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麗麗將《黨的十八大報告學習筆記》端正地擺在紅木桌上,指尖觸到包底夾層里那包未拆封的濕紙巾時,談話室的門被推開。玉河市市委組織部李副部長拎著磨出銅色的保溫杯走進來,杯蓋旋開時飄出一股陳年普洱的霉味。
“小叢坐。”李副部長用鋼筆尾端敲了敲桌角的計時器,秒針正卡在58秒處顫動,“羊鎮今年春旱,听說你帶著干部打了七口應急井?”
叢麗麗從公文包抽出泛黃的工作日志︰“這是打井隊的出勤記錄,最深的井打到182米。”她翻到折角頁,指腹蹭過頁腳沾著的紅土漬,“地質局王工說我們撞上了古河道,出水量抵得上三口普通井。”
李副部長的玳瑁眼鏡滑到鼻尖︰“2011年處理東溝村征地補償糾紛,你堅持把補償明細刻成光盤發到每家每戶,當時有人舉報你浪費財政資金。”
叢麗麗從檔案袋抽出一沓匯款單存根︰“刻錄費是我用秸稈禁燒獎金墊的,後來縣委辦特批了專項經費。”她點開手機相冊,展示東溝村文化牆照片,“村民把光盤瓖在公示欄當護膜,比塑料板耐用。”
記錄員小王的鋼筆突然漏墨,藍黑色墨跡在“護膜”二字上暈開。李副部長抽出紙巾擦拭時,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紅繩——像是廟里求來的平安結。
空調突然噴出白霧,室溫驟降三度。李副部長在平板上調出模擬場景︰“假設某位市領導批示加快開發區項目審批,但環評報告存在明顯漏洞,你如何處理?”
“暫停預審會議,組織專家二次論證。”叢麗麗解開外套第二顆紐扣,“去年羊鎮引進化工廠時,省環科院的李教授指出地下水監測點位缺失,我就是這麼頂回去的。”她調出雲盤里的加密文件夾,最近修改時間顯示凌晨一點零七分。
李副部長突然摘下眼鏡︰“你堂叔叢建國的建築隊,前年參與過鎮小學操場翻修?”
“那是公開招標項目。”叢麗麗撕開檔案袋密封線,審計報告扉頁的鮮紅公章像枚勛章,“他的報價比第二名低9,用的透水混凝土比標準厚度多澆2公分。”她抽出操場驗收時的透水測試視頻,雨水在鏡頭前迅速滲入地底。
談話記錄儀發出電量不足的蜂鳴,李副部長“失手”踫落u盤。叢麗麗俯身時嗅到地板蠟混著皮革的味道,余光瞥見屏幕上閃爍的文件名︰
《開發區土地置換違規線索》
《天美集團圍標嫌疑追蹤》
她的馬尾辮擦過李副部長手背,腕表秒針在靜電干擾下連跳三格。
“您的u盤。”叢麗麗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金屬邊緣,像捏著顆剛出土的戰國刀幣。
李副部長推開窗,蟬鳴裹著熱浪砸在檔案袋上。他抽出《破格提拔審批表》,鋼筆懸在簽名欄︰“開發區需要個懂產業規劃的主官。”
叢麗麗從公文包掏出個牛皮紙信封︰“這是我整理的開發區地下管網隱患,涉及三條九十年代的泄洪暗渠。”
李副部長掃了眼手繪剖面圖,突然笑出聲︰“連1987年的混凝土配比單都找著了?”
“檔案局搬家時我在廢紙堆扒出來的。”她蘸茶水在桌面畫出管網易堵段,“這里去年暴雨淹過兩家汽修廠。”
市委組織部民主測評
叢麗麗正蹲在食堂門口啃油條,醬汁順著塑料袋滴到解放鞋上。黨政辦小劉舉著座機听筒沖出來,褲腰上別著的鑰匙串叮當亂響︰“叢鎮長!市委組織部的車到鎮口了!”
油條渣子嗆進氣管,她捶著胸口往辦公樓跑︰“會議室鎖沒鎖?上周省里發的測評表在檔案櫃第幾層?”
“門開著呢!”小劉扯下晾在樓梯扶手上的紅布橫幅,“測評表在鐵皮櫃最底下,和滅鼠藥堆一塊兒!”
組織部副部長李國明捏著鼻子推開窗,紗窗上的積灰撲簌簌往下掉。會議桌腿墊著半本《農村土地承包法釋義》,桌布裂口處露出煙頭燙出的焦痕。
“測評流程簡化。”李國明把牛皮檔案袋拍在桌上,“先發問卷,再抽十名干部談話。”
叢麗麗盯著檔案袋封口的“突擊考察”紅戳,褲兜里手機突然震動——是食堂大師傅老張的短信︰“測評表印錯了,第5題選項重復!”
黨政辦小王抱著測評箱撞進門,紙箱上“青河縣柑橘節”的舊標簽還沒撕淨。李國明抽出張測評表,眉頭擰成疙瘩︰“第5題‘是否存在公款吃喝現象’,怎麼兩個‘否’選項?”
“我看看!”叢麗麗抓過表格,油墨味刺得鼻腔發癢,“印刷廠套模板時串行了,上周縣里安全生產測評表也出過這問題。”
她從文件櫃底層翻出原始文件,審批單上有縣委辦的藍章︰“這是縣里統一下發的模板,我們沒修改權限。”
李國明用紅色簽字筆劃掉錯誤選項︰“手改吧,基層工作不容易。”
二十三名鎮干部低頭改表時,窗外的拖拉機突突聲突然停了。二十個村民代表擠在走廊探頭探腦,褲腿上還沾著稻田里的泥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國明擰開錄音筆︰“有人說你搞‘一言堂’,修水渠時不听水利站意見?”
叢麗麗抽出工作筆記︰“去年7月3號開會,水利站王站長堅持用混凝土渠,我提議用生態砌塊——這是會議記錄,參會人員都按了手印。”
本子上粘著片干枯的草葉,是她在施工現場隨手夾進去的樣本。
“那為什麼最後用混凝土?”
“村民投票選的。”她點開手機里的表決視頻,“生態砌塊貴三成,大伙兒說要省下錢建養老食堂。”
視頻里七十八歲的趙大爺舉著拐杖喊︰“我活不了幾年了,要那花哨玩意兒干啥!”
李國明戴著老花鏡唱票,汗珠順著鏡腿滴在“優秀”欄。小劉蹲在地上整理廢票,突然喊出聲︰“這張票畫了頭豬!”
叢麗麗接過皺巴巴的測評表,背面用圓珠筆畫著個戴草帽的小人,手里舉著“支持叢鎮”的木牌。
“這是青龍村劉嬸的記號。”她指著豬耳朵上的豁口,“她養的黑豬去年得獎,每只耳朵都剪這形狀。”
計票板最終停在92.7優秀率時,食堂方向飄來炖肉香。李國明摘了眼鏡擦汗︰“你們鎮的測評表倒有創意。”
大師傅老張端來盆土豆炖排骨,油花上浮著幾根香菜。李國明用筷子撥開肉塊︰“听說你自掏腰包給敬老院裝空調?”
“鎮上電器鋪老周贊助的。”叢麗麗舀了勺肉湯澆米飯,“他兒子去年考上大學,我幫著申請了助學金。”
窗外忽然傳來嗩吶聲,送葬隊伍的白幡掃過院牆。李國明筷子頓了頓︰“這是?”
“前水利站陳工的葬禮。”叢麗麗放下碗,“他肝癌晚期還撐著驗收水渠,上個月走了。”
她摸出個牛皮信封︰“這是他最後簽的工程驗收單,筆跡已經抖得認不出了。”
李國明鑽進轎車前,突然回頭︰“下午三點市里要突擊檢查防汛,你準備......”
“物資在二號倉庫。”叢麗麗掀起路邊三輪車的篷布,露出碼成山的編織袋,“沙袋是村民用舊牛仔褲填的,比標準袋多裝三斤沙。”
後視鏡里,她正彎腰撿起被車輪碾碎的野花,插在陳工驗收單的折縫里。
小劉踩著梯子貼公告,漿糊刷子滴在“92.7”的數字上。趕集的村民圍過來念出聲︰“優、秀、率......”
賣菜的張嬸把扁擔往地上一杵︰“叢鎮要調走?那可不行!”
叢麗麗從辦公室窗口扔出袋薄荷糖︰“瞎猜啥!明天該收早稻了,都回去檢查收割機!”
暮色爬上公示欄時,最後一行小字被夕陽照得發亮︰“考察結果將作為干部任免重要依據。”
第二天叢麗麗走進羊鎮政府大院時,傳達室的老式掛鐘敲響午時。她摸出包底的薄荷糖,錫紙反光里映出三樓某扇窗前的人影。
手機在掌心震動,工作群彈出新消息︰
經玉河市委組織部研究決定,叢麗麗同志負責雲峽區開發區管委會工作。
喜歡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請大家收藏︰()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