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交換信物的環節。巴圖送給王謙一把瓖嵌寶石的蒙古刀,刀柄上刻著兩人的名字;王謙則回贈那把王父珍藏的獵刀,刀鞘上已經請人刻了蒙古文的\"兄弟\"二字。
\"最後一步,\"巴圖笑著說,\"咱們得在長生天見證下,互相起誓。\"
兩人跪在雪地上,面向篝火。巴圖先用蒙古語說了一段話,然後翻譯給王謙听︰\"我,巴圖,今日與王謙結為安達。從今往後,福同享,難同當。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他的妻兒就是我的妻兒。若違此誓,天地不容!\"
王謙深吸一口氣,鄭重說道︰\"我,王謙,今日與巴圖結為兄弟。從今往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的族人就是我的族人,他的草原就是我的家鄉。若違此誓,天地共誅!\"
誓言一畢,薩滿將一碗馬奶酒灑向篝火,火焰頓時竄起老高。族人們齊聲歡呼,歌聲響徹夜空。
\"禮成!\"巴圖一把抱住王謙,\"從今往後,你就是我的親兄弟了!\"
王謙也緊緊回抱︰\"大哥!\"
結義儀式結束後,盛大的慶祝活動開始了。蒙古族漢子們表演了摔跤、騎射等傳統技藝;牙狗屯的獵人們則展示了精準的槍法和捕獵技巧。七爺和幾位老人唱起了東北民歌,與蒙古長調相映成趣。
杜小荷和烏雲其其格坐在一起,看著場中央的表演。兩個孕婦手拉著手,雖然語言不通,但眼神交流中滿是溫情。
\"弟妹,\"烏雲其其格用生硬的漢語說,\"等孩子出生,讓他們也結為安達!\"
杜小荷笑著點頭︰\"一定!\"
王謙和巴圖被眾人灌了不少馬奶酒,臉上都泛著紅光。兩人勾肩搭背,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各自的往事和未來的打算。
\"兄弟,\"巴圖拍著王謙的肩膀,\"開春後,我教你騎馬射箭!\"
王謙笑著應道︰\"那我教你用槍打獵!\"
夜深了,慶祝活動仍在繼續。老薩滿額爾德尼坐在篝火旁,看著這不同民族其樂融融的場景,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用蒼老的聲音吟唱起一首古老的祝福歌謠,眾人安靜下來,聆听這來自草原深處的祝福。
杜小荷靠在王謙肩頭,輕聲說︰\"謙哥,今天真好啊...\"
王謙摟緊妻子︰\"是啊,從今往後,我們有兩個家了。\"
遠處,1984年十一月最後的星光灑在雪原上,照亮了兩個民族間這段珍貴的情誼。篝火旁,不知是誰先唱起了那首古老的民謠︰
\"冬月里來風雪狂,
漢蒙結義情意長。
歃血為盟誓天地,
兄弟同心萬年長...\"
臘月二十八的清晨,王謙站在屯口的老榆樹下,望著遠處銀裝素裹的山林。屯里的炊煙在嚴寒中筆直上升,空氣中飄蕩著炸丸子和炖肉的香氣。
\"謙哥,想啥呢?\"于子明搓著手走過來,嘴里呼出的白氣在胡茬上結了一層白霜。
王謙收回目光︰\"我在想,今年年貨準備得咋樣了。\"
于子明嘿嘿一笑︰\"我家還行,老娘腌了兩缸酸菜,殺了頭豬。就是肉少了點,不夠分。\"
正說著,七爺拄著拐杖慢悠悠地走來︰\"倆小子在這嘀咕啥呢?\"
王謙扶住老人家︰\"七爺,我在想組織人進山打點野味,給屯里添些年貨。\"
七爺眼楮一亮︰\"這主意好!往年這時候,咱們屯都要組織冬圍。這兩年光景不好,都沒人張羅了。\"
\"冬圍?\"于子明好奇地問。
七爺捋了捋胡子︰\"就是幾個獵戶一起進山,圍獵大牲口。 子、野豬啥的,打回來按戶分。\"
王謙點點頭︰\"那就這麼定了!我去找老趙商量商量。\"
大隊部里,老趙正在統計各家的年貨情況。听說王謙要組織冬圍,一拍大腿︰\"太好了!正愁怎麼給五保戶分肉呢!\"
\"需要多少人手?\"老趙翻著花名冊問。
王謙想了想︰\"五六個好獵手就行,人多反而容易驚動獵物。\"
\"我給你挑人,\"老趙說,\"于子明算一個,再加上鐵柱、二嘎子、劉老三,都是好手。\"
事情就這麼定下了。第二天一早出發,目標是野豬溝和 子嶺,爭取打兩三頭大牲口回來。
回到家,王謙把計劃告訴了杜小荷。妻子正挺著肚子在灶台前炸麻花,聞言擦了擦額頭的汗︰\"要去幾天?\"
\"最多三天,\"王謙幫她翻動鍋里的麻花,\"年三十前肯定回來。\"
杜小荷點點頭︰\"多帶點干糧,這天氣冷得很。\"她指了指灶台上的一個布包,\"我給你準備了十斤粘豆包,還有兩瓶辣椒醬。\"
王謙從背後摟住妻子,大手輕輕覆在她隆起的腹部︰\"辛苦你了,懷著孕還忙這些。\"
杜小荷靠在他懷里︰\"這有啥,屯里哪個女人不是這麼過來的?\"
正說著,王母和杜母一前一後進來,各自抱著剛做好的新棉襖。
\"謙兒,試試這個,\"王母抖開一件厚實的皮襖,\"里面絮了兔毛,保準暖和。\"
杜母也不甘示弱︰\"這是我用老杜的舊軍大衣改的,加了層羊皮里子。\"
王謙哭笑不得︰\"娘,媽,我就去三天,用不著這麼多...\"
\"胡說!\"兩位母親異口同聲,\"臘月里進山,凍掉下巴!\"
最後,王謙只好把兩件棉襖都帶上,答應看天氣換著穿。
第二天天還沒亮,六人狩獵隊就在屯口集合了。除了王謙和于子明,還有鐵柱、二嘎子、劉老三和七爺的孫子小順子。每個人都全副武裝——獵槍、砍刀、繩索,還有各家準備的干糧。
七爺拄著拐杖來送行,遞給王謙一個小布袋︰\"狼尿,撒在營地周圍,防野獸。\"
老趙代表大隊說了幾句鼓勵的話,又特別叮囑︰\"安全第一,打不著不打緊,全須全尾地回來!\"
爬犁緩緩駛出屯口,老黑狗跑在前面開路。這支隊伍雖然人不多,但都是屯里數一數二的好獵手,個個精神抖擻。
正午時分,他們到達了第一個狩獵點——野豬溝。這里山勢陡峭,溝底有溫泉,即使寒冬也有野豬來覓食。
\"分兩組,\"王謙布置任務,\"鐵柱、二嘎子去東面山坡;我、子明和小順子去西面。劉老三帶著狗在溝口守著,防止野豬逃跑。\"
眾人點頭應下,分頭行動。王謙這組沿著西坡慢慢搜索,很快發現了新鮮的野豬腳印和拱土的痕跡。
\"不小啊,\"于子明比劃了一下腳印的大小,\"起碼二百斤。\"
小順子緊張地咽了口唾沫︰\"我...我還是第一次打野豬...\"
王謙拍拍他的肩膀︰\"跟著我們,別慌。記住,打野豬要打耳後,一槍斃命。不然受傷的野豬比老虎還凶。\"
三人循著腳印來到一處灌木叢前。王謙蹲下身,仔細听了听,隱約听到\"哼哼\"的聲音。他做了個手勢,三人慢慢散開,形成包圍之勢。
\"砰!\"
東面突然傳來一聲槍響,接著是野豬的嚎叫和更多的槍聲。王謙這邊的灌木叢也猛地晃動起來,一頭碩大的公野豬沖了出來!
\"打!\"王謙大喊一聲,三人同時開槍。
野豬應聲倒地,但很快又掙扎著爬起來,獠牙在陽光下閃著寒光。它認準了小順子,低著頭猛沖過去!
\"小心!\"王謙一邊裝彈一邊大喊。
小順子嚇呆了,站在原地動彈不得。千鈞一發之際,老黑狗不知從哪竄出來,一口咬住野豬的後腿!野豬吃痛,轉身去咬狗。王謙趁機開了一槍,正中野豬耳後,結束了它的性命。
\"好險...\"小順子癱坐在地上,臉色慘白。
王謙檢查了一下老黑狗,幸好沒受傷。這時,東面也傳來歡呼聲,看來鐵柱他們也得手了。
傍晚,兩支隊伍在溝口匯合。戰果頗豐——兩頭大野豬,還有三只 子。劉老三樂得合不攏嘴︰\"今年過年有肉吃了!\"
眾人找了處背風的山坳扎營。野豬和 子已經處理好了,肉掛在樹枝上凍得硬邦邦的。篝火生起來,鐵柱拿出帶來的燒酒,每人抿了幾口暖身子。
\"謙哥,講講你和巴圖結拜的事唄?\"小順子興致勃勃地問。
王謙笑了笑,簡單講了講草原上的經歷。獵手們听得入神,不時發出驚嘆。
\"要我說,謙哥就是仗義,\"于子明喝得臉紅撲撲的,\"對蒙古兄弟如此,對咱們屯里人更是沒話說!\"
眾人紛紛點頭。鐵柱感慨道︰\"是啊,去年我家斷糧,是謙哥送來半只 子...\"
王謙擺擺手︰\"都是鄉里鄉親的,說這些干啥。\"
夜深了,除了守夜的劉老三,其他人都鑽進帳篷睡了。王謙躺在睡袋里,听著外面呼嘯的北風,思緒飄回了屯里。不知道杜小荷這會兒睡了沒?肚子里的孩子乖不乖?
第二天一早,隊伍向 子嶺進發。這里地勢平緩,樺樹林和灌木叢交錯,是 子最喜歡的地方。
\"今天換個法子,\"王謙說,\"咱們圍趕,把 子往山谷里趕。\"
六人分成三組,呈扇形向山谷推進。老黑狗興奮地在前面穿梭,不時發出低吠。走了約莫一個時辰,前方樹林里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有貨!\"于子明低聲說,舉起了獵槍。
樹林里竄出五六只 子,驚慌地向山谷方向逃去。獵手們沒有急著開槍,而是繼續推進,把更多的獵物往包圍圈里趕。
突然,老黑狗狂吠起來,聲音異常激烈。王謙警覺地停下腳步︰\"不對勁!\"
話音未落,一只體型巨大的動物從灌木叢中沖了出來——不是 子,而是一頭罕見的馬鹿!這種動物平時很少出現在這一帶,更別說寒冬時節了。
\"我的乖乖!\"二嘎子瞪大了眼楮,\"這得有四五百斤!\"
馬鹿看到人類,立刻轉身就逃。王謙當機立斷︰\"追!這東西比十只 子還值錢!\"
獵手們分散包抄,但馬鹿速度極快,眼看就要逃出包圍圈。就在這時,一聲槍響從山谷方向傳來,馬鹿應聲倒地!
\"誰開的槍?\"王謙驚訝地問。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是自己人。王謙警覺起來,示意大家隱蔽。不一會兒,三個陌生人從山谷里走出來,圍著馬鹿指指點點。
\"偷獵的!\"于子明咬牙切齒地說。
王謙仔細觀察,那三人穿著打扮不像本地人,手里的獵槍也是高級貨。他們熟練地開始處理馬鹿,顯然不是第一次干這種勾當。
\"怎麼辦?\"小順子緊張地問。
王謙沉思片刻︰\"馬鹿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讓他們帶走。\"他轉向鐵柱,\"你腿腳快,回屯里報信。我們拖住他們。\"
鐵柱點點頭,悄悄退走了。王謙帶著剩下的人慢慢靠近,在距離十幾米處突然現身!
\"站住!\"王謙大喝一聲,\"你們是哪的?\"
那三人嚇了一跳,立刻舉起了槍。為首的刀疤臉惡狠狠地說︰\"少管閑事!不想死就滾遠點!\"
王謙面無懼色︰\"馬鹿是保護動物,你們這是犯法!\"
\"放屁!\"刀疤臉啐了一口,\"這深山老林的,誰管得著?\"
雙方僵持不下,氣氛劍拔弩張。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哨聲——是鐵柱帶著屯里的民兵趕來了!刀疤臉見勢不妙,罵了一聲,帶著同伙轉身就逃。
\"追!\"王謙一聲令下,獵手們追了上去。
雪地追蹤是山里人的強項,不到半小時,三個偷獵者就被團團圍住。刀疤臉還想反抗,被于子明一個飛撲按倒在雪地里。
\"老實點!\"于子明用膝蓋頂著他的後背。
老趙帶著民兵趕到後,把三人捆了個結實。馬鹿的尸體也被抬了回來,老趙惋惜地搖搖頭︰\"多好的牲口,可惜了...\"
\"肉可以分給屯里人,\"王謙說,\"鹿皮和鹿角上交林業局。\"
回屯的路上,獵手們輪流抬著馬鹿和野豬、 子,雖然累但心里高興。鐵柱邊走邊唱起了趕山號子,眾人跟著應和︰
\"臘月里來雪茫茫喲,
趕山打獵走四方。
不為金銀不為寶啊,
只為鄉親過好年!\"
臘月三十的清晨,狩獵隊滿載而歸。屯口早就擠滿了迎接的人群,杜小荷挺著肚子站在最前面,臉上洋溢著笑容。
\"這麼多肉!\"老趙樂得合不攏嘴,\"夠全屯過個肥年了!\"
按照屯里的規矩,獵物由大隊統一分配。五保戶和老人優先,然後是參與狩獵的家庭,最後是其他住戶。王謙特意留了一條野豬後腿和幾斤鹿肉,準備送給七爺和幾位孤寡老人。
家里,杜小荷已經準備好了過年的吃食。油炸丸子、粘豆包、酸菜炖粉條,還有她最拿手的小雞炖蘑菇。王母和杜母也在廚房忙活,屋里香氣撲鼻。
\"累壞了吧?\"杜小荷給丈夫端來熱水洗臉,\"听說你們抓到偷獵的了?\"
王謙擦著臉,簡單講了講經過。杜小荷听得心驚肉跳︰\"多危險啊!以後這種事讓民兵去干...\"
\"沒事,\"王謙笑著摟住她,\"你男人命硬著呢。\"
下午,王謙和于子明挨家挨戶送肉。七爺收到野豬腿,樂得胡子直翹︰\"好小子,沒白疼你!\"孤寡老人張奶奶接過鹿肉,感動得直抹眼淚︰\"謙兒啊,年年都惦記著我這老婆子...\"
傍晚,全屯人聚在打谷場上吃年夜飯。各家各戶的桌子拼在一起,擺滿了豐盛的菜肴。孩子們在雪地里追逐打鬧,女人們忙著端菜倒酒,男人們則高聲談論著來年的打算。
王謙和杜小荷坐在主桌,身邊是王父王母和杜勇軍夫婦。老趙代表大隊講話,特別表揚了狩獵隊的貢獻。七爺則領著大家唱起了古老的年謠︰
\"臘月三十雪花飄,
家家戶戶樂陶陶。
獵人歸來添年味,
來年更比今年好!\"
年夜飯後,年輕人點起了篝火,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杜小荷雖然身子不便,但也跟著節奏輕輕搖擺。王謙摟著她的腰,兩人在火光映照下相視而笑。
\"謙哥,明年這時候,\"杜小荷摸著肚子,\"就是三個人一起過年了。\"
王謙親了親她的發頂︰\"嗯,我要教他打獵,教他做人。\"
午夜時分,鞭炮聲響徹牙狗屯。1985年來了,帶著新的希望和憧憬。王謙站在自家院門口,望著滿天繁星和遠處連綿的雪山,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遠處傳來屯里老人哼唱的古調︰
\"辭舊迎新又一年,
獵人腳步永向前。
妻賢子孝家和睦,
幸福生活萬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