,可以看到里面坐著一個個年紀不一的孩子,從五六歲到十來歲都有,正跟著講台上的先生,搖頭晃腦、認真地誦讀著文章。
小玉兒扒著窗戶,睜大了眼楮好奇地看著里面。
看到一間學舍里,坐著幾十個和她年紀相仿的小娃娃,一個個坐得筆直,跟著先生大聲讀書的樣子,小玉兒頓時被深深吸引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小玉兒平時在深宅大院里,除了哥哥和父母祖母,接觸最多的就是丫鬟僕役,何曾見過這麼多同齡的小伙伴?
看著這麼多小伙伴在一起讀書、偶爾還會互相偷偷做個小動作的樣子,小玉兒的小臉上露出了羨慕和向往。
小玉兒扯了扯方南的衣角,仰起小臉,認真地說道“哥哥,玉兒也要讀書!玉兒也要在這里上學堂!”
方南想了想,覺得讓妹妹體驗一下也不是壞事,便對管事道“去取一套新的書包和文房四寶來。”
管事連忙應聲而去,很快便取來了一套小巧精致的書包,里面裝著毛筆、硯台和幾本啟蒙讀物。
方南將書包給小玉兒背上,然後抱著她走到那間都是幼童的學舍門口。
正在授課的是一位老秀才,見到方南連忙要行禮,被方南用眼神制止了。
方南低聲道“先生不必多禮,這是舍妹,想來體驗一下課堂,煩請先生給安排個座位,讓她跟著听听便好。”
老秀才連忙點頭,在教室後排找了個空位,讓小玉兒坐下。
小玉兒乖乖地坐在小凳子上,把書包放在小桌子上,學著旁邊孩子的樣子,挺直了小腰板,睜著烏溜溜的大眼楮,好奇地看著台上的先生和周圍的同學。
方南在窗外看了一會兒,見小玉兒並沒有因為一時新鮮過去就吵鬧著要離開,反而似乎真的被課堂氣氛感染,開始跟著咿咿呀呀地模仿誦讀,這才放下心來。
方南吩咐兩個小丫鬟就在學舍旁邊等候照看,自己先行返回領主府。
回到府中,老太君和方王氏已經午休醒來,正在前廳用茶。
見方南一個人回來,方王氏便問道“玉兒呢?又跑去哪里玩了?”
方南笑著將小玉兒在學堂讀書的事情說了一遍“玉兒看到那麼多小朋友在一起,覺得新奇,非要留下來讀書,我看她坐得住,就讓她體驗一下,留了丫鬟在旁邊看著。”
老太君和方王氏听了,先是覺得驚奇,隨即也笑了。
老太君道“這孩子,竟是去湊這個熱鬧,不過也好,這個年紀也該開蒙認字了,若是真喜歡,回去後正兒八經請個西席先生來教。”
方王氏也點頭稱是。
老太君對方南道“南兒,既然來了,便帶祖母和你娘去看看村里的那些產業和作坊,總要親眼見識一番。”
方南欣然應允“好啊,孩兒這就安排。”
方南吩咐方岳去備兩頂轎子,轎子備好,老太君和方王氏坐上轎子。
方南和方岳在一旁步行陪同,一行人出了領主府,開始視察村子的產業。
一下午的時間,方南陪著祖母和母親,視察了村子里屬于國公府名下的商號,包括售賣玻璃器、楚陽春美酒、日用品、紙張、紡織品等特產的店鋪。
每家店鋪都是客流不息,生意興隆,讓老太君和方王氏嘖嘖稱奇。
隨後又看了分布在村內的各類作坊,酒坊里酒香四溢,工人們正在蒸餾新酒。
日用品作坊里,女工們手腳麻利地制作著香皂、灌裝著香水。
河畔被列為重地的核心作坊區,隔著一定的距離,觀看了規模宏大的鋼鐵工坊、紡織工坊、玻璃工坊、造紙工坊等等。
每到一處,方南都介紹作坊的生產流程和產出效益,听得老太君和方王氏心潮澎湃,眼中異彩連連。
“南兒,你真是……真是太了不起了!”方王氏看著兒子,眼中滿是驕傲。
老太君拍著方南的手背“好孫兒,方家有你,何愁不興,祖母真是……真是大開眼界,心滿意足了!”
這一番視察,直到日頭西斜,霞光滿天,一行人才意猶未盡地返回領主府。
剛回來沒多久,就听到門外傳來小玉兒歡快的聲音。
小玉兒背著那個小書包,在兩個小丫鬟的陪伴下,興高采烈地跑了進來,小臉紅撲撲的,額頭上還帶著細汗。
“祖母!娘親!哥哥!我放學回來啦!”
小玉兒嘰嘰喳喳地說開了“學堂可好玩了,先生教我們念三字經,我還認識了幾個小伙伴,明天我還要去上學。”
老太君和方王氏一听都笑了。
老太君摟過小玉兒“好好好,等過兩日回府了,祖母就給你請個最好的先生來教你。”
小玉兒一听要回府,立刻把小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回不回,玉兒就要在這里的學堂讀書,這里有好多小伙伴,回去了就玉兒一個人,不好玩。”
方南見狀,心念一動,笑道“祖母,母親,我看玉兒是喜歡有同齡小伙伴一起玩鬧的氛圍。”
“不如咱們在府里也辦個小小的家學,找個空閑院子,請一位先生,再讓府里那些忠心可靠的下人家里,有適齡的孩子,也送進來陪玉兒一起讀書識字。”
“這樣既有人陪玉兒,也能讓府里下人的孩子識些字,將來也能有個更好的出路。”
老太君和方王氏聞言,對視一眼,仔細想了想,都覺得這個主意甚好。
既解決了小玉兒孤單的問題,施恩于下人,還能讓孩子們讀書明理,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嗯,南兒這個主意想得周到。”老太君當即拍板,“那就這麼辦,方岳——”
方岳連忙上前“小的在。”
“你明日就回國公府一趟,去找方伯,把南兒的意思告訴他。”
“在府里找一處清淨寬敞的院子,不用太大,能容納十幾個娃娃讀書就好。”
“學生就挑府里家生子里機靈懂事、年紀和玉兒相仿的,定要絕對忠厚老實的。”老太君吩咐道。
“是!小的明白!明日一早就回去辦!”方岳連忙躬身領命。
小玉兒听得半懂不懂,知道了會有小伙伴一起讀書,立刻高興地拍手跳了起來“好呀好呀!有小伙伴一起讀書咯!”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