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三思啊!” 以林伯山為首的僅剩幾個忠臣齊刷刷跪倒在地,額頭磕在冰冷的地磚上砰砰作響,“棄城便是通敵!是千古罪人啊陛下!”
“陛下!” 阮知節同樣痛哭流涕,“萬萬不可棄城啊!祖宗基業,豈能如此輕易就舍棄!”
徐景行沒有做答,殿內一時之間鴉雀無聲,只有燭火在 啪作響,徐景行看著室內各懷心思的大靖官員,突然覺得一陣心累,指望這些人幫他辦事,還不如去求天道開恩幫忙,萬一事情就成了呢?
“此事朕需要鄭重考慮,眾愛卿請回吧,北境之事,明日再談。”
待人都走後,徐景行命人抬沙盤,指尖劃過三座孤懸關外的城池,這三城互為犄角,本是抵御蠻金的第一道防線,可如今……
“宿主,你打算怎麼破局?三城守軍不足三萬,糧草也僅夠半月,那蠻金此番來勢洶洶,你若不增援,城破只是時間問題。”
“我何嘗不知這個道理,但哪怕從距離最近的薊州調兵過去,最快也要十日,等援軍趕到,只怕城早就被破了。”
“那…那你是準備下令讓守城將士們死守這三城,拖延蠻金腳步,為後方布防爭取時間?”
“用三城將士和百姓的性命,換我一個死戰不屈的美名,實在劃不來。”
夜幕降臨之時,紫宸殿內燭火通明,徐景行神色復雜的盯著案上擺放的兩道聖旨,第一道內容為北境三城將士死守待援,凡退後者斬!若發此旨,史書會贊他剛毅果決,但有無數忠骨埋尸邊關,第二道內容為棄三城,遷百姓入關,但此旨一下,蠻金鐵騎將長驅直入,而他,也將會成為百姓口中的棄土昏君。
“陛下,這是已經放溫了的百合蓮子羹,滋潤清火,您已經小半天沒用膳了……”黃立德小心翼翼的開口道。
“報!!!”駱養性踉蹌沖入,向徐景行匯報自己探查到的驚人消息,“陛下,寒川衛逃回的斥候說,蠻金大軍中,有北狄狼旗!”
“什麼?!”聞言,徐景行猛地站起,北狄,就是周齊賢暗中勾結的那個異族,若蠻金真與北狄聯手,大靖已經夠亂的局勢將要再亂上幾分。
“小九,你能不能聯系到這個任務世界的天道?我想求他為我開道後門,不行就花費一筆不菲的任務積分,買兩道傳送符,我連夜親自去北境一趟,葬送圍城的蠻金以及北狄士兵。”徐景行一直以來都不是那等弒殺之人,然這個任務世界的爛攤子實在太爛了,他若心不狠手不穩,收拾不了局面。
“宿主,你想怎麼做?”079跟徐景行磨合了多年,已經有了一定默契,知道他大概想法,但不清楚其中細節,便直接詢問出聲。
“小九,你覺得位面之子,大魔導師亦或者天選之子的稱號我可以選其中哪一個?”
位面之子這個稱號曾有過多任宿主的079還是知道的,持有人尤其以昆陽之戰最為著名,甚至史書中直接記載其有隕石助陣,所以網友戲稱他為打破歷史平衡的開掛玩家,而大魔導師的梗往往與位面之子配套出現,調侃其仿佛能召喚隕石、暴雨等魔法攻擊,有借用超自然力量的能力。
天選之子更是字面上的意思,持有人從平民到皇帝的逆襲之路過于順利且總在關鍵時刻逢凶化吉,如今它家宿主將這三個稱號拿出來問它,該不會是想套這位逢凶化吉得上天助佑的模板吧?
“宿主,你該不會是想天降隕石或者雷霆,解北境之危吧?不過真這樣的話,這三個稱號,你好像都能用呢!”
“嗯,我確實打算這麼做,既然守與不守都會有遺憾,索性就直接跳過這棋局掀了這局死棋,說到底,我畢竟是一個任務者,既然都已經當了這九五至尊,天下這盤眾生棋盤,得由我來執掌才是,怎能任由蠻夷牽著鼻子走!”徐景行立在窗前,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沉聲開口回道。
“那行,宿主,你稍等,我先嘗試著去幫你聯系這個任務世界的天道,成不成我不是很有把握,你可以先看看系統商城修真仙俠位面出品的傳送符,做兩手準備。”
………………
徐景行這一等就是兩個時辰,直到天將黎明時,079才再度上線,並給他帶來一個不算太好但絕不算差的消息,那就是這方任務世界的天道,看在他身上積攢的海量天道功德的份上,願意幫他天降隕石一次,但僅有這一次且下不為例!
在徐景行看來有這一次就已經很不錯了,要不是他頂替原主的時間太短,好多事情還沒著手去做,甚至沒來得及有培養出自己的班底,不然就算蠻金北狄聯合圍城,他御駕親征,也能妥善收拾殘局,打得敵人輕易不敢再犯大靖的邊境。
從079口中得了天道的應答後,徐景行第二日一早,身穿素服登天文台,如此天降良機,做戲自然要做全套,他要讓文武百官甚至天下百姓,經此一遭,將他天選之人的印象深刻在心,讓大靖各地起義軍輕易不敢妄動,給他緩沖的時間,等他騰出手來再處理這些棘手問題。
倒是得知此事的文武百官心中駭然不已,他們沒想到一夜過去,皇帝竟想出了個要公開佔卜天意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
“取龜甲來。”
欽天監監正趙玉韜遞上最好的龜甲,不多時龜甲便在烈火中裂開一道紋路,趙玉韜見了,直接跪地驚呼出聲,“陛下,這是天火焚寇之兆!《洛書》有載,此象主……”
“不必解了。”徐景行抬手打斷,而後起身望向北方,“來人,傳旨三城,軍民死守三日,三日後若天不助朕,” 說著,徐景行頓了頓,而後一字一句的開口道︰“朕親赴邊關,守我大靖江山不損!”
聞言,滿朝嘩然,實在是天象之說太過虛無縹緲,就算周齊賢等人死于天譴之下,剩下的大靖朝臣也不敢甚至不願相信天意在大靖在他徐氏。