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的清晨,天還沒亮,王謙就被院子里\"咚咚\"的剁肉聲吵醒了。他輕手輕腳地爬起來,生怕驚醒熟睡中的杜小荷。窗外,雪已經停了,但寒氣透過窗縫鑽進來,凍得人直打哆嗦。
\"爹,這麼早?\"王謙披上棉襖來到院子,看見王父正在案板上剁野豬肉。
王父哈出一口白氣︰\"得趕緊把肉分出來,一會兒鄉親們該來拜年了。\"他指了指牆角掛著的幾串肉,\"這些給七爺、老周和張奶奶送去。\"
王謙點點頭,拿起另一把刀幫忙。父子倆配合默契,很快就把野豬和鹿肉分成了幾十份。肉塊在零下三十度的低溫中很快凍得硬邦邦,像一塊塊紅褐色的石頭。
\"謙兒,\"王父突然壓低聲音,\"你娘昨晚跟我說,小荷的肚子看著像是雙胞胎。\"
王謙手里的刀差點掉地上︰\"真的?\"
\"你娘接生過多少孩子了,八九不離十。\"王父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你小子有福氣啊!\"
正說著,杜小荷挺著肚子從屋里出來︰\"爹,謙哥,進屋吃飯吧,我煮了餃子。\"
王謙趕緊過去扶她︰\"咋不多睡會兒?\"
杜小荷笑著拍開他的手︰\"我又不是瓷娃娃。今天年三十,事兒多著呢。\"
屋里,王母和杜母已經在灶台前忙開了。一大鍋酸菜炖骨頭\"咕嘟咕嘟\"冒著泡,旁邊的蒸籠里飄出粘豆包的甜香。杜小華和杜鵬在炕上貼窗花,紅艷艷的剪紙映得滿屋喜氣。
\"姐夫!\"杜鵬跳下炕,\"你看我這"福"字貼得正不正?\"
王謙假裝仔細端詳︰\"嗯,再往左一點...對,就這樣!\"
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了早飯。餃子是酸菜豬肉餡的,咬一口滿嘴流油。杜小荷特意給王謙盛了一大碗︰\"多吃點,今天你要跑前跑後的。\"
剛放下碗筷,院門就被推開了。于子明帶著媳婦劉玉蘭和剛滿月的孩子來拜早年。
\"謙哥!過年好!\"于子明嗓門洪亮,震得窗戶紙嘩嘩響。
劉玉蘭懷里的小娃娃被紅彤彤的窗花吸引,伸出小手\"咿咿呀呀\"地要去抓。杜小荷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眼中滿是期待。
\"來,這是給孩子的壓歲錢。\"王母掏出個紅紙包,塞進小娃娃的襁褓里。
\"這可使不得!\"劉玉蘭連忙推辭。
杜小荷拉住她的手︰\"收著吧,這是咱屯的規矩。等我家孩子出生,你們也得給。\"
眾人笑作一團。于子明湊到王謙耳邊︰\"謙哥,一會兒咱們去給七爺他們送肉?\"
王謙點點頭︰\"正有此意。\"
吃過早飯,王謙和于子明開始挨家挨戶拜年送肉。第一站當然是七爺家。老人家正在院子里掃雪,見他們來了,笑得胡子直翹。
\"七爺,過年好!\"兩人齊聲問候,恭恭敬敬地作了個揖。
七爺接過野豬肉,樂得合不攏嘴︰\"好小子,年年都惦記著我這老頭子!\"他神秘地招招手,\"來,給你們看個好東西。\"
屋里炕桌上擺著個紅布包,掀開一看,竟是一把 亮的獵刀!刀身泛著寒光,刀柄上纏著紅繩,一看就是老物件。
\"這是我年輕時用的,\"七爺撫摸著刀身,\"現在老了,用不著了。謙兒,送給你了。\"
王謙受寵若驚︰\"這...太貴重了...\"
\"拿著!\"七爺硬塞到他手里,\"等開春,你用得著。\"
接下來是張奶奶家。老太太獨居在屯西頭的小院里,見到王謙他們,激動得直抹眼淚。
\"謙兒啊,年年都來看我...\"張奶奶顫巍巍地端出自己炒的瓜子,\"快嘗嘗,特意給你留的。\"
王謙和于子明陪老人說了會兒話,幫著把水缸挑滿,又劈了一堆柴火碼在屋檐下。臨走時,張奶奶硬塞給他們一人一雙毛襪子︰\"自己織的,暖和!\"
走到屯中間,遠遠就看見老周家門口排著隊。原來老周正在給鄉親們寫春聯,紅紙黑字,龍飛鳳舞。
\"王謙!于子明!\"老周招呼他們,\"就等你們了!\"
老周給王謙家寫的上聯是\"獵戶門前千山秀\",下聯\"農家院里五谷豐\",橫批\"辭舊迎新\"。給于子明家的則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下聯\"日子紅火笑聲多\",橫批\"萬象更新\"。
\"好字!\"王謙由衷贊嘆,\"老周的毛筆字越來越好了。\"
老周擺擺手︰\"哪里哪里,比不上你們打獵的本事。\"說著從桌下摸出個小布包,\"這是給孩子準備的藥,平安散,到時候用得著。\"
一圈走下來,兩人手里的肉送完了,卻收獲了更多——七爺的獵刀、張奶奶的襪子、老周的平安散,還有各家各戶塞給他們的花生、瓜子、凍梨...背囊裝得滿滿當當。
\"謙哥,\"于子明啃著凍梨,\"咱們屯真好,跟一家人似的。\"
王謙點點頭,想起城里那些住在筒子樓里的鄰居,連對門姓什麼都不知道,不禁感慨萬千。
傍晚時分,牙狗屯家家戶戶都飄出了飯菜的香氣。王家院子里,兩張八仙桌拼在一起,擺滿了豐盛的菜肴——野豬肉炖粉條、紅燒鹿肉、小雞炖蘑菇、酸菜白肉...足足十八個菜,寓意\"要發\"。
王父和王謙在院門口放了一掛鞭炮,\" 里啪啦\"的響聲引來一群孩子撿沒炸的小鞭。杜小荷和兩位母親在廚房做最後一道魚,寓意\"年年有余\"。
\"開飯啦!\"王母一聲吆喝,全家老小圍坐在一起。杜勇軍雖然腿傷未愈,但也拄著拐杖來了,還帶了一壇自釀的高粱酒。
王父給每人倒上一杯,連杜小華和杜鵬都分到一點甜酒釀。眾人舉杯,王父清了清嗓子︰\"這一年,咱們兩家喜事連連。謙兒和小荷要添丁,鵬兒考了全班第一,我和老杜雖然受了點傷,但都挺過來了。來,干一杯,祝明年更好!\"
\"干杯!\"眾人齊聲應和,連杜小荷都抿了一小口。
席間,杜鵬神秘兮兮地湊到王謙耳邊︰\"姐夫,我給你準備了個新年禮物。\"
王謙好奇地問︰\"啥禮物?\"
杜鵬跑回屋,拿出個木雕的小狗,活脫脫就是老黑狗的樣子︰\"我照著黑子刻的,刻了半個月呢!\"
王謙接過木雕,愛不釋手︰\"好小子,手藝見長啊!\"他摸摸杜鵬的頭,\"等開春,姐夫教你打槍!\"
杜鵬高興得差點蹦起來,被杜母一個眼神按回了座位。
正吃著,院門被推開,于子明一家三口來串門了。劉玉蘭懷里的小娃娃穿著大紅棉襖,像個福娃似的。
\"來來來,添雙筷子!\"王母熱情地招呼。
桌上又添了幾個熱菜,氣氛更加熱鬧。于子明喝得滿臉通紅,大著舌頭說︰\"謙哥,等...等咱倆的孩子長大了,也讓他們結拜兄弟!\"
\"那必須的!\"王謙舉起酒杯,\"就像咱倆一樣!\"
杜小荷和劉玉蘭相視一笑,兩個孕婦手拉著手說著悄悄話。王母和杜母看著這其樂融融的場景,不禁抹起了眼淚。
\"哭啥,\"王父給兩位親家母斟上酒,\"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年夜飯一直吃到深夜。孩子們熬不住,先睡了;女人們收拾碗筷;男人們則圍著火盆,喝著茶聊著來年的打算。
\"開春我想把房子擴建一下,\"王謙說,\"等孩子出生,就住不開了。\"
于子明點點頭︰\"我也這麼想的。到時候咱們一起干,省工省料。\"
杜勇軍拍了拍女婿的肩膀︰\"木頭不用擔心,林場我有熟人。\"
王父則惦記著山里的那片參地︰\"去年看好的那片林子,開春得去看看,說不定能挖著老山參。\"
夜深了,客人們陸續告辭。王謙送走于子明一家,回到屋里,發現杜小荷已經靠在炕頭睡著了,手里還攥著沒做完的嬰兒衣服。
王謙輕手輕腳地給她蓋好被子,又往炕洞里添了把柴火。窗外,零星的鞭炮聲還在繼續,預示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大年初一的清晨,王謙被一陣喧鬧聲吵醒。推開窗一看,屯里的孩子們已經成群結隊地來拜年了,個個穿著新衣,兜里揣著瓜子花生。
\"王叔,過年好!\"領頭的鐵蛋大聲喊道,\"祝您新年打大牲口!\"
王謙笑著抓出一把糖果分給他們︰\"好好好,也祝你們學業進步!\"
杜小荷也起來了,換上了一件紅色的棉襖,襯得臉色格外紅潤。王母給她煮了一碗紅糖雞蛋,非要看著她吃完。
\"娘,我吃不下這麼多...\"杜小荷為難地說。
\"吃!\"王母不容拒絕,\"你現在是兩個人...不,很可能是三個人吃飯!\"
王謙聞言,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到︰\"娘,您確定是雙胞胎?\"
王母神秘地笑笑︰\"十有八九。等老周來拜年,讓他再把把脈。\"
正說著,老周果然來了,還帶著自家釀的藥酒。給杜小荷把完脈,老周笑得眼楮眯成一條縫︰\"恭喜啊,確實是雙喜臨門!\"
王謙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在屋里轉了好幾圈才平靜下來。杜小荷則摸著肚子,眼中滿是溫柔。
拜年的人絡繹不絕。七爺帶著自己腌的咸菜來了;老趙代表大隊送來了慰問品;連巴圖都派人送來了草原的特產和給未來孩子的銀鎖。
中午,王家又擺了兩桌,招待來拜年的親朋好友。酒過三巡,七爺提議讓王謙講講去年的狩獵經歷。王謙推辭不過,只好站起來,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和巴圖結拜、獵狼、抓偷獵者的故事。眾人听得入神,不時發出驚嘆和笑聲。
\"要我說,\"七爺喝得滿臉通紅,\"謙兒是咱們屯最有出息的年輕人!\"
眾人紛紛附和,舉起酒杯敬王謙。王謙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都是鄉親們幫襯,我一個人能成啥事。\"
飯後,女人們收拾碗筷,男人們則來到屯口的空地上,舉行傳統的\"射年\"活動——在樹上掛個靶子,看誰射得準。王謙用七爺送的獵刀砍了根柳枝,削成簡易的弓,居然也射得有模有樣。
\"好!\"眾人齊聲喝彩。
夕陽西下,歡樂的一天接近尾聲。王謙和杜小荷站在家門口,望著遠處連綿的雪山和近處炊煙裊裊的屯子,心中滿是幸福和期待。
\"謙哥,\"杜小荷輕聲說,\"明年這時候,就是四個人一起過年了。\"
王謙摟住妻子的肩膀︰\"嗯,我要教他們打獵,教他們做人。\"
遠處傳來屯里老人哼唱的古調︰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甦。
千門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