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神策門外。
五萬討倭大軍列陣于京郊曠野,旌旗蔽日,甲冑生輝,陣列如山,靜默無聲,唯有戰馬的輕嘶與風吹旗幡的獵獵作響。
建武帝立于高高的城樓之上,俯瞰著即將南下的虎賁之師。
城樓下肅立著一眾將領,為首者正是身披金甲、腰懸天子劍的鎮國公,身後是數十位勛貴宿將,人人頂盔摜甲,殺氣內蘊。
建武帝目光灼灼︰“鎮國公!望你此去將倭寇盡數逐入大海,還我東南朗朗乾坤!直搗黃龍,畢其功于一役!”
“臣領旨!”鎮國公單膝跪地“陛下天威浩蕩,臣等必不負所托,定當蕩平倭寇,揚我國威!不破倭寇,誓不還師!”
“不破倭寇,誓不還師!”數萬將士齊聲怒吼,聲浪沖天而起,震得城樓都仿佛在微微顫動。
建武帝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步下城樓,親自為方震山斟滿一碗御酒︰“老國公,此去萬里,刀兵凶險。朕,盼你凱旋!大楚的劍,該出鞘飲血了!”
鎮國公雙手接過酒碗,一飲而盡︰“陛下放心!老臣這把老骨頭,還能為陛下,為大楚,再砍下幾顆倭酋的頭顱!”
大太監張誠身著欽差蟒袍,手持明黃聖旨,侍立在側,臉上帶著慣有的謙恭笑容,身後幾個身著禁衛服飾、氣息內斂的身影默然而立。
“張誠。”
“老奴在!”
“即刻隨大軍啟程,務必將朕的封賞與恩旨,親至先鋒營,宣于全體將士之前!”
“老奴謹遵聖命!定將天恩浩蕩,遍傳三軍!”張誠躬身領命。
號角長鳴,鼓聲震天。討倭大軍緩緩啟動,蜿蜒南下。
建武帝立于城頭,久久凝望,直到那遮天蔽日的旌旗消失在滾滾煙塵之中。
寬敞舒適的欽差車駕內,檀香裊裊,隔絕了外面的行軍喧囂,鎮國公與張誠相對而坐。
張誠捧起一盞溫潤的琉璃茶盞,指尖輕輕劃過那光滑剔透的表面,臉上堆滿笑容︰“國公爺,您上次派人送來的那套琉璃器具,當真是巧奪天工啊!晶瑩剔透,毫無雜質,老奴在宮中多年,也算見過些世面,如此純淨的琉璃,實屬罕見。國公爺每回都這般厚賞,倒叫老奴受之有愧了。”
鎮國公爽朗一笑,親手為張誠續上熱茶︰“張公公言重了,些許小玩意兒,不足掛齒,公公不辭辛勞,千里奔波宣旨,慰勞將士,些許心意,不過是聊表謝意罷了。”
張誠放下茶盞,聲音壓低︰“國公爺體恤,老奴感激不盡。只是此番南下,除了宣旨犒軍,陛下對東南的吏治,也甚是掛念。”
鎮國公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老夫明白,泉州、台州…這些城池如何丟的?倭寇為何能長驅直入?福州府庫的錢糧,到底用在了何處?孫道乾的捷報里,又有多少水分?樁樁件件,陛下心中都有本賬,老夫持節南下,奉的不僅是討倭的皇命,更有整肅官場、厘清吏治的密旨!”
張誠會意地點頭,身體微微前傾︰“國公爺明鑒,老奴此行,明為宣旨,暗地里......”
張誠眼神若有若無地瞟了瞟車外那幾個影衛。
“陛下要的是真相,是東南糜爛的根子!那些蛀蟲碩鼠,貪墨軍餉,畏敵如虎,甚至謊報軍情,欺瞞聖听…若證據確鑿,國公爺盡管放手施為!老奴這邊,自會如實稟報陛下。”
鎮國公眼中寒光一閃,沉聲道︰“好!有公公這句話,老夫心中便有底了。嶺南官場這潭渾水,是時候好好梳理一番了!你我同心,必不負聖望!該查的查,該辦的辦,該殺的…也絕不手軟!”
鎮國公舉起茶杯,與張誠的茶盞輕輕一踫,發出一聲清脆的微響。
中書令呂輕舟的府邸書房,門窗緊閉,氣氛壓抑。
禮部尚書錢益清、吏部侍郎徐懷楚、兵部侍郎趙志遠等幾個大臣,圍坐在呂輕舟周圍,個個面色焦慮,坐立不安。
“呂相!”錢益清率先開口,聲音帶著一絲惶急,“鎮國公大軍已開拔南下,還帶著張誠那個老閹狗!他們這架勢,分明是沖著嶺南道官場去的!咱們在嶺南道的那些人,屁股底下可不干淨啊!丟城失地、府庫虧空、萬一被鎮國公抓住把柄,順藤摸瓜…”
“是啊呂相!”徐懷楚擦著額頭的汗,“孫道乾報上來的捷報,水分有多大您心里清楚。他那遣精兵出擊、連戰連捷,純屬子虛烏有!全是方南打下來的!現在鎮國公去了,孫道乾那個草包能扛得住?萬一他為了保命,把什麼都吐出來,我們可就被動了!”
趙志遠憂心忡忡︰“不止孫道乾,下面那些州縣官員,哪個沒點破事?克扣軍糧、臨陣脫逃、甚至私通倭寇銷贓的都不在少數!要是讓鎮國公拿著尚方寶劍一路查下去,拔出蘿卜帶出泥,我們這些人,一個都跑不了!”
呂輕舟端坐在太師椅上,手中把玩著一枚溫潤的羊脂玉佩,臉上依舊鎮定,只是眼神深處也掠過一絲陰霾,緩緩開口︰“慌什麼!天還沒塌下來!”
呂輕舟環視眾人︰“自亂陣腳,才是取死之道!鎮國公是去討倭的,不是專門去查案的!他首要目標是泉州那八萬倭寇!仗,沒那麼快打完!”
“當務之急,兩件事!”
呂輕舟豎起兩根手指“第一,立刻給嶺南道的官員遞話,讓他們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管好自己的嘴,擦干淨自己的屁股!”
“該補的窟窿立刻補上,該銷毀的賬冊、信件、憑證,一絲不留地處理干淨!告訴他們,這段時間,夾起尾巴做人,小心伺候著鎮國公和張誠,別讓他們抓住任何把柄!誰敢在這個時候掉鏈子,牽連到上面,不用等鎮國公動手,老夫先滅他滿門!”
森然的語氣讓在場眾人心頭一凜。
“第二,”呂輕舟放下玉佩,手指重重敲在紫檀木桌面上,“你們自己!立刻回去!把家里所有與嶺南道官員往來的書信、賬目、憑證,所有可能成為把柄的東西,統統給老夫燒掉!處理得干干淨淨!記住,是死無對證!就算將來孫道乾他們被拿下,只要沒有鐵證指向我們,我們就穩坐釣魚台!陛下也需要朝堂的平衡!”
呂輕舟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聲音帶著警示︰“諸位別忘了,如今是什麼光景!東南倭寇未平,北邊草原上的餓狼,正死死盯著庭州大營!東北的高麗、西南的南詔、滇國,都在邊境蠢蠢欲動,小動作不斷!邊患四起,朝廷正是要用兵之際!勛貴武將的地位,只會水漲船高!方家已經出了一個少年封伯的方南,若再讓鎮國公借著查案,把東南官場犁一遍,徹底掌控了東南兵權、財權,那我等文臣,日後在這朝堂之上,還有多少立足之地?”
呂輕舟目光掃過眾人驚疑的臉,一字一句道︰“值此多事之秋,我等更需同氣連枝,抱團取暖!穩住陣腳,靜待時機!絕不能讓那些驕兵悍將,借機做大,騎到我們頭上來!明白嗎?”
“明白!全憑呂相做主!”錢益清等人紛紛起身,躬身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